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东平“霸王别姬”

东平“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东平县近20年来新创的上等佳肴名吃。制作主料为甲鱼(俗称鳖、王八)和鸡,因制成菜后,甲鱼头和鸡头放在一起,故借用历史典故的谐音为菜名。也称为“龙凤呈祥”、“龟鹤长寿”之菜名。

鳖,历不做菜肴,更不上桌筵。偶有患皮肤病或疮疡者专做鳖汤饮用, 但皆剥去鳖甲,切碎后掺入鸡肉煮汤。八十年代初期,县内少数饭店开始烹调整鳖食用(浇入鸡汤调味)。1976年县招待所焦云杰等厨师,进一步调整配料改进烹调工艺,将整鳖整鸡内脏剖出,油炸后加佐料煮烂。再将鳖蟠于鸡上,入盘浇原汤熏蒸,出锅后滴南酒及花椒油即成。

鳖,含多种营养成分,食用价值极高,被列入高级汤谱原料;而鸡,历来是上等佳肴,二者合烹,味道更为鲜美。“霸王别姬”营养丰富,健身祛病,充分体现了两者的营养特点,故深得食客的赞誉。近年,此菜多以沙锅炖制,盛盆后别绕着甲鱼头和鸡头露出汤面,有趣而好看,食之,肉烂而汤鲜,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阴陵迷道、霸王别姬,带你寻访滁州阴陵古城!

定远阴陵城遗址

阴陵城遗址,即陈铎祠遗址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北35公里永康镇古城村,据载:“凤阳与定远,二县之界有莫邪山,山南有故城遗址,周围二里,即秦阴陵县城。

公元前202年初,楚汉相争已近尾声。在垓下,项羽的十万人马被刘邦的五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四面楚歌,大势已去。项羽乘夜色杀出汉军包围圈时,身后还跟着八百多人,南渡淮河跑到阴陵,项羽打算从阴陵东南行,一路直奔乌江渡口,在那里渡过长江天险,返回江东。 然而在定远(阴陵迷道),项羽迷路了……

北宋宣城诗人梅询有“阴陵咏史”诗,其诗云:“龙虎相驱逐,干戈事战争。千里汉合围,一夜楚歌声。凄凉七十战,散漫八千兵。失道欺田夫,穷途遇灌婴。天亡终不悟,览古亦伤情。”反映了阴陵城附近是楚汉相争追奔逐北之处。

阴陵迷道”,“霸王别姬”,那段霸王悲情,感动千年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千古绝响故事竟在定远大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绐”就是骗的意思。司马迁明确说出,这田夫骗了项羽,故意指错方向,致其人马陷入沼泽,浪费了宝贵时间。等到这一百多号人从沼泽中折腾出来,准备再次择路东向时,灌婴骑兵追至。双方一番激战,汉军死伤无算,项羽身后也只剩下二十八骑。

之后,项羽一路奔逃至定远二龙乡,虞姬自刎于此(至今留有“虞姬墓”一座),霸王悲切,最终不肯过江东,行至东城(东城遗址在今定远县大桥乡油坊里)自刎而死!

浩瀚历史,能左其右者,莫过帝王将相,而偏偏在历史的一个阴陵小道,出现了个“田父”,虽刘邦称帝后,因田父的历史一指,将其立为阴陵忠义王,并筑祠祭祀,但人们对霸王英雄末路的悲悯情怀,又让“田父”饱受争议…

只是,司马迁的一个“绐”字(古同“诒”,欺骗,欺诈之意),也难免公允。即便以现代社会风气衡量,乡村农夫,普通百姓,亦大多纯朴善良,何况千年之前之民风呢…所以,无论从何种情况判断,田夫“陈铎”都无意错指方向,唯一可断的是,双方会错了意,听错了音(方言口音),这千年的包袱让一农夫背负,着实冤屈而沉重,也太过欺负弱小。

阴陵旷野上貌似随意的一指,就是压在项羽心头的许多稻草中的一根。那农夫在史书中唯一的一次露面,却有意无意间加速了项羽的崩溃。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史记》还是《汉书》,在提及这位农夫时,都以“田父”指称,没有留下名姓和其他任何信息。然而,这个被史书一笔带过的人,却在民间长久地“活”了下来。

陈铎祠堂,位于垓下古战场遗址的定远县永康镇古城村,所祀之人名为陈铎。据记载,陈铎就是那个给项羽指路的“田父”。而古城村的居民多数姓陈,有族谱记载为陈铎后人。

传说中的“少十步”马蹄印。

据说当年项羽追赶刘邦经过小石瀑时候就差遥遥十步之距就把刘邦给逮着了,现在到位于古城村的小石瀑,仔细勘察,还能清晰的寻到留有当年两位将军的马蹄印,马蹄印也最多不过相差仅仅十步之遥,所以后来人们就命名“小十步”。无论是文章写到这,还是各位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本来是刘邦的军队追项羽,而到陈氏族谱,还是少十步传说,又变成了项羽追刘邦?主角没变,情节翻天覆地,俨然一出《罗生门》。在此,我也无意再探讨史记于族谱谁追的谁了,但有一条可以肯定,陈铎就是那位“田父”!

沿着垓下足迹,位于靠山街上还有座古关帝庙。

【定远关帝庙】位于距定远县城西北40公里靠山街道北,1985年存有走廊3间,小砖瓦结构,四明柱,其梁,等均精雕各种花纹(现实却是如此破败与矮小…),马头墙式封火山,院中4棵宝塔松高约二丈。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大殿中梁有墨字“大清道光岁次乙巳年腊月念二日寅时主持僧和慧募化众位人等立”。证明关帝庙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建。关帝庙大殿走廊西山墙下,嵌有一块青石碑记,小楷铭文记述大殿维修之事,落款为“光绪十九年十一月二日”(公元1893年)。前层后建房屋墙基上还嵌着三块庙宇维修碑记,南边碑记立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北边碑记立于“乾隆岁在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公元1766年),中间碑记落款是“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住持僧觉悟自修”,为公元1767年修补寺庙记事。四块碑在“碑记”与正文中间都刻有道家“阴阳鱼”图案。据说大殿内另有一块碑记,详述关帝庙自古至今发生的世事,未得一见。

石碑砌与墙角,也算是种保护吧

靠山古城到了。从地名的传承也能感受到这里有历史,有过往。陈铎祠堂就在古城村内!陈铎祠堂遗迹,尚有一完整照壁和几面濒临倒塌的危墙…陈姓族人集资所建新的祠堂因资金不足尚未完工。

残垣断壁,无语苍穹!

仅此危墙也朝不保夕…

建设新祠,更应该维护好旧址。只有旧址修复,加上新祠,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传递出一份历史的味道。看着老祠倒下,无论是新建筑还是传承都缺少一份精神内涵的东西。

留有马蹄印的“少十步”

继续前行,来到了紧靠古城村的黄圩村。在定远,这黄圩古村却鲜为人知,而该村却是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形成的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至今,村里很多老建筑仍然为清代建筑,能见到这些百年老宅,也算是不虚此行!

村里建筑大多石头垒砌,石雕,木雕工艺随处可见,行走在石板路上,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小村虽无保护,但也希望不要再被破坏,留住这历史的痕迹,让我们感知来时路。

门垛处,依旧留有古时遗迹的“上马台”

离开黄圩村,来到了街北的关帝庙。

依旧是破败荒废,所见三块石碑被嵌入墙中也算是种保护了。3块碑系重修关帝庙所立(分别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虽有残缺,但字迹尚可辨,遗憾不能拓印保存。

其中一块碑记清晰可见:关帝庙由来久矣,风雨兼索屡经重建……住持僧觉悟自修大清乾隆岁在叁拾壹年。我们不是没有历史和旅游资源,守着这么多宝贵资源如果加以保护宣传,对千年古县、将相定远是多么好的传承。这也能让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定远是一座古城吧!

来源|三色定远、小城故事

图片|顺风

联系|chzu@qq.com(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东周思王姬叔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东周思王姬叔。

周思王姬叔, (?——前441年)前441年在位5个月。姬叔,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前441年,姬叔杀害周哀王即位,为周思王;在位仅五个月,8月又被弟姬嵬所杀。

周思王姬叔在位五个月,政绩寥寥。今天就说说,保卫周室东迁的郑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从镐京迁至中原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秦国、晋国在东周的历史上都有出色的表现,秦国还在秦始皇的带领下统一了六国。那么郑国在干什么。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周朝姬姓诸侯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首都为今棫林附近。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姬友因周幽王宠幸褒姒,避祸于黄河、洛水、颍水流域,建都于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郑国东面是鲁、宋,西北是成周、卫、晋,西南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公元前770年,郑武公护送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任命郑武公继承其父郑桓公的职务,担任周王室的卿士。

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娶申国国君之女武姜为夫人。武姜分别于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54年为郑庄公生下儿子寤生和共叔段。由于寤生是难产而生,共叔段是顺产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欢寤生,而喜欢共叔段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不肯答应。同年,郑武公去世,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前743年,武姜请求把制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12公里、峡窝镇上街村。自此以西,地势险要,虎牢关尤扼要冲)作为叔段的封邑。郑庄公没有答应。武姜威逼郑庄公把京邑(今郑州市荥阳东南二十里 )封给叔段。京邑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郑庄公碍于母亲请求,只好答应。叔段到了京邑,整顿军备,与他的母亲武姜阴谋袭击郑都。前722,叔段果然袭击了郑都,武姜做内应。郑庄公派军攻打叔段,京城的人们都背叛了叔段,叔段无奈逃到鄢(今河南省鄢陵县),鄢邑的百姓溃逃了。叔段不得已又逃亡到共国(今河南省辉县)。对于母亲的行为郑庄公非常生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她见面。”郑庄公就把他的母亲武姜软禁于城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襄城东北)。过了一年多,郑庄公又后悔自己说过的话,很想念母亲。大夫颍考叔向庄公说“挖条地道到有泉水处,盖上地宫,在地宫里与母见面,就如同黄泉见母。这样既尽了孝,又没违背誓言”。郑庄终于在“黄泉”与武姜见面,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言归于好。这就是黄泉相见的来由。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四十三年)5月,郑庄公去世,郑国陷于内乱。

战国时期的前375年,郑国作为一个诸侯国,彻底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消失。

原平市古建筑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

山西新闻网忻州讯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东社镇王东社村中。坐南朝北,东西长13.5米,南北宽23.6米,占地面积31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宅院为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建有主房、院门。两侧建有吉星楼、配房、耳房等。主房青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带廊构架,单檐卷棚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原平市东社镇王东社村地处半丘陵区,村东多沟梁,村西邻同河,在市区东28公里处。相传在隋朝末年,本镇城头村为一古城。该村建于村东,故名东社。又因村中王姓居多,名冠以王,为镇政府驻地。全村684户,共1824人,3158亩农业用地,以粮食生产及梨果生产为主。

编者语:从2015年12月起,山西新闻网忻州频道(忻州网)每天发布一处忻州市范围内的遗产古迹,一方面丰富大家文物知识,另一方面提升广大市民爱护文物的意识,同时,也为摄影人提供一些创作素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01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