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武汉革命博物馆

AAAA级旅游景区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2000年11月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组建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办公地点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负责武昌农-动讲习所旧址、武昌毛泽东旧居、陈潭秋烈士早期活动旧址及武昌起义门旧址的管理、保护和对外开放;负责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负责举办反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专题展览。

武汉革命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动干部的学校。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栋砖木结构毛泽东旧居的房屋组成,中间有一个大操场。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当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年为中央农-动讲习所校址。

农讲所1926年底开始筹备。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武昌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许多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

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动,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于神州大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着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黄麻起义以及参与创建湘鄂西等革0据地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

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占地面积909平方米。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着作--《湖南农-动考察报告》。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0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1958年0湖北省委决定复原旧址纪念馆。同年12月,-题"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动讲习所旧址"馆标。1963年纪念馆正式开放。该馆现有工作人员35人,设有办公室、陈列宣教部、资料保管部、总务科、保卫科等业务机构。1982年农讲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文物局、中宣部分别授予武昌农讲所纪念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4年,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将武昌农讲所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30多年来,武昌农讲所、武昌毛泽东旧居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多万人次,成为观众游览瞻仰的胜地,学习研究中-史、中国大革命史,特别是农-动史的课堂和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500余件,其中有毛泽东1927年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农讲所编印的《规约》、学生佩带的《证章》,有张平化、伍修权等领导人的题字、题词。有黄兴、邓演达、陈潭秋、夏明翰、包惠僧等用过的实物,均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馆内有毛泽东同志主办中央农-动讲习所旧址复原陈列、《农民革命大本营》基本陈列。对外开放的复原陈列有常委办公室、总队部、教务处、庶务室、医务室、财务部、大教室、学生寝室,以及毛泽东同志旧居复原陈列。除此之外我馆还开辟了面积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适时围绕主旋律举办临时展览。

0"五大"开幕式旧址暨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1985年对外开放。旧址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0"五大"在学校小礼堂内举行了开幕式,同年5月10日,共青团"四大"也在此召开。这所学校还是0早期在武汉的革命大本营。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及夫人徐全直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陈潭秋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领导湖北武汉地区的革命斗争。现保存有4栋原建筑,旧址大部分建筑由武昌区教育局所用。现对外开放的有陈潭秋夫妇的住房,辟有0"五大"会址陈列室和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陈列室。

武昌起义门旧址馆位于武昌首义南路。起义门原名"中和门",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门之一。起义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后革命党占领并打开中和门,迎接城外部队入城,在城楼布定大炮轰击总督府。武昌首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1912年,改名"起义门"。但1913年,段祺瑞任湖广总督时,又恢复了"中和门"原名。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后,为拓展市区,决定拆除武昌城墙和城楼,"中和门"因在辛亥首义中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下来,但"中和门"城楼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毁,城门在解放前也濒于倒塌,仅存门洞。新中国成立后,"起义门"的名称得以恢复。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起义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起义门高7.1米,宽5米。城楼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为280平方米。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仿木结构。楼额上刻有"起义门"三字,是-元帅1981年在80多岁高龄时所题。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现有藏书3000余册;照片底片资料10000余张;文字资料3000余份;复制(印)件1300余件;文物原件594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266件。参考品273件。有毛泽东1927年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农讲所编印的《规约》、学生佩带的《证章》,有-、-、张平化、伍修权等领导人的题字、题词。有黄兴、邓演达、陈潭秋、夏明翰、包惠僧、等用过的实物,均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曾举办和引进各种历史、文化、艺术专题展览,先后举办了《中国近百年史展览》、《毛泽东与武汉》、《基层干部的榜样--吴天祥先进事迹展》《胜利属于人民》、《铁流二万五千里》、《禁毒大风暴》、《国旗在我心中》、《红岩魂》、《香港回归展》、《纪念-诞辰百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澳门回归展》、《毛泽东中南海遗物展》、《中国0创建史展览》、《中国0武汉历史八十年》、《中华传统美德展览》、《人民领袖毛泽东》等三十多个陈列展览。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所在的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开放至今已接待观众2000万人次。

中央农-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昌红巷(原黉巷)13号,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倡议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所在地。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由建于1904年的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坐北朝南。旧址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旧址原系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1927年为农讲所校址。农讲所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多人。常务委员会为校内最高领导机构,由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三人组成,毛泽东主持实际工作。许多着名的0员、-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李汉俊、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1927年3月开学,学员经三个月的理论学习和严格军事训练,于同年6月18日毕业。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动,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于神州大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如着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黄麻起义等。农讲所师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8年0湖北省委决定筹备纪念馆,-同志题写馆名“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动讲习所旧址”。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对外开放的复原陈列有常委办公室、总队部、教务处、庶务室、医务室、大教室等,辅助陈列为《农民革命大本营》。1982年农讲所旧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文物局、中宣部分别授予武昌农讲所旧址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旧居--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距离武昌农-动讲习所旧址200米,原为一普通民房,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1927年以农讲所名义租用,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着作《湖南农-动考察报告》。在这里居住的还有蔡和森、郭亮、彭湃、夏明翰、毛泽覃、毛泽民、罗哲等革命者。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武昌旧居是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岸龙是1927年4月4日在武昌出生的。原建筑1956年被拆除,1967年经0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决定重修。现复原陈列有:毛泽东和杨开慧、蔡和森、彭湃、毛泽覃、夏明翰、杨开慧母亲及幼时的毛岸英、毛岸青的卧室,前堂屋和后厅等。2001年与武昌农讲所旧址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五大”开幕式旧址暨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陈潭秋烈士纪念馆)--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1985年对外开放。旧址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0“五大”在学校小礼堂内举行了开幕式,同年5月10日,共青团“四大”也在此召开。这所学校还是0早期在武汉的革命大本营。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及夫人徐全直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陈潭秋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领导湖北武汉地区的革命斗争。现保存有4栋原建筑,旧址大部分建筑由潭秋中学所用。现对外开放的有陈潭秋夫妇的住房,辟有0“五大”会址陈列室和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陈列室纪念室。

地址:武昌红巷13号

公汽:以上景点均可在市内乘公交车到司门口下车即到。门票:8元。持老年证、军官证等观众免票,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学生票减半。

起义门--原名“中和门”,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门之一。20世纪初,武昌还有完整的城墙,方圆足有数十里,墙高三丈有余,城外护城河深达二、三米。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后革命党占领并打开中和门,迎接城外部队入城,在城楼布定大炮轰击总督府。武昌首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1912年,改名“起义门”。但1913年,段祺瑞任湖广总督时,又恢复了“中和门”原名。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后,为拓展市区,决定拆除武昌城墙和城楼,“中和门”因在辛亥首义中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下来。但“中和门”城楼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毁,城门在解放前也濒于倒塌,仅存门洞而已。新中国成立后,“起义门”的名称得以恢复。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起义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991年、200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拔专款进行重建和维修。现起义门高7.1米,宽5米。城楼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为280平方米。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仿木结构。楼额上刻有“起义门”三字,是-元帅1981年在80多岁高龄时所题。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7-88850322

官方网站:http://www.whgmbwg.com/

社交帐号: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00-17:00,16:30停止进入;周一全天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信息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武汉革命博物馆周边景点 武汉有哪些革命纪念馆

1. 武汉有哪些革命纪念馆

武汉的革命遗址、纪念馆,著名的几处地方:二七纪念馆、解放公园内苏联志愿空军烈士墓、红楼纪念群、辛亥革命纪念馆、洪山施洋烈士陵园、球场路辛亥首义公墓、利济北路辛亥首义公墓 等等

2. 武汉有什么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武昌区闯马场,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在此组建了革命军,宣布废除清王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这年是辛亥年,称辛亥革命。周围有,地标建筑黄鹤楼,武昌起义门,长江大桥一桥,辛亥革命首义烈士纪念馆,烈士祠,纪念馆全称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又称红楼。

3. 武汉烈士纪念馆有哪些

你有特别崇拜的烈士吗?可以去九峰烈士陵园那有很多烈士的墓碑抗洪英雄高建成的墓碑就在那里面去那还会路过森林公园可以顺便踏青

4. 武汉有哪些革命先烈纪念馆

答:武汉抗战纪念馆里面有抗战烈士介绍和用过的物品

5. 武汉革命博物馆 革命纪念馆

3月6日下午,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们,前往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该馆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宏伟壮观 “V”型建筑配以光彩夺目的“楚国红”,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象征着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先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共和之基”雕塑,黄褐色的巨幅浮雕由鄂军都督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副武装的湖北新军将士们战斗的场景组成,生动再现了一个世纪前那场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革命洪流。武昌起义第一枪成为辛亥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从此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随后,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五个展厅,分别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

第一展厅的条约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目光,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大家驻足思索,久久不愿离去。12面巨幅的石墙上刻上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厦门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 12幅条约墙被粗壮的铁锁链牢牢牵住。这些条约和铁锁链,是耻辱的标记,是沉痛的历史,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第三展厅的武昌首义部分,革命志士为筹集起义经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真实故事:焦达峰、居正“盗金菩萨”;邹永成“骗金首饰”;刘贤构“捐助夏布”;张振武“出售祖产”;刘公捐献巨金。先辈们为救国求存、民族独立甘愿抛家舍业、将个人安危和生命置之度外,这种伟大无私的博爱、奉献、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勇立潮头、坚定不移、不断奋进。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忆深刻的还有中山先生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中国近代革命史,从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到清帝退位、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诞生,直至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失败,共产党诞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客观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参政党的一员,将矢志不渝的跟随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复兴、人类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6. 武汉有哪些革命纪念馆开放

1.湖北省博物馆:这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2.湖北地质博物馆:设有地球演化厅、生命演化厅资源与环境厅、多媒体功能厅共四个展厅。

3.武汉自然博物馆: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常设展览“大河之旅,生命之歌”以大河为背景、以生命为主题、以贝林捐赠标本为基础,着眼于世界主要大河流域的地质生态环境,重点展示其地质生命史、生物多样性。

4.桥梁博物馆

5.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全国大学首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广大观众认识地球、了解自然的科学殿堂。

6.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免费参观,值得一看,可当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中国建筑科技馆建筑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包括常设展厅、主题展厅、临时展厅、科普互动展厅,常设展厅免费对外开放。

8.武汉科学技术馆武汉科学技术馆(新馆)是一座集多功能、综合性、智能化于一体的特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场所。

9.湖北美术馆 免费参观地址:武昌区东湖路三官殿1号(近湖北省博物馆)。开放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

10.东湖衫美术馆。地址:洪山区鲁磨路668号,开放时间:10:00-17:00。

7. 武汉革命烈士纪念馆有哪些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简称为(武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等,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北端,又称红楼。原是清政府于宣统元年(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即在此组成革命军政府,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号召各省起义。

2、江汉关大楼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占地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大楼使用英国建筑形式,主楼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四层,总高度46.3米,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

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

3、明楚王墓 明楚王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南40公里处江夏区龙泉山,系明朝八代九位楚藩王的陵寝。

明楚王墓各寝占地均在百亩以上,除墓冢外,原都有碑亭、茔城、大殿、配殿、祭台等建筑物,现多已不存。1982年,对昭王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龙泉山和明楚王墓群现被辟为风景区。

4、鲁台山古墓 鲁台山古墓葬群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鲁台村,属周代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滠水东岸的鲁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发现。整个墓葬群范围: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共有西周与春秋战国墓35座。 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战国墓30座。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铜、玉、陶器,其中青铜器约占二分之一。

铜器造型严谨,花纹繁缛。198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鲁台望道为黄陂十景之一。

鲁台山椒的双凤亭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了“长子狗”铜鼎和“公大史”铜方鼎等重点文物。

5、盘龙城遗址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遗址是中国早期城市遗址,时代一说为商代早期,一说为夏代,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杨家湾盘龙湖畔。

原认为中心区面积约 1.2平方公里,但在后来发现了面积2.5平方公里的外城,其遗址面积应更为广大。遗址文化堆积的时代,上限为屈家岭文化(有屈家岭文化地层),下限相当于殷墟早期。内城兴建年代约在公元前15世纪前后,相当于商代二里岗期时期,外城则尚未确定兴建年代。 盘龙城出土的104厘米长的大玉戈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

8. 武汉有哪些革命纪念馆参观

武昌区首义路的起义门,红楼,丁字桥的施洋烈士陵园,中华路红巷的农讲所汉口的二七纪念馆,中山大道的国民政府旧址,沿江大道宋庆龄故居,中山公园纪念苏联空军烈士陵园,鄱阳街八七会议旧址汉阳龟山向警予墓,汉阳造兵工厂,汉阳铁厂暂时只想到这么多

9. 武汉有哪些红色革命纪念馆

1、三峡大坝旅游区

2、首义文化旅游区

3、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4、武汉革命博物馆

5、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6、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7、麻城烈士陵园

8、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9、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

10、陈潭秋故居

献礼建党百年,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经典诗词朗诵会。 #嗨一起去陇南 #518国际博物馆日 #建党百年

不忘红色革命 佳县一博物馆工作人员让“博物馆”走到街头

2月4日中午,佳县人民影剧院门口就聚集了不少的围观群众,对着展板不停的看看,偶尔还会和身边的人探讨一下。原来是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在佳县县城范围内进行的红色革命故事宣讲活动。“让‘博物馆’走到街头,让人人知道红色革命,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馆长申海平这样说。

“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几次,让我们老百姓也能看看博物馆里的东西。”刘大爷一边观看现场的图片一边对华商报记者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革命时期的一句老话了。自2001年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来就一直以“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为理念,经过不断的规划和改进后,逐渐成长为一个传播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海内外各界人士先后多批、次专程前来神泉堡参观、学习或采访。

据相关资料记载:1947年9月23日,毛泽东席率领中央机关来到佳县神泉堡,并在这里住了57天。在这里,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等重要文件,并在佳县县委会议上题写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的题词,题词至今仍挂在佳县县委会议室。

“有时候难以想象,中共中央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农村将革命的战局扭转过来的,站在这样的一个小山沟里,似乎能感受到中国革命的心脏那‘咚咚’的心跳声。”西安游客郭先生感慨地说。

华商记者 杨虎元 实习生 李天歌

编辑:华商报供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67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