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尧王城遗址

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周围。北距日照市17公里,东距黄海5公里。

中文名:尧王城遗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庄子村

尧王城遗址

占地面积:520000 m

时代:新石器时代

级别批次: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Ⅰ—112

日照尧王城遗址再发掘,神秘面纱待揭开

日前,日照市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一则采购公示,拟再次对尧王城遗址考古发掘。本项目是国家文物局批准项目,项目预算104万元,本次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内城东南部,外城北部和东南部,主要解决城址的布局,城墙的年代及墓葬的位置及布局等问题。

尧王城遗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家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北距日照市约17公里,东距黄海5公里。尧王城遗址2015年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中600平方米集中在内城北部区域,400平方米集中在内城东部。

2015年春、秋季尧王城遗址发掘探方位置图

延伸阅读>>>

尧王城遗址考古发掘将逐步揭开神秘面纱

鲁东南地区在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阶段曾经非常发达,迄今比较重要的考古发现有莒县陵阳河遗址、五莲丹土遗址,日照的两城镇遗址和尧王城遗址,其中尧王城遗址是该地区的典型代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曾经对遗址进行过小规模发掘;2012年正式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日照尧王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课题,目前已连续开展了5个年度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收获。

新发现:确认城垣范围

尧王城遗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家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北距日照市区约17公里,东距黄海约5公里。遗址所在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西倚老牛头顶、双山、白云寺等山系,南望竹子河和天台山,北靠傅疃河和奎山,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鲁东南地区在地貌上属于侵蚀丘陵向滨海平地的过渡地带,遗址核心分布区位于南辛庄河东、北岸的岗地前缘,南北落差明显,最大落差达10米左右。

尧王城遗址发掘区的房址和台基

1934年春,考古学家王湘、祁延霈在鲁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尧王城、两城镇、丹土等一批龙山文化遗址。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文物考古单位对尧王城遗址又进行过多次调查。1992—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该遗址进行正式发掘。1995—2004年,山东大学与美国匹斯堡大学合作,在鲁东南沿海地区展开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并认为龙山文化时期该区域形成了以两城镇遗址和尧王城遗址为核心、南北并立的两大聚落群。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再次对尧王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聚落考古研究。通过勘探和解剖性发掘,确认了城垣和壕沟的存在,并认为,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主要使用年代为龙山文化早中期。至2016年秋季,已累计连续发掘8次,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发掘的遗迹有城墙、城门、道路、建筑基址、祭祀遗迹、器物坑、灰坑、墓葬等,清理器物坑和灰坑412个、墓葬51座、房址32座、祭祀台基3座。

城墙:佐证城址年代

尧王城内城的北城墙呈西北—东南走向,城墙主体宽度约26—28米,长度约300米,恰位于南辛庄村北岗地最高的区域,北城墙中段留有一宽约10米的豁口。另外,北城墙外侧还发现有开口宽近30米的壕沟。根据目前的钻探结果和地形因素判断,尧王城遗址的核心区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城垣南北长近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包含城墙的城址面积接近12万平方米,加环壕在内其范围应接近15万平方米。

墓葬出土蛋壳黑陶高柄杯

城墙主体最高处距原始地面接近2米,城墙外侧坡度明显但内侧平缓,中部基本上呈水平状堆积。城墙堆积质地紧密,似夯筑而成,但无明显的夯层和夯窝迹象。夯土堆积较为纯净,靠近底部含砂量增大,底部砂粒粒径也明显增大。墙基部分的粗砂粒和砾石颗粒比重很大,应是人工有意铺垫。墙底部发现有铺垫石块现象,两条呈东西向的由白色石英岩铺成的石条,与城墙平行,石块下是贴近基岩的原生侵蚀堆积,无任何人工包含物。在城墙下铺石块的做法目前只见于良渚古城,而尧王城北城墙底部两行铺石的功能可能与良渚城的做法还略有不同。我们分析,它一方面是为防止墙体位移而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加固墙体而作为墙筋使用。

内城北城墙的墙体下部发现有少量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夹砂红胎黑皮陶鼎腹片,器表施篮纹。因为叠压城墙南坡坡脚最早遗迹的时代同样为大汶口文化晚期,所以可推断北城墙始建年代和使用年代最早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墙北坡坡度明显,其外有壕沟,兼具防洪与防御功能。南坡坡度平缓,因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类居住活动与城墙同时存在,所以城墙在一定意义上还具备居住台地的功能。城墙南坡内侧的人类生活遗存延续至龙山文化早中期,直至城墙被废弃。

遗迹遗存:复原生活场景

城内北部为主要的生活居住区,集中分布有大量长方形和圆形房址。长方形房址的建筑模式是先堆出一个相对高的土堆,土一般用黄色砂性粘土,然后挖基槽,在基槽内填土并夯实,墙体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墙体厚度达20—25厘米,墙体有两种建筑方式:一种是用夯土,另一种是用土坯垒砌而成。土坯用错缝的方法,其间的缝隙用灰黄色黏土填充,最后用黄泥将内外涂抹完成。房址的外侧用砂性黏土铺垫出护坡。部分房址的室内偏北部发现有烧土面,应为灶址。圆形房址与长方形房址的建筑方式大致相同,即在堆土台基上挖圆形基槽,在基槽内夯土并埋柱。室内存在数层垫土,室外基槽周边铺垫宽度为一米左右的护坡。

祭祀遗迹主要分布在内城的北部,周围一般有房址环绕,已发现的祭祀遗迹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的台基边长为8米8米,用黄色砂黏土夯筑而成,台面平整,局部有火烧的痕迹,在台基的一侧有斜坡通道,通道的两侧有铺石。

器物坑和灰坑一般分布在房址和祭祀台基周围,堆积较浅,可能不是有意而为之的,应是随意倾倒所致。器物坑与灰坑的最大区别是摆放有大量的完整器物,其中有许多是磨光黑陶和蛋壳黑陶器。这些器物坑分布集中,开口层位相同,基本没有打破关系,判断应是同时期的堆积。在器物坑的周围发现有夯土台基、建筑基址等,初步判断这些遗迹与器物坑之间关系密切。

成人墓和儿童墓均有发现,成人墓发现有木质葬具,基本都有随葬品,一般在3—10件之间,较高等级的墓葬均出土蛋壳黑陶杯。2015年清理了龙山早期墓葬21座,系长方形竖穴,部分带木质葬具,头向多为东偏南,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基本都有随葬品,一般3—10件,以磨光黑陶器为主,其中5座墓出土有蛋壳黑陶杯。M26是等级最高的一座墓葬,出土陶器13件、玉器2件、骨器2件,葬具为独木棺。这是尧王城遗址首次发现出土玉器的墓葬。

新模式:形成完整城市格局

通过对尧王城城址的发掘与研究,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新的认识。

第一,完整的时代延续模式。通过5年连续不断的工作,不但确定了尧王城城址的存在,同时也基本厘清了城址的性质、年代、范围、结构等问题。尧王城城址建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晚段,始建的城址面积相对较小,平面呈长方形,通过勘探和解剖性发掘,确认了城垣和壕沟的存在,其建于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主要在龙山文化早、中期阶段使用,前后延续大约有350年。这个模式目前在黄河下游只存在于鲁东南地区,并在丹土遗址和两城镇遗址中也有体现。这一发展脉络和延续模式在黄河下游地区是独树一帜的,它对我们重新认识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分野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

墓葬全貌

第二,城址面积和范围是在不断拓展中完成的。尧王城城址早期的城址规模相对较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实力的加强,城址开始了全面扩张,其面积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成倍增长,同时,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来的城墙和环壕,来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和物力,以在核心区外侧更大的范围内挖壕,并局部筑墙的方式来形成完整的古代城市格局。

第三,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形成较好的防御体系。在尧王城城址的周围有密布的河网,其中内城的西城墙就建在河道的东侧,将河道作为天然的屏障护城河,同时将环壕与河道连通,河水得以引入环壕。在修建第二圈城墙时,将东部和南部的河道作为第二圈城墙的护城河,并将河内的河水巧妙地引入北侧环壕,这样就形成了核心区城址四面环水的格局。

第四,城址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尧王城城址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南北重要通道上,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城址的重要性,尧王城城址的存在起到了扼守这一要道的作用,为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专家认为,尧王城城址的发现确立了鲁东南地区史前城址的一种新模式,为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城址考古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由于在尧王城城址中发现了龙山文化早期阶段等级较高的墓葬,为进一步探讨尧王城遗址的性质和等级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因为,既有大型城址又有高等级墓葬出现,在山东的龙山文化中尚属首次。总之,尧王城城址被认为是鲁东南沿海地区的两个区域核心之一,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表明,城址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其规模和面积是目前山东地区史前城址中规模最大的,对于该城址的定位和认识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来源:中国考古网

五台历史 | 陈家庄乡王城村吴王城遗址

五台境内、多个地名、山名的来历与她有关,但至今尚未定论哪朝哪代的一个独立王国,她就是 坐落在陈家庄乡 的 吴王城......

吴王城遗址位于陈家庄乡王城村西沟交岔处一个杨家坟的地方。王城村由此而得名。据传,移城沟名的由来,也和吴王城移走有关。城址长宽各150米,四角有碉堡模样,四周有土墙痕迹,城垣均已倒塌,仅存西、北墙交界处残高约5米的夯土堆,夯土层0.3至0.5米。夯窝直径0.2至0.3米。夯土层内有排列规整的椽眼,每升高0.8米,便有一排,椽与椽的水平距离也为0.8米。土层内有少量的夹砂陶片,民间传说为吴王所筑。

王城村有一所寺院(现改学校),北面的大佛殿檐台上立有明朝时的两块碑,碑额写的是:“重修碑记。”碑文第一句就是“王城为吴王趾”。寺院中心有一个三尺高的石雕八棱石柱香炉,石柱上也刻着“王城为吴王趾”字样。据说,吴王是一个百里为王的王子。究竟在什么朝,尚末定论。据1992年苏巨田等编的《忻州文物》一书认为是春秋时代遗址,此说我们不敢苟同。因春秋时代,江苏浙江一带有个吴国,是否会在一个范围不大的五台小山沟再有一个独立的小吴王国?再说,和吴王城有关的一些建筑物和教场将台,似乎年代不象那么久远。我们认为东晋北方十六国时期至宋朝,这一历史阶段可能性大。因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战争频繁,群雄并立,各据一方。一个小小的独立吴王国,易于在群雄角逐的空隙中存在下去。当然这只是个推测,并无佐证依据。

这个吴王势力范围,至少涉及到老三区大部地区。据传说,离王城村10里的教场村,就是这个王子练兵场地。那里曾有一个王子点兵将台,约三丈高,底层直径四丈,顶端直径一丈,是一个四棱形石砌建筑(于1968年修公路拆除)。村北叫营坊地。南坡村的小寨子是站岗放哨的地方。此外,窑头、寨里、县河沟的东寨、东坪寨子,坪上村有大、二、三寨,都和这个王子驻兵防守有关。在南黑山、胡家庄各有一个将军墓地,据说都是他守边驻防的将军的墓地。

王城村西南面叫“围墙坟”的地方,传说吴王墓就在这里。在民国初年,王城一个叫阎二红的农民在这里刨地,曾刨塌一个墓子。他下去查看,见里面的死人已贴骨,脸色略带红色,身穿盔甲,他害怕,依旧把墓子埋回去,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吴王墓吧!

王城村北面有一条山沟,沟里流着一股香甜可口的清泉,于是吴王常把它作为自己和将士们以及战马的饮用水,并把这条沟取名为水峪沟。

水峪沟面积约七千亩,南以移城河为界,向西延伸至清水河,向东延伸至河北省,北靠教场山,山势险峻,山岭奇特,山石有的像马、有的像猪。沟里树木成林,松、柏、桦、山桃、山杏、沙棘、人参、党参、黄芪、黄岑等遍布山野,豹子、山猪、狍子、山羊出没无常。当时吴王率领兵将八千余人,在教场练兵点将,以西有石卜寺。传说吴王每次出兵之前都会在水峪沟的山顶上祭祀上天,以求神灵保佑将士们平安得胜归来。直到现在,山顶仍然留存着祭祀用过的大石头,后来人们把它命名为香炉石。吴王常在水峪沟游山望景,这里紧邻教场大山,便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把这些奇石怪山起了好多好听的名字以图吉祥。从里往外分别命名有石人仙、财国囤、银子崖、磨镰石、龙王庙、山神庙坪、桃园地、沙坪、石门、香炉石,说来也巧,石门的两边正好生有两块黑色巨石,人们就常把水峪沟描绘成“黑漆大门金字牌,上有石人仙照看,前有虎山来把门”的人间仙境,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

抗日战争时期,王城人民同解放军战士一道,凭着水峪沟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同日寇展开激烈的游击战争,进则能胜、退则能守。在王城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拖住日军,保证了当时盂县中央机关的安全撤退。王城的日本驻军首领“毛猴子”到水峪沟查看多次,对这块军事要地非常重视。

经过王城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如今的水峪沟,修水灌溉、大兴养殖、植树造林,已经初见成效,鸡羊成群、树木成林,核桃树、山桃山杏树果实累累,山泉瀑布层层相接,山间小溪流水不断,实在是人们度假旅游的乐园。

此地现在风景优美,实在是休闲的好去处。

图文来源网络,五台人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明起源・禹居阳城与王城岗遗址

章丘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三村西北部,东距龙山文化命名地——城子崖遗址约1600米。遗址西部和北部为巨野河支流——西河所环绕,遗址因此而得名,现存面积 40 多万平方米。西河遗址距今约9000~7700年,于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河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清理了19座新石器时代房址,房址采用大致平行的横行式布局,房内有2~3组设计巧妙的烧灶,并有居住、炊饮、活动的功能分区。一些房址中釜、罐、壶等陶器及石器仍原地摆放,颇为难得。出土的陶塑作品造型逼真,是我国较早的手工艺品,在全国罕见,为我们探讨陶器的起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西河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在制作工艺上都还有非常大的原始性。居民的生活已经比较稳定,这些造型各异的陶器已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有趣的是,陶器上还有些花纹,以指甲纹为主。西河遗址还出土了一些骨饰和蚌饰,展示了西河先民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的萌芽。

西河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面貌、年代分期、经济生活、社会状况、房屋建筑和聚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荣获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禹居阳城与王城岗遗址》

京浦《文物》1984年第⒉期第67~69页

文章着重探讨禹与阳城的关系和小城堡的用途、建筑、废弃情况。作者认为:第一,文献中“阳城为禹避商均,伯益避启”的说法似皆源于《孟子》;先秦文献中“禹都阳城”仅记于《世本》,据《帝王世纪》与《太平御览》一五五,其原文很可能为“夏后居阳城”。古文献中禹与阳城的关系有避居之地、居地、都三说,以《孟子》说阳城为禹避居之地较妥。第二,王城岗城堡面积过小,不具备夏代都城的规格。这个小城堡从建筑到废弃都在煤山一期这一文化期之内,使用时间相当短暂。废弃的不仅是城堡本身,连基槽以上的墙体都被彻底摧毁了,其毁弃很可能与启杀益夺取王位的史事有关,毁弃年代也很可能在此时。因此,认为这里是禹益所居之阳城,应有一定道理。第三,与王城岗基址年代相当的煤山一期文化应是早期夏文化。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址试析——兼论登封王城岗遗址非夏都阳城》

马世之《史前研究》1984年第2期第51~56页

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讨论了平粮台古城的规模与形制、重要遗存及其建筑特征,提出平粮台古城应为商部族的防御设施,登封王城岗遗址并非夏都阳城。内容如下:第一,平粮台古城址从建筑规模上看,城内面积约三万四千多平方米,连同城墙及外侧附加部分,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古城只有一个城圈,未发现附郭,此种形制对后世影响很大。第二,平粮台古城内发现的重要遗址,除夯土城垣外,还有门卫房、陶水管道和高台建筑等。通过这些遗存,可以看出河南龙山文化时中原地区建筑的特征。第三,平粮台文化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很可能是先商文化,且淮阳与商丘相距不远,应在商人活动的区域范围内,故平粮台古城可能是商部族所建的防御设施。第四,登封王城岗并非夏都阳城,该遗址是否为城堡还有争议,王城岗基槽和年代比夏朝开始的年代早三百年左右,王城岗规模和内部结构也不符合禹都的条件。

作者最后指出这两处古代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冶金的历史以及城的起源、阶级和国家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定的学术价值。

《王城岗城堡遗址分析》

董琦《文物》1984年第11期第69~72页

作者根据古文献中都城的定义及与平粮台古城的比较,对王城岗城堡的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指出古文献中有关城的定义有三点:第一,城或有大小,凡天子建有宫殿且在那里居住的就是都城。第二,都城里有宗庙建筑。第三,早期都城规模不大。王城岗城堡内是否有宗庙或宫殿建筑,现在无从讨论,给判断该城堡是否为禹都阳城造成了一定困难,而将其与同时代其他一些城址的建筑水平作一比较,则有助于问题的讨论。从绝对年代、文化性质、族属等方面看,淮阳平粮台古城与王城岗城堡相比较更合适。从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建筑技术水平上看,二者有很大差距。如平粮台古城采用了木棍组夯、小版筑等先进技术,而王城岗城堡夯具则比较原始,是否采用小版筑也不清楚。平粮台古城发现有夯土台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城排水设施,这些在王城岗城堡皆未发现。王城岗城堡的建筑技术与当时建筑水平先进的平粮台古城相比显得原始,并不具备作为禹都阳城的条件,不是禹都阳城。

作者认为,王城岗城堡的绝对年代已超出夏代纪年,不是禹时所筑,而有可能是夏部族首领所建之城,它是文明史前夕的一座堡垒,从这座城堡上可以望见东方文明古国诞生的曙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58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