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古城堡遗址

古城堡遗址

古城堡遗址

古城堡遗址坐落于今石包城乡政府西南部3公里处高约50米的山岗上,城堡东西长144.4米,南北宽77米,城门面南而开。城墙为就地取材的花岗片麻页岩和石灰岩垒砌而成,城垣残高6-9米,宽1.7-5米,城墙四角呈四方形。从残留的痕迹来看,早期这里建有瞭望塔楼,后期曾作过修葺。城墙以三层土坯间夹一层草层垒起。石城四周挖有护城壕,离城墙约20米,壕宽约20米,深约15米,壕沿用石块夹白茨筑成。城门东侧有一土夯台,疑为后代所筑。城后(北面)小山头上开出一平场,场面略呈方形,每边约60米,可能是当时习武练兵的校场,其边缘也用麻岩垒砌。城内分布房屋建筑20多处,现仅留墙垣残迹,房墙也用石块垒砌,残高0.5-1米不等。屋内地面多遗留有木柴灰烬层,厚约0.4-0.8米,当地群众曾在城内采到青铜箭头、夹砂,绳纹样的石城,在甘肃仅此一处。城内埋藏遗物,目前尚未发掘。根据城的结构和地面暴露的遗物分析,初步断定相当于东汉至魏晋之间的建筑,可能是对羌人作战的军事设施。

在石包城乡南约200米处,还有一座被当地群众叫做“墩庄堡子”的土筑遗址。城堡呈长方形,周长约320米,高约8米,城门向西迎石包城而开,门前筑有一方形土墩,墩底边长约10米,高15米,城堡内原设有仓库和房屋,民国期间多为群众临时居住现今房屋破损严重。解放后,石包城的个别居民亦先后在此居住过。1974年有人曾在城里掘出过陶片,现城堡犹存,城门前的土墩被群众采土时创掘,毁掉了原来的面貌。

探秘甘肃通渭战国秦长城遗址和古城堡

探秘甘肃通渭战国秦长城遗址和古城堡

通渭县地处甘肃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是古丝绸必经之地,位居军事要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战争频繁,特别是明、清及民国时期,兵荒马乱,流寇不断,于是地方政府和民众便筑堡自保。正因这种历史背景,古堡几乎遍及全县各高山险要之地。在县内的无数山峦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碉堡(通渭当地人称其为堡(bu)子),碉堡在通渭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官堡,二为民堡。在通渭这块不足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绵延数百里的战国秦长城,也有宋代通渭寨、鸡川寨、李家坪、文家坪、秦嘉徐淑诗词文化生态景区等文化胜迹;有明代石峰堡、碧玉关堡、铁柜堡等古寨堡1500多座,素有千堡之乡的美誉。

一通渭古城堡

宋朝时期的通渭寨瓮城

清朝时期的卢家嘴堡角墩

民国时期的四罗坪川堡

清朝时期的什川高庙堡

第三铺万岔古堡 摄影者陈庆金

马营镇大岘古堡

马营镇牛营大山古堡 摄影者陈庆金

华岭朱家古堡 摄影者陈庆金

华岭阳山村古堡 摄影者陈庆金

七律登华岭朱家古堡<新韵>

作者:徐生元

凌空百仞气如山,东望平凉路八盘。

霞映流云红胜火,谷幽芳草绿生烟。

横刀关帝蚕眉锁,竖剑周仓虎目圆。

但看黎民安堡障,不教贼虏扰尧天。

北城庄子村古堡 摄影者陈庆金

陇川镇双堡古堡摄影师郭建

古堡全景组图

古堡门的组图

如果长城是城的话,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如果堡也属于城的话,那可能为世界最小的城。在通渭这块不足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绵延数百里的战国秦长城,也散落着大大小小近1000座古堡:包括汉、宋以来官筑城、寨、堡和明、清、民国各时的民筑族堡、家堡。其规模宏大者数十万平方米,其小者则不足百平方米;其形状多长方形、正方形,亦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其修筑多在高山悬崖边,亦常见于平川村落中;其筑造之法多用夯筑,亦有随山之形削土挖掘而成。从数量的众多、种类的齐全、形状和筑造方法的多样等方面来看,通渭堪称古城堡的博物馆。

二战国秦长城

榜罗玛龙岔长城墙体与壕沟

榜罗玛龙岔长城烽火台

榜罗玛龙岔长城烽火台顶部堆积瓦片

平襄古城图

汉“平”字印戳绳纹瓦残片

鸡川寨全景

鸡川寨北墙

鸡川寨北墙与壕沟 摄影者段宏

通渭寨烽火台

通渭寨南面瓮城

通渭寨北侧壕沟之一

华川关全景

华川关南侧三道壕沟

念奴娇登华川关

作者:徐生元

凭高游目,见长空万里,远山空阔。关堡沉浮残照里,正是断魂时节。雾涌蟾山,云连秦岭,芳草依稀发。杜鹃声里,忍听胡笛吹彻。

自古败寇成王,江山如画, 争战何时歇。牛谷滔滔东去水,留得几多英杰。苑马华川,锦屏夕照,千古凭谁说。残关犹在,峡门还伴孤月。

马营监北墙

清 重修马营监衙署碑记(局部)

明朝初年,西部地区虽无边患战事,但地方匪患时有发生。修寨筑堡,是地方官吏治理保护辖区平安的重要政务。据明万历年《重修通渭县志》卷一载:墩堡恃险修筑,堡类城郭,墩类庄圃。堡以敛藏人畜,墩以传报烽火匪细故也……万历四十四年,知县刘世纶奉文申议,次第修复。拟五七里为一墩,十里为一铺,二十里为一堡。墩堡中为一台,上拟为楼屋,覆以天棚,以民兵分为二班,半于演武场操练,半于各墩堡同保甲乡民巡守,还操庶几,有备无患。

陇阳堡残存西南墙一角

苟家堡西墙与壕沟

关公堡南侧墙体

司川堡西门

张八爷堡全景

张八爷堡西墙顶女墙

张八爷堡北墙便道

东坡堡全景

东坡堡平面示意图

东坡堡堡门远眺

襄南隔里沟古堡

古城堡,它跨越了两千余年,亲临了几度沧桑,陪伴了多少王朝。它是一部部深奥的长卷,是一册册历史遗留的巨著,到处有神奇的篇章和典故,它像一块标志着民族兴盛衰落的碑刻,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凝固着久远的岁月以及被岁月积淀的历史。让后人通晓昔日的动乱世道,明白今天的太平乐年!

陕西这个县古时为边陲要地, 现有两处长城遗址, 五十九座古城寨堡

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提到吴起,就会想起战国初期楚国的“吴起变法”,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人,而是一个地方,它与前面所说的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传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后世为了纪念他,将此地命名为吴起。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起初人们听到这个地名的时候,因为吴起是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后改为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站。后来人们再次熟知这个地名的时候,是因为2010年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而名享全国。

吴起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25.1℃,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米至1809米之间,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是全国沙棘基地建设示范县。

古时吴起曾是边陲要地,境内长城遗址有两处:其中白于山以北为明长城,境内长约13.25公里;县城南为战国时期秦长城。古时不同民族、不同政权在这里群雄逐鹿、鏖战厮杀,并留下数以百计的古城寨堡,经过学者高宝军多年实地勘察,查阅、考证大量史料,最终确定吴起县境内目前尚存有古城寨堡达到59座之多。

运营人员/子卫

探访仪征周边古迹之扬州堡城淮南节度使衙署遗址

同事朱志军(喜欢收藏古瓷片)说扬州正在打造唐子城遗址公园,已有雏形,里面还有个淮南节度使衙署遗址,我一听就来了兴趣,正好想看看新落成的双峰云栈景点,就于2015年3月22日(星期天),开车去了扬州。

车过平山堂、双峰云栈,向北拐弯,停在唐子城北城河附近的一个停车处,沿河滨漫步了一回,发现这个公园面积很大,靠步行到遗址太远,遂回头开车,顺着环城东路来到堡城路,在路边找个地方停车,徒步进入堡城。

堡城是个行政村,属于扬州市邗江区瘦西湖街道。村庄内有十字街,东西向的叫堡城路,南北向的叫雷塘路,雷塘路向北穿过唐子城护城河、槐泗河,可达阮元墓和隋炀帝陵(景区),向南经过唐子城南门(崔致远行经处碑)可达平山堂路,东边是汉广陵王墓博物馆,西边是唐城遗址(含崔志远纪念馆)。据有关资料介绍,宝佑三年(1255),南宋为了抵抗蒙元,在唐子城遗址上筑堡垒城,所以这里又名宝佑城、堡垒城。

【淮南节度使衙署遗址位置图】

沿着堡城路向西往十字街头步行,在堡城路106号“扬州市百禾鞋厂”,朱志军说到了。我们进入厂内,厂子比较破旧,厂容破败,但还在生产,有工人走动。我们来到一排看似古旧的平房前,五间,上面有“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字样,年代为清代。在这排平房南面大概十米处,立有一通石碑,由于碑南约2米还有一排厂房,所以石碑的正面没法拍全,碑背面下面堆有杂物,也拍不全。

【百禾鞋厂大门】

【城隍庙】

笔者对照扬州学者方晓伟所著《崔致远思想和作品研究》,书前彩页有扬州大都督府遗址照片,该书出版于2007年9月,从照片上看,当初这排房子的前面,纪念碑四周是空旷的,碑南面这排紧靠着的房子,乃至整个鞋厂,都是2007年以后建起来的。

【方晓伟书彩页】

由于纪念碑拍不全,所以碑文有些地方无法释读,只能以括号推测之。

石碑正面的碑文:

扬州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衙署遗(址)

【石碑正面】

石碑背面的碑文:

扬州大都督府设立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辖)扬、和、滁、润、常、宣、歙七州,(淮南节度使设)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辖扬、楚、(和、舒、滁、)庐、寿、濠八州。淮南节度使常委任(朝廷)重臣以副大使身份到任主持日常工作。(XX、)姚崇都担任过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历任著)名人物有高适、杜佑、李吉甫、李鄘、(李德)裕、李坤、李珏等。一批才高学富的文人(担任)节度使掌书记,他们是刘禹锡、梁肃、萧X,还有入唐求学、得中进士的新罗崔致远。

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2001年

【石碑背面】

我曾经写过一篇读史笔记:《此扬州非彼扬州》,内容如下:

网上经常有网友争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里面说的“扬州”不是今天的扬州,而是南京,有网友与我探讨这个问题,我翻阅了《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上面说到:“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以广陵国属徐州,自是,扬州或治历阳、或治寿春、或治建业、或治建康、或治会稽,皆与广陵无预。隋开皇九年扬州始治广陵,唐武德初又徙润州,至九年还广陵,继此,乃不复迁改”。

这段话说得很明确,唐武德九年(626)以前,尤其是隋开皇九年(589)之前,所谓的扬州肯定不是今天的扬州,最起码治所不在今天的扬州,而是在徐州、历阳、寿春、建业、建康、会稽、润州等地,唐武德九年(626)后,扬州的州治就是今天的扬州了。

弄清了这几个时间节点,以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一文,南朝在隋开皇之前,所以这个“扬州”肯定不是今天的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成于开元十八年(730),武德是高祖年号,在前,开元是玄宗年号,在后,所以这个扬州应该就是今天的扬州了。

【嘉庆扬州府志之沿革书影】

以上插入的读史笔记,关键点是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扬州大都督府从建康(南京)迁到广陵,复称扬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广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再改称扬州,此后扬州之名始为本地所专用。

扬州大都督府的首长通常由皇家宗室里的王爷担任,实际处理事务的是大都督府长史,而长史后来基本上都担任淮南节度使。所以这个遗址挂“扬州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衙署”两块牌子。

淮南节度使衙门内设若干职衔,比如杜牧有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就是写给他从前在淮南节度使衙门供职的同僚韩绰的,韩绰时任判官,杜牧曾任掌书记。

关于淮南节度使的史料很多,本文只简述唐朝最后两任淮南节度使高骈、杨行密与仪征有关的内容。

高骈(pin)(821-887),字千里。幽州人,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高骈是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本人也是禁军将领。平党项、破吐蕃、收交趾、征南诏、剿黄巢,累建战功,广明元年(880),高骈出任淮南节度使。

该年黄巢从广州杀回长江,高骈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高骈自身兵权被削。黄巢平定后,高骈因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晚年重用术士吕用之,致使上下离心,终于光启三年(887)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

杨行密(852-905),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人,早年从军在庐州做小头目,因与上级不和,杀了领导造反,占据庐州。中和三年(883),淮南节度使高骈奏请朝廷同意,任命杨行密为庐州刺史。毕师铎围攻扬州,高骈又请封杨行密为行军司马,招他来扬州解围,高骈被害后,杨行密带兵攻入扬州,为高骈戴孝哭丧三天。

经过十多年军阀混战,杨行密占据江淮,朝廷封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后又封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天复二年(902)封吴王。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在征战中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他是五代十国之南吴的实际创建者,南吴传二世、四主(后三位吴主是杨行密的三个儿子杨渥、杨隆演、杨溥,其中杨溥还称帝了),详见笔者《帝王过仪征之南吴睿帝杨溥》。

县志卷二十三武备志事略记载:“僖宗广明元年,贼黄巢北渡江,兵势甚盛。时,高骈镇广陵,以诸道兵散,自度不能制,但令诸将自保,不敢出兵。由是,贼犯六合、扬子而北。”

黄巢从广州返回北上时,作为淮南节度使的高骈,依仗之前痛打黄巢的经验,感觉从各地赶来的援军,自己不能节制(怕他们争功),向朝廷报告自己能行,让援军回去。然而手下大将张璘中计阵亡,高骈乱了方寸,命令淮南各地守军闭门避战,结果眼睁睁看着黄巢从六合和仪征(扬子)从容渡江,随即席卷中原,攻取洛阳、长安。高骈铸成了大错,误了一世的英名,甚至被《新唐书》列入了《叛臣列传》。

关于县志记载黄巢在仪征渡江及在胥浦驻扎的“黄巢寨”,详见笔者《帝王过仪征之大齐皇帝黄巢》一文。

高骈晚年迷上了神仙,重用术士吕用之,搞得众叛亲离。县志卷四十七杂类志纪闻记载:唐僖宗时,诏于广陵立高骈生祠,并刻石颂,差人采碑材于宣城。及至扬子院,吕用之一夜遣人,密以犍牯五十牵至州南,凿垣架濠,移入城内。及明,栅缉如故。因令扬子县申府:“昨夜碑石,不知所在。”遂悬购之。至晚,云:“被神人移至街市。”骈大惊,乃于其傍立一大木,木柱上以金书云:“不因人力,自然而至。”即令两都出兵仗鼓乐,迎入碧筠亭。至三桥拥闹之处,故埋石以碍之,伪云:“人牛拽不动。”骈乃朱篆数字,帖于碑上。须臾,去石,乃行。观者互相谓曰:“碑动也。”识者恶之。明日,扬子有一村妪诣府判官陈牒,云:“夜来里胥借耕牛牵碑,误损其足。”远近闻之,莫不绝倒。

这个故事用白话文解读:唐僖宗下诏,给高骈建生祠,还要立碑,赞颂高骈的功绩。高骈于是派人到宣城去采购石材。石材运到扬子(仪征)后,吕用之使个点子,夜里派人征用50头牛,将石材偷偷运到扬州城里,第二天指使扬子(仪征)县令到扬州报告:昨晚已运到扬子县的碑材,不知道哪里去了。高骈就出了悬赏告示寻找,到了晚上有人报告:碑材被神人移动到扬州城里了。高骈大吃一惊,以为真的有神人相助,赶紧在碑材旁边竖立一根木柱,木柱上刻上字:“不因人力,自然而至。”还组织了浩浩荡荡的迎接仪仗队伍,要将碑材运往碧筠亭。在三桥相连的热闹处,事先埋了块石头,碑材运到这里时,兵士们假装说,怪事了,人、牛用再大的劲,也拽不动。高骈出场,用红笔写了几个篆体字,贴在碑材上,悄悄让人将预先埋的石头取走,这时碑材可以拉动了,围观者不明真相,以为高骈的神帖起作用了,纷纷欢呼:碑动了,碑动了!知道内情的人,对高骈的做法比较厌恶。第二天,扬子县有位村妇,到节度使判官陈牒哪儿告状,说,昨天夜里你们派人借我家耕牛拖碑材的,把牛脚弄伤了。至此,大家都知道了吕用之和高骈装神弄鬼的事,传为笑谈。

延伸阅读:高骈的淮南节度使幕府中有位新罗人叫崔致远。纪念碑上说崔致远也名列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之列,方晓伟所著《崔致远思想和作品研究》指:崔致远在淮南节度使幕府担任的最高职位是“都统巡官”,后又被奏授“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职事衔,领“赐绯鱼袋”勋位,并继续拥有“承务郎”散官衔,最后以“淮南入新罗兼送国信等使”的官职东归。

崔致远(857-949),字海夫,号孤云,或号海云,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咸通九年(868) 十二岁时乘船西渡入唐,就读长安,乾符元年(874)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三年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授职幕府都统巡官。中和四年(884) 二十八岁时,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著有《桂苑笔耕集》。

崔致远在朝鲜享有很高的地位,其家族后裔亦繁衍兴盛至今。在韩国有崔氏宗亲会,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韩国国会议员崔载千。崔议员本人多次来扬州寻访先祖遗迹,资助中韩文化交流活动,对扬州大儒阮元推崇备至。2014年11月,崔议员发起在韩国首尔举办“阮元与金正喜”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孤云崔致远图书馆”落成仪式,笔者作为阮元家乡的学人,获邀随团参会,团队共四人。团长田伟,扬州机关工委副书记;团员三人:王章涛,阮元研究专家;阮锡安,阮元六世孙;巫晨,就是笔者。我们几个团员,都带着自己的书到韩国,捐赠给新落成的孤云崔致远图书馆。

【崔载千议员翻阅笔者的《阮元与仪征》】

【在韩国孤云崔致远图书馆合影】

左起:阮锡安、田伟、王章涛、巫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41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