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山脉交接处的伊勒呼里山南部,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境内。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4′57″一12613′31″,北纬5038′23″一5048′10″。保护区总面积为4674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0271公顷,缓冲区10194公顷,实验区16278公顷。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嘴松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由于地处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这里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调查,保护区内有植物670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红松、紫椴、钻天柳、野大豆、黄芪等。而在我省较少见的兰科植物中的斑花杓兰、大花杓兰在这里有大量分布。保护区良好的、较原始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繁殖场所。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82种,昆虫3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嘴松鸡、白头鹤、丹顶鹤、金雕、黑鹳、紫貂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灰鹤、花尾榛鸡、黑琴鸡、大天鹅、鸳鸯、驼鹿、棕熊、黑熊、猞猁、雪兔等44种。特别是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松鸡的种群数量在75只左右,平均密度为0.16只/平方公里,黑嘴松鸡分布如此集中在其他保护区是很少见的。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在同一气候带上具有较高的典型性、稀有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在以黑嘴松鸡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黑龙江松峰山自然保护区

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1984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天然次生林、古迹和景观的自然保护区,面积1465公顷。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清代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观,许多胜景都伴有典故。松峰山的主峰烟筒砬子,海拔627米,雄伟壮观。松峰山有名的石景峰,有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两座古庙海云观和藏经楼。

保护区内的平缓山麓上长满了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山杨等为优势的中壮龄天然次生林。林内灌木丛生,春夏时节遍地奇花异草,栖息大量鸟类。山脚下兴建的小型水库,供游人划船、游泳和垂钓,增添了松峰之美。

北山五峰并峙,怪石林立,相映成趣。山上林茂草丰,山顶有许多突起的环峰。在风景秀丽的石景峰下,尚存两座清代道教建于嘉庆年间的古庙遗址,这就是海云观和藏经楼。此外还有拜头台、山泉井、石宝、老道观及当年道土对弈的围棋盘等古迹。山腰有天然石洞,洞内有“松峰山太虚洞”刻字,并有若干石碑。

松峰山是金代皇室避暑、狩猎的园林,至今仍有曹道士碑刻、拜斗台、石刻围棋盘、金源太虚古洞等遗存。清代以来被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奇观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南45公里处的阿城市山河镇,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因其山多古松而称之为松峰山。

松峰山有黑龙江省最早的道教庙宇:海云观,有记录于中国名胜大河典的太虚洞;有供奉女娲娘娘和九天玄女宫,八仙殿。有观气象拜北斗的拜斗台,还有当年道士们对奕的棋盘峰等十余处景观让您真实感受到松峰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道教文化相融合所带给我们的旅游中的快乐与愉悦。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康乐自然保护站九个泉资源管护站辖区频繁活动

甘肃张掖网肃南讯 近日,康乐自然保护站九个泉资源管护站的管护人员在辖区万佛峡巡护途中,遇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在辖区自由活动,这些岩羊并没有因周围有人突然逃跑,而是悠闲的继续觅食,呈现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和谐画面。

岩羊又叫崖羊、石羊、青羊等,形态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外貌兼有这两类羊的一些特征,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人誉为“峭壁上的精灵”,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岩羊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

近年来,该站通过广泛宣传、巡查巡护等方式,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生态资源监管,辖区自然资源管护成效显著,农牧民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显著增强,辖区岩羊、马鹿、蓝马鸡等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的搬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好转,岩羊在康乐保护站辖区内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种群和数量逐年增加,活动范围逐步扩大。(滚其崇 罗玉莲 殷秀萍)

大自然巡礼 | 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系列 第142期

导 语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同时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推荐理由

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总面积1119.95平方公里。该保护区是北方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开发最晚,人为破坏污染最低,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持最完整的地区。保护区对当地的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很好的维护,湿地风景的存在既能够给人类提供优质清新的空气以及风景,达到净化的作用,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生态保护作用。

保护对象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保护区类别

内陆湿地系统类型

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范围在东经12821′40″~12853′30″,北纬4841′20″~4911′00″之间。保护区总面积1119.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55.68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27.21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437.06平方公里。

2001年8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省(部)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c,气温偏低;无霜期110—125天,无霜期短;一年四季分明。春季为四五两个月,夏季为六七八三个月,秋季为九十两个月,冬季为十一月至翌年三月。四季气候特点:春秋两季时间短促,冷暖多变,升降温快,大风天多;夏季湿热多雨;冬季严寒漫长,降雪天较多。年平均降水量750—820毫米,降水量较充沛。

植物资源

该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分布,主要是针阔混交和阔叶林丰富的森林生态环境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有野生植物511种。区内有许多珍稀植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貉藻,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红松、紫椴、野大豆、黄菠萝、钻天柳、浮叶慈菇、水曲柳等7种。

貉藻:别名囊泡貉藻,为茅膏菜科貉藻属唯一的现生种。浮水草本,叶轮生,每轮6-9片,基部合生;叶柄长3-4毫米,顶部具4-6条钻形裂条,裂条长5-7毫米,叶片平展时肾状圆形,具腺毛和感应毛,受刺激时两半以中肋为轴互相靠合,外圈紧贴,中央形成一囊体,以此捕捉昆虫。生活于干净温暖的浅水中。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并且要求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水平较低。通常可发现其漂浮于灯心草、芦苇以及水稻之中。

貉藻可作为观赏水草栽培,又可用于捕虫。囊泡貉藻为茅膏菜科貉藻属唯一的现生种。其以类似捕蝇草的捕虫夹捕食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捕虫夹轮生于茎。囊泡貉藻是少数具有快速运动能力的植物之一。

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且多为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紫貂、原麝、丹顶鹤、东方白鹳、金雕、中华秋沙鸭、黑鹳、黑嘴松鸡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棕熊、黑熊、黄喉貂、水獭、驼鹿、马鹿、猞猁、雪免、鸳鸯、大天鹅、鹗、凤头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乌雕、白尾鹞、鹊鹞、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黑琴鸡、花尾榛鸡、灰鹤、白枕鹤、小杓鹬、红角鸮、领角鸮、雕鸮、猛鸮、雪鸮、鹰鸮、花头鸺鹠、长尾林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乌林鸮43种。

紫貂:体长约40厘米,体重约1千克,尾长12厘米,寿命8-15年左右。属中小型兽类,躯体细长,四肢较短。头形狭长,耳短而圆,嗅觉、听觉灵敏。犬齿较发达,裂齿较小;上臼齿横列,内叶较外叶宽;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体毛柔软,无斑纹。前后足均5指(趾);爪锋利,不可伸缩。

紫貂善于攀树,行动敏捷灵巧,活动于密林深处。筑巢于石缝、树洞及树根下;通常营定居生活,但因食物的丰度和气候变化而常游荡迁移,亦常住简单的临时休息的巢穴。

紫貂是一种特产于亚洲北部的貂属动物,在白天活动和猎食。通过嗅觉和听觉猎取小型猎物,包括鼠类、小鸟和鱼类。有时也吃浆果和松果。紫貂大多在森林的地面上筑巢,在天气恶劣或遭遇捕杀时,它们会躲在巢穴中,甚至将食物储藏在里面。紫貂的皮毛称为貂皮,在中国只产于东北地区,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东北三宝”。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

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流域上游重要支流库尔滨河源头水源涵养地,该保护区的建立对北温带典型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和重要意义。

来源:环保科普365

保护环境扫码行动起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09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