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银川发展

国防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强大的军队是巩固国防的基础,而强大的军队需要有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硝烟散去,和平来临,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曾经叱咤战场的兵器,明晰兵器与国防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意义……

7月16日上午,在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内,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银川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银川兵器馆刚一开馆,就迎来了首批前来参观的游客。这座独具特色的展馆,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兵器的王国”,感受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带来的自豪感。

银川发展

立体展现我国兵器发展史

走进银川兵器馆,这座展示面积近2500平方米的兵器专业展馆,是西北唯一一座兵器馆,也是全国兵器专业展馆固展面积较大的兵器展示馆。整个展馆由序厅,陆战之王:坦克和步战车,战争之神:火炮和火箭炮,高效智能:弹药,未来战士:单兵装备等五个单元组成,全面地将我国的兵器发展史与国防启示录立体展现在游客面前。展馆以讲述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为主线,传播兵器领域知识及其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彰显国家实力。以历史为线、用丰富的历史图片展示了中国兵器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以科普为线,用大量图解和60余件兵器模型,展示了兵器的基本原理,也展示了以坦克和步兵战车、火炮和火箭炮、反坦克导弹、单兵装备等为代表的中国陆军主战兵器的发展和进步。

在展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坦克总装厂生产的1:1等比中国99A主战坦克高精度模型,第一次作为展品在固定展馆之中永久陈列。这些足以让西北军事迷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现代军事科技和军事文化的魅力。

让军事迷大饱眼福

当日9:30,首批游客率先走进兵器馆参观。59式中型坦克模型、80式主战坦克模型、96式主战坦克模型、99式主战坦克模型;火固定火炮模型、驮载火炮模型、牵引火炮模型、自行火炮模型以及炮阵地沙盘等,令人应接不暇,每一款武器装备模型前都聚集不少观众,或是认真察看,或是拍照留念。不少观众还被屏幕上武器装备的视频介绍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兵器馆的展品很丰富,太过瘾了。”军事迷赵晓刚说,从小就喜欢兵器的他,一入场自然就被这些兵器模型所吸引了。轻轻触摸高效智能—弹药互动屏,立即展现出:从钢铁猛兽99A主战坦克,到威风凛凛的155火炮和远程火箭发射系统,再到短小精悍、火力猛烈的反坦克导弹,如今的中国陆军在诸多高科技兵器的武装下,保持了他在世界陆军战力水平的领先地位。“太精彩了,没想到坦克的速度可以这么快,而且这么灵活,真不愧是陆战之王。”游客何江涛感慨地说。

军事体验有想不到的震撼

在兵器馆内,不仅能看到坦克、火箭炮模型、科普展板,还能参与互动体验。在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亲自体验现代兵器的魅力。“针对馆内设立的互动体验区、研学教育区,我们将定期举办兵器知识讲堂,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零距离接触各类兵器,进行独特的体验之旅。让兵器科普知识走进群众、兵器知识根植于民心。”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相关负责人说。

兵器是人类保卫和平的工具,也是战争灾难的元凶。兵器承载着战争的乌云,伴随着人类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战争而不断向前发展,而人类保卫和平,制止战争愿景的实现,恰恰需要正义之手来拿起兵器浴血奋战。和平来之不易,幸福生活需要共同守护。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和平,铸剑为犁。回望百年发展,中国兵器工业,在革命中诞生,在战火中成长,在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愿和平之花永恒绽放!(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 鲍淑玲 苏勇)

来源:宁夏新闻网

灯火闪耀处 孕育新动能——白银市平川区夜经济带动城市发展侧记 银川发展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本文来源: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灯火闪耀处 孕育新动能

——平川区夜经济带动城市发展侧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吴文莉 赵雪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放眼望去,一群群游客在沿街的桌椅上酣畅淋漓地推杯换盏,夏日透凉的风吹过每个人的笑脸,烤肉的香气溢满整条大街……仿古街、人民广场、华尔街,每条有美食人气聚集的地段,都能感受到这满溢的市井气息。

炎热的夏日,平川区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夜间消费,使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走在平川区尚文坊文化一条街,五彩斑斓的霓虹灯闪耀,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市民张霞娟正和朋友边吃烤肉边玩自拍,她说:“我是大学生,暑假回家来的,今晚约了老同学在这里玩。夜景太美了,景美、灯美、食美,我们平川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好了。”

除了美食,游乐场也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夜游“打卡”的选择。儿童玩具、气球、棉花糖让小孩儿挪不动腿,淘气堡、碰碰车、水上乐园、挖沙场,更让小朋友们流连忘返,一个个衣服、鞋帽摊位前也是生意火爆。

个体户陈立平说:“现在是暑假期间,对于游乐园来说,正是旺季,每天基本达到五六百人,营业额达到三千余元。在保证游客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又上了几个小项目,丰富周边百姓的‘夜’娱生活。”

平川夜间经济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出新,不断适应、满足着人们对物质与精神消费的需求。KTV成为许多年轻人生活娱乐的方式和消费场所,它不仅满足了人们闲暇生活休闲、放松的需求,而且为大家社交提供了一个绝佳场所。80后创业者李小强认为,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为自己创业提供了诸多选择。

李小强边给客人测着体温边说:“晚上出来消费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我这里每天流水大概是3000元左右,8个包厢都能坐满。”

正和朋友唱歌的吴世轩说:“现在,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挺大,到了晚上,只要有空闲就和朋友一起来KTV,唱唱歌聊聊天,心情也得到了放松。”

其实,夜经济并不止体现在“吃吃吃买买买”上。“文化元素”是平川特色夜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人民广场上“秦腔自乐班”的秦腔之声响遏行云,铿锵健壮,周围已被秦腔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除此之外,临近场地的一个个乐队也奏响了各种“生活之歌”、“希望之歌”。这些表演,让市民们在夜晚也能享受到一场感官和文化上的饕餮盛宴,感受到平川夜生活特有的文明气息,在丰富了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幸福感油然而生。

无论以何种方式,平川的夜经济正在以它特有的魅力,点亮城市的每个角落,为城市静谧的夜晚打开了一扇光彩夺目的窗。

平川的夜带动了城市的经济提升,夜市的开放不仅符合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也拉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目前,平川区共有仿古街、平川美食城、北门夜市、华尔街四家夜市,排摸摊位1000余个,帮助解决了1200余人的就业问题。

玉皇阁、鼓楼,银川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见证者—玉皇阁、鼓楼文化线路探究 银川发展

玉皇阁 、 鼓楼

银川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

看两头

一个警察

两个楼

一条街

玉皇阁

久居银川的老辈人可能都听说过这句话:“一条街两个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其中的两个楼说的就是位于银川老城区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玉皇阁和鼓楼。

玉皇阁原是古代建在高台上的场所,鼓楼则是建在城市中心用来做报时服务的功能性建筑,他们是中国古代县级以上城市中必有的两类建筑。而银川玉皇阁和鼓楼这两座本是功能不同、建于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却因银川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而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见证者。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和探究一下这两座古建筑的文化魅力吧!

首先,大家看到的这座巍峨挺拔的古建筑就是玉皇阁。它位于解放东街与玉皇阁北街交汇处,是一座建在长方形台基上的大屋顶木构架建筑群体,由台基、大殿、西配殿及钟鼓楼组成,通高22米。台基夯土筑成,外包青砖,台基下面有南北向拱形券洞,门额上方有石刻题字,南曰“帝鉴”,北曰“天”。踩着台基西北侧青石条铺筑的台阶,我们拾阶而上,去探究玉皇阁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推开台阶顶部的朱色大门,便进入到层楼叠阁的古建筑群中,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大殿、钟鼓楼、西配殿、东厢房错落有致,巧妙而紧凑地分布在1039平方米的台面上,四面青石护栏围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台基中央高耸挺立的大殿。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两层重檐歇山顶大殿,通高14.1米。大殿一层朝南接出卷棚顶抱厦五间,抱厦明间向南又接出一玲珑剔透的小抱厦,突出在台基外,向北又接出一殿一卷抱厦各三间。顺着殿内西墙边的木梯可登上二楼。殿内现已辟为展厅,当年所供奉的玉帝神像早已消失不见,只存留下龛顶部的雕花龛檐,见证着玉皇阁曾经的历史。沿二楼外朱漆回廊环绕一周,但见四周飞檐翘起,直向蓝天,满城风光尽收眼底,凭栏远眺,悠悠思古之情定会油然而生吧!大殿楼檐上高悬着的“河山一览”四字,似乎在以君临天下的气势雄视着脚下的这片大地。

大殿东西两侧建有对称的重檐十字脊亭式钟、鼓楼。昔日的晨钟暮鼓从这里传向全城每个角落。东侧建有卷棚顶厢房3间,西侧建有一殿一卷配殿三间。纵观玉皇阁,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飞檐叠起。在建造上,主体结构采用了北方建筑常用的抬梁式结构,翼角又采用南方建筑常用的老戗和嫩戗结构,使檐角高高翘起,因而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紧凑,布局精巧美观,既具有北方建筑的凝重,又兼具南方建筑的灵动和精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那么,玉皇阁建于何时?它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又是怎样与鼓楼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呢?

关于玉皇阁的始建年代,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翻阅明清以来的几种志书,却为我们勾勒出玉皇阁和鼓楼之间曲折的变迁线路。它们的每一次变迁都与银川城市的变迁息息相关。从目前资料证明,玉皇阁在明前期已存在,是报时的谯楼。

事还得从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同姓王说起。明代建立以后,为达到“同姓制异姓”的目的,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其中将其十六子朱栴分封宁夏。朱栴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就藩宁夏,先暂居韦州,建文三年(1401年)奉圣命正式迁王府于宁夏(今银川老城区),并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大建庆王府(今玉皇阁南侧)。在修筑庆王府时,在现玉皇阁的位置上已存在一个高台。高台何时出现作何用途不得而知,但了解银川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元末,因寇乱难守而放弃了城市的西半部,将西城门移建于今进宁街与解放街的交汇处。明洪武前期设宁夏卫时也曾对东半城进行修建。姑且假设一下,这个恰巧位于东半城中心的高台是否会是元末或明初时城市鸣警报时的谯楼呢?

这样的推论已无法得到证实。于是修建者利用高台修建了警卫部队的一处指挥所和巡夜报警的更楼,遂逐步演变为整个城市的谯楼。正统九年(1444年),社会发展,生齿繁重,宁夏镇城扩建,恢复了元末废弃的西半城,将西城墙西移至元朝中期以前的旧城墙位置,西城门随之西移至今民族团结碑西侧。而原有的西城门城楼保存下来,成为当时宁夏城的“新谯楼”,玉皇阁所在地的“谯楼”也变成了“旧谯楼”和“旧鼓楼”。成书于1488-1505年的弘治《宁夏新志》记载,“旧谯楼在庆府后”、“(新)谯楼即旧城西城门也”;嘉靖《宁夏新志》在卷首所绘的“宁夏城图”上第一次把“旧谯楼”标为“旧鼓楼”;明后期的万历《朔方新志》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谯楼,旧者在庆府后;新者在城之中央,高大雄丽,可以暇览”。

那么,玉皇阁所在地作为旧鼓楼的历史就这样了吗?正所谓世事难料。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城发生震惊朝野的“哱刘兵变”,在激烈的交战中,位于城中央高大雄丽的新谯楼毁于战火。自此以后,到清前期,钟鼓楼又曾一度迁回到前明的“旧谯楼”上。清乾隆《宁夏府志》卷首《府城图》上,仍将前明的“旧鼓楼”标为“鼓楼”。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1月)整个宁夏城毁于8级大震,玉皇阁也未能幸免。

据成书于乾隆二十年的《银川小志》载,“鼓楼,在府城中,極崇。焕轩廠上供真武帝,砖洞门刻“帝鉴”二字。楼颜曰“河山一览”。乾隆五年重建”。而在民国《朔方道志》宁夏城图中,却已将原“鼓楼”处标为“玉皇楼”了。这三处志书的记载不但说明现存玉皇阁重修于乾隆五年,而且也说明至迟在乾隆时期,“鼓楼”已悄然转换了身份,变为即供奉真武大帝神像,同时又兼具报时的双重功能的建筑了。到民国时期,已逐步演变为“玉皇楼”和“玉皇阁”了。它作为宁夏城鼓楼的身份到这时就真的结束了。

1926年,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积极合作。国民军政治部领导的《中山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阵地,其办公地点就设在玉皇阁北侧,玉皇阁为民主革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35年到1988年期间,玉皇阁先后为省立宁夏图书馆和银川市图书馆所在地。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此,我们已知道,银川古城第一座鼓楼(谯楼)转换身份成为玉皇阁,第二座鼓楼(新谯楼)毁于战火。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在时任宁夏知府赵宜喧的主持下将在当时宁夏城通衢四达、商业繁华的城中心的四牌楼重新修建为鼓楼,它是明清时期银川古城的第三座鼓楼,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鼓楼。

因多种原因,这座鼓楼的修筑不是一蹴而就,赵宜喧在任时间短,只主持修建了钟鼓楼台基,并手书了洞额石刻题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宁夏地方绅商捐资在台基上建了梁架,后因"款绌停辍"。直到民国6年(1917年),才由宁夏县知事余鼎铭接续重建,并在四角增建了券棚顶角坊。因此,鼓楼的修建前后延续了将近100年的时间。

现在我们看到的鼓楼又称“十字鼓楼”、“四鼓楼”,它与玉皇阁相距不到二百米,总高 26.4米,占地595平方米,由台基、楼阁、角坊组成。台基呈正方形,边长24.4米,高8.4米,夯土筑成,外包青砖。台基中部辟有十字形门洞。四面洞额有石刻题字,东曰“迎恩”,南曰“来薰”,西曰“挹爽”,北曰“拱极”。东面门洞两侧各辟一券门,南券门额上题“坤阖”,内为一耳室,北券门额上题“乾辟”,内砌暗道可登至基顶。

门额题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家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鼓楼门额题字的含义!“迎恩”,屈原《九歌》 中有一篇“东君”,称太阳为日神,给予大地光明和温暖,此谓“天恩”;百姓承受恩泽,要感恩戴德,故曰“迎恩”。此意又引申指称皇帝的“天恩”、“皇恩”。

封建时代,地方官吏享受皇恩俸禄,往往在城楼东门题写“迎恩”,以表示一种忠君思想。“来薰”,中国古代有“风有八方之风,简称八风,以东南风曰薰风”之说。这种风温暖和熙。所谓来薰就是招来南方和熙之风的意思。“挹爽”,挹,本意从水中舀取,酌取之意,这里指风而言。秋风从西方吹来,轻快凉爽,百姓不再受炎暑之苦,故曰“挹爽”。“拱极”,意及环卫北极星。《论语 为政》中说“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后人以此喻“拱卫君王”之意。小门额上的“乾辟”、“坤阖”则取意于《易经》中的天、地和阴、阳,简言之,乾辟就是上楼而开的门户,坤阖就是为下楼而备的门。实际上,鼓楼台基内只修了一道上下楼台阶。

现在,让我们登楼参观吧!

台基中心建有三重檐十字歇山顶二层楼阁,四面各接出一歇山卷棚顶抱厦,二层楼面带平座围廊,楼阁顶以二龙戏珠为脊饰,台基四角建有歇山卷棚顶角坊。

鼓楼展示给我们的依然是中国古代建筑挺拔、优雅、古朴的美。但现在还想告诉大家鼓楼的另外一种美,一种为中国民主革命添砖加瓦的红色的美。

1926年9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配合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军中的工作,以李临铭为负责人的宁夏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宁夏特别支部”成立,办公地址就设在鼓楼的东北角坊,也就是我们面前的这间角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在这个角坊里组织和领导了宁夏城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

1949年宁夏解放,9月26日,时任十九兵团司令员及政委的杨得志、李志民与地方人士一同在鼓楼上检阅了人民解放军的入城式。鼓楼见证了这一庄严神圣的历史时刻,也见证了古城银川的解放和新生。1988年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鼓楼被公布为银川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玉皇阁和鼓楼,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鼓楼—玉皇阁特色商业街区的核心内容。过去,这条街区商业店铺、民居鳞次栉比,与玉皇阁台基连成一片,形成繁华的商业中心。

车辆、行人均从玉皇阁、鼓楼的门洞中穿行而过。为了更好保护两处古建筑,1988年对其周围环境进行了整治,拆除周围房屋,开辟道路,形成了现在的环形交通。在玉皇阁和鼓楼作为城市景观和标志性建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人为意识上的偏差,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玉皇阁台基外层被抹上红色水泥面;1984年,鼓楼台基青砖上又被包了一层水泥面,两建筑被人为地改变了原有的历史原貌。

2006年和2013年玉皇阁和鼓楼分别进行了落架维修和加固维修,脱去水泥外衣,还原了两建筑原有的青砖本色。

玉皇阁和鼓楼,见证了银川古城五百多年的发展变迁。如今,它们依然以雄伟挺拔的英姿矗立于繁华的市中心,将继续见证进入新时代银川城市的新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9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