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御窑厂窑址

AAAA级旅游景区

御窑厂窑址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景德镇老城区中心地带的珠山中路。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珠山设浮梁瓷局,负责为皇家监造御用瓷。皇帝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厂,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清代康熙年间御厂改称御窑厂,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绵延近七百年。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

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它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而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陶艺珍品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并向海内外游客展示。

御窑厂是官窑的象征,是陶艺瑰宝的摇篮。历来,人们对御窑厂充满神秘感与好奇心。御窑厂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御窑厂历史沿革、管理制度、烧造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古代世界陶瓷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度,而景德镇御窑厂又是中国陶瓷业最高成就的代表,因此,景德镇御窑厂无愧于古代世界陶瓷手工业的中心,对全世界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御窑厂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考古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首批国家重点支持的100项大遗址,国家首批公布的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国家十二五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

开放的景点:

官窑博物馆:经多年整理,采取“多级分类,系列复原”的方法,修复御窑厂出土官窑精品千余件,有一批被誉为“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遗存面世,现均收藏在该馆内。馆内陈列了明清御窑遗址出土的大量修复品,大多是海内外罕见孤品,年代可靠,为观众提供了断代标尺。珍贵藏品有明洪武釉里红花卉纹大碗,明永乐甜白三壶连通器,明宣德青花龙纹蟋蟀罐,明成化斗彩高士杯等精品。

陶瓷微缩景观《御窑厂》:系依据《景德镇陶录》、《陶冶图》等相关文献资料,历经4年的设计与创作,采用陶瓷材料高温烧制而成。使用了相关陶瓷生产、生活物件近千件,生动再现出御窑厂昔日辉煌的生产景象,并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御窑工艺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御窑制瓷工艺的历史和传承,御窑制瓷原料和窑具,御瓷成型、彩绘、填色的过程,以及历代帝王管理窑厂、官员监督工匠制作的历史等。并陈列了一大批仿制的古代皇家精品瓷器。

御窑遗址保护房(两处):考古发掘揭露了许多重要遗址和出土大量遗物,获重大成果。荣获2003--2004年度田野考古二等奖。展示的遗迹有:墙、窑炉、和掩埋落选御用瓷器的小坑。对明代官窑特别是明代官窑瓷器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为研究、探讨明代早、中期御窑的范围、烧成技术、产品特征和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

佑陶灵祠:官府为窑工童宾所立祠,又称“风火仙师”庙。祠内供奉风火仙师童宾像,两边是做坯、托坯、收兜脚、打杂的小扶手、二扶手等各脚窑工师傅的塑像。

龙珠阁:珠山有阁一座,红墙黄瓦,重檐飞翘,雕梁画栋,秀雅端庄。阁最初建于唐代,称聚珠亭,宋代修葺一新后,称中立亭。明朝天顺年间重建,叫朝天阁,成化年间改称冰立堂,万历年间又改建,���环翠亭。清雍正时改称文昌阁。1925年重建,才叫龙珠阁。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龙珠阁是1989年动工重建的,1990年10月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之际建成。2012年,在上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关心下,龙珠阁实施维修工程,将其辟为市民休闲场所。

龙珠阁内有弧幕电影、御窑遗珍、陶人心语、瓷乐合鸣、体验新御窑产品等展示。

址:景德镇市珠山中路187号

联系电话:0798-8201378

窑火相传,重铸历史 | 苏州御窑遗址园暨御窑金砖博物馆

文章来源:室内设计师

↑ 御窑金砖博物馆北立面

苏州陆墓御窑遗址公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主要功能为御窑遗址保护、金砖等文物的陈列展示及相应的文化研究与交流。博物馆意在通过建筑的组织和景观营造,保护珍贵的文物遗迹,展现御窑金砖的历炼过程,感触御窑金砖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其从一种地域性物质原料到一个王朝的最高殿堂的大跨度精神历程。

↑ 东北立面

↑北立面

建筑采用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营造园林式的内向型空间,使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大化。基地北面临桥设林荫道,隔绝喧嚣,营造氛围,借助体量高度遮挡南边小区。内部利用生产用房和窑群的分布组织视线,流线设计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 廊桥

↑ 庭院

↑ 游客中心

博物馆主体建筑是对砖窑和宫殿的综合提炼,体量雄浑,出檐平远,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意蕴。它不是砖窑,也不是宫殿,而是兼具“砖窑感”和“宫殿感”的当代公共建筑,展现出“御窑”的精神内涵。

↑ 砖窑

↑ 坡道

博物馆建筑群使用当代广泛应用的各种砖料构筑,层层递进,烘托出金砖。它不仅仅是关于金砖的博物馆,也是一部从古至今砖的编年史。

↑ 御窑金砖博物馆序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一层展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二层展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三层展厅

↑ 御窑金砖博物馆三层外廊

景观设计突出遗址感,以自然荒野的景观设计手法隐喻历史,同时更好地保护御窑遗址原貌。公园内部通过整窑、半窑、残窑等多种状态的窑,形成群体感,再现当时金砖生产场景盛况,并可从多方面了解窑的构造与金砖的生产过程,扩充博物馆本身的知识性。

↑ 总平面图 (流线)

↑ 一层平面

↑ 二层平面

↑ 三层平面

↑ 四层平面

↑ 手绘稿

↑ 模型

摄影:存在建筑摄影、刘剑、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资料提供: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地点: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路

建筑设计: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建筑师:刘家琨

设计团队:田申、王玺、刘速、杨鹰、杨磊、林宜萱、王凯玲、毛炜希、李静

建筑面积:15.326平方米

基地面积:38.875平方米

主编:ALEX魏一鸣(33539185)

南京官窑山遗址:确定明代烧造南京明城墙城砖的一处大型官办窑厂!

这是官窑山遗址内一座窑址的窑门

2017年7月25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宣布南京官窑山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一年的考古勘探和挖掘证明,官窑山遗址为明代烧造南京明城墙城砖的一处大型官办窑厂。这对深入研究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发掘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2016年7月起,考古工作者在南京栖霞区官窑村一带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大量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包括形制类型多样的窑址110座、墓葬84座、烧坑11座,出土大量留有铭文的明代城砖残块以及其它文物。

据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介绍,官窑山遗址将实行原址保护,并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新华社 孙参)

考古队员在官窑山遗址发掘现场整理窑址内出土的明代城砖

工作人员在官窑山遗址的一处窑址区域进行发掘

这是官窑山遗址内一座窑址的窑室(前)

工作人员对官窑山遗址内的一座窑址进行清理

这是官窑山遗址内一座窑址的窑门及工作间(前)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700多年的古窑址!“成都琉璃厂”有来头…

号外!

号外!

成都又一重大考古成果发布↓↓

为保证疫情期间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项目考古工地、地铁TOD川师段、西御河段等10个重点文物发掘项目也已经复工,3月11日,已经复工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宣布近期刚发掘完毕的一项重大考古成果——琉璃厂五代至宋元时期瓷窑遗址。

窑址发掘区全景影像

琉璃厂窑址

位于锦江区柳江街道琉璃村6组、包江桥村1组,该地点东临琉璃路(老成仁公路),西临沙河支流——洗瓦堰河,南临南三环路三段,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035'51.21",东经10405'31.35",平均海拔约492米。

发现延续700多年的古窑址

琉璃厂窑,又称“琉璃场窑”“华阳窑”,始烧于五代,延续至明代,历时700余年,是成都平原著名的古瓷窑场之一。老成都人耳熟能详的成都东郊琉璃场,就是这儿。

该窑 早在于20世纪30年代已引发学术界关注,原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学者David Crockett Graham(葛维汉)在1933年对其开展过短期试掘。1942至1943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掘了成都老西门外的前蜀王建墓(光天元年,918年),冯汉骥先生在正式报告中将墓内出土的青瓷碗、盆、四系罐判定为琉璃厂窑制品,其烧造历史首次被提早到五代时期。

1955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组在成都市郊东南的胜利乡一带清理明墓时,对窑址做了初步的调查和勘测,当时测量窑址占地面积约340亩,大小窑包共计21处。

而正式对该窑址的发掘,始于2018年5月。为配合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的用地需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自那时起对琉璃厂窑址开展了考古勘探和发掘,直至2020年3月。 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土窑炉、作坊建筑、水池、水井、挡墙、墓葬、灰坑等,以及瓷器、陶器、建筑材料、窑具等大量标本。

整个工地分作I、II两个发掘区,其中第II区的地层堆积保存较好,可分为3层:

第1层为现代渣土层,多为建筑垃圾

第2层为清代地层,第3层为南宋晚期至元代地层

第3层以下为五代至两宋时期的窑炉和作坊建筑

窑炉3座

窑炉3座,编号Y1、Y2和Y3,均为斜坡式龙窑,以Y2和Y3的保存情况较好。

二 号窑炉(Y2)——由东南向西北拍摄

Y2的年代约在五代至北宋早期,平面呈狭窄的长条形,方向132度,揭露长度22.3米,坡度18至21度,窑床内宽2.25米,内部残深0.52米,窑顶为拱券结构,残存21段,使用耐火砖和窑具等材料纵联砌筑,大多已坍塌。窑床内外尚留有许多未及取出的瓷器成品,可辨碗、盘、盏、注壶、盘口罐等。窑床垫土厚0.4米,分作两层,上层为青灰色沙土,下层为红色烧土堆积。

Y3的年代约在北宋末至南宋早中期,平面亦呈狭窄的长条形,前窄后略宽,方向119度,揭露长度29.1米,坡度17至25度,窑床内宽1.7至3.2米,窑顶为拱券结构,使用耐火砖和窑具等材料纵联砌筑,坍塌毁坏严重。

作坊建筑11座

作坊建筑11座,编号F1-F11。以F4的保存情况较好,年代约在南宋早中期,平面呈长方形,大体呈南北座向,长14.75米,宽8.1米,房屋四面墙体均已不存,墙基使用窑具和残砖砌筑,柱础使用红砂岩打制的石板,屋内活动面主要为泥土和碎瓷瓦砾混杂的垫层,局部铺设河卵石。

作坊建筑区j

房屋内偏南部有一段宽约0.4米的墙基,将整座建筑分作南、北两部分。北墙外残存2口陶缸(瓮),嵌于地表下。

水井2座

水井2座,编号J1、J2。

南宋至元代水井(J1)

其中 J1为南宋至元代的土圹式砖井,土圹和井台部分略呈方形,井圈为八角形,直径1.4-1.8米,揭露深度4.7米,出于安全考虑而未清理至底。

墓葬2座

墓葬2座,编号M1和M2。M1为小型石板墓,年代为明代; M2为三室并列的砖室火葬墓,年代在北宋末至南宋早期,各室分别仅随葬瓷盏1件,其中的中室出土了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赵文地券,券文直接墨书于垫板上,依稀可辨“火穴”、“华阳县安养乡”等字样,据券文内容以及地券使用窑具的情况推测,墓主人可能为当地窑工。

窑工墓葬(M2)——由东往西拍摄

灰坑的数量较多,大小不一,平面形状不规则,几乎都位于作坊区挡墙之外,为各时期窑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取土坑,后改作废弃瓷器的填埋坑。

出土丰富陶瓷器

宋代可能就有陶瓷商标

在发掘中获取了丰富的遗物标本,包括 瓷器、陶器、建筑材料、窑具四大类。

南宋白釉酱彩玉壶春瓶

北宋酱釉香炉

五代至北宋早期瓷器的器形普遍偏大,胎体较厚重,常见碗、盘、盏、盆、炉、盒、四系罐、盘口罐、注壶、穿带瓶、器盖等, 釉色品种以青釉、酱釉为主,器表有饰绿、酱色彩绘的做法,碗盘类器物的装烧方式流行使用支钉间隔;

器物图文文字符号

器物图文文字符号

北宋晚期至南宋瓷器的器形普遍较小,胎体变得相对轻薄,器形种类减少,常见碗、盘、盏、碟、瓶、注壶、双系罐等,釉色品种以白釉、青釉、酱釉、黑釉居多,器表有用化妆土、酱彩装饰的做法,碗盘类器物的装烧方式流行使用石英沙堆间隔, 其足底流行模印各种几何符号、文字和图案,可能代表了一定的商标、标志和款识意义,反映了当时窑户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五代青釉绿彩注壶

五代青釉四系罐

元代瓷器的数量和类型都急剧减少,几乎只能见到黑釉碗,制作粗糙,胎体厚重。 陶器的数量较少,主要是低温釉陶的俑、动物模型等,均属于丧葬明器。建筑材料有瓦当、滴水、筒瓦等,窑具可辨垫板、垫圈、支钉、支柱、火照等,匣钵极少见。

南宋兽面纹瓦当

关于琉璃厂窑的文献史料十分匮乏。

北宋《元丰九域志成都府路》“华阳县”条下提及有“均(垍)窑”

南宋《成都文类》卷五引何麒诗记有“垍窑镇税官”,有学者考证“均(垍)窑”即是琉璃厂窑在两宋时期的称谓

此外,1955年在成都外西瘟祖庙附近清理了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蜀藩太监丁祥墓,据墓志铭载:“(丁祥)至正德初,侍于今上,尤重其能,屡命于琉璃厂董督陶冶”,可知该窑至明代仍在生产,并为蜀藩机构所控制。

此次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进一步揭示和掌握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面貌、制作工艺、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为今后促进和加强对该窑的考古学、美术学、陶瓷工艺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工作,提供了可考的科学依据和珍贵的一手资料。

综合 成都文旅、红星新闻等

编辑 罗梦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