1. 首页 > 娱乐生活

黔南州36个传统村落介绍(附图)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黔南州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目前,保护较为完好的传统村落主要有36个。

黔南州36个传统村落介绍(附图)

都匀传统村落

1.饶河村村落

绕河民族民居均为木质结构、两层吊脚楼,根据屋基的大小而定,开间有三间至六间不等,一般开间为1丈至1丈2尺,进深为1丈8尺至2丈4尺不等,列柱为5柱至9柱不等,房高为2丈1尺8寸至2丈4尺8寸不等,但房屋结构不论大小,必须在前檐柱和后檐柱加吊脚。房屋装修好后,人的生活起居都在楼上,而楼下一般为厨房、牲口圈养、杂物堆放处,厕所修在楼下屋后。从楼下到楼上的通道需经过木梯子,根据条件,木梯子可搭建在房屋两端或屋内,目前距今100年以上历史的吊脚楼有6处。各村落均以群体集聚居住在沿河平缓处,由低处往高处依次同向而建,村落与村落之间有一定距离,一般本村落居民都为本族人,无外族人。每个村落都有风景树,居民都保存较好。

2.新场村村落

格多苗寨(新场村区域)苗族杆栏式吊脚楼是以适应人居为主,一般建在斜坡上,先进行平整土地,如土地不平整还必须加砌石块,也可用长木柱支撑。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苗族杆栏式吊脚楼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zh)比,层叠而上。杆栏式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杆栏式吊脚楼,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目前杆栏式吊脚楼在这区域里保存较好,最集中大寨是格多寨和阳久寨.都是连片沿山势修建。

平塘传统村落

1.场河村上寨

场河村上寨(交懂组)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域东部,距平塘县城17公里的路程,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管辖的村民组。村落面积15.92公顷,地势西北高,中南低,主要以山地为主、间有坝(盆)地、丘陵等地形,海拔在790—910米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7℃,农作物生长期321天,无霜期年平均31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68小时,年均降雨量1260毫米。境内的土壤以黄壤面积最大,石灰土、紫色土较少,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卡蒲河属珠江水系红水河支流六硐河一级分支流,为一级主要河道。寨子依山旁水,蜿蜒的小河由北向南从寨中穿过,交通优越,册三公路从寨门前通过,此地自然条件良好,风景优美,山清秀丽,气候宜人,民俗风情魅力无穷,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2.乐康村村落

乐康村村落形成于明代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380亩,户籍人口1118人,常住人口1118人。地形地貌特征是喀斯特地貌。主要生活民族为布依族。乐康村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平舟镇内,西、北接都匀市,南临平舟镇区,沙拉河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乐康村祖先最先与明朝初定居于黄林寨,后随着家族的不断繁衍、迁入,村寨用地逐步扩张,形成石、莫两大家族,之后,村寨进一步发展,村寨向北进一步扩张,逐渐形成了冷水、水牛田、翁拱等村寨,形成了多个姓氏共存的主体.乐康村村落坐落于小茶山和高坡峡谷地带,村庄地势由低到高,高差变化较大,南侧有石灰破和小黄山,视线较开阔,乐康村夹于两山之间。水系是沙拉河穿村而过,水质清澈;村庄北部和南部有溶洞若干,村庄外围环境优美,田地较肥沃。村落内部分散有多颗大树,其中年代较为久远的有3棵。村庄东部和南部为乐康村山林。农田沿沙拉河两岸均为农田,农田较为平坦。

3.新建村打鸟组村落

新建村地处塘边镇东部,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形成于民国时期。2005年由原来的塘河村、打鸟村、石板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35.95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寨11个村民组,现有340户,人口1735人。全村共有田地1324亩,其中:田739亩,土585亩,人均占有耕地0.76亩,主要以汉族人口聚居占总人口的86%,此外还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主要来自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服务业和劳务输出等,农网覆盖全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目前,该村主要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旅游业正逐渐成为新建村新新型的产业,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就在该村境内。神奇奥妙的地质景观不断引来了世界各国地质专家和探险家前来观光,探险,科考。

4.新街村落辉大寨

平塘县塘边镇新街村位于平塘县西南部,东面与克度接壤,南部与塘边镇的湾子村(镇政府所在地)、兴隆村相邻,西部与塘边镇的新风村为邻;北部与塘边镇的清水村、双河村接壤。新街村距塘边镇政府3公里,距平塘县城95公里,距离省城贵阳130公里,主要民族成分为布依族。新街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地貌属省中地貌类型的黔南山原低山峡谷区,在黔南州地貌分区中为牙舟——塘边低中山峡谷区。村域内有县道950南北向贯穿,往北经克度与册三公路交汇,可达平塘县城或罗甸县城;往南经边阳与罗甸至贵阳公路交汇,可达惠水、贵阳等地,是全镇的主要交通通道。随着贵百高速公路的开通,村域的主要对外交通由新街村经清水村至惠水县的断杉镇上贵百高速公路,交通条件相对方便。落辉大寨主要有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连接新街村。寨内的内部交通以步行道为主,铺地形式主要为石板路面和泥巴路,宽度在3米以内,依地势略有起伏,并不是所有村民有道路联通。落辉大寨是新街村域内的一个自然村,地势总体呈东西高中间低,位于河流两岸,村寨布局于丘陵的平地上。村落中间有一条水质清澈、蜿蜒曲折的霸王河穿过,村寨选址就座落在河岸两侧的山坡上,全村西侧寨子内部建筑多为民国时期修建,依族村落古建筑风貌保存良好,东侧寨子大部分建筑均为建国之后改建或新建而成,有着布依族传统村落选址的典型特征。

5.新营村摆仗组

新营村摆仗组位于新塘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距通州至摆金油路0.6公里,是一个苗族聚居自然村寨,它有着丰富的苗族古朴文化底蕴,是全乡苗族民俗的一个浓缩,曾多次接待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游客到组体验独特风情,吸引省摄影家协会数十名摄影家到组采风,寨上古树参天,房屋座落有次,植被保持完好,群众思想积极向上,主动性强,盼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该组有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20余人,全组人人会跳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咕噜跳月,个个会说苗语,户户会泡糟酒的泡制工艺,古朴的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为了使民族特点更加突出,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新塘乡党委政府将其作为新农村示范点进行重点包装,到目前,新塘乡共投入资金40余万元用于摆仗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小部分民房改造、蓄水饮水工程以及重建了一个大众跳月场,就在这个跳月场建成的同时,新塘乡成功举办了盛况空前的首届咕噜跳月节,为促进新塘乡苗族风情特色旅游创造了条件。

6.掌布村村落

掌布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地处平塘县域西北部,东与都匀市石龙乡接壤,南靠牙舟镇、西与惠水县宁旺乡相邻,北与贵定县铁厂乡隔河相望,是都匀、贵定、惠水、平塘四县(市)的交界结合部。寨子依山旁水,浪马河穿村而过,交通优越,该村位于救星石风景区,此地自然条件良好,风景优美,山清秀丽,气候宜人,民俗风情魅力无穷,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掌布气候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17.2℃之间;最冷月为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4.8~7℃,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为23.5~25.6℃,全年积温为5500~6280℃。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左右,无霜期长达282~313天,适宜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掌布境内属中切低中山峡谷区,掌布河由北向南贯穿而过,摆浪河由东至西汇入掌布河。由于河流切割,沟谷纵横,地表破碎,无较宽阔的平坝;地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为200~400米。全乡多为石灰岩溶蚀中低山,间有砂页岩侵蚀山地;全乡土壤以黄壤为主,在掌布河沿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及河谷盆地上少量分布潮土。掌布村南面桃坡小院组为界,北部到浪马组,规划范围面积约36.96公顷(554.4亩),寨内居住的村民大多为布依族,现有人口441人,104户。

荔波传统村落

1.董蒙村村落

董蒙村属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东南部,距乡人民政府有4.5公里,距朝阳镇区21km,距捞村集镇18km。距荔波县县城有32公里。其北部与荔波县朝阳镇毗邻,西部与荔波县驾欧乡共界,东部与荔波县翁昂乡相接壤,南与荔波县捞村乡、广西南丹县里湖乡相邻。董蒙村的东面和南面分别被翁耒大坡、龙上坡、八劳坡、拉崩大山环绕,村寨的表演场下有一股井水,可供应全村人生活用水,人们称这口井为“龙井”,董蒙规划区被四周群山所环抱,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植被良好,遍布大片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村子周围的山坡上分布着大片的果林、树林、竹林等,与村寨内各家各户所种植的观赏性树木或经济林木共同组成了山野森林景观,由此构成董蒙的外层景观圈层。此处的喀斯特地貌是集山、河、林、于一体的亚热帶喀斯特原始林区,实在不多見。在一般的喀斯特地区,久雨必洪澇,久晴必干旱,而本地这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有上千年的原始森林涵养水源,还有每年积淀的枯枝落叶保存水源,于是荔波地区多雨湿润,岩石上面有清澈的水流过,茂密的树覆蓋在喀斯特地貌上,植物从岩石縫隙长出。它在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美学、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价值长期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认同。董蒙村呈阶梯状分布,依山而建,村寨坐落于半山腰,四周大山环绕,森林植被较好,野生动物较多,祖辈们打猎至此,觉得适合安居生活,便在此建房安家居住了下来全村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扶贫的“两山”贫困地区之一,主要以瑶族白布瑶聚居。由于交通闭塞和语言障碍的影响,董蒙村居民与外界交流甚少,经济发展十分滞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2.拉片村一、二组

拉片村属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中部,东靠翁昂乡,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里湖乡接壤,西、北面与高桥村相连,村办公房所在地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拉片组。距朝阳镇区21km,距捞村集镇18km。距荔波县县城有232公里。拉片村的北面和南面分别被睡佛山、董吉山、六劳坡、拉桥大山环绕,村寨的表演场下有一股井水可供应全村人生活用水,人们称这口井为“龙井”,拉片规划区被四周群山所环抱,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植被良好,遍布大片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村子周围的山坡上分布着大片的果林、树林、竹林等,与村寨内各家各户所种植的观赏性树木或经济林木共同组成了山野森林景观,,由此构成拉片的外层景观圈层。此处的喀斯特地貌是集山、河、林、于一体的亚热帶喀斯特原始林区,实在不多見。在一般的喀斯特地区,久雨必洪澇,久晴必干旱,而本地这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有上千年的原始森林涵养水源,还有每年积淀的枯枝落叶保存水源,于是荔波地区多雨湿润,岩石上面有清澈的水流过,茂密的树覆蓋在喀斯特地貌上,植物从岩石縫隙长出。它在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美学、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价值长期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认同。拉片村呈阶梯状分布,依山而建,村寨坐落于山脚下,四周大山环绕,森林植被较好,野生动物较多,祖辈们打猎至此,觉得适合安居生活,便在此建房安家居住了下来,是国家重点扶贫的“两山”贫困地区之一,主要以瑶族白布瑶聚居,全村约2112户,6356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土壤属酸性沙土,主要种植水稻、包谷、旱谷,畜物业以养殖牛、猪、鸡、鸭为主。

3.水甫村村落

水甫村位于荔波县玉屏镇北面,与三都县相连,距县城约15公里,荔波至三都县油路贯穿村中心,交通便利。水甫村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温度17.8度,年降水量约为1320毫米,土壤主要为硅铝铁质红壤,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土,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该村四面群山环抱,山脉起伏蜿蜒,村前是宽阔平坦的大坝,气势壮观。村内山泉流淌,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自然植被和土壤,是一处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耕作和居住的村落基地,为水甫古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该村依山而建,面向宽阔的坝子,背靠葱笼青山,鳞次栉比,修到半山。水族民居大多为干栏建筑,集中连片,层次分明,环境优美。水甫村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已有近500年历史,后名水甫,清朝至民国时期水甫村落民间农业逐日发展,村庄规模逐渐变大。该村均姓潘,另有吴、杨、邓姓,现有村民50户,330人,水族占98%。水甫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水资源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同时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出生地,古老神奇的水甫石棺墓,浓郁的水族风情等人文景观,被列为荔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成为荔波民宿旅游地,现正在申报国家森林公园。

4.太吉村村落

太吉村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位于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中部,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政府所在地18公里,太吉村东面与德门村交界,南与西竹村接壤,西北面与董亥村、白岩村相邻。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村寨内古井数量较多,所以井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壤属酸性沙土,主要的经济作物为甘蔗,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辣椒为主。森林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及针叶树(松树、沙树)为主,常绿灌木也是满山遍野都是,村民家中饲养的以水牛、黄牛、猪、马、鸡、鸭等为主,在森林里野生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属于稀有动物的有金钱豹、林麝、猕猴、毛冠鹿、蓝翅八色鸫、白鹇等。全村呈扇形分布,全村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6亩,其中田660亩,土106亩。山高谷深属喀斯特山石地貌地形。在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四周环山,坐落于山脚之下,田园之边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为此,祖辈们在此定居下来。全村森林覆盖率75.4%,境内有天然林面积985公顷。处于世界遗产地的缓冲区,太吉村辖5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35户,农业口1053人。全村农业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开始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但目前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境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

5.尧古村村落

尧古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寨前有古井、池塘,寨后有一小溪,常年自流,植被丰富,民风淳朴,传统民居建筑保存良好,集中连片,极具保护价值。这里房屋是具有布族风格的干栏式建筑,俗称“吊脚楼”。尧古村属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位于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18公里,尧古村东与洞塘乡交界,南与翁昂乡接壤,西与董亥村相邻,北面与西竹村相邻。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属酸性沙土,处于地下暗河之上,所以井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层分层为:沉积层、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岩石层。山体岩石类型属于沉积岩,处于喀斯特地貌,耸立的高山呈现着侵蚀的构造地貌,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为甘蔗,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辣椒为主。森林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及针叶树(松树、沙树)为主,常绿灌木也是满山遍野都是。全村呈阶梯状分布,总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0亩,其中田974亩,土166亩。山高谷深属喀斯特山石地貌地形。在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四周环山,坐落于山脚之下,田园之边界,远离滑坡,避免洪灾。为此,祖辈们在此定居下来。森林覆盖率73%。处于世界遗产地的缓冲区。全寨共有63户220人,全部为布依族。其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业为主。

6.丙花村者吕组

者吕布依古寨位于荔波县西北部,距县城33公理,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共有90户413人,者吕组位于丙花村中心地段,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方村河绕寨而过,是大七孔景区的上游支流。古寨始建明清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古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居独特。寨内布依族“吊脚楼”建筑群保存完好,石墩堆砌的墙基层层叠叠,石板步道错落有致,斑驳楼群历经风雨,见证沧桑。布依文化底蕴深厚,布依族傩戏积淀形成典籍叫傩(nu)书,已申报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里群众新农村建设积极性高涨,村级事业建设基础较好,这些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与天然幽美的自然景观的相结合,使得者吕古寨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者吕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后名者吕;清朝至民国时期甲良民间农业逐日发展,村庄规模逐渐变大;者吕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主要的民族为布依族。者吕组现有布依族1个民族共同居住。姓氏有莫、吴两个姓。其中:莫姓为该村最早先民。吴姓姓氏是后来迁入的;迁来的历史只有几十年,同时分别也只有二户。丙花村地貌属于缓冲丹霞丘陵地形,地势比较险峻,很难找到一块比较平坦的地皮,也由于地形的因素,村内的房屋都依山至上而下地建房,境内的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村域内山川秀丽,风光优美,蜿蜒的方村河穿村而过,形成一幅独特的风景画。者吕组隶属于甲良镇丙花村,位于甲良镇驻地西北面。寨子依山傍水,蜿蜒曲折的方村河由北向南从寨脚穿过,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魅力无穷。其聚落与周围自然环境保存完整,自然环境完整性较好、生态环境质量及人工建筑物的和谐程度较高。

三都传统村落

1.坝辉村村落

坝街水族寨,水族语叫“巴虚”,意为纪念本地一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先辈,故名。坝辉水族寨位于黔南州三都县城以东39公里的坝街乡,本县国家级森林公园尧人山脚下,与黔东南的榕江县接壤,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都柳江畔,321国道横穿其境,交通便利。坝辉水族寨属三都县坝街乡管辖;平均气温17.3℃至18.5℃,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为中低山峡谷地貌,地质为杨子准地台中的江南台隆与上扬子台褶相接触地带;水文情况:都柳江由北向南而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境内林木以竹树、杉木为主,森林覆盖面积约为60%;主要有白鹇、红腹锦鸡、啄木鸟、夜鹰、班羚、班林猫、果子狸、竹鼠、野猪、红腹松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无灾害。村落面积3.6平方公里,是一个背山临水的村寨,由于地势平坦,形成了一道长2.5公里、宽百余米的江湖胜景。村落的形成是由于家族组先迁徒到此定居。

2.摆鸟村村落

村落形成是由于都江清朝改土归流,战乱后,祖先迁徙至此定居,大约有19代人300年左右。摆鸟村位于三都县东北部的高山地带,村落四面环山,村庄正座落半坡中,犹似大山上的一个“真龙”,寨脚下有一条小溪沟北向南流过,四面青山环抱,森林茂密,古树参天,下为层层梯田,入境入画,民居随地势起伏而建,随坡就势,大多建筑座北朝南,植被优良,农耕聚居于此,周边环境保持较好,创造出自然环境及人居环境相互交融的一体化的理念,具有明显地方或民族特色。村内民居建筑呈“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整个建筑群轮廓分明,错落有致,院落内布局严谨,空间利用合理,既能满足了居住需要,又突显诸多居住功能,在整体上体现了当地民间传统的建筑艺术水准。村落共有273余栋民居住宅,均为传统的“吊脚”建筑,其中清代修建的在百年以上“吊脚”民居有17栋,民国时期修建的有70余栋,大部分民居建筑修建年代久远,虽历经沧桑,残破缺损,但依旧固守着传统风采。

3.达荣村(羊告组)

达荣村羊告组位于三都县都江镇羊福社区,距离县城60公里,座落在半山腰上,上下左右均为层层梯田,下为小沟。民居随山而起,高低不同,一栋一栋木房婷婷玉立在山腰上,与层层梯田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传统建筑与梯田形成一体,居民共有80余栋,均为传统的建筑物,禾仓有45栋。整个村寨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对研究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村落形成是由于都江在清朝是苗族聚居地,“苗王”在当时势力很大,羊告的苗族是当时羊福“苗王”从总部“千家寨”分家而来此定居的,大约有19代人300年多年,文化习俗延续了苗族的传统。羊告村是一个美丽迷人的苗族村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习俗原汁原味,有布苗族吃新节、苗族踏月舞、苗族铜鼓舞、烧鱼节等民风民俗。走入羊告村,还可以品尝苗族传统美食,同时还可以带走苗族手工制品、服饰等。

4.控抗村村落

控抗村位于贵州省都匀市三都县都江镇,位于都柳江北面,距离三都县城43.5公里,距都江镇1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整体交通环境较差,属于都江镇较为偏远贫困的苗族村寨。控抗村由于地形因素,村民建筑处于半山腰,建筑为杆栏式建筑,牛马为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工具,从古至今,控抗保留并传承着苗族文化,其村落的格局,建筑形式,村民的服饰和手工制品的技艺,均体现着三都苗族独有的特色。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牯藏节、吃新节等传统民俗活动,村寨风貌保持相对完好,民族传统技艺自然传承。依据古歌可知,三都的苗族是从江西大帽山、横峰、广丰一带迁徙而来,为躲避战争和统治者迫害,多住于高山峡谷地带。其中三都一大支系就定居于都江一带,听老人说:原来开始进入村的时候是从江西省来的一位:姚公,后来又有王公、徐公、杨公、曾公、潘公等几位老人认哥弟。在寨子建设、寨门、开方田、土等方式。村地行是龙虎中段。故定居于此,延续至今。

5.排招村村落

排招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茂林修竹,民族风情浓郁,排招寨这座原生自然环境苗族村寨,像点缀在三都县上的一颗明珠,闪耀着她特有的光彩。

排招村位于三合镇西北面,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东临巫孟村,西与永兴村,王家寨相望,北与落椿村、苗龙村等村落相邻。排招村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排招村是在清代时期形成的自然村,已被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村。在清代,排招人的祖先打猎路过排招,见此处虽地处高山,却有水源常年不干涸,遂觉此处是一处宝地,适合生活,于是便决定定居于此。最先最先定居在排招寨的是五兄弟,主要围绕寨内的两个水塘居住。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逐渐向两侧山垭外蔓延,于是便形成了今日排招寨苗族层叠而上的壮美景象。排招村集体经济发展根基较薄弱,主要产业结构为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以经济作物种植、林木产业为辅,其中大部分产品属散户自销,集体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经济结构单一,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养殖为主村寨。土地面积为 6295 亩,耕地面积 398 亩,人均耕地仅为 0.4 亩;人均占有粮食不足 210 公斤,人均纯收入 2080 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属三合街道一类贫困村。排招村给水设施完善,但排水设施不足,电力电信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无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完善,但公共服务设施处于一般水平,通村公路现状为水泥路,预计在2017年底做完排招寨的公路提升。

6.蕊抹村村落

蕊抹村位于大河镇丰乐社区东北部 ,距离三都县城45公里,东与巴若村接壤,南与巴若、交然两村毗邻,西同 交然村交界,北与普安镇建华村相连,处于都柳江上游。蕊抹村是清代时期形成的行政村。根据《三都水族自治县志》(1978—2013)记载,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烂土司“六姓合约”之变后,蕊抹村被划归普安土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丰乐乡、丰乐公社等,隶属大河区。1991年7月撤销大河区,蕊抹村归新的丰乐乡管辖。2001年12月,撤销丰乐乡,设立丰乐镇,蕊抹村属丰乐镇管辖。在历史变革发展中蕊抹村一直以来都隶属丰乐地区。直到2016年,原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合并为新的大河镇,蕊抹村划归新的大河镇管辖。蕊抹村总户数为206户,907人,村庄占地面积6647.5亩,属水族、布依族、水族杂居村寨,其中水族占全村总人数约60%,布依族和水族分别约为30%和10%。蕊抹村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蕊抹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主要产业结构为以粮食作物种植(稻米)为主、以经济作物种植(葡萄、枇杷、杨梅),其中大部分产品年销售量较好。形成一定的经济发展规模,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基础。蕊抹村虽有完善的给水设施,全村所安装的人饮设施状况均运行正常,但是由于水源有限,供水不正常;村寨内主要路段设有排水明沟,无污水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全村约80%村民都建有沼气池。全村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宽带。

7.盖赖村村落

盖赖村位于乡境北部,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塞,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亩,人均耕地仅为0.41亩,全村有328户1761人,其中:农业人ロ1761人,全村都是苗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600元,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类贫困村。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大村耕地面积约亩,都集中在村落西部和东部,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盖赖人祖籍是江西,由于中国当时处于政治动荡年代,他们从江西迁徙过来看到此处有美丽的梯田环绕,山湾相应,错落有致,就在此驻扎下来。并给这个地方取名盖赖。“盖”是苗语,可用汉语翻译为“盖”是富裕,“赖”是吉祥,可称为富裕吉祥的意思。由于政治原因,盖赖也从此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经历了地主阶级的年代,倒地主年代,民国时期,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盖赖成立了盖赖公社。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盖赖公社改为盖赖乡政府。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进行撒区并乡,将盖赖乡与打鱼乡合并为打鱼乡。下轄打鱼、来术、岩携、巫捞、盖、河坝、排怪、排抱、打略、平甲等10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125个自然察。从此盖赖村就在90年代诞生了,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8.高寨村大寨

高寨村大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建筑有全木结构、砖木结构,小青瓦、吊脚、吊柱等含有浓厚的苗族建筑元素融入其中,形成具有浓郁苗族特色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民族村寨。高寨村大寨像都柳江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她特有的光彩。高寨村大寨位于三合街道拉揽社区东北部,距三合街道办事处所在地20公里,住地海拔600-690米,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东面与打略村相邻,南面与拉揽村接壤,西面与拉揽林场相接,北面与巫捞村相连。高寨村大寨辖3个村民小组,共150户,760人,耕地面积522亩,森林覆盖率达60%,属纯苗族村寨。高寨村大寨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具有“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大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多雾寡照,湿度大。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洋芋,主要农副产品有:玉米、大豆、花生。高寨村大寨集体经济发展根基较薄弱,主要产业结构为以林木产业(楠竹)为主、以粮食作物种植(水稻、洋芋)为辅,其中大部分产品属散户自销。集体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生态经济作物的产业规模都较小,特色产业缺乏政府宏观引导和技术支持。高寨村大寨属苗族,苗族村寨没有文字记载,根据口述历史调查确定,约在300年前,高寨村大寨的先人们住在百里寨,因有几户高姓汉人在此,大寨的祖先们不愿与汉族同居,沿山而上到仅高寨村大寨定居,为纪念旧家,取名为“高寨”。

9.姑挂村姑鲁寨

姑鲁传统村落由三个苗族自然寨组成,位于三都县城南面几公里的范围内一处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地盆地内,环境宜人,气候温和,民风淳朴,与周边的苗族村寨相处融洽,是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的典范。姑挂村位于三合街道东南面,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东靠水龙乡祥寨村,西靠行偿村,南接中乐村,北靠牛场村。姑挂村共8个自然寨,姑鲁寨传统村落由脸告、锅厂、姑鲁中寨三个苗族自然寨组成。自2014年姑鲁产蛋崖景区开发以来,旅游业成为姑鲁寨的产业之一。姑挂村东靠水龙乡祥寨村,西靠行偿村,南接中乐村,北靠牛场。地处三都县城近郊,离县城15分钟车程,206省道南北穿越村域内,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姑挂村地处高山深谷,村庄四周高山重叠,群峰挺拔,以“七沟八岗四面坡”著称,山上植被茂盛,植物种类丰富,有少数野生动物及多种贵重中草药分布。姑挂村具备优越的旅游资源,村域内有一处悬崖,岩分层次形成三级阶梯,岩石自然下蛋,形成稀奇古怪石头产蛋的文物景观。姑挂村姑鲁寨,有一陡峭的山崖,崖壁上不规则的露出一颗颗青褐色的石头蛋。“石蛋”质地坚硬光滑,表面布满如树木断面年轮般的纹路。当地人称石头下蛋。当地人称石头下蛋。据当地老人讲30年才脱落一枚。至今村中保存着历代产下的“石蛋”68颗。目前有一颗“石蛋”已进入了预产区。巍巍陡崖里藏着怎样的千年之谜,三都县悬赏50万元,但至今无人破迷获奖。奇特的自然现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者和游客。自2009年起,姑挂村凭借着”产蛋崖”这一神奇的自然资源,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姑鲁寨产蛋崖景区。

10.行偿村姑八寨

行偿村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部,距县城9.5公里(其中7.5公里为乡村公路),北与顺河村毗邻,西接牛场村,南临夭寨、西与大河镇接壤,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由姑日、姑八、麻高、的少、中寨、麻落、麻勇8个自然寨组成。行偿河自南向北流经行偿村境内,行偿河南北两段穿越狭窄的山谷,在中段穿越开阔平坦的山谷盆地,盆地四面环山,藏风聚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盆地东侧的山脊上,零星分布行偿村的各个村落,隔着行偿河观望,对岸是壮观的梯田景观。行偿村境内多山,大多山体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水族村落零星,村落周边古树成荫,村落内古井星罗棋布、清泉长流。正如水族的神秘莫测一般,行偿水族对自己所生活的大自然环境也充满着神秘的崇拜。行偿人世代传说着老祖先用鞭子驱赶石头修建寨墙的古老传说,这些被驱赶的石头还散乱的堆在村寨内,在散落分布的村寨后山上,每一个山头分布着行偿人信奉为保护神的各种形态的石头,有石棺材、石猪、石乌龟、石猎狗头等,村寨形成之初它们便已经存在,现如今仍然栩栩如生的站立在那里;行偿村域内还有神秘的仙牛洞、回音石等自然资源。行偿村姑八寨坐落于行偿河畔的半山脊上,全寨被一片树林环绕,对面河岸是大片梯田一直到半山脊,收获季节,遍地金光,让人叹为观止。寨中有一株古枫香树,依于路边的河坎上,据寨老介绍,古榕约有几百年,自有寨子起,就是村寨的守护树;寨中古井现今山水依然是寨中重要的水源,哺育着整寨人,村子古墓保护较好,墓志铭至今清晰可见,是村子历史的重要佐证。寨中古井清泉四季常流,冬温夏凉,传统建筑保存良好,房屋、道路之间修建恰到好处,既实用,又美观。

姑八寨水族祖先在清代年间因战乱到行偿村,战争结束后姑八祖先见此地四面环山,又有清澈的河水蜿蜒而下,觉得此处适合居住,于是定居于此;姑八人是因为战争迁徙至此,传说在战争年间,曾发生两起较为惨烈的战争,至今位于村落南侧山谷中,还残留有当年战争留下战壕。

11.甲照村村落

甲照村甲照大寨位于大河镇合江片区东南面,距服务中心15公里,距县城40公里,海拨680米,气候湿润温和。甲照村甲照大寨是甲照村所辖的一个村民组全村共有80户465人,是以韦氏家族聚居于此的水族少数民族村寨。全村耕地面积7.2公顷,其中稻田占80%,海拔680米左右。以农业为主,兼营养殖副业,主产水稻、薯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豆类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达60%。土地肥沃,村民勤劳朴实。甲照村甲照大寨集体经济发展根基较薄弱,主要产业结构为以粮食作物种植(稻米)为主、以经济作物种植(油菜、豆类)为辅,其中大部分产品属散户自销。集体经济发展依然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各种生态经济作物的产业规模都较小,特色产业缺乏政府宏观引导和技术支持。全村实现通路、通电,通水覆盖率达100%,移动联通电信信号覆盖全村。人居环境比过去的居住条件大有改善,80%的家庭有电视、手机等通讯设备,但大多数无独立卫生间、院落。甲照村是在清代形成的自然村落,甲照村祖先韦光相出生于明末清初,壮年时,从羊场的塘佑寨迁徙至上甲照建家创业。韦光相祖公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在上甲照安居乐业、男耕女织,由于地势处于较高处,且群山环抱,故而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也是由于较为封闭,这里的民风民情得到很好的传承。

12.来术村村落

来术村是一座自然村,形成于清代,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来术村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部,都江西北方12公里处,距三都县城32.5公里,15公里范围圈内拥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田、姑鲁产蛋崖(3A级)、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旅游资源率富。来术村始建于清朝末年,是来术委会管糖的下村,地处排调河冲击的平地上,背山面水,村落周围环境优美,梯田风光突出;村内传统民居、禾仓布局井然有序,保留着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塞,208户942人,其中:农业人口942人,有苗族、水族等民族。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亩,人均耕地仅为0.31宙,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类贫困村。全村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农、林、牧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有牛、猜和本地土鸡等,受地理条件限制,属自产自销型经济状态。

13.龙台村王家寨

龙台村王家寨坐落于三合街道南面,处在国家级生态公园尧人山之脚下,距县城8公里,是一个水族风情农厚的行政村。龙台村王家是清代时期形成的自然村,现已被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村寨。王家寨属水族村寨,根据口述历史调查确定,约在清朝时期,由于江西一代发生战乱,祖先迁徙至现在王家在临近的“梅居”生活,后来因“梅居”发生火灾,故搬迁至现在的河边,因村落大多为王姓,故起名王家寨。龙台村辖5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5亩,田地面积915亩,其中田495亩(包括开荒田),地420亩,林地720亩,已退耕还林还草287亩。村内主要世居的是水族。全村共199户,总人口927人。其中王家寨362人。王家寨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有红豆杉、楠木、水青杠等国家保护珍稀树种和香獐、红腹锦鸡、石硅等珍稀动物。

14.牛场村巴卯寨

牛场村巴卯寨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南面,是典型的以水族为主的传统村落集居地,距县城 7公里,有S206三荔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巴卯寨至今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穿水衣的古朴民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缩影。牛场村巴卯寨是清代形成的自然村,已被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村寨。巴卯寨属水族,根据口述历史调查确定,约在清朝时期,由于江西一代发生战乱,由家族迁居至现在的巴卯寨。牛场村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72.6亩。全村共辖5自然寨, 8个村民小组 353户1632人,农业人口1627 人,占总人口97 %;水族人口1600 人,占总人口98 %。其中巴卯寨有90户, 350人,水族人口占 100%。

​15.排抱村村落

三都县都江镇排抱村是自然村,形成于清代。排抱村属于都江镇打鱼社区,位于都江镇镇政府驻地北面、打鱼片区社区服务中心东北面,距片区社区服务中心18公里,打鱼片区社区服务中心至打柳河为水泥硬化公路,打柳河至村委会为砂石公路。排抱全村辖10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287户、1299人,全村辖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有苗族、水族和汉族居住,村民人均年收入5321元,无集体收入。全村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农、林、牧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有牛、猪和本地土鸡等,受地理条件限制,属自产自销型经济状态。排抱村民居建筑建在半山腰上,依山上为陡峭的山崖下为深深的峡谷,蔚为壮观。境内属山区地貌,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多梯田。海拨680--980米。森林覆盖率65%。根据史料记载,村落形成在明末清初,系祖先为躲避战乱迁徙而来,距今已有400年之久。村落周围古树成荫,竹林密布,云雾环绕,环境优美。乡村田园自然协调,风景优美,通过村道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该村村容村貌有所改观,传统民居、土墙深巷,保留着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具有“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大特点,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无霜天长达320天。适宜于各类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16.排怪村村落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8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距州府都匀85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排怪村隶属于打鱼乡,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部,都江镇西北方,距三都县城31公里,距都江镇约12公里。始建于清朝末年,地处山腰之上,背靠麻密山面向排怪梯田,村落周围环境优美,梯田风光突出,是排怪村委会管辖的七个自然寨之一。排怪村村域面积2.8平方公里,村庄房屋占地面积7.1公顷,全村有177户,人口726人,6个姓氏,少数民族约占99%,全村均为苗族。村民人均年收入2678元,没有村集体年收。排怪村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特征为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全村耕地面积约300亩,都集中在村落南部和北部,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排怪村属于中低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极少形成成片的坝子,耕地多呈阶梯状分布在海拔400~800米的山腹中。乡村田园自然协调,风景优美,通过村道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该村村容村貌有所改观,传统民居、土墙深巷,保留着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17.排外村村落

排外村上下组位于三都县都江镇羊福社区北部的高山地带,村落四面环山,村庄正座落半坡中,村寨依山而建,犹似大山上的“鳞甲”,寨脚下有一条清泉小溪由西向东流过,四面青山环抱,下为层层梯田,入境入画,民居随地势起伏而建,随坡就势,植被优良,农耕聚居于此,周边环境保持较好,创造出自然环境及人居环境相互交融的一体化的理念,具有明显地方或民族特色。村内民居建筑呈“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整个建筑群轮廓分明,错落有致,院落内布局严谨,空间利用合理,既能满足了居住需要,又突显诸多居住功能,在整体上体现了当地民间传统的建筑艺术水准。村落共有100余栋民居住宅,均为传统的“吊脚”建筑,其中清代修建的在百年以上“吊脚”民居有4栋,民国时期修建的有10余栋,虽历经沧桑,残破缺损,但依旧固守着传统风采。总之,村寨选址充分考虑了生存、发展、环境等因素,村落布局因地制宜,错落有致,记载了村落的发展过程,全幅呈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典型特色,“吊脚”民居建筑更具水族传统住宅特点,并世代传承,是我县传统民居整体现存较为完整的极少村落之一,也是研究水族文化和民族建筑的重要载体。

18.小脑村村落

小脑苗语为“挪容“,意为“大树茂密、悬崖陡峭的高山上的寨子”。高山村落座落在连绵的小脑大山高山深谷之中,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高山流水,当地群众依山而居,村寨房屋错落有致,村寨与田园交织,与清山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画卷。寨内外绿树成荫,有金丝楠木、红豆杉、榉木、红杉等众多名木古树。村寨后面是原始森林——小脑大山,海拔1400米,常年有大雾,自然植被保存完好,现有众多奇特树种,是非常难得的自然景观。村寨整体掩映于高山深山之中,当地群众过着原始休闲宁静的生活,是一个原始的苗族部落。小脑村为苗族聚居村寨,全村人口1580人,共有六个村民小组,集中居住在小脑大寨里面,形成一个大的自然寨。该村全为木瓦斜顶栏杆式吊脚木楼结构民居,木结构房屋占99%,主要特点是木楼外围四周全是栏杆走廊,四通八达,便于休息观看风景、巡逻防盗,通风透光好,非常休闲、舒适,同时也非常美观。走廊栏杆设计样式各异。此外,该村米仓的新式也颇具特色,全为独立小木楼,防盗和防鼠设计相当科学,第二层储米,一层不装板,布局错落有致,米仓如今也成为该村民居一道风景线。该村整体风貌集绿色、休闲、原始、古朴、幽静于一体,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又有山川大山的雄伟蜿蜒;既有,古朴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合休闲养生、静心洗肺、农家生活和野外生存体验的绝佳之地。村落形成是由于都江在清朝是苗族聚居地,苗族祖先从为躲避战乱而从都江分迁至此定居,大约有25代人400年多年,文化习俗延续了都江苗族的传统。

19.小昔村党虾组

水族自称“睢”,为中国南方之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演化而来。公元前二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征服岭南,时举族溯流向西北迁徒,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区生息、繁衍,形成水族居住分布的格局。都江镇位于三都县城东部,321国道横穿而过,镇所在地距县城35公里,是唐太宗在都江设应州府都尚县的历史古城镇。小昔村面积为8.9平方公里,辖上火烧组、下火烧组、党虾组、小昔组、上乌拉组、下乌拉组、新沟组、老沟组共8个村民小组。聚居有水、苗两种民族,水族占65%,苗族占35%。小昔村党虾组由于地形因素,村民建筑为组团式布局,且处于半山腰,建筑为杆栏式建筑,民居随着山势的起伏,巧妙地组成了一幅“入村不见山、进山不见寨”的村居图,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优美、宜人、质朴的人居环境,整个村寨的总体布局巧妙。小昔村村民以水族和苗族为主,从古至今,党虾保留并传承者水族、苗族文化,其村落的格局,建筑形式,村民的手工艺品的技艺,以及特有的民风民俗等均体现出水族、苗族相融的文化气息。

20.小昔村火烧组

都江镇位于三都县城东部,321国道横穿而过,镇所在地距县城35公里,是唐太宗在都江设应州府都尚县的历史古城镇。小昔村面积为8.9平方公里,辖上火烧组、下火烧组、党虾组、小昔组、上乌拉组、下乌拉组、新沟组、老沟组共8个村民小组。聚居有水、苗两种民族,水族占65%,苗族占35%。火烧寨面积4.6平方公里。全村居民共146户,678人,为水族、苗族共居村寨,小昔村是一个水族和苗共同居的村寨,其中水族占42%,苗族占58%,日常生活中主要苗语、水语为主,苗族根据民间流传的古歌得知,三都的苗族是从江西大帽山、横峰、广丰一带迁徙过来的。为了躲避战争和免受统治者的迫害,大多居住于高山峡谷地带,主要聚居在普安、交梨、三合、拉揽、羊福、都江、打鱼、坝街等乡镇。三都苗族共有三大支系,其中一支定居于都江、羊福千家寨一带,火烧寨便是当时的千家寨;各地苗族服饰颜色有差异,都江苗族衣喜欢使用青色。火烧寨是苗族聚居村寨,长期以来,这里的水苗人民和睦相处,繁衍生息,互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据寨老讲,明末年间,当地的水苗群众为远离战乱迁徒到此定居,极为昌盛,在当地形成一个较大的部落——千家寨,而原羊福乡(现为都江镇羊福社区)的乡场就设在千家寨内,千家寨有九百门楼,因而有“七百尧排八百尧帅,九百门楼千家寨”、“千丘榜养千家寨,长堰沟(为千家寨的一大水利工事)九岭十三弯、马跑十三天、渡得三板船、花腰鱼有三斤半”等之说,但后来还是经历了多次战争,当地民众在苗王的带领下,凭借长岭坡猴子河雄关地利,顽强抵抗来犯,以其父亲葬在大崖墓上的苗王领导的当地群众取得最终胜利,方保住了一方平安。

21.怎雷村村落

怎雷村位于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距三都县城41公里,距都江镇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属于都江镇管辖。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在15℃至18℃之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320天左右,属中低山狭谷地貌,境内群峰林立,重峦迭嶂,坡陡谷深,多梯田。地质为杨子准地台中的江南台隆与上扬子台褶相接触地带。水文情况林间多处地下泉水汇成小溪,顺山势流入山脚的排长河汇入都柳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土壤为中亚热带红壤两种,适宜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植被为常绿阔叶混交林,森林覆盖面积约为60%。名木古树30余株,其中少许古树已为千年,尚有一种奇特的草本植物,当地人称“风流草”,每当有青年男女在旁边唱情歌时,草叶似有灵性就会互相摆动拥抱,十分有趣,凭添了村寨的韵味与秀色。野生动物种类多,主要有白鹇、红腹锦鸡、啄木鸟、夜鹰、班羚、班林猫、果子狸、竹鼠、野猪、红腹松鼠、穿山甲等。无灾害。怎雷村落面积为5.2平方公里,范围由上、中、下及排场四个自然村寨组成。分布、布局:分布于山坳缓坡地段,背负青山,前临深涧,层层梯田由山脚累级而上,气势恢宏。民居随着山势的起伏,巧妙地组成了一幅“入村不见山、进山不见寨”的村居图,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优美、宜人、质朴的人居环境,整个村寨的总体布局巧妙。村落形成原因:祖先迁徙。辖5个村民组、221户、989人,聚居有水、苗两种民族,水族占65%,苗族占35%。经济状况:近几年来,怎雷村在抓好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旅游型民族村寨的同时,着重发展村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22.排烧村村落

排烧村位于黔南州三都县拉揽乡,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村寨面积约0.5平方公里,集中成片分布于排峨山山坡顶上,与国家级尧人山森林公园相连接。村落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家族祖先迁徙到此定居。户籍人口有1856人。寨中长者介绍进行研究推断,排烧村寨的修建年代应在清代,距今约300年以上。排烧苗寨是黔南州苗族聚居最大的村寨。气候宜人,地貌为山地,境内山峦起伏,坝子少,地质为杨子准地台中的江南台隆与上扬子台褶相接触地带;水文条件:村寨北面有巫索西沟,南面有巫德西沟,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境内林木以竹子树、松树、杉树为主,动物种类繁多,鲵、白鹇、红腹锦鸡等37类稀罕野生动物。无灾害。

传统村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并专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五干年农耕文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关系上,构思巧妙,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磁含着古代先民天地人和的哲学理念,与建设美阳中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传统村落保护对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生态破坏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黔南州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当地百姓都会不忘初心,致力于传统村落的发展。

资料来源: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

编辑整理:黔南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黔南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信息请关注本账号

或点击黔南州文广新局官网:http://www.qnwg.qnz.com.cn/Index.html

黔南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官网:http://whcy.qntv.net/

Hash:279acbe20654268d6e7d5fbade32d19c1ad4871a

声明:此文由 文化黔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20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