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肥西小井庄

小井庄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境内,因庄前有一口建于清光绪二年间的水井而得名。周围生态环境优美,莲花山森林公园、磨墩湖、多座水库,林地、水面面积广阔,是集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一体的旅游景点,省会合肥的后花园。

1978年肥西县大旱,从开春到立秋几乎未下一场雨,9月23日,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小井庄将土地和水塘分到组,第二年分田到户,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小井庄乃至山南镇人民用自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更新了中国人思维方式,引爆了中国城乡一切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比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11月24日的大包干还早了两个多月。于2005年对外开放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按照“改革发祥地,旅游观光点,生态农业区”的发展思路进行规划和建设,大力弘扬小井庄人“敢为天下先”精神,成为肥西旅游格局的重要景点。

联系电话:0551——8201191手机:13856013786

肥西小井庄

地址:小井庄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西南

公交线路:由金寨路省博物馆站乘坐30路公交车至上派青年北路,转山南客运专线到达山南镇小井庄。

自驾线路:由合肥市区,经金寨南路上合安路(206国道),过花岗四合街道,到杨桃路口右转上杨桃路,向前16公里,达小井庄。(金寨路——合安路——杨桃路——山南镇小井庄

肥西小井庄:“敢为天下先”造就美丽乡愁~~

乡村寄托着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和不曾改变的情怀。从小井庄的包产到户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变化,小小村落展现了合肥广袤土地的更迭与繁盛。今天的“喜看合肥巨变,庆祝建党百年”专栏,请听《“敢为天下先”造就美丽乡愁》

在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村,村口西南方的牌楼上雕刻的“小井庄”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小井庄纪念馆里,万里座谈会旧址、万里与农民亲切交谈铜像……43年前小井庄人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迈出农地改革重要一步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1978年,肥西县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全县100万亩农田70%受灾,中晚稻绝收,72万人在饥饿线上挣扎。

穷则思变!1978年9月15号,柿树岗黄花油厂南仓的一间会议室里,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座谈会,也就是这次会议确定了实施“包产到户”。

原小井庄生产队副队长何家桂:“当时我们晚上开会,老百姓没有生活,我们就把田啊承包给老百姓单干,分到户给他们自己安排农作物,想安排什么就是什么。”

“包产到户”焕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力。资料显示,仅1979年夏,山南区大、小麦总产2010万斤,比上年同期增长两倍多,超额完成定购任务;交售国家粮食1000万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

当年的民兵排长,今年78岁的黄德富回忆说:“五个人口分了六亩地,我种了三亩地的麦,第二年春收了2000多斤小麦。”

谁又能想到,小井庄人的这一作法竟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就在那年11月24号,距离小井庄200多公里的凤阳小岗村18个农户按下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包产到户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的精神枷锁,给贫瘠的黄土地注入强大的生命力,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敢为天下先的开创之举,让小井庄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井庄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难题。

肥西县山南镇党委委员单世立:“农业这一块我们整体的规模还是小的,农业的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旅游这块整体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不高,知名度不高。”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2018年,肥西县提出在山南镇实施“三庄联动”示范点项目和以小井庄为主导的红色旅游,以长庄太空莲、光明生态园、金三和农庄为品牌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打造合肥市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单世立:“以三庄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融合互补,文化生活相融相济为目标,实现区域内的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根据计划,三庄联动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2亿元,产业内投资3.8亿元,项目实施以来已经初见成效。2018年“三庄”之一的长庄村实施了主干道白改黑,村里每家都建成了入户水泥路,村居环境变美了,村民的幸福感更强了。

如今,走进小井庄村,一望无际的田野郁郁葱葱,村内绿荫掩映、风景如画,一栋栋漂亮的徽式民宅整齐排列……小井庄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中央文明委“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点、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生态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小井庄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美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乡村振兴战略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小井庄村民李列仓:“我们田地全部刘庄出去,给有经头脑的又肯干的人把地给他,他付工资相当好。现在像我们小井庄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未来比这个还要好。”

一直以来,合肥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乡村振兴战略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市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一产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转变,由种植业为主向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形成优质粮油、草莓、蔬菜、生猪、淡水产品等十大年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016年以来,全市农村居民年收入连续5年实现“跨千元增长”,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2元,较2015年增长42.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7046元、6441元,居全省第3,全国省会城市第8。2017年、2019年连续两次获得农业农村部先进集体称号。

未来,我市将继续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美丽富强的宏伟篇章。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夏伦平:“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体系,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纳入全市大建设计划统筹考虑、优先安排。促进城乡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均等化和全覆盖。形成“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农民靠乡”的人才支撑大格局。”

来源:合肥新闻

获取更多信息

小井庄:藏匿在肥西的红色记忆,惊艳了多少时光

—— 1921-2021——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的风,翻开了100年前的那一页。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党的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就全景式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彰显“人民至上”信仰力量的薪火相传。

今天

我们不妨一起走走红色根据地

( 小井庄纪念馆)

寻找红色印记,感怀峥嵘岁月

——肥西小井庄——

包产到户发源地的红色记忆

肥西既是一座苗木成林,花卉成景、山水秀美的江淮小城,更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厚重红色文化的县城。从这里,合肥发出了改革的呐喊,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从这里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精神激情迸发、薪火相传。

肥西 山南镇小井庄包产到户的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要从1978年说起,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旱重创安徽,当时肥西山南受灾十分严重,从春到秋,大约八九个月时间,老天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水塘干涸,人畜用水困难,田地开裂,庄稼枯萎,可以说颗粒无收。农民眼巴巴的望着天空,发出沉重的叹息。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山南人民不是一味地叹息,风起于青萍之末,于是包产到户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一场黄花会议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宏伟序幕。

“黄花会议”陈列室场景 郭如琦摄

1978年9月15日晚,在柿树岗黄花油厂南仓的一间会议室里,一件足以载入合肥发展史册的事件正在酝酿。山南区黄花大队党支部会议在区委书记汤茂林的组织下召开,议题是研究秋种问题。会上,传达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为“省委六条”)和“借地种麦”的决定,希望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搞好秋种,并组织党员进行讨论。其间,不知道经过多少轮讨论、多少次争辩。会议整整开了6个多小时,持续到凌晨2点多。

曾参与会议的 柿树岗乡黄花村原党支部书记解绍德回忆说:“会议共到会23名党员,一致同意借地种麦、种油菜。”会后第二天,全大队立即行动起来,划任务、落实到人,不到两天时间,1700亩土地就分包完成1420亩。

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大幕。此后,小井庄生产队、官亭区老庄生产队等也开始借鉴黄花大队的做法,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农业发展的春天来临。

包产到户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1979年粮食总产达3.77亿公斤,比1978年增产11.36%;其中小麦6006.7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32倍;向国家交售公粮(农业税)1949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9.02%。结束了 肥西县长期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

包产到户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的精神枷锁,给贫瘠的黄土地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实行包产到户之后产量成倍增长,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从这个逻辑上追寻,那个炎热夏季的那一天意义将更加深远。

近年来,山南镇依托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紧紧抓住红色、生态两条主线着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三庄联动”示范点项目和以小井庄为主导的红色旅游,以长庄太空莲、光明生态园、金三和农庄为品牌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

长庄村太空莲基地

惟改革者进

惟创新者强

惟改革创新者胜

如今

作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的山南镇

改革创新的火仍在熊熊燃烧

镇域内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一幅翻天覆地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孟晓莉

审核:张建春丨责编:艾克发丨编辑:常燕茹

主办单位:中共肥西县委宣传部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weimeifeixi2017@126.com

点分享

点收藏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铸安”志愿服务走进肥西县小井庄

5月31日

全国即将进入6月份“安全生产月”前夕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铸安”志愿服务

走进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

为这里的乡亲们

带来了一场应急和安全知识宣传的“盛宴”

安全生产月

为居民提高各项“技能”

当天下午,由省应急管理厅联合肥西县政府主办的应急常识宣传进农村暨肥西县“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小井庄举办。省应急管理厅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合肥市应急管理局、肥西县政府及应急部门和山南镇政府负责同志,以及小井庄村民等数百人参加活动。

1

5

:

0

0

▲救援设备展示

▲救援机器人

夏日的骄阳威力依然不减,小井庄志愿服务广场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省应急管理厅“铸安”志愿者,以及肥西县应急、地震、消防救援、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在现场设置展台,开展农村应急和安全常识、防震减灾常识、消防救援常识宣传,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举办消防救援设备展,吸引了村民们的热情参与。

▲体验救援设备/ 应急演练现场

与此同时,肥西县应急管理等部门和山南镇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村居和公共场所,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1

7

:

0

0

当广场上聚集的村民越来越多,一场以安全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由肥西县各乡镇和园区群众精心准备的歌舞、快板、小品、相声、诗朗诵等节目,在丰富乡亲们文化生活的同时,给大家送去了实用的安全知识。

门歌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又被称为“唱新闻”,是我省土生土长的传统曲种,深受当地村民们的喜爱,当天的舞台上自然少不了。两位演员带来的《说农村安全》门歌节目,把各类农村安全常识一一“唱”来,更加“接地气”的表演方式,让村民们把这些知识牢牢记在了心间。

“带电的设备发生火灾能不能用水扑救?”“如何检查燃气灶导气管是否漏气?”“生活中被烫伤可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多轮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穿插在文艺演出过程中开展,引得村民们纷纷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由省应急管理厅“铸安”志愿者担任的现场节目主持人,在同观众进行互动问答的同时,不忘讲解相关安全和应急常识,以更好地达到提高村民们日常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避险能力的效果。

进入6月份,安徽省“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即将如火如荼展开。文艺演出开始前,省应急管理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在致辞中就安徽省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点内容作了介绍。安全生产志愿服务宣讲活动,是今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省应急管理厅“铸安”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各市、县(区)分队,将紧紧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主题,在江淮大地上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传“七进”活动。

素材来源: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社

审核:张建春丨责编:张静丨编辑:常燕茹 曾固叶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weimeifeixi2017@126.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76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