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莒国故城

莒国故城是春秋至战国初期莒国三代古国都城所在都城,位于今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故城由大小城组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大段城墙犹存,至今仍然雄伟壮观。

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后村南50米,西墙伸到刘家菜园、韩家菜园前至南关村的消气岭以东。东南角湮没已久,无从查考。东墙所经至傅家洼以西,地名为“城子”。北墙至县化肥厂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东西各有一段长200米,高3米的残墙。东南至潍徐公路一喧有明显的高地,特别是“消气岭”一带,墙基仍高2米多。

城内冶铁、铸钱、制陶作坊遗址历历在目。宏伟的莒国城池,是贵族们当年豪华风貌的见证。另外,莒所属城邑还有介根、郯、且于、郠、密、纪鄣、向、寿舒、寿余、大庞、蒲侯氏、常仪靡、防等。春秋时的莒国,国力强盛,多次参与列国间的会盟和战争,鲸吞不少周围的小国。莒城作为莒国的都城而成为古代中国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水经注》记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内城方12里,郭周40许里”。元代缩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砖,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莒州”之说。现存断垣1650米,高7至8米,宽40米。

莒国故城

《莒国古城》第一篇:《莒国古城•宏图已展》

莒国古城是莒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的“龙头项目”,也是提升城市品位、“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实现“一强三名”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莒国古城项目自2017年11月16日开工奠基以来,专项规划、基础施工、招商融资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一座独具特色的水系之城、传承历史的文化之城、意境优美的精美之城、业态丰富的活力之城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本台从今日起推出《莒国古城》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一篇《莒国古城宏图已展》。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建设莒国古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要建好莒国古城,规划则是实施这项重大工程的“第一道工序”。

本着对历史、对群众、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莒国古城规划图纸20易其稿。先后聘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无锡赛博旅游文创公司、山西古建筑集团、苏州园林、北京锋尚文化传媒等全国一流的规划团队、运营团队、施工团队、灯光团队,联袂打造莒国古城。

莒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莒国古城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立强:在具体规划过程中,我们反复研究论证,宁可在规划上多花点时间,也要做到最好、最理想,争取不留遗憾。最后确定以春秋莒国为核心,在古城中展现春秋、汉代、明清等三四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以传承历史文脉,体现莒国古城特色。

一项项的修改完善,一项项的深化细化,在古城规划团队的艰苦努力和全县各界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对规划方案反复推敲论证,目前古城规划图框架已定,一座宏伟的古城已经迫不及待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风貌。

莒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莒国古城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立强:莒国古城首先是个民生工程,其次是商业综合体项目、文化旅游项目,最终目标是打造山东莒文化核心体验区。在布局构思上,重点打造春秋莒王宫,把莒王宫作为古城核心吸引物,与南面的春秋城墙相互照应,中间用文化大道形成的中轴线相互连接,以支撑起“莒国古城”这个称号。南门作为主门,围绕莒王宫,东部片区主要做商业,西部片区主要做仿古居住院落,商业和仿古居住院落采用简约的明清风格来做。

莒县是千年古县,历史永久,文脉深厚,莒文化与鲁文化、齐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毋忘在莒的佳话流传至今。为了把把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融入和体现到莒国古城中,古城规划团队精心梳理莒文化历史脉络,合理布局,彰显特色,真正让莒国古城做出特色、做成典范、做成品牌。

莒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莒国古城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立强:莒国古城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体现历史文脉的传承,以莒文化为核心,从古到今找出脉络,打造一座延续了3000年历史文化的古城,为了做好这一点,文化组的同志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莒地文化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提炼,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莒王宫等十大文化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是一个故事,体现一种文化。

虽然框架已定,宏图已展,要使古城建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人民群众的检验,莒国古城的规划工作就始终在路上。

莒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莒国古城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立强:目前,古城规划虽然已经定稿,但是把规划从“图上”落地“地上”还有一定距离,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将根据具体情况,在细节上做进一步调整优化,总体把握的原则就是,确保把莒国古城打造成一座独具特色的水系之城、传承历史的文化之城、意境优美的休闲之城、业态丰富的活力之城,打造成可以流传后世的精品工程。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邾国始于西周后为楚国所灭

文图 若愚

邾国故城,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俗称纪王城。古城平面近似长方形。遗址总面积约9 平方公里,东西横距2530米,南北纵距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2015 年3 月至7 月对邾国故城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930 平方米,发掘遗迹单位757 个,其中灰坑715 座、水井11 口、沟24 条、墓葬4 座、房子1 座、窑炉2 座。

东周时期(前770年-前256年)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东南12.5公里,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北枕峄山,南依廓山,地势开阔。地貌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源于峄山的金水河自东向西穿过故城,汇入白马河。邾国故城自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建立,至北齐年间(550年-577年)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经考证,城内分布有邾国宫殿区、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区。

邾国是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西周始封,至前614年(鲁文公十三年)始迁于峄,后为楚所灭,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直到北齐年间(550年-577年),才迁徙到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

建国后,在故城内外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重要的有秦诏文陶量、春秋"弗敏父"铜鼎及各类铜兵器、礼器、印玺等,尤其东周陶文出土数量达3000余件。

邾国故城遗址内台墓、土冢、陶片、灰烬到处可见。邾国故城内中部偏北有一高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40米,俗称"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筑瓦片、花纹砖、云纹瓦当等,断崖上发现夯土层,间有少量础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为宫殿区所在。故城内东北角,地形高低悬殊,多为黄土断崖,且多土冢。建国前后曾在此发现古墓,并有周代带铭铜器多件出土,考为邾国贵族的墓葬区。故城内西南角金张庄村附近的金水河两岸,曾发现多处古陶窑遗迹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为邾国制陶作坊区。故城东北城墙处,有两个周长10多米的土台,俗称"炮台",台上发现东周陶片,据考当为邾国防御设施。

故城构筑利用山间高地,具有战略防御特点。后存城墙4000米,残高3-4米,最高处约7米。墙基宽20-30米,夯筑。城内中部偏北处有一高地,发现大片夯土、础石、花纹砖等建筑材料,经考证是邾国宫殿区。此外在故城东北发现邾国贵族墓地,在城西南金水河两岸发现邾国手工业作坊区。

古帝颛顼(zhuan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邾国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被视为叛逆,借故向周王诬告夷父颜。

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夷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后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至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十三年)始迁于峄,至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在此建都400余年。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秦置邹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元魏,直至北齐年间迁徙在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有关史料记载,邾国国都曾3次迁徙。《太平寰宇记》称古邾城即古邹城,是孔子父叔梁纥所治之邑,即陬邑,亦即春秋时古邾国最初定都之訾娄。一说,故邾城曾在邾瑕(即今济宁市南5公里处);有旧县志谓今北宿镇故下(曾名故县)是邾未迁绎时之故城。后说现无确据。而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在峄山之阳建立的都城,即邾国故城,历史典籍有确切记载。《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古时绎与峄同,后写作峄。峄山,又名东山、邹山。因其"怪石万叠,络绎如丝,故名绎焉。"《前汉书地理志》"鲁国驺县,故邾国,峄山在北。"刘会《邹山记》载:"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邾城在鲁国驺县,《左传》卜迁于绎,即此地也。"唐杜佑《通典》载:"故邾国城在县东南,周围四十里,上冠峰峦,下属沟壑。"故邾城又俗名纪王城。峄山上有纪王棚、纪王墓等遗迹。清雍正年间邹县令王尔鉴曾为纪王城题诗曰:"文公迁绎处,群呼纪王城。至今人莫辩,衰草暮云平。"而唐代以前并无纪王城之名。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邹县县长臧家祎督修而未付梓的《邹县新志》载:"或以为《春秋》昭公十八年,鄅子为邾所袭,从帑于邾。鄅、纪声相近,纪王殆鄅子也。此说见《邹县正志》。或以为莒有莒纪公,见《春秋》文公十八年。《左氏传》杜注:'纪号也。莒夷无谥,故有别号。'邾莒皆夷,故君有此称……或以为纪侯所迁,故称为纪。"清康熙年间邹县令娄一均曾题"邾城怀古诗"一首,兹抄录于此:邾城远眺日初昏,望里牛羊返旧村。故国空传临漷水,雄风枉自说鱼门。颓墙飞燕临高下,茂草凭狐长子孙。唯有峄峰长不改,千秋屹峙一昆仑。

蔡国故城3000年!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蔡国都城遗址,又是蔡姓发源地

1、蔡国故城是西周和春秋时期蔡国都城,作为蔡国都城长达500年。今存蔡国故城遗址,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西周古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别名也叫上蔡县驿,是从后来驿站的说法,位于今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南。

2、蔡国始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遂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蔡叔度遂在芦岗东侧建都,修筑都城,未竣而殁。周成王三年,其子姬胡继续修建而成。

3、春秋时蔡灵侯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灵侯,蔡第一次被灭,楚公子弃疾任蔡公。前530年,弃疾即位,即楚平王,蔡平侯庐复国,旋迁都于吕,称新蔡,后蔡昭侯又从新蔡迁于州来,称下蔡,因此蔡国的故都称上蔡。蔡国都上蔡五百余年。

4、蔡国故城,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周长10490米,高4-11米,宽15-25米,城门最宽处有百米以上。面积8.86平方公里,东西略短,南北稍长。据清康熙年间撰修的《上蔡县志》记载:"蔡国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围二十余里,其形如山……"。故城有城门,有瓮城、门卫房,内有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外有护城河、蔡侯墓及贵族墓葬区等。

5、西、南城墙现保存较为完好,城墙为黄粘土夯筑而成,小夯窝圆底,每层厚8-14厘米。城墙内部明显分为上下三个层次,就是修复加高所致。故城西垣高台之上有蔡侯望河楼,北垣有烽火台。

6、春秋时期这里不但是蔡国的国都所在地,而且战国时期也是楚国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

7、蔡国都城南面三门,东面、西面、北面各两门,共九门,谓之九门九关。最大的城门长116米,宽87米,其规格之大,实属罕见,九道旧城门遗址还依然清晰尚存。

8、蔡侯的宫殿区座落在蔡城中央,高出地面约3米,周围流涧环抱。城内并有居民区、街道和制作各种器物的作坊。

(博图角摄影师周一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26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