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唐家官塘茶果

唐家官塘茶果是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官塘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小吃,属于粤菜系。已有几百年历史。原本是节气和祭祀时才特别制作的食品,现已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空中看花都,我的家乡——茶塘村

茶塘村

唐家官塘茶果

茶塘村位于炭步镇西南禅炭公路西侧,村民大多姓汤。汤氏先祖汤纲于南宋开禧初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新会大良塱底村,不久迁至南海汤村,汤纲公之子汤穆于嘉定年间迁居石湖,汤穆之孙汤逸时于宋末由石湖迁出,立村茶塘,至今已有700多年。

该村户籍人口1800多人。传统经济以种植花生为主,近年来,村民以种植花卉和园林为主要经济来源。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古建筑较多,有“书塾一条街”,建于明清时期。现存公祠7座。分别为明峰汤公祠、万良汤公祠、友峰汤公祠、万成汤公祠、敬止汤公祠、万常汤公祠和允卿汤公祠。现存书舍14座。洪圣古庙建于清代,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体育活动以武术、舞狮为主。

2009年9月,茶塘村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之一。

编辑:小狼

走进崂山民营企业家系列报道 | 万里江茶业,用科研成果为茶园“施肥”

说起茶文化,相信没有人会不提起崂山茶。

崂山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

崂山茶饮后颊齿留香,

令各地好茶者赞不绝口,

因此,崂山茶享名天下,冠盖东方!

今天,

将带大家走近青岛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姜星和他的崂山茶!

12月5日下起今冬的第一场雪,气温骤降,正在茶田查看茶树防寒设施的青岛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星看起来却很从容。“温度2.3℃,湿度84%,土温10.5℃,风速1级……”布设在茶田里的上百个物联网传感器正在实时监控土壤和水分的变化,并将监控数据显示在茶园管理间的屏幕上,茶树生长情况尽在掌握当中。

位于崂山区松岭路的万里江茶博园内有约70亩茶园,充当了万里江茶业“技术改良试验田”的角色。在这里展开试验的并不只是物联网系统这一项。在茶树大棚的顶部和田垄上,可以看到七八根拇指粗细的黑色橡胶管。据姜星介绍,这是从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物联网实时监测信息,以“滴灌”的方式对茶园进行灌溉和施肥,起到节水节肥的作用。

“土壤、良种、环境是决定茶叶品质最关键的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的优化,不能只靠经验,而要靠实验数据。”姜星把万里江的发展动力界定为“创新驱动”,而这一理念在1997年万里江成立之初就已确立。

▲图片来自网络

时间回到22年前的冬天,江崇焕所在社区的10亩茶园承包到期,那时还是建筑运输个体户的他承包下茶园,成立青岛市崂山区万里江茶场有限公司。当他怀着一腔抱负走进茶园时,心却凉了半截,大部分茶树枝条已经枯死。在深入钻研茶业种植知识后,来年春天,江崇焕毅然把十亩茶树全部剪掉,只留下10多厘米长的枝干和树根。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一旦茶树不再重新发芽,几十年的茶园将不复存在。40多天后,茶树终于长出了新芽。

成立仅三年后,万里江就成立“北方茶叶研究所”,依靠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将前沿科研成果应用到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加工制作中。

2002年,万里江建成中国北方第一个有机茶种植园;2003年,在江北地区首次实施茶苗无性繁殖的扦插技术;2004年,成功研发出江北地区第一批4个品种的乌龙茶,结束了北方不产青茶的历史;2005 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万里江主持编写的《地理标志产品 崂山绿茶》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正如姜星所说,“万里江走出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前人未曾踏足的道路。”

“好茶是种出来的。”作为“创二代”的姜星认为,这是最值得从万里江第一代创业者身上继承的一句话。“种”的关键则在于不断的试错和创新。

▲图片来自网络

走进万里江茶博园的茶树大棚,空气中混合着麦秸和牛粪的气味,大棚外停着的挖掘机是种茶的“农具”。这里正在进行土壤治理试验,“土地是有规矩的,你糊弄它,它就会糊弄你,对土地要诚恳。”姜星说,为提升茶叶品质,须对土壤环境进行严格把控,大棚里的土壤要下挖80厘米,铺设高粘性的黄土用于保水,再覆盖分别含有牛粪、复合肥和有机肥的三层土质。在这块试验田上,有来自台湾的有机肥料,甚至是用火车皮从东北黑松林运来的松土。

经历了21年的成长,万里江已由最初的10亩茶园扩大到450亩自有茶园,由完全从南方购进茶种茶苗到95%实现茶苗自给自足,亩产干茶量由此前的100斤提升至180斤,营收由几十万元增加到上千万元,品类从单一的绿茶扩大到绿茶、红茶、乌龙茶、野山枣茶、石竹子茶等5个系列50多种品类,最贵的万里江茶每斤达1.8万元。

来源:青岛日报

“家在钱塘——杭州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九年成果”视频展播之许家南大房

许家

说起江南建筑,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西塘、乌镇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今天我要介绍的这座江南建筑——许家南大房。它位于萧山区东部的一个古老的小镇——党山。党山老街河流纵横交织,许家南大房就是被一湾河水围绕的许氏家族居住的大宅第。

说到这南大房就不得不提党山许氏。据《许氏宗谱》记载,许家始祖孙许承一于明朝嘉靖年间,从绍兴马鞍迁来党山建老台门。传至四世,许氏子孙繁衍,分为八房。据传,许氏的大房最先弃农经商,发家致富之后,于万历年间在大家庭“老台门”的南边建造了这座宅院,又因是大房所建,故称为“南大房”。

南大房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会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布局俗称“四水归堂”式。

南大房共有四进三院落及一后院,沿中轴依次排列,两侧分列廊庑厢房,总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体量庞大、结构复杂。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第二进。第二进在当时可能是正厅,是主人家接待宾客的地方。

原本正厅的屋坡上有突兀的阁楼,这种阁楼党山人叫它“老虎窗”。老虎窗可通风采光,可晾晒衣物,也可作瞭望台用。

正厅中央的梁间有粗犷简约的木雕斗拱,雕刻着灵芝、如意等形状,带有明显的明代中后期建筑风格。第三进是祭奠先祖神灵、摆放先祖牌位的香火堂。这就是古代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布局。过了香火堂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边各置有用石板砌成的“天落水池”,两旁有四扇大小不一的“砖雕漏窗”。砖雕图案是一只铁环穿鼻的异兽,采用透雕手法,线条优美。这漏窗既能使厢房内通风采光,又能使天井独立成院。

过了大天井,就是南大房的最后一进了,当地村民称这一进为“九开间”。这里是主人家的起居室。两侧的厢房为二层楼房,下层的屋檐是出入走动的廊庑。这种四周相通的廊庑可以让人“晴不戴帽、雨不带伞、行不出户、路不湿鞋”。江南民居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曾经的南大房有多么的显赫。

据现在仍居住在南大房的许姓十五代子孙许绍雄介绍

许氏家族家风严谨,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艰苦创业,积累财富,历经四百多年家族传承,成为党山望族。随着家族繁衍,后辈们对于南大房的扩建和修缮一直延续到了民国。

2016年,在萧山区和瓜沥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家南大房进行了全面修缮,拆除了后期添加建筑,改善了居民生活设施,恢复了往日的面貌。回迁的居民也对维修后的老屋十分满意。许家南大房正成为萧山东部的旅游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

END

图文来源萧山文体

萧山博物馆 陆敏 撰稿

图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8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