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

AAA级旅游景区

闽浙赣省革0据地旧址群位于江西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0据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闽浙赣省委机关、省苏维埃旧址、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军五分校旧址、红色列宁公园等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简介,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上饶市横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旅游指南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

㉒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22

赣水那边红一角

建筑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年代:清末

建筑面积:1023㎡

风格:中式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

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桥头王家屋,始建于清末,原为民居“笃庆堂”。建筑坐东朝西,由南北两幢并列组成,相互连接贯通,共4厅12房,建筑面积为1023平方米。旧址内部为抬梁式木架结构,小青瓦屋面,木质门窗。外墙为砖砌风火墙,内墙为土墙、木板隔墙。中厅两侧走道上方,保留有当时书写的“列宁之路”、“马克思路”、“军乐”、“音乐”字样。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成功领导平江起义之后始建。

1931年9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湖南平江召开。中共湘鄂赣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在这一年的7月与9月先后成立,并于随后不久迁驻修水上杉。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苏政府又随省委从上杉迁往万载县小源乡(今仙源乡),在此停驻至1934年1月,近2年时间。期间,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和劳动部、土地部、工农检察部、文化部、卫生部、内务部、国民经济部等七部机关在此办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银质印章

湘鄂赣革命纪念馆藏

湘鄂赣省委、省政府在仙源执政期间,召开了数次重要的会议。1932年8月,全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会上作了有关红军问题、土地问题等的11个决议案,选举王显德为省苏主席,彭德怀、刘建中为副主席。1933年10月,全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作出苏维埃建设、经济建设及肃反工作等项决议,选举何振吾为省苏主席,张金楼、孔荷宠为副主席,同时选出了30名出席全苏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1932年至1934年,在湘鄂赣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三省边区数百万民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湘鄂赣省党组织、苏维埃政权与主力红军都得以发展壮大,土地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从各方面支持苏区政府的工作,经济、文化显示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时期,是湘鄂赣革命斗争史上的兴盛阶段,较稳定的苏区人口约有300万,包括湘、鄂、赣共40余县。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苏维埃在小源,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就是解决土地问题。为了正确整理与分配土地,土地部认真贯彻中央所颁布的土地法令,发出了《省苏通令土字第一号指示》。文件第四项在土地分配的问题上明确指出:分析社会成分,特别是在确定富农时,应以剥削关系为主要标准,反对少数人的随意攻击和感情观念,防止把中农当作富农。

1932年6月,土地部制定了有关土地问题的三个月工作计划,强调了“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农业生产统计”的重要性,以促进土地整理分配工作的展开。为了解决好土地问题,土地部以省苏名义连续颁布了5个相关通令,足见湘鄂赣省苏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正是因此,湘鄂赣省才会成为土地革命的重要实践地。

红三军团司令员和三个政治委员(左起李富春、彭德怀、杨尚昆、滕代远)

湘鄂贛省的军事革命历史同样值得铭记。在这里,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多条有关军事的政策法令,明确政治军事发展方向,开展武装斗争。1932年4月,湘鄂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成立。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围剿”、发展工农红军做出了有力贡献。次年,湘鄂赣省红军主力达到2.5万余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发生了多场战役。在这些战役之中,发生于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的小源保卫战,是规模较大,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役。

1933年3月,红十八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向南昌进发,牵制进犯中央革命根据地之敌。4月7日,敌人乘小源兵力空虚之机,兵分三路向小源——也就是如今的仙源合围。小源危急,省红军总指挥部急令各路红军星夜回援。4月8日至9日凌晨,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和红三师在近万名群众的支援下,与敌激战一昼夜,摧毁了敌军指挥部。歼敌600余名,击毙团长1名,营长2名,连长8名,缴获大量重机枪、步枪,取得了小源保卫战的胜利。

1932年出版《湘鄂赣省红旗半月刊》

在苏区教育文化建设方面,湘鄂赣省苏也并不松懈。1932年5月,省苏政府发出文字第一号训令,在全国苏维埃区域率先提出了“以教育为阶级斗争的武器”的教育思想。训令指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无产阶级所需的政治经济等技术专门人材。因此,要“培养儿童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集团的思想、劳动的身手、革命的热情”,与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教育方针。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在工作中作风优秀、一心为民,因此获得了苏区群众的大力支持。1933年2月7日,苏区红军医院缺少伤病员使用的棉衣、棉絮,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发出了紧急命令。各地群众纷纷响应,捐出家中的旧棉衣。在小源界岭村,甚至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把自己准备用来百年后“睡棺”的新棉衣送往了红军医院。老人的真情不仅感动了红军医院的伤病员,更感动了其他当地群众。事迹传出后,人们纷纷将更多棉衣、棉被送往红军医院,解决了伤病员缺衣少被的燃眉之急。

从1933年9月开始,在国民党军的反复围攻下,湘鄂赣苏区红军和地方武装遭到严重损失。1934年1月,湘鄂赣省苏机关迁至铜鼓,此后不断在多地间迁驻;1934年8月,湘鄂赣苏区成为游击区;1937年12月,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机关撤销。

仙源是湘鄂赣省级机关连续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湘鄂赣省苏区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残酷的反“围剿”斗争。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傅秋涛、江渭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边区军民一道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仙源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被称为“小莫斯科”。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主要由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五分校旧址、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旧址组成。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月山下王家屋,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由仙源当地财主王发润建造。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光绪末年,王氏后裔曾把该屋卖给外国传教士(英国、意大利人)做天主教堂。旧址平面呈“凹”形布局,包括正屋和南北两端向东伸出的侧楼两部分,正屋有3厅8室,侧楼下层1厅1室、上层1室,整体占地面积1175平方米。

旧址内设省委办公厅、省委书记办公室兼卧室、宣传部、组织部、妇女部和少共省委办公室、技术科办公室、列宁室、接待室。旧址中厅墙壁上保留有当时书写的“办公厅”3个黑色繁体美术字。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省军区旧址

湘鄂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清末民初民居。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呈“7”字形布局,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内设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总务部。

湘鄂赣省军区于1932年春在小源成立,驻扎近两年时间。湘鄂赣省军区成立后,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先后对全省红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整编,增强了全省主力红军的力量。此外,军区还组建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培养了近千名军政干部;取得了港口战役、株木桥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湘鄂赣苏区的“围剿”;牵制国民党60多个团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红旗》报社旧址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红旗》报社旧址原为王家祠堂,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是清朝同治年间由仙源王家会众集资建造。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2年4月15日,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的省委机关报——《红旗》在小源创刊。该报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党的政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指导各地党的工作;揭露国民党的造谣与欺骗,动员全省苏区人民参军参战,巩固和发展新的苏区。该报每期4开2版,发行约1500份,共编辑出版了近70期,辟有“国内外消息”“省区要闻”和“红军简讯”等栏目。《红旗》报社在编印《红旗》报的同时,还负责编印临时性的《红旗小报》、《政治消息报》和理论性的《转变月刊》,在湘鄂赣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宣传作用。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位于新市村,始建于民国8年,原为村民袁爱家中的祠堂。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分上下两进,进间有一口约9.5平方米的天井,有房屋4间,建筑面积462平方米,上进中墙上保存有当时书写的红五分校“校歌”,。

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是1932年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以后,以原省苏维埃领导的军事学校基础建立起来的。1932年4月12日,随湘鄂赣省委一道迁至小源,下设军事教育处、政治处和管理处。共培养军政干部近900人,加强了湘鄂赣省红军和各县警卫团、游击队的领导力量,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胡代江

【热点】【美丽中国乡约江西】快来婺源耍,这个古村进入颜值巅峰,错过再等一年!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加紧修缮中……

1935年5月10日,中国工农挺进师进入安民乡安岱后村,并在此迅速站稳阵脚,开辟了以安岱后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仅存的15个革命根据地之一。

为追寻红色记忆

延续革命精神

今年4月

刘英、粟裕旧居等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

启动修缮

目前

各项工作正在加班加点推进中

跟着小编前去看看进展如何

安岱后村16号是刘英、粟裕开展革命根据地建设时居住的房屋。在施工现场,工人们正趁着晴好天气进行瓦片翻新。

经过数月的修缮,旧居原本破损腐烂的部分梁柱、墙壁已经补好,坍塌的夯土墙也修复了。其中,调整倾斜的大木结构是修缮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项目施工负责人 林建雄:南厢房往西边偏的,正厢房是往东边偏,我们要用大木把它拉回来。板壁都要卸掉,工程量很大,如果拉不好的话,大木这些榫都要拉断,我们花了20多天。

工人们按照省保单位修缮标准,按照原来的形制、材料、结构和工艺,将旧居原汁原味地修复回去。

项目施工负责人说,由于今年雨水天气较多,给修缮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了加快进度,除了赶在晴好天气抢抓工期,他们也做了另一手准备。

项目施工负责人 林建雄:下雨天室内三合土的地面是可以做的,如果天气好,外面的水沟那些先做,进度就可以快一点。

目前,刘英、粟裕旧居修缮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与此同时,位于安岱后村20号的挺进师机关和浙西南特委旧址也在加紧修缮。这也是一幢两层旧居,总占地面积32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8平方米。

我们看到,这里已完成瓦片翻新、旧木料更换、墙面修复等工作,剩下的地面平整、天井修复也即将完成。

在安岱后村,越来越多“沉睡”的红色文化印记正在“复苏”。接下去,安民乡将依托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充分挖掘红色革命人物故事和精神,展示和弘扬“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安民乡党委书记 张淑芳:接下来我们会做一个广场,四个主题的布展,分别是红军主会场展馆重新布局,然后呢,就是丹山纪念广场,旁边还有一个丹山旧居,我们依托丹山旧居布局一个革命文物纪念馆,还有留下来两个,分别是刘英纪念馆和粟裕纪念馆。

一起期待

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早日修缮完成吧

红色金融史(二十四):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

1934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闽浙赣苏区创始人及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主席方志敏于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次年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概况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由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们前仆后继、领导创建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苏维埃区域之一,中央苏区的右翼屏障。

1927年8月下旬,方志敏潜回江西弋阳家乡,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同邵式平、黄道等同志一起,以赣东北为基地,举起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旗帜,组织农民暴动。从党的八七会议到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全面抗战之前,闽浙赣根据地的斗争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赣东北、闽北两大根据地创建后合并,成立红十军和赣东北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至1933年10月,形成包括福建崇安,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弋阳、横峰等26县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进入了根据地发展的全盛时期;1933年10月至1934年底,根据地军民投入到保卫和巩固苏区的斗争中;1935年初,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十军转入三年游击战争,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包括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四个省,由赣东北、闽北、浙西三个苏区根据地和皖南、浙南两个游击根据地所组成,四省边界地区80多个县、苏区人口100多万人,游击区人口达1000万人,在这块红色热土上诞生并发展壮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红十军转战在赣东北、闽北、皖南、浙西地区,与敌战斗千余次,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以及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浴血奋战,功不可没。

方志敏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是早期闽浙赣省委书记、第一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方志敏的正确领导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在对敌斗争、根据地建设、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创造。军事斗争方面,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依靠人民战争,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胜利地粉碎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在党的建设方面,到1931年9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成立时,全省有442个党支部,党员1.2万人;1932年11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改组为闽浙赣省委,全省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特别是在根据地经济金融建设上,闽浙赣苏区有许多建树,创设苏维埃银行、发行红色股票,鼓励开放的边贸活动,形成几条对外贸易路线发展国民经济,以增加财政收入。

方志敏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根据地积累的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关于红色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有很好创造”的“坚强的苏维埃阵地”。

二、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的财政与经济

赣东北地区以自然经济为主。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农业凋敝、工商业衰败、市场萧条。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劣绅手中,80%以上的土地被占人口总数9.5%的地主、富农所占有。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地租对半开、三七开,极为苛刻,除粮食要交租外,其他种种苛捐杂税如人丁税、烟酒税、夫子捐、军队过境招待费等,多达百种;在城镇,仅有一些铁器、染坊、槽坊、酱坊等个体手工作坊,生产力落后,工人工资微薄;市场上工农业剪刀差严重,据《弋阳县志》记载,当时要以两升米价才能买到一块肥皂和半斤洋油。广大群众生活入不敷出,80%以上的农民不得已靠高利贷借债度日,最低年利3分,6—7分也是常事,流传甚广的民谣“一担谷子借九年,九十九担送堂前”,是当时百姓受重利残酷盘剥的真实写照。

早在1926年秋,邵式平、黄道、江宗海等革命同志活跃在赣东北地区组织工农运动,反抗地主豪绅的压榨剥削。大革命失败后,以方志敏为领导的赣东北党组织,自1927年12月发动弋阳、横峰两县农民革命暴动,在信江沿岸燃起革命之火,成功开辟信江革命根据地之后,接连粉碎国民党四次局部“围剿”,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并于1931年4月击溃蒋介石反动集团第二次反革命“围剿”,发展形成以横峰葛源为中心,包括信江沿岸各县的赣东北特区革命根据地。

革命斗争一步步地胜利推进,红军将广大群众从暗无天日的压榨剥削中解放出来,翻身当家作主,改变贫苦命运,每一块新创建的根据地都需要展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以巩固根据地政权,进而巩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从信江根据地时期开始,苏维埃政府加强对经济金融工作的领导,实行优先发展农业、扶持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政策。1929年10月1日至3日方志敏在弋阳县九区主持召开了信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信江苏维埃政府政纲》,《政纲》关于财经、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没收一万元以上的工厂、作坊或商店,由当地苏维埃政府与工会共同管理;没收豪绅地主、寺庙祠堂的土地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销毁一切田契,宣布一切高利贷无效;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1930年3月20日,信江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颁布《信江苏维埃临时组织法》,在执行委员会之下,分设内务、财政、军事、惩治反革命、人民经济、土地、教育、红色救济等八个委员会,管理各项工作。

1931年11月,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改建为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后成为闽浙赣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

同年8月1日,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随即撤销,1931年3月,赣东北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横峰县葛源召开,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任主席。赣东北特区时期,根据地在方志敏同志的主持领导下,颁布《临时土地法》《劳动法》,开展土地分配运动和耕种运动,开展“反懒惰斗争”,加强劳动教育,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幅每年达到了10%以上;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加固堤坝,1928年到1930年间,兴修的水利工程多达100多个,受益农田灌溉面积60多万亩;提出“大办苏维埃工业”“保护贸易自由”的经济方针,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建立合作社和国营商店、开办工厂,各县、区、乡开办了规模不等的兵工厂、印刷厂、织布厂、煤矿厂、制糖厂、造纸厂等工厂,雨伞、木器、铁器等生产合作社以及大大小小国营和集体经济组织达20多家;苏维埃政府根据1931年11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对土地税、农业税、商业税开征计税,增加财政收入,充实财政实力,1930年12月30日赣东北特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到,从1928年到1930年根据地财政实现了年年都有结余,并可提供十万元的黄金上交中央。

经济的活跃少不了金融的调节。筹建劳动人民自己的银行,取消一切高利贷契约,调节资金短缺,支持经济建设,早早就提上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议事日程。在《信江苏维埃政府政纲》中,提出“组织农业银行及信用合作社,经手办理低利储、贷”的金融事业计划,并将销毁一切田契及其他剥削农民契约,废除一切高利贷和封建债务列入《施政大纲》中。为解决废债后群众的资金短缺问题,对于民间的自由借贷,苏维埃政府规定不允许超过一分五厘。

三、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

1930年六七月间,信江苏维埃政府召开会议研究成立银行事宜,会议决定由财委会主席邵忠负责筹建“信江苏维埃贫民银行”。不久,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变化,7月,信江特委与负责领导景德镇、波阳、湖口的东北特委在江西弋阳县合并组成中共赣东北特委,于是正在筹建中的信江苏维埃贫民银行直接改称为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1930年10月16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赣东北根据地第一所苏维埃银行——特区贫民银行正式在弋阳县芳家墩成立,经方志敏提名,行长由财委会主席邵忠出任。特区贫民银行由苏维埃政府财经委员会直接领导,在行长之下设经理和干事股、会计股、出纳股等职能部门,初建时有6名工作人员。

在第一、二次反“围剿”的激烈战事中,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不断随军转移,到1931年冬迁往葛源。在随军转移的过程中,行长邵忠不幸去世,宁春生继任财委会主席兼任特区贫民银行行长。此后,宁春生调任消费合作社经理,方志敏将随红十军行动的供给部长张其德从前线调回,担任财委会主席兼任特区贫民银行行长。

成立以来,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坚持充实发行基金,严格适量发行苏区货币。苏维埃政府核定特区贫民银行发行基金为20万元,印发4万元贫民银行券,以银元为本位,代表本位币银元作为市场上流通交易的货币。银行成立后,以行长邵忠的名义发布了成立公告,先向工农群众集股1万元,财政拨款20万元筹集到最初的发行基金。1931年5月开始发行了面额为2角、5角的纸币,发行数量严格控制在1万元以内。

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2角银元券(正面)

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2角银元券(背面)

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5角银元券(正面)

1931年年中,由于国民党的“围剿”,根据地战事吃紧,经济困难,财政入不敷出。到1931年七八月间,特区贫民银行适时增发了3万元贫民银行券,以解决财政临时性困难,支援战争。存续期间,特区贫民银行坚持维护纸币信誉和保证财政有一定发行基金储备的基本原则,以20万元的保证基金总计发行了4万元纸币,大约只是当时1个月的军政费用,流通在信江两岸。

四、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

为扩大银行券的使用范围,争夺货币流通市场,活跃内外贸易,苏维埃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一是严禁私人银行纸币,只有苏维埃的银行有权发行货币,发行的纸币保证兑换银元;二是在苏区内一律使用苏区票,国营商店、消费合作社、工农药店只能收贫民银行券,不收银元,白区纸币只能用于到白区购买物资;三是允许白区商人到苏区做生意,但销售所得的贫民银行券只能用于苏区购买物资,不能兑换银元;四是到白区采购需经过批准,向银行兑换银元;五是对拒不收受苏币的商人,给以宣传解释,对有意拒收和破坏贫民银行券的奸商和敌人坚决予以打击;六是对旧的金属、铸币、银元、铜板、银毫加大政治宣传,结合政治军事形势,将贫民银行建立的目的和意义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做到人人皆知,将通过以上管控货币的政策和举措,保证贫民银行券在市场上顺畅流通。

这些政策原则还印在了银行纸币背面,即“本行钞票,现银一律,准备基金,十分充足,工农士兵,携带轻便,县苏区苏,都可兑现,买卖完税,毋许折扣”。

谢文清同志(曾任闽浙赣省财政部副部长)曾将贫民银行券占领市场的过程总结为“扩”“排”“变”“肃”四种策略,即扩大银行券的流通范围,排挤与取缔白区货币流通,逐步在白区变为敌我两种货币混合流通,进而随着根据地的巩固肃清白区货币。

五、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开展的主要金融业务

根据地革命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频繁军事“围剿”,对苏区实行严密经济封锁,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各项经济工作尚未有大的发展,特区贫民银行开展的贷款业务80%投向财政。为贯彻苏维埃政府优先发展农业、扶持工商业、沟通对外贸易的经济任务,还向苏维埃商店、生产和消费合作社、对外贸易处、船舶检查站还有农户,发放一部分贷款。另外,收购金银、兑换银元所需纸币占到了整个货币发行量的20%。

特区贫民银行通过三种渠道回笼货币,一是通过苏维埃商店、工农药店、经销对外贸易处、船舶检查站,这些单位一年平均收入达到近万元,会有部分存入银行;二是通过财政税收,从1931年下半年开始,赣东北根据地征收累进征收制的农业税、商业活动营业税以及过往船只运载货物价值1%—5%的商品税,这些税收收入会存入银行;三是通过农业、工商业等国营、私营经济组织归还贷款本金与利息。

(作者: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11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