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谭嗣同祠

谭嗣同祠亦称谭嗣同烈士纪念馆,位于浏阳市才常路89号。1996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谭嗣同祠

中文名:谭嗣同祠

亦称:谭嗣同烈士纪念馆

位于:浏阳市城内北正街90号

建于:明朝末年

| 戊戌七君子之首谭嗣同近五百年祖祠遭强拆

文章采自:麓山评论

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

6月13日凌晨,几辆挖机在浏阳城南的浦梓巷轰鸣,浏阳市荷花办事处领导率同开发商,对已有480多年历史的戊戌七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祖祠实行强拆。

七点,得到信息的谭氏族人陆续来到祖祠地,阻止政府对祖祠的拆毁。双方在对古祠的保护与拆除中,进行着争斗。

八点,警笛长鸣,数车全副武装的警察来到,迅速将保护祖祠的谭氏族人进行包围并分别对其控制。经过几个小时的混战,终于将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被地方政府强行拆毁,夷为平地。

谭氏族祠始建于明嘉庆年间,据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占地6亩多,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除了供有谭氏祖宗牌位外,这里还曾是谭氏家族私塾福寿学堂所在地。清未湖广巡抚谭继询与著名爱国维新人士谭嗣同父子俩,幼年时均就读于此。

一位文化界人士听到此事时说:“这里不仅是戊戌志士谭嗣同的祖祠,还是浏阳这座千年名城唯一一座有近五百年历史的一座古建筑,同时是浏阳古代八景之一。这座古祠的保存和保护极具历史和文化意义,强拆是对中国古文物的一种破坏,同时是对先烈的一种藐视和侮辱”。

八十七岁老人谭嗣同的侄孙谭恒昶听说后,立即挥笔写下:“庸人当政古庙毁,数万嗣裔同掉泪。无可奈何花落去,此恨绵绵成胸垒。”而且叹息地说了句:“上上戊戌浏阳谭氏流血,今个戊戌浏阳谭氏全体流泪”。

据谭氏族人介绍:谭氏家祠的拆除与保护已经历了十四个年头,在2004年3月的某一天,工程方就要拆掉谭氏家祠,但遭到了谭氏族人的合力阻止,使文物没有遭到破坏。自此之后谭氏族人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维权和上访。他们曾上访去过长沙市委、市政府、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去过北京,但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曾想以控告责任人的方式来保护族祠,也曾以向政府申请古文物保护的方式来保护族祠,但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一切都只是徒劳。

今年3月份,荷花办事处领导通知谭姓家族代表开会,向他们说明谭氏祠堂必须要依法拆除,但谭氏家族代表坚决不同意,认为荷花办事处是在破坏古文物,是一种犯罪行为,并提醒他们: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犯罪活动。不要认为你们不违法,也不要认为不违法就不犯罪。虽然你们在这个年头也许不算犯罪,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属于犯罪的。你们要拆除他,你们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一位老者后来说:“这些话也许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听不懂。他们听不懂就算我们对牛弹琴吧”!

5月份,荷花办事处工委书记周逢明召集谭姓代表开了个协调会议。在会上,周书记强调要将谭嗣同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性,并承诺在未与谭嗣同后裔达成协议前不予拆除。

一位谭氏族人说:“不知道这是一个骗局,还是周书记说的话比不上某位为开发商作后台的领导”。

据一位官员透露,强拆谭氏族祠这一事件,是由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签字同意,并经过了曾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浏阳谭氏族人谭某某的同意。

一位九旬谭氏老人气愤地说:“唉!这是谭氏家族的逆子啊,逆子,连祖宗都不要了,这是对祖宗的不敬,对谭氏先人的不敬”!

当有人说起:谭氏祖嗣在土改运动时,已分给了一些贫下中农居住,其产权已不属于谭氏家族,但担任族长的谭和平却说:“请不要这么低的智商,为了保护我们谭姓的这座具有近五百年历史的祖祠,对于产权问题,我们有办法也有能力解决好的”。

笔者认为:只要这座古建筑的存在,谭继询、谭嗣同父子的故事就会在这里流传,影响中华民族的谭嗣同精神就会在这里发光,谭氏家族的历史就会在这里保存,这个古建筑文化就会在这里封存。当全国各地经商、旅游的客人们来到浏阳后,就会多一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景点供他们游览,供他们认识浏阳和领略浏阳风光。

拆了,毁了,就一切都没有了。

侏罗纪世界2

主演:克里斯帕拉特 /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 泰德拉文

猫眼电影演出 广告

购买

谭嗣同:志在报国,侠行天下

作者:云喆

他出生于官宦家庭,却幼年丧母、深受父妾的虐待,早已在幼年就痛恨三纲五常,想要冲出它的束缚,拥有自己的天空,并且在名师欧阳中鹄的影响下,深受王夫之爱国思想的熏陶,为国家富强甚至可以献出生命;他自幼饱读诗书,“五岁受书,即审四声,能属对”,但他却科举考试屡考不中,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没有让他甘愿平庸,而是铸就了他对西学、佛学、儒学更深层次的研究;他曾仗剑天涯,走访名士,为得是解决心中的困惑,抒发内心的豪情,也为了开阔眼见,看一方风土,感一地人情,也让他在游历中益轻生命,产生了舍己利人的信念;他曾与康梁一起维新变法,但他又早已看透清王朝腐败僵化的体制,对时事充满失望,在北京游历后,认为“时事较之未乱前,其苟且涂饰尤为加甚,岂复有一豪可望者哉?……三品以上,则诚无人矣。

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也被称为剑胆琴心,他游历祖国众多大好河山,自豪地称自己三十岁以前的行程“合数都八万余里,堪绕地球一周”,他就是用生命来维护自己信念的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汉族,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生于晚清,其父谭继洵官户部广西司主事,位四品。可以说他的家庭背景在晚清还是不错的,即使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也可以衣食无忧的活一辈子吧。但他不甘平庸,也许是因为在屡次科举考试不中的挫败中看透了科举制度的弊病,也许是因为他骨头中那股侠气不灭、心中那份爱国之情不减,亦或是因为他想要化身为一道光芒去照亮封建制度的黑暗,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又或者这一切共同铸就了一位真正敢于维新的革命志士。

第一次认识谭嗣同,恐怕还是在教科书上,知道他为了戊戌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三十三岁。因为教科书并没有细讲谭嗣同,再加上他并非考试重点,当时我的心中虽对他饱含敬意,却也并未对他深入了解,直到现在我在查阅许多关于谭嗣同的资料后才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是晚清少有的集才气、侠气、勇气、志气、豪气、义气于一身的英雄豪杰,更是死后被梁启超在《东亚时论》第2号刊发《亡友浏阳谭遗像赞》,“呜呼嗟嘻!此为谁?荦荦其骨,棱棱其威,平生所志所学,百未竟一,而以身为国牺。四百兆同胞生命,系兹一发,公今已矣,吾又谁与归?公为天下流血,吾宁为公悲?但将倾之大厦,折此隆栋,其何以支?虽后有继起,吾乌从而知之。呜呼嗟嘻!如此头颅,如此须眉;海枯石烂,肝胆不移。五日不相见,今公竟如斯,呜呼嗟嘻!”所悼念之人,也是唯一被康有为题墓联“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的维新志士。尽管对谭嗣同了解依旧不多,但还是想写一些东西,让更多不太了解他的人,对他有一些认识吧。

人物英雄,更独抱、无双才气。说他有才,并非妄谈,早在小的时候谭嗣同就展现了他非凡的才华。谭“五岁受书,即审四声,能属对”;十三岁拟对联两副,一为:“惟将侠气留天地,别有狂名自古今。”一为:“除夕月无光,点一盏灯替乾坤生色;今朝雷未动,击三通鼓代天地扬威。”可见他从小就志向远大,才气中蕴含着志气,更有想要独闯一片天地的魄力。尽管谭嗣同屡次科举考试不中,但这丝毫无法阻挡其才华的展现,也许正是参加科举的挫败,让他的思想不断革新,让他的才气不减反增,从而写出了《仁学》这部驳杂与独创性共存的著作。书中充斥着谭嗣同集儒学、佛学、西学于一体的独特思想,赞之者称他“以宗教之魂,哲学之髓,发挥公理,出乎天天,入乎人人,冲重重之网罗,造劫劫之慧果,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实禹域未有之书,抑众生无价之宝。此编之出现于世界,盖本报为首焉。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思想的光芒却足以照亮晚清黑暗的天空,《仁学》中精华的内容也如火焰一般,照亮了晚清那些想要革新的志士的道路。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说他满身侠气,一点不为过,这也是个人认为他最与众不同的一点。他自幼仰慕那些打抱不平的草莽英雄,并且喜欢游历,常带一把佩剑,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到处拜访名士,并于北京当时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成为挚友。十八岁那年,赴兰州,不久又返泰州,自作一词,《望海潮》: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在谭嗣同十九岁和李闰成婚时,岳父李寿蓉赠婿联,“两卷道书三尺剑,半潭秋水一房山”。也许正是他的这份侠气,让他想要行侠仗义,为那些贫弱者呐喊,也给他留下了侠胆琴心的美名。

勇气贯中肠,视身忽如遗。他的勇气体现在许多方面,无论是敢于蔑视科举制度,亦或是在自己的老家浏阳首先开办学堂,率先宣传西方先进的思想与制度,再到后来与康梁一起参与戊戌变法,并且最终被捕入狱后,仍旧泰然自若,对死亡也毫不畏惧,是真正敢于为理想和抱负献出生命的勇士。可能现在看来,创办一个学会,设立一个学堂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谈不上此人有何勇气。但是,在晚清封建而腐朽的社会,宣传西方先进思想,破除恶习,这些都是与传统相违背的做法,并不利于清政府的统治,动不动就可能会掉脑袋。谭嗣同的勇还体现在坚持己见,并勇于替他人辩护,即使得罪师长,也不在乎。在时务学堂课卷修改一事上,熊希龄跟支持维新事业的陈三立、邹代钧产生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当时学堂言论太过激进,而陈三立等人并不认同这样激进的教学,谭嗣同勇于为熊希龄辩护,此举引起陈三立等人不满,也导致他和唐才常以及老师欧阳中鹄之间关系紧张,他倡言:“宗旨所在,亦无不可揭以示众人者,何至黄遽至此?平日互相劝勉者,全在‘杀身灭族’四字,岂临小小利害而变其初心乎?”。可见言论之激烈,复生之勇气。

长啸对西风,觉志气、凌云缥缈。何为志气?志气就是决心做成某件事情的气概,以及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的精神。在我看来,谭嗣同的志气就是敢想敢做,自己认定的事情无论有多么困难都将走下去,这也是他能留名于史的原因吧。谭嗣同认为变法成功在于民众能否普遍接受新思想,他同时认为,民众能够掌握的新民手段有三:一为书院学堂,二为学会,三为报纸。而这些都为变法革新,在当时的社会,肯定不能直接从上层开始,谭嗣同率先在浏阳进行革新,随之整个湖南开始革新,梁启超评价:“自甲午战事后,益发愤提倡新学,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砺,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唐才常则将算术学馆视为维新运动的萌芽,说到:“今吾四万万人,欲刷国耻,坚国权,伸国力,则其所应讲明而扩充者,政学万绪,条理万端,万其心、万其目、万其耳、弗能究也。湘省直中国之萌芽,浏阳直湘省之萌芽,算学又萌芽之萌芽耳。”当然维新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谭嗣同想要创办报刊之时,在筹划设立《民听报》的过程中,经费不足是最大的障碍。谭本人对此也有陈述:“筹款大难。顷来金陵,四处多方诱惑,竟不能招一人,集一钱,或反从而笑之……此事全仗鄂中筹款矣。”因经费问题,谭嗣同等人想要暂时缓办报纸,但复生并不甘心,请汪康年从《时务报》的盈余中拨一部分来办《民听报》,但由于种种原因,《民听报》最终也没有创办。但他想要通过报纸来传播思想的道路却没有停歇,积极为《时务报》撰文,推荐稿件,推荐作者,搜集资料,并且参与《时务报》馆展开的各项维新运动。这便是志气满胸的谭嗣同,纵使前路坎坷,一条不通,还有第二条,总之决心一定,便再不更改,直到做成为止。

义气震天地,豪气冲云天。说到谭嗣同的义气,就不得不提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领导人物,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发展农、工、商业等方面的政治改良运动,然而变法触动了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短短百日便已夭折。真正让慈溪生气的还是,光绪皇帝以及维新派人士想要“围院锢后”,当事情败露后,慈禧太后怒不可遏,先是在瀛台囚禁光绪帝,随后又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当时梁启超和谭嗣同正在密谋搭救光绪帝,正在这个紧张时刻,他俩收到了康有为被逮捕的消息,随后谭嗣同建议梁启超进入日本使馆,并且通过伊藤博文搭救康有为,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记载:

至初六日变遂发。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

随后在梁启超在得到伊藤博文的帮助后,谭嗣同久等官兵不到,于是就到日使馆,与梁告别,并委托梁将自己的书稿以及家书保存好,并且豪情满胸的说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随后谭嗣同回到家中与大刀王五依旧密谋营救光绪帝,最终未果,于第二日被捕。此等重义之人,又怎能不被后世所铭记呢?再说谭嗣同的豪气,我觉得但凡听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人不被他的豪气所折服吧?我们再次回到谭嗣同被捕的前一天,当时有许多日本的有志之士劝说谭嗣同去日本避难,而复生大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何等豪气冲天,又何等悲壮,使人潸然泪下,为之动容。最终复生被捕入狱,入狱后,态度激烈,依旧豪气不减,据狱卒描述“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为何,笑曰,作诗耳。”

1998年9月28日,这一天紫禁城的上空布满了愁云,放佛预示着大清的黑暗将一直笼罩人间,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光芒似乎永远无法冲破黑暗,照亮明天。萧瑟的秋风吹拂在谭嗣同的脸上,此时的他似乎早已看透一切,坦然中带着些许期盼,当他被送于刑场之时,他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临终之际,又号于众曰:“是日每斩一首级,则异日必有一千倍人起而维信。”终于,复生带着他的报国信念,离我们而去,走向另一个世界。梁启超闻讯后,痛苦不已,称复生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复生走了,他带着自己满腔的热血,带着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脱离了晚清这个黑暗的世界。他志在报国,然则理想终究被黑暗的政治所击碎,但他思想的火花必将影响后辈。他侠行天下,但愿他的灵魂能永存,带他游遍天下。

湖北巡抚谭继洵,为何不出面救下自己的儿子谭嗣同

前言:

说到谭嗣同大家肯定是对他非常了解的,谭嗣同是维新派人士,参加并领导戊戌变法,

身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可谓是名声大噪,后世人尽皆知的是戊戌六君子都是为了挽救晚清的亡国之路

,而清朝统治者却将如此的人才砍头,只为了讨好外国人能够得到一时的苟延残喘,可谓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谭嗣同身虽死,但也留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警世名言,谭嗣同其实有非常深厚的家庭背景,其父亲是湖北巡抚谭继洵,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官,但是在谭嗣同被押进大牢的时候,谭继洵却一直无动于衷,没有出面尝试救下自己的儿子,更没有去探望自己的儿子,谭嗣同的妻子竭尽全力去救,谭嗣同的朋友也都费心费力的去救他,就连与谭继洵并不合的张之洞都出面为其求情,是何原因让谭继洵不为所动?

性格使然加之谭继洵想要保住头顶乌纱

谭继洵虽说做的官职不小,但本人确实算得上是一个

鼠胆之人

,而且谭继洵思想顽固不支持自己的儿子去进行变法维新,

认为祖宗之法怎有变之道理

?先说说谭继洵老先生的胆小,其胆小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不论别人拿他做什么事,只要是有一点点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官职生涯或者是人身安全的,

谭继洵老先生就装聋作哑,扯东扯西,避而远之不谈正事儿,

这种态度也是气的张之洞不行,即使在晚期张之洞竭力拉上谭继洵一起上书的时候,谭继洵也无非只是加了个“臣附议”,这样的行为即使出了事儿也不会波及到谭继洵本身。

再说说

谭继洵的顽固思想

,对于儿子谭嗣同的变法维新,谭继洵心理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谭继洵觉得这种毁祖宗法度的事情,一旦爆发出来就肯定会波及到自己,再加之谭继洵很珍惜自己的头顶的乌纱帽,在这种大义凌然的话题上,谭嗣同与他的父亲永远都是无话可说的,谭继洵深知太后不会同意变法这种事情,他也知道太后的手段有多么狠毒,想想那种凄惨的下场,谭继洵就浑身发憷,年纪也是愈发增长的谭继洵,

实在不想在晚年时期因为自己儿子不安分而牵连到自己也受伤害

,在做官这件事上,谭继洵永远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不渴望能够爬到多高的位置,

只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这个铁饭碗不丢就万事大吉了

,这样的态度也是决定了谭继洵不如其儿子有魄力的原因。

一身凛然正气的谭嗣同不希望牵连老爹:

谭嗣同自己深知与父亲的意见永远不可能相同,

他还是一个有壮志、豪情的人

,谭嗣同一心想着去改变这个社会的黑暗,也会时常与一帮人探讨救国变法之路,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像谭嗣同一样有着变法之心,所以

谭嗣同才能够最终与其他人发动变法。

谭嗣同对于自己的身死心知是无法改变的了,

也就不想有任何其他人被牵连到这场风波之中,

更何况是生养自己的父亲,如果自己身边的人贸然上书去为自己求情,可能会和自己有一样的下场,而且谭嗣同认为如果自己的身消道死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他觉得这是完完全全可以接受的

他觉得现代黑暗社会笼罩下的百姓,已经没有了进取之心,

都只会安身于一处,过着自己一穷二白的安安稳稳的小日子,谭嗣同认为他的死,可以给社会底层的百姓以及知识分子提一个醒,一是

可以让大家知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了解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了社会的存亡,如果大家再不站起来奋起反抗的话,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国家灭亡,人民百姓遭到外国列强的坑杀与奴役罢了;第二点是,

他一个人的死能够让大千知识阶层的积极分子认识到变法救国的益处,

让更多人知道只有变法才能挽救自己的国家,

只有变法图强才能让自己不受到外来的侵略

谭嗣同的好朋友都知道,必须营救谭嗣同,因为有如此豪情的变法分子已经不多了

,营救谭嗣同就等于营救大清国的命运,

这样简单粗暴的道理,只有清政府掌权的人不予理会,谭嗣同的好朋友曾想劫大狱,也曾想过狸猫换太子,找人代替谭嗣同去死,但也都被谭嗣同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谭嗣同不想让朋友救自己

,也更不想让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丢掉性命了。

谭继洵认为张之洞出手相救也就够了

与谭继洵并不对付的张之洞,在最后时期出面在太后面前向张之洞求情,张之洞是一位不卑不亢的人,在朝中内外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张之洞因为佩服这帮维新派人的胆气

,而

毅然决然的在太后手中抢人生命

,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可惜张之洞也无能为力,救不下谭嗣同等人的性命,可能谭继洵觉得张之洞都出手了,如果还不能救出自己的儿子,自己上不上书也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谭继洵暗中寻人帮助,

最后找到了关系动摇了张之洞,毕竟张之洞和自己不是什么亲朋好友,能在那个时候站出来支持戊戌六君子,老谭也许已经倾家荡产了,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张之洞,

这也只能是个想象,其实还是张之洞自发的营救最为靠谱。

结语:

就连张之洞都能够出手相救,但自己的亲生父亲谭继洵却为了自己的头顶乌纱而置之不理,或许在狱中的谭嗣同虽然不希望父亲救他,但实则心中也在等着谭继洵上书的消息传到自己耳朵中吧,可惜到了最后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听到。虽然谭继洵对于自己的儿子视而不见,但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慈禧的魔抓,被革职软禁于家中,也不知道谭继洵心理究竟是怎样想的,令人捉摸不透。

#文史知识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34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