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理坑金家井

理坑金家井位于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时代为宋。理坑金家井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理坑金家井,理坑金家井简介,理坑金家井-上饶市婺源县理坑金家井旅游指南

点赞 | 这位热爱乡土历史文化的金井人创建了一家“老金井时光驿站”!

我的家乡晋江市金井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在这里,只要有心,你就会发现古井、古街、古厝,还可以看到古石城、古渔港、古村落,这些都可以找到历史留下的印记。

理坑金家井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高楼林立,历史的印痕在我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于是,我便成为一个喜欢收藏老物件,珍藏旧时光的人,并把他们放在了我的馆藏里。

谢清源

热爱乡土历史文化的泉州“80后”

老照片不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的,定格的都是历史瞬间。金井镇区经过旧城改造后,原有标志性建筑很多都已难寻,但这些建筑承载着金井人的乡愁情怀。我曾访遍社会各界人士,却极少能再发现这些经典建筑的照片。有一天下午,经过曾任金井镇侨联的蔡碧山老主席家门口时,他正坐在门口藤椅上,遂上门拜访。得知我正找寻老照片,蔡老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愿意全力支持。他从书架上拿出了一本《金井侨联成立四十周年特刊》。再次翻阅时发现,原来该书刊载有侨联大厦、卫生院、戏院、旧街、车站、供销社等金井镇的经典建筑物。这一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馆藏着金井地区近百年来的建筑、事件、人物和教育等方面的历史老照片共600余张。在这些照片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父辈经历的沧桑,童年时的我们,还有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大街小巷。父亲的表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到香港后就很少回到家乡,现在退休了,回乡的次数才逐渐增多。站在林立的高楼丛中的他,虽然对故乡喜人的建设成就赞不绝口,心中却似乎略带着点失落……可是,当他走进我的“时光驿站”,面对泛黄的侨批、厚重的蓑衣、熟悉的蒸笼以及他赴港前赠送我家的“轿椅”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这些老物件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他记忆的闸门,许多过往在一瞬间涌现了出来……

作者收藏的民国茶壶

亲戚得知我爱好收藏老物件,送来了一个他珍藏的民国瓷碗。这个瓷碗烧制有文字和图案,还有“香生玉粒”四个大字,落款为“毓英三校校董会赠”,还有梅花枝头喜鹊报喜的图案。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碗。1891年,许声炎牧师创建了毓英学堂,为何碗上文字会有三校之说?带着种种疑问,我拜访了近百岁高龄曾在学校任教的蔡老师。对于这个碗的历史,他娓娓道来。原来,获赠该碗的先生是位学校老师,获赠时间大约是在1940年7月,正是毕业季。抗战期间,毓英学校设了两个分校:湖厝毓英分校、下寮毓英分校,加上金井本校区刚好称为毓英三校。这近80年历史的“香生玉粒”碗,是1940年毓英学校毕业班成绩显著,毓英三校校董会为褒奖任课老师而特制瓷碗相赠。见证历史沧桑的毓英瓷碗,散发着玉粒芬芳。

在我的“时光驿站”里,没有价值连城的宝贝,但每一个老物件都有故事,它们大都是闽南地区常用的老物件,比如:鸡公碗、木箱、摇篮、蓑衣、石秤砣、木犁、算盘、商号、商行账本,还有近代的侨批、木犁、地下斗争革命文物、各个时期的钱币、侨汇券、粮票等实物。收藏这些老物件,有时候也需要运气。前几年,我苦寻一部老式自行车久久未果,今年与一老干部聊天时,她想起当年下乡工作的“坐骑”——凤凰牌双杠自行车,可能还在,可以赠予。于是,她打电话回娘家,确认自行车还在仓库,我顿时欣喜若狂!自行车被馆藏后,经上油保养,富有年代感,甚至那铁铃还能响声洪亮。

作者收藏的梳妆台

一张张留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和老物件仿佛让人瞬间穿越到了过去。在这里,能沿着老金井的照片,徜徉于散发浓浓家乡味的静水深流;在这里,能轻触简单质朴的竹篮木椅,追寻着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童年梦想;在这里,能远离浮躁静下心来,侧耳倾听跳跃的古老钟声;在这里,有许多你似曾相识渐入梦境的东西牵连着你的梦。

每一件老物品的背后镌刻的是时光流逝后的印记。今天,将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串联起来,揭开了老金井神秘的面纱;旧时的生活习俗、人文风尚将我们带回到那段纯朴的岁月。

他官至宰相,但一生只读一本书,凭这本书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赵普是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也是开国功臣,曾经三次被任命为宰相。他出身小吏,但却特别勤学,后世很多人以他为榜样。《三字经》中有这么几句话,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这是对赵普勤奋学习的极大肯定,同时,赵普曾经说过一句话,流传至今,读书人几乎都耳熟能详,这句话叫作: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当上宰相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他,发现他每天回家就把门关起来,取出书来开始读。第二天处理朝政事务,十分轻车熟路,信手捏来,人们很惊讶,以为他一定藏着一部奇书偷偷读,不肯告诉世人。

后来,他的家人发现他的书箱里面藏的,只有一部《论语》。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赵普继续担任宰相。赵匡义也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他组织编写了一本书叫《太平御览》,告诫自己每天都要翻看一些书中内容,他常说只要打开书本,就有好处,于是成语开卷有益就这样产生了。再次担任宰相后,赵普对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书,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臣拿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从一个小吏到宰相,七十一岁病逝,赵普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他读书不多,但是却精读,他的治国道理都是来自论语,赵普病逝后,家人打开书箱,发现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所以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我们现在的读书人,确实应该和赵中令学学,确实应该学学老祖先的智慧,顺便也让自己变的更有智慧。

广东李氏历史名人传之一——南宋爱国抗金将领、理学家、慈善家李富

唐安王世胄,宋制幹名家

天潢濬脉

忠孝传芳

广东李氏人物传

广东李氏

历史名人

1

唐江王李元祥十八世孙 李富

南宋爱国抗金将领

理学家、慈善家

李富

一、三千义旅,抗金勤王;

二、三十四座,周济群生;

三、事母至孝,为母祈寿;

四、广修寺院,开讲课徒;

五、推崇妈祖,配享祖庙;

六、白水都公,统领圣侯。

南宋爱国抗金将领

李富生平和历史功绩

李富(1085~1162年),字子诚,号澹轩,北宋元丰八年生于福建莆田白塘,是南宋杰出的爱国抗金将领。李富是唐江王李元祥十八世孙,入莆始祖李伯玉的五世孙,他因抗金有功任殿前统制司幹办公事官(简称“制幹”,故世称李富为“李制幹”)。

广东省内潮州、汕头、汕尾、揭阳、惠州、廉江等地,均有李富裔孙播迁繁衍,蔚为大族者有揭阳李涵江公、陆丰李琼公、惠来李特奇公等宗支……其中,海陆惠文物保护单位——思敬堂即奉祀有李富公香火。

另外,据传澄海蚁姓宗祠永思堂奉祀的“兴田公”即李富公,本中心未作深入探究,权当道听,且按下不表。

李富的历史功绩和历史评价我们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理学名宿——讲学课徒,奖掖后进

悬挂于莆田白塘李氏祖祠的『种德传心』匾额是李富门人王进之题赠,宋代原物。

李富作为理学家、教育家,造就诸多理学名士,也开创了莆田白塘李氏的簪缨鼎盛局面

李富极其重视文化教育,捐巨款修建兴化军学。他在其修建的莆田梅峰寺卧云轩聚徒讲学,“远近之贤且贫者,咸厚赖焉”,当时名士王进之、龚遂良、徐师仁、廖鹏飞、黄刍、黄庚等都曾出其门下。

南宋特奏名进士、权通判贺州军事王进之在其撰写的《殿前统制司幹办李公墓志铭》中写到“进之辱知于公(李富)二十余年,悉其行谊,敢以实书而铭。”被妈祖文化研究学者誉为“妈祖历史第一篇”、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南宋特奏名进士廖鹏飞于绍兴廿年(1150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到“李侯(李富)以鹏飞久游门下,遂命记之,义不容辞。”

摘录于莆田白塘李氏旧谱的李富门人廖鹏飞于绍兴二十年撰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已知妈祖文献中最早的一篇。

孝子典范——事母笃孝,为母祈寿

莆田四大丛林之一的梅峰寺奉祀檀越主李富

李富的母亲黄氏在生下他的那年,特意舍出一百多亩地捐建梅峰寺(即梅峰光孝寺)。而李富事母至孝、公益之心,至今仍为莆人所称道。王进之撰的李富墓志铭里写到“(李富)母黄氏封太安人,早丧父,事母笃孝,祈以寿考。至捐金钱累巨万不靳辇石与梁三十四所八十二间……太安人享寿九十有八,皆谓公乐施之报也。”“太安人以公受命遂拜重封……归养终养晨昏。惟谨太安人之丧时,公六十有八,哀毁号慕霜露风雨,輙涕下如婴儿状……”。

李富兴建的梅峰寺获得宋徽宗赐额“梅林佛国”

爱国将领——募兵抗金,陈恢复策

莆田白塘李氏祖祠树立的李富文官像

家境殷实的李富文武通才,但他无心科举,却富有爱国之心、慈善之举。据方志记载,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侵,宋都汴京失陷,主战派名臣李纲再次函请李富举兵勤王,李富遂毅然捐献家财,招募义兵3000人,自备海船、粮饷经由海道扬帆北上抗金。孟太后将李富及义旅划归韩世忠部,李富及义旅随部收复建州,攻克大仪,屡立战功,他“身先士卒,苦乐同谋”、“奇正阖辟,变化不穷”。宣抚使张渊赏识李富的为人和才略,推荐他任殿前统制司幹办公事官。岳飞也十分赏识李富,当得知李富欲修家族谱牒,即挥毫写下“李氏谱牒 子孙保之”相赠。

历代名贤岳飞、文天祥、张孝祥、周瑛等为莆田白塘李氏族谱题词(复制品)

慈善楷模——三十四桥,周济群生

莆田白塘李氏祖祠主祀李富文官像,白塘李氏系出唐高祖李渊二十子江王李元祥正统血脉,高悬『帝子天孙』匾额,当之无愧

李富一生爱国爱乡、急公尚义,先后捐家财在莆田县境内修、建了大小石桥34座、凉亭2座;他还捐巨资修郡学、筑海堤,围垦造田3800亩,泽被苍生,造福桑梓;又捐金重修囊山寺、梅峰寺、重兴寺和满月院等。

李富修建的三十四座桥之一的延寿桥,建于南宋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为14孔石梁桥,桥长93.5米,宽2.6米,高8.5米,跨径7.5米,经近900年风雨沧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功德——名刹檀越,妈祖配神

湄洲妈祖祖庙第二位配享神李富的戎装神像

莆田名刹梅峰寺因李富出生而捐建,李富亦为梅峰寺做了巨大的贡献,梅峰寺中建有奉祀李富的“宋檀越制幹李公祠”。

写于宋绍兴二十年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和写于宋绍兴二十一年的《题顺济庙》,是当今专家、学者公认的“已知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和“年代最早的妈祖题咏诗歌”,均系李富重建圣墩顺济妈祖祖庙后,邀请门生廖鹏飞和状元黄公度等当时名士游览歌咏的。

众所周知,李富及其家族莆田白塘李氏在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的的建立、发展、传播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至少明代开始,李富就成为妈祖信仰体系中妈祖的下属神——白水都公,白水即李富出生地白塘湖的别称,都公即李富官职“殿前都统制司幹办公事官”的简称。而如今湄洲妈祖祖庙的八位配享神里,李富即是其一。

时贤今人均认为白塘李氏簪缨累世、蔚为大族,实有赖于李富对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的巨大功德庇佑

名留青史——一代元良,百世师表

李富祠被评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辟为李富纪念馆

李富在身前身后,赢得了无数名贤俊彦的赞誉。譬如南宋名相李纲的评价是“足下材略甲闽南,市井儿童士卒素所怀畏,募兵巨万犹反掌耳。”南宋状元黄公度的评价是“先生忠孝闻于朝廷……从游满闽南……仁义著于海内,每称广施者,必李氏制幹先生。其一代元良,百世师表也。”南宋诗人丁伯桂的评价是“公之学问道德忠孝惠泽,昭晰呈露,人所共知共仰者,可谓古之仁人善士矣。”……此外,李富祠被评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富墓被评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富墓被评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我中心兄弟单位——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李氏委员会李富文化研究中心对本篇图文提供的无私帮助,感佩不忘!

责任编辑:李智强、李友清

广东省李氏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备案登记:广东省民政厅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

协办单位:广东海陆惠李氏理事总会

陆丰市李氏思敬堂文管所

友好单位:福建省李富文化研究中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19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