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南龙王庙龙王显灵的故事

南龙王庙龙王显灵的故事

南龙王庙龙王显灵的故事

晋陕“走西口”人定居包头,即今日之东河区。他们租押土默特蒙古族的“户口地”,一部分人从事工商业,一部分人在博托河两岸从事农业。土默特蒙古族为满足汉族农民期盼农业丰收的愿望,康熙五年(1666年)特在博托河(今东河槽)西岸建了南龙王庙。光绪元年(1875年)九月《重修南龙庙小记》记载:“镇之东南隅,旧有龙王庙一楹,系土默特蒙古所建。不知建于何时,有康熙五年补修匾额。越乾隆间,农民渐集,益以禅房、山门、钟鼓乐楼。”

唐宋以后,皇帝把龙神封为王,龙王庙成为全国最广泛的神庙之一。南龙王庙的龙王头戴王冠,身穿白色帝王袍,冠垂十二旒,手捧圭壁,十分威严。下面两侧塑有四配站像,东为风伯、雨师,西为雷公、电母。风伯张开风袋,雨师手执雨旗,雷公背生双翼,电母面若敷粉,手持双镜,恰似闪电。

南龙王庙历经二百余年,破损不堪。光绪元年(1875年)“包镇公行”鼎力修建,土默特蒙古族海宝等出资,修建成正殿五间,山门三间,禅堂香积以及钟鼓乐楼皆备。殿上塑龙王、轩辕、梅葛二仙、鲁班、夏公,金碧雕垩,神灵赫濯。山门对正有戏台。包头龙泉寺第五代善渊住南龙王庙。新中国成立后南龙王庙改为工厂,近年南龙王庙得以重修。

《重修南龙庙小记》还记载着南龙王庙龙王显灵的故事。相传光绪元年前,龙王座后有一小孔,从小孔看下,深不见底。人们相互传闻,都想看个究竟,无耐有南龙王庙开山住持贤顺阻挡,南龙王庙属佛教云门宗,贤顺和尚德高望重,人们也不敢轻易探之。光绪元年(1875年),南龙王庙修建时将正殿扩展数丈,大殿建成,将龙王神像移往殿正中,窥旧日洞口,渺无痕迹。但是在新殿把龙王爷的神座放好后,小孔忽现。匠氏用泥封住小孔,而交睫复然,又见小孔深不可测,龙王显灵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更信龙王兴云致雨,化雨成泽之神力。

原南龙王庙位于包头菜园之中,有复盛园、涌复园、复来园、广祥园、天成园、天兴园、四合园、复顺园、富海园、得和园、义和园等。菜农靠天吃饭,因此对管水的龙王爷极其崇敬,阴雨连绵时,人们求龙王放晴,久旱不雨时,人们祈龙王降雨。

东河区之南龙王庙,不仅承载着农民的期盼,更体现着西口外蒙古民族和汉族的文化交融,是蒙汉民族和谐相处的见证。

文:《福在老包头》

图:来源于网络

编审:刘慧君

Hash:2ecf4be924e3554f570c05e994e36405426c8d5f

声明:此文由 三宜新东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96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