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陈朝相墓

陈朝相墓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双溪桥乡高坪村,年代为清,为新发现。保护范围:墓四边外延伸10米。建筑控制地带:墓四边外延伸20米,陈朝相墓,陈朝相墓简介,陈朝相墓-张家界市永定区陈朝相墓

河南新郑 宋朝一门四进士的“陈氏三宰相墓”

陈朝相墓

在新郑市郭店镇东,有一个自然村叫“宰相陈”。因该村有北宋宰相陈省华父子的墓,俗称“陈氏三宰相墓”.。陈省华有三子:长子陈尧叟、次子陈尧佐、三子 陈尧咨 。父子四人皆为进士,故称“一门四进士”。又因陈省华和陈尧叟、陈尧佐都曾任宰相之职,也有“一门三宰相”的说法。陈省华葬于新郑后,陈尧叟兄弟三人也先后埋于此地,与父相伴。

陈省华(939-1006),字善则,宋阆中(属四川省)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召为太子中允,迁殿中丞。宋真宗景德年间,官至佐谏议大夫。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省华长子,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举进士,官至广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佐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省华次子,历任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三司户部副使,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等。父子三人同为大宋朝宰相,去世后又同葬在这里。现该村以陈姓为主,原是守墓人形成的村落。

墓区之北有一座崇孝寺。据传,在陈尧佐为父守丧期间,黄河在滑县决堤。仁宗皇帝权衡再三,只有派陈尧佐前往,才能完成堵堤重任。陈尧佐奉旨堵堤完成后,皇帝御赐在陈省华墓区敕建崇孝寺,以彰显陈尧佐“忠孝”两全之举。现滑县境内的一道黄河故堤仍叫“陈公堤”,也是以陈尧佐堵堤而命名的。崇孝寺对面有一通高大的“陈公(省华)神道碑”,向南百余米长的墓道两边是排列有序的石人、石羊、石马、石虎等石生像数十对。墓区内除陈氏三宰相墓外,另有历代陈氏有官职的人物也随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陈氏墓葬群,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这里有“宰相陈,人地灵,石生像,列队迎,陈公碑,傲苍穹,崇孝寺,皇上封”的民谣在附近传诵。

宰相陈村民历代祭拜陈氏祖先,信奉陈氏英灵能庇佑家人,并逐渐形成宗教三宰教,掌门人由陈氏嫡传子孙接任。目前陈氏一系嫡传子孙,当地三宰教掌门陈春晓于2009年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

古墓考察:狮子戏球—宋朝理学名贤陈文晦之墓

导语:狮子戏球形最真,前山高耸定精神。公卿将相兼名达,此是人间极贵神。一球之外若无山,纵有皆平无声观。只合豪富多谷食,功名难更望脐攀。若有旌旗及鼓山,此名武勇碧幢官。提兵十万多攻取,莫特英雄过分看。

二00九年4月,应潮阳数位风水爱好者之邀请,一同赴潮阳区金灶镇考察潮汕宋代名贤陈文晦之墓冢,对宋代古墓葬的型制与文化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陈文晦墓位于潮阳区金灶镇柳岗乡神仙宫(神林村)之狮山(俗称“狮鼻孔”),狮山形似“狮子戏球”,扦穴在鼻。墓地坐午向子兼丙,坤龙入首,青龙庚酉水上堂,交襟汇出艮,总局水出乾方,暗合天地山泽之数。

墓区面积约350平方米,墓葬为石结构,于其母(汤征公之大夫人)慈淑魏氏墓之左,与孺人勤恕何氏合茔,两墓并排,中间以石板连接,两碑均为三碑夹加盖半圆顶,碑高均为1.6米,宽1.53米;碑文分别为:“宋二世祖十四陈公、孺人何氏墓”和“宋始祖妣夫人魏氏墓”,半圆顶分别刻“文林郎文晦陈公”及“诰封淑人慈淑魏氏”。墓身以片石垒砌,分三层覆盖。为宋代保存完好的古石廓墓,面积800米。双墓该墓于2000年重修,第一期工程(墓的主体、石刻、石雕、墓柱联石狮等)已竣工,墓道墓亭等配套待续。原汕头市长陈燕发(汤征第29代裔孙)撰墓道铭,原揭阳县委办公室主任陈实(第25代孙)写墓柱联。一、远观穴星

二、近观墓碑

三、仰拍墓貌

四、青龙砂

五、白虎砂

六、前堂案山

七、全局拼图

陈文晦(1095-1176),陈汤征之子,字孝达,号万稼,行十四,籍固始,生于北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年,1095年),卒于谆熙三年(丙申年,1176年),享年81岁。

幼时随父从官于京,目睹辽金侵扰,奸党误国,朝无宁日,民不聊生之景,饱尝战患颠波,忠良遭陷之苦,故少立誓不从仕。后随父汤征公谪贬潮阳,因家直浦都柳岗乡(今金灶镇柳岗村),于家务农,治学诚守父训,兴礼教,举孝廉,重农桑,乐善好施,众举乡贤。绍兴二十三年(1153),宋高宗颁天下,除奸羽,为议战遭陷忠良昭雪,陈汤征声震朝野,高宗旨召入朝辅政,然公已逝。帝深痛,连旨宣晦公入朝,公屡以侍奉其母为由谢辞。帝感其忠孝,诰封公为承议郎。隆兴二年(1164)赐紫金袍带。乾道五年。以三子岭南宣抚使景肃公赠封朝奉大夫。公有子五:景雍、景备、景肃、景俊、景修同朝仕贵(俗称五景)忠孝两全,毕生据立祖训,扬宗风,弘理学,崇孔孟,为潮之儒家理学先尊。

【补注】陈政、陈元光被称为“陈氏开闽始祖”,也是潮汕大部分陈姓人氏的共同祖先。至宋代,陈元光的功绩才受到朝廷重视,被封为“开漳圣王”。 陈政、陈元光一派也称“北庙派”或“龙湖派”(龙湖是陈元光之号)。

2020年8月,郭济怀撰文于潮阳增吉堂风水择日舘。

亮相!翔安明朝出了个工部尚书?这块千字墓志铭揭开历史真相…

翔安历史上真的出过工部尚书吗?

最近

翔安区马巷镇店头庄在举村搬迁时

发现了一块千字墓志铭

出土于一座明代嘉靖年间祖墓

林竹石之墓

村民推测,自己的祖先或其子女

可能是明代的工部尚书

那具体是什么情况?

快跟着小编一起深入挖掘吧!

liang

xiang

时隔数百年的墓志铭,至今仍整体保存完好

如今,店头庄已搬迁到马巷镇滨安花园。近日,记者见到了那块临时被收藏在这里的墓志铭,以及一对大石狮和两根长约2米的华表。

墓志铭镌刻在一块长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的黑色光滑大理石上,字数有一千多字。虽然已经时隔数百年,但因整体保存完好,大理石上的绝大部分文字都清晰可见,文末还可看到镌石人为“孝男丛梧、丛槐”。

■墓志铭历经数百年,至今整体仍保存完好

■一对大石狮和两根华表被村民保管起来

cun

yi

墓主家族族谱遗失,网上找不到更多信息

这座墓的墓主叫林竹石,由于林竹石家族的族谱已在早年遗失,村民们无法寻找到有关墓主身份的更多信息。直到去年底,店头庄整村搬迁,迁移这座古墓时,村民们挖开砖头所筑的墓室后,才在棺材前方发现了这块墓志铭。

得知店头庄挖出一块明代墓志铭后,很多人都赶到现场围观,还有一些古碑文爱好者赶来将碑文拓写下来,准备仔细研究碑文上的内容。一些村民从碑文上出现的“工部尚书”推测,墓主林竹石或其子女可能是当时的工部尚书。但一些年轻的村民尝试到网上搜索林竹石的信息,最终一无所获。

“我们很希望有人能帮助我们,从墓志铭上破译出我们‘九牧林氏’的信息,为我们日后重修族谱提供更多更精准的资料。”负责店头庄族谱的老人林某件说,未来,他们将另寻一块风水宝地,重新安葬这位先祖。

■墓志铭上有“工部尚书”的字样

jie

mi

墓主儿子邀请好友,为亡父撰写墓志铭

墓主究竟是不是明代工部尚书?

对此,记者请教了翔安文史专家林鸿东。他仔细对墓志铭上的文字进行辨识、句读、校对与注释后,得出结论——墓主林竹石并不是明代工部尚书,但是给墓主撰写墓志铭的作者 吴文华是明代南京工部尚书。

为什么吴文华愿意给林竹石写墓志铭呢?

林鸿东说,因为林竹石有一位杰出的进士儿子林丛槐,与吴文华是好友。据介绍,林丛槐自小便是同安县有名的神童,进士及第后,当过三年的广东饶平知县。在那期间,他不仅招安了当地的叛军,还在倭寇入侵时,发动军民挖战壕、开地道,招募勇士,奋力守城,打走了倭寇,因此功升为南京户部主事。但没过多久,他因大胆规谏皇帝而遭到免职。

涨姿势啦!

这块墓志铭的面世

将对研究 明代厦门翔安地方史

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翔安的历史?

快来留言告诉我们吧!

▌来源:业翔民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95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