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大圣寺塔

赣州大圣寺塔矗立于县城北隅,九层六角,高50多米,巍然壮观,相传建造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建国后即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油山上乐村的上乐塔,为明代建筑物,塔高29米,五层六角,在赣粤乌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为赣粤边特委交通站的秘密联络点;坐落于县西谷山南麓正平乡庙背村的仙济岩,为明成代年间建筑物,岩内辟石室、筑佛堂,古木葱郁,风景宜人,有乳状清泉,每逢春秋季节,为县人民主要游览区之一;飞架于虎山河的玉带桥,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名闻遐迩,此桥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迄今200多年,桥体依然坚固完成;位于小江乡案上村的案上水阁,于清嘉庆年间建造,楼阁四层塔式,高18米多,技艺精湛;县城东郊张屋岭的毛泽东旧居,为厅堂式民房,砖木结构,占地70平方米,现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址。还有位于油山杉树下的赣南特委旧址、酒壶脑的赣南特委训练班旧址。

大圣寺塔

景点位置

赣州市信丰县

信丰城区大圣寺塔:江南现存最高宋塔,堪称“江南第一塔“!

大圣寺塔,位于信丰县城内。建于北宋 时期,为平面六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大圣寺塔九层十八级,重修后高66.45 米,史称“凌霄绝顶,通省无以伦比”,为江南现存最高宋塔,堪称“江南第一塔“维修过程中,在塔内部发现各朝代的铜钱,年号包括开元、太平、淳化、咸平、景德、天禧、元丰等,又于第七层北面假壶门左侧发现一铭文砖,刻有“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正月初”等字眼。这一年号比元祐年十一月(公元1087年)推前了二十三年。以此年号推算,“大圣寺”塔距今已有九百四十八年的悠久历史。

大圣寺塔为九级六面楼阁式砖塔,穿壁平座,塔内楼共17层,有明暗层之分。每级设有平座、檐、廊、栏杆、砖叠涩出檐,檐下为砖砌额坊,各层辟有真假门各三个。塔身各角为八棱柱。塔内有藻井并绘有彩绘,塔顶为坊,塔刹由覆盆、相轮、宝珠等组成。塔座占地90平方米,1953年和1954年国家文物局曾2次来县考察,第一次取下木雕像一尊,铜钱数枚,一为“开元”一为“大观”。

第二次发现木雕像一尊,像上有铭文,云“朱叶氏及妻来大圣寺,在塔上供养,乙丑年十一月X日题”,字迹苍劲,似宋人手迹,因塔上发现木雕像铭文“大圣寺”而得名。大圣寺塔相传大圣寺塔建于三国赤乌年(公元238年)。《赣州府志》称:宝塔寺在县城北教坊,中为大雄宝殿,殿内宝塔为吴大帝赤乌年号建。唐贞观年(公元627年)重修,晚唐时期被毁,宋治平六年(公元1064年)县民在原址上重建宝塔。千余年来,虽经风雨剥蚀历经沧桑,仍古貌苍然,巍然屹立展现与世人眼前。“凌霄矗立,通省无与伦比”,它在研究古代历史和建筑艺术上极具价值,是现存的江南最高宋塔。

崇圣寺塔出土大理国佛造像

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的崇圣寺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为中国著名佛塔。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

崇圣寺三塔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典型建筑。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7.5米,与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10级,各高43米。该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为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为大理历史的象征、佛教盛行的见证。

大理南诏国中期崇尚佛教之风兴起,后期达到极盛,佛教寺院遍布云南境内。至大理国时,佛教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有“佛国”之称。在南诏第10代王劝丰祐时期(824—859),崇圣寺建成;至大理国时,该寺都为云南佛教活动的中心。清咸丰年间,该寺不幸被毁。

1978年,崇圣寺主塔(千寻塔)出土三件大理国佛造像。其中一件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图1),高20厘米。“阿嵯耶”一名出自《南诏图传》,也被称为“真身观音”,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独有,是佛教传入大理国后世俗化的结果。造像由纯金打造,观音高髻双辫,髻中藏佛,手结妙音天印;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裙饰阴刻U形纹;赤足,足下有方柱形榫头,身后饰银质长葫芦形镂空雕花背光。造像面相恬静,略带笑容,身段线条优美,长裙装饰如湿衣出水,被看作是最早传入云南的观音造像,被称为“云南福星”。

同时出土的阿閦佛金坐像(图2),高8.5厘米,重120克。阿閦(ch)佛又称“不动佛”,在五方佛中居于东方,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这尊阿閦佛由纯金铸造,佛肉髻平缓,水波式束发,身着通肩式大衣。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膝前,掌心向内结降魔印。该像整体造型属中原样式,而细如丝缕的水波样式衣纹则颇具巴基斯坦斯瓦特风格.

1、欢迎大家将-鸿雅阁艺术珍品-官方微信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原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者联系)

2、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新浪微博,分享我们的文章,我们免费提供鉴定一件藏品。

1922年云南大理老照片,大理崇圣寺宝塔与观音塘

古城方圆十二里,建有四座城门楼以及四座角楼。城墙四面设有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又称通海门),南门双鹤门(又称承恩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城外有护城河。清代多次重修,城内保持着典型的棋盘式结构,南北城门对称,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图为大理苍山下的西门。

大理苍山下的西门。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图为崇圣寺三塔。

千寻塔座落在崇圣寺前约300米,背西面东偏南,平面方形中空,迭涩密檐十六层砖塔。塔身高59.4米(台基上皮至塔顶铁圈盘上皮),两层台基高3米,总高62.4米,包括塔刹通高69.13米。轮廓端庄素雅,外观和西安小雁塔、登封永泰寺塔、洛阳白马寺塔同一类形。图为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大理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宴请贵宾的地方。五华楼历经千年沧桑,多次被焚毁和重建。最后遗存的是明代初年的五华楼,50多年前被拆除。今日所见之五华楼建于1998年,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第一层为台座,上面三层为楼。

大理钟楼(右)。

观音塘又名大石庵,此庵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650年)已有久远的历史。位于大理古城南4公里处,滇藏公路西侧。寺内有前阁、中殿、后殿。前阁与中殿均有观音像,前阁就是建在一个巨大的观音石上。图为大理观音堂(大石庵)。

三位穿着草鞋的士兵在观音塘建筑前留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83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