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小龙桥

小龙桥,建于清代,为2墩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西南走向。桥长6.75米,宽0.94米,桥板厚0.34米。两个桥墩上各有1条圆雕龙,龙首、龙尾高于桥面板0.25米。龙首呈“S”形上昂,张口露牙,龙须飘逸;龙爪呈奋然划动姿势;龙尾呈卷曲状。其雕刻手法细腻生动,线条流畅圆润,造型别致。由于小龙桥所跨河溪窄小,河床浅,每逢汛期便被淹没,不能通行。1999年,当地村民在此基础上加高2.36米,成现状。该桥是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之一,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龙港 | 你小时候有走过龙港这些古桥吗?

小龙桥

一座桥,诠释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文化内涵。古桥之美,不仅在其功能和造型,也因其早已在长久的生活中演化最美的一道弧线。古桥经过风吹雨打,经历岁月洗礼,虽然沧桑但屹立不倒,千年不腐。本文为大家介绍苍南的42座古桥。

徐家桥

位于龙港镇徐家庄村,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三孔梁式石柱桥。南北走向,横跨于徐家庄村内河,长11.9米,宽2.5米,失高1.8米,桥面以条石并铺而成,桥墩以条石竖横叠砌而成(桥墩顶层至水面共五层),中孔桥板东侧题刻:“民国二十二年仲秋月重建,中孔西侧桥板沿题刻有捐资建桥姓氏名字,因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不清。

桥北首桥板沿西侧题有:光绪壬辰年——重建”字。南侧桥墩中部有明显下沉,南北侧桥首四级踏步重建明显。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雁齿桥

位于龙港镇平等社区施良村。建于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为三孔梁式石柱桥。南北走向,长12.8米,宽2米,桥面每节由五块厚石板铺设,两桥墩各由5根方形石柱并列,上横帽梁石构成。

中孔桥板外侧刻有“大宋嘉熙丁酉(1237)”题记。两端桥码头用规则块石砌筑,结构稳固。桥面微呈拱型,略高于路面,两首设置台阶数级。造型优美,保存完整。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桥

位于龙港镇砖瓦村瓦窑头自然村,东南西北向横跨凤浦河,为三孔二墩石梁桥,中间桥柱直立,外侧两根向外倾斜,呈侧脚并立状,上压帽梁石以承托桥面,桥面并排直铺三根桥板,两桥端部置横锁石,以固定桥面。

孔桥板西南侧楷书阴刻直书:“大明成化癸卯锡月丁酉毂旦吴氏建”,桥总长18米,宽1.3米,桥板至水面高2.4米。石碑立于桥西北侧,圆额,花岗岩质地,高1.20米,宽0.44米,厚0.12米,阳面朝东南,楷书阴刻:“吴家桥”三个大字,单字高0.25米,宽0.22米,背面阴刻楷书直行:弘治甲寅浦西吴氏建立。

吴家桥建于明成化癸卯年即1473年,石碑立于弘治甲寅年即1494年,至今都已有500多年历史。吴家桥纪年确凿,保存基本完整,对于研究明代桥梁具有一定的价值,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鹤浦桥

位于苍南县龙港镇新兰村陡门头,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南北横跨鹤浦河上,为单孔石梁桥,桥面长6.5米,宽1.55米,桥板至水面2.25米,桥板厚O.35米。

桥墩处用三级悬臂,每层出九根丁字石,上压条石,丁字石外侧刻云纹,桥面并排直铺三根桥板,桥板外侧楷书阳刻“鹤浦桥”字样,另侧镌刻“大清乾隆戊辰季冬毂旦鼎造”,桥两端各置十一级垂带台阶。

芦浦年糕桥

位于龙港镇芦蒲社区芦蒲村。北宋嘉祜七年(1062年)造。桥单孔,南北走向,长6.6米,宽1.6米,保存完整。

桥面由3条石板并铺而成,桥下通航,两端桥墩由不规则块石砌筑。桥沿一侧刻有'大宋嘉祜七年'题记,是苍南县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石桥。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贮壶桥

位于龙港镇舥艚社区水心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为十一孔梁式石桥,呈长弓形,桥长39.0米,宽2.4米,中孔桥面距离水面高4米。

桥东北侧立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石碑,碑青石质,高1.35米,宽0.76米,厚0.11米,碑现已断为两块,记载建桥及募捐等事迹。

该桥结构严整,造型美观,坚实稳固,是研究清代桥梁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新兰陡门桥

位于龙港镇新兰村,东西横跨陡门河,系双孔陡门桥,桥墩处设陡门槽,桥东首设天灯柱,柱侧建有陡门宫,宫内有一通“重修新陡门碑”,立碑时间为清道光九年(1829),南侧桥板刻有“大明成化甲辰(1484)李日崇同第造”和“民国庚午(1930)重整永禁□开”字样。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赤溪五洞桥

位于赤溪镇过溪村,始建于北宋,南宋宋咸淳三年(1267年)重修,保存十分完整。该桥原筑于溪流入海口附近,桥下可通船只,后海涂淤积,舟楫不通,但仍是近旁村镇重要交通设施。

桥南北走向,长25米,宽1.7米,为五孔梁式石桥。每孔并排直铺石板三条,构成桥面通道。

柱墩用块石、条石垒砌,上横帽梁石构筑。唯中孔两侧船型柱墩造型独特,每墩两向以块石规则砌筑,两端各外伸筑成迎水尖,以便减弱溪流冲击。

中孔桥板外沿楷书题刻:“宋咸淳三年(1267)丁卯良月重建”字样。该桥结构稳固,造型古朴、独特,是研究苍南县宋代水利设施及桥梁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里护法寺桥

位于钱库镇望里社区护法寺村、望洲山山坳,桥因寺而建,始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

护法寺石桥为三孔梁式石桥,造型古朴大方,结构稳固,保存尚好,具有浙南山区北宋初期石桥建筑风格。

东西走向,桥长10.85米,桥宽2.30米,通高3.70米,3孔4墩,左右净跨2.55米,中孔净跨3.5米。

中孔北首桥板侧沿,横刻“时元祐三年岁次戊辰,十二月癸酉朔初二日建”。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渡龙宋桥

位于灵溪镇渡龙村。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0年),为单孔石梁桥。东西向,跨渡龙内河道,长4米,阔约l米,桥面由三条石板并铺而成。桥墩两侧块石垒砌,并遗有水闸石,券面石梁一侧刻有建桥年月题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奈何桥

位于金乡镇灵峰村原灵峰小学内。建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为单板弓形小石桥。东北西南走向,长3.8米,宽0.37米,厚0.22米,桥高3米左右。由一弓形石条打造而成。

桥沿一侧楷书阴刻“维崇宁三年岁次甲申五月庚午朔二十四日丙申建兹石桥”二十四字,字口1311厘米,字体遒劲有力,字迹不清。

横卧水池而建,拱券为条石分节并列砌筑。桥下水池长4米,宽3.8米,深2米,由块石和岩石堆砌而成。以前是寺院,为凌云寺,后建灵峰小学。

棋盘溪头桥

位于马站镇棋盘村。建于宋政和元年(1111),单孔三节石梁桥。

该桥通长8.1米,宽1.6米,矢高3.9米,桥面由三段三块石板并铺而成,桥墩为伸臂式,底部块石垒砌,上部条石叠压,桥两端设二级踏步,两侧桥板外沿题刻:“溪头桥”和“政和元年戊辰岁八月初八建结”字样。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八郎桥

位于灵溪镇鱼塘口村。建于宋淳熙丁未(1187年),为五孔梁式石柱桥。该桥南北走向,长18.80米,宽1.15米,高约4米,每孔上端并铺3条石板构成桥面,构筑略显拱形,桥柱均用规则条石呈梯形垒砌,上置长,短二条石横染。

南北两端桥码头用石呈方形砌筑。中孔桥沿外侧有“(宋)淳熙丁未(1187)林七郎三官人造”楷书阴刻。

该桥结构稳固,造型古朴,保存完整,是研究浙南山区宋代桥梁建筑及水利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1997年列为苍南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孝义桥

位于金乡镇坊下村。建于南宋,为三孔梁式石柱桥。又名状元桥,桥横贯东西,架设于金乡和钱库两镇的古道上。

桥高约四米,跨度三间,长12.4米,宽2.5米,中孔长7.20米。每孔桥由5条青石板并铺而成,桥中间两柱墩各由4条长条形方柱上横帽梁石构成,两端码头用规则块石砌筑,桥两首各置八级青石台阶。

宋时,陈文之子陈鳌、陈鹗兄弟俩均为武状元,因此名'状元桥'。桥两侧尚存牌坊石柱。

清叙桥

位于矾山镇南宋育英路。始建于明洪武丁卯年(1387年),为石拱廊桥,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其间经过三次大小修缮。

其中一次由李氏信斋、遇春(即士林、士修俩兄弟)于清康熙年间献巨资为一次较完整性修缮。

年代久远木结构基本腐朽,2002年再次由李氏头人倡导重建,亭、桥、庙结合,亭建在桥上,庙设在亭内,桥下溪流潺潺,桥上亭如长廊,是苍南境内仅有的两座“廊桥”。

廊亭内设美人靠栏和神龛,桥成为村人交流信息、休闲娱乐和祈祷平安吉祥的场所。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绮川桥

位于马站镇棋盘村。始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为单孔石板桥。

该桥全长7.8米,宽2.1米,矢高3.4米,桥面由四块桥板并铺而成,桥墩造法与溪头桥同工异曲;东侧桥板外沿楷书阴横刻“绮川桥”3字,单字高18厘米、宽12厘米,西侧桥板外沿楷书阴横刻“至正十三年(1353)癸巳本邑□□□□□□六一居士建造”, 单字高14厘米、宽11厘米,另有桥面楷书阴刻:“大明成化二十年甲辰岁畅月吉旦募缘重建”字样。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桥

位于钱库镇垟头村。建于明正德丁丑(1517年),为三孔梁式石柱桥。南北走向,长8米,宽1.4米,桥面分三节衔接,每节由4条石板并铺构成,略呈拱型。

桥柱均由规则石块呈方形砌筑,上横二层石梁,结构厚实严密,桥下河水常年不竭。桥沿两侧分别阴刻楷书桥名和“(明)正德丁丑(1517)年月赐官王汝表、王汝和重建”。1997年列为苍南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丰桥

位于马站镇小姑村。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为单孔石板桥。南北走向,横跨于小姑村内河。

桥面由五根石板横铺而成,长5.45米,宽1.8米桥板厚0.2米,板桥离水面2.9米,桥墩三柱梁式,其间块石垒砌。

北首置四级踏跺,南首置二级踏跺,护岩块石垒砌,高于地面约2.5米。板桥东侧楷书阴刻:“大明崇祯庚辰兰季冬月吉旦”,字口较深;板桥西侧题刻字迹模糊。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朱堡桥

位于马站镇城门村。建于明代,为单孔挑梁式石桥。采用挑梁式结构,两侧桥墩用条石隔层横竖叠筑,隔层向河道挑出,桥面石板压盖于挑出部分,十分坚固。

赤溪矴步桥

位于赤溪下游的赤溪镇,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保存完整。矴步全长60余米,计97级踏步,每级由6条方形石柱竖立并成,宽1米多,分高低两组排立,以便行人于溪水涨落时通过。为苍南县第文物保护单位。

险口洞桥

位于藻溪镇险口村。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0米,阔3.40米,高约30米,石砌半圆形拱券,发券用纵联砌置法,桥身高跨两山深涧之上。

桥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立的“奉宪示禁”碑,据碑文载,此处前为浙闽驿道上一处险口,前廪生周促礼、学生李燧、欧阳京等捐募建桥。

该桥规模宏大,险峻壮观,民间传为仙人所造。1983年列为苍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中溪桥

位于赤溪镇湖井村溪边,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东西向横跨湖井村内溪,为单孔石梁桥,桥墩处用块石垒砌而成,上置横锁石,桥面并排直铺四根桥板,桥通长4.95米,宽1.68米,距离水面4.4米,桥板厚0.25米,南侧刻:“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吉旦 首事……”等字,字口12*12厘米,北侧刻捐助者姓名,字口3*3厘米。

桥梁位于信智至马站的古道上,西侧桥头传有一拜官亭,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洗马桥

位于金乡镇金马南路。始建于明末。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为七孔石板桥,桥面八块石板并铺。

桥两旁石栏杆上雕有24对小石狮,形态各异。两端栏杆与桥面衔接处各有一对伸颈飘鬃的石马。该桥因抗倭将士沙场征战归来饮马擦洗于甘溪畔而得名。

莒溪蔚文桥

位于桥墩镇莒溪西厅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为石拱廊桥。桥横卧东西向,桥拱呈半圆形纵联券,用不规整石块叠砌,拱阔4.05米,高5.10米,桥长14.50米,桥板边沿刻有'大清乾隆己酉年(1789)孟秋月建'。

桥面上盖木构廊屋五间,悬山顶,桥中间为通道,两边置靠槛,为村民纳凉休闲之所。桥东西两向石拱门上均楷书'蔚文桥'三字。

该桥造型及廊屋结构,均为清早期建筑风格,颇具浙南山区桥梁建筑特色。1983年列为苍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大魁桥

位于钱库镇中心河道。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为三孔梁式石柱桥。东西走向,用石粗壮。

呈弓形,全长22.3米,宽4.5米,桥身两侧设置23根青石栏杆,柱头雕饰48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或仰或坐或卧,栩栩如生;栏板浮雕人物、鸟兽、花卉等各式图案。

桥造型美观,结构稳固,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安澜桥

位于桥墩镇莒溪社区西厅村,建于大清嘉庆五年(1801年),跨于西厅溪上,南北走向,为五孔石梁桥,青石质地,桥面由五块条石板直铺略呈拱形,桥墩由四根方形石柱并立,上置帽梁石。桥长16.4米,宽2米,中间桥板面距水面3.5米。

西侧中孔桥板沿阴刻“大清嘉庆五年”字样,东侧中孔桥板沿阳刻“安澜桥”三字。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砥柱桥

位于苍南县钱库镇宋家港村清净庵边,为三孔梁式石柱桥。《砥柱桥碑》濶85公分,高1.62米,连底座1.96米。

建于嘉庆七年(1802)岁次壬戌菊月。碑铭隐约可见:……年深月久,柱断石穿,但见洪波障岸,过客咨嗟,巨浪横生,行人心怖……乘马登车,咸称平安……。

瓦头桥

位于金乡镇老城办事处蔡家村瓦桥头自然村,处于炎亭、舥艚片区群众通往金乡、大渔的交通要道上,东西向横跨于蔡家村村内河,为五孔石梁桥,桥全长15.5米,其中中孔稍大,长4.3米,略呈拱形,距离水面1.45米,桥墩用四根断面为方形的石柱并立,上部略向内倾斜,上置帽梁石承托桥面,桥面宽2.72米,用五根桥板平铺,北侧桥板楷书阴刻“瓦头桥 清嘉庆癸酉年(1813)三月重建”,南侧桥板刻赞助者姓名及银两数目,桥两端置石质踏步,用块石砌筑,桥东侧15米处有一石碑,已破损,据当地村民口述为建桥功德碑,该桥梁的发现对于研究金乡的社会、交通发展状况和桥梁建造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

鱼井桥

位于马站镇棋盘村。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为单孔挑梁式石桥。全长9.5米,宽1.6米,矢高2.6米,桥面由三段三块石板并铺而成,中段桥板较长,长5.0米,厚0.25米,桥板两侧楷书阴刻:“鱼井桥”、“大清道光辛巳年□□造”,桥墩条石叠砌,底部一顺一丁造法,上部逐层递伸,承接桥面。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项家桥

位于钱库镇项西村,建于清道光廿十四年(1844),东西横跨钱括运河(为江南运河分支),为五孔石梁桥,长20.8米,宽2.6米。

桥墩处由四根桥柱并立,上承托帽梁石,桥面并排直铺六根桥板。桥板两侧设栏杆,青石质地,望柱头有八愣锤、瓜棱、覆莲头、蹲狮、童子、大象等样式,雕刻手法多为圆雕法,栏板素白无饰。中孔桥板外侧刻有:“项家桥”字样,旁镌“大清道光廿十四年季月重建”,桥略呈长弓型,两头平缓下斜,规模可观,建筑精美。桥西侧有树龄一百年的无柄小叶榕。

项家桥是项桥东、西两村的分界点,该村也因桥而得名。据《项氏宗谱》记载造桥人为南宋武状元项桂发,后裔于清道光年重建。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安步桥

位于赤溪镇三步擂村。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为单孔石拱桥。拱圈采用石纵联砌置法,用规则条石七分头砌筑,桥跨13.0米、高7.0米,桥墩两侧用砾石垒砌,呈半圆,桥面用条石七分头铺设以加固桥身。

一侧桥头立有两方石碑,一方阴阳面双刻,阳面刻“乐助三步擂英溪桥姓名”, 阴面题“喜助三步擂英溪桥姓氏”;一方是“重建安步桥碑”。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稳步桥

位于赤溪镇泗安村、岗头尾山山腰,清道光丁未年(1847)建,东西走向横跨五里溪,沟通龙沙与赤溪两地,系单孔石拱桥。其净跨3.7米,桥面离水面高7.2米,矢高6.6米,桥北侧面镶镌一块青石40厘米60厘米,题:“清道光丁末建”字,字径12厘米16厘米,南侧题“稳步桥”,字径20厘米15厘米。

拱券由青条石横联砌置而成,桥两端各置4级台阶,用块石垒砌。稳步桥建于山腰小溪天然岩石之上,结构合理牢固,保存完整,大气壮观,为苍南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新发现文物,它是研究浙南山区清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2010年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条溪矴步桥桥

位于苍南县矾山镇昌禅三条溪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东西向呈一字凌溪架设于平坦宽阔、水流平缓的三条溪河面上。

矴步全长55米,共69步,每步由两块同高条石构成,长0.8米,宽0.15米,距水面约为0.40米,或大或小,但均能保持一样的高度和宽度,两组矴步间隔0.65米,在矴步迎水面侧脚处用卵石砌成护坎,以保持矴步的稳固性,行人在上,一来一往,自如交汇。

平桥

平桥 位于金乡镇河头村,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桥面有三块平板石条并排,石板长1.8米,宽0.3米。石板侧身镌刻有“大清同治三年仲春月末旦”字样。

通福桥

位于赤溪镇龙沙石塘村。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单孔石拱桥。桥南北走向,长约20米,宽约5米。桥采用规则块石错缝砌筑,规整美观。石桥两端用不规则块石筑置护堤,坚实稳固。桥面两侧设置18板石护栏,并置望柱,柱头雕饰仰覆莲。

桥通道由长条形石板铺就,两端置台阶数级,桥下碧水盈盈。此桥俗称弓桥,据桥栏文字题刻考证,应称过福桥。

其造型优美,结构精巧,保存基本完整,为浙南海滨石塘风景区的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利济桥

位于岱岭畲族乡云遮村坑门岭脚。为三孔挑梁式石桥。由福掌村陈世垟自然村吴氏族人建于清光绪三十年 (1904)冬。

桥南北横跨半岭溪,系三孔伸臂式,桥全长27.30米,桥面宽约2.88米,桥面距水面4.30米,桥板厚0.25米。两侧桥墩用规则块 石垒砌,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中间桥墩用三级伸臂,每级悬臂出五根丁头石,上压条石,桥面每跨并排直铺七根桥板,该桥结构合理,坚实牢固,是研究清代浙南桥梁建筑和水利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英坑桥

位于马站镇大贡村。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拱桥。

十八孔桥

位于马站十八孔水库 建于民国一年 鹤山之下,依山而建,桥下九个桥洞,加之水中倒影,故称十八孔。

永安桥

位于金乡镇龙蟠基村,建于民国12年(1923),东西走向,横跨于山涧上,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2米,宽3.3米,拱券为规则块石错缝垒砌,拱高4.0米,失高5.2米,桥两侧置栏杆望柱,望柱雕刻瓜楞纹、覆莲纹等,桥面铺条石,两侧各置三步踏跺,桥南侧栏杆外侧楷书阳刻:“永安桥”三字。桥拱穹作工精细规整,桥面制作粗糙。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下官堂桥

位于灵溪镇下官堂村。始建于清代,民国十六年重建。为八孔挑梁式石柱桥,长27米,宽1.5米,是县城新区仅存的三座古石桥之一。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圆通桥

位于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圆潭自然村,是清末民国矾山至赤溪、中墩矾运古道的必经之地,至今仍在使用;桥东北—西南向横跨圆潭坑,系双孔石拱桥,拱券呈半圆形,二孔间距6.5米,各用块石砌筑,尺寸一致,矢高4.7米,下依天然岩石,前后砌有护坦,跨径6.8米;桥全长19.8米,宽3.6米,桥面较平坦,利于负重行走,桥东南侧嵌有铭石,宽1.0米,高0.70米,青石质地,楷书阴刻:“圆通桥 民国十三年小春月建” ;桥两端用踏步与古道连接,块石砌筑。2010年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溪光矴步

位于矾山镇南宋社区溪光村,清代建筑,东西走向,全长43.5米,宽约为1.1米,共87步,每步由长形天然岩石构成,或三粒,或两方,或单块,距水平约0.4米。现为苍南县文物保护点。

古桥,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展示着一方人情风貌,每座古桥都是一段活的人文历史。现在古桥是越来越少了,但愿人人能够爱护古桥。

来源:温州古道 龙港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汤泉小剧场 | 斩龙桥与九龙庙的故事传说正在上演......

有人说,汤泉就像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只要稍稍撬动这座文化宝库的一角,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便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般,滋润着这片土地和生长在这里的人。

温泉文化、佛教文化、历史文化、传说文化......聚是一团火,熊熊淬炼的是汤泉千年的文化精华;散是满天星,闪闪点缀的是汤泉每一面的独具特色。

传说文化——汤泉最为神秘和吸引的魅力,你想不想走近,一探究竟?欢迎来到“汤泉小剧场”!跟着小编一起,边听边看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曾经都上演过哪些传奇故事?

汤 泉 小 剧 场

首先,欢迎故事主角闪亮登场~喏,就这两位~

群众演员若干,小编想着他们大概长这样~

各种道具,温泉、宝剑、骏马......

剧场故事一

宝剑挥生斩龙桥

在汤泉以西约五公里的地方,这座横跨万寿河的拱形青石桥,名叫“斩龙桥”。乍一看或许不太起眼,但它可是绝对的低调有内涵,关于桥的本身就是一个传说。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南京)后,着手研究建城方案。一天来到汤泉时,看到山下有一处天然温泉,君臣们便到温泉池里泡汤。君臣一行泡完汤后,沿着汤泉四周巡视,见镇西有块匾,上面刻着“西望椒陵”四个大字。

随行的刘伯温向东一看,只见从老山往北有一条紫云瑞气,君臣们便到紫云源头(今老山林场平坦分场处)去察看。问当地百姓:“此地是何地名?”百姓答:“九龙篡珠”。朱元璋一听,心中不悦。刘伯温登高张望,果见九条紫云瑞气自南向北窜腾翻越,他预料日后这里会出现“真龙天子”,篡夺皇位。

便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朱元璋,请他解下随身佩带的尚方宝剑斩掉这九条龙。朱元璋即刻手执宝剑,上马连斩了“八条龙”,再斩第九条“龙”时却没有找到。便下马沉思,随手将宝剑插在脚旁。这时,一旁思考的刘伯温突然醒悟:“皇上,我们站的脚底下不就是‘一条龙’吗?”

朱元璋一看,地上果然凸起一道山脉,宝剑插个正着,最后一条龙已经被斩了。遂传当地官员,在“龙”的“颈项”处开一道河,取名“万寿河”,意思是篡夺大明江山的“九条龙”都被斩了,大明朝就可以万寿无疆了。自从开了万寿河后,来往的行人都要绕道,很是不便。后人便在万寿河造了一座青石拱桥,桥名叫做“斩龙桥”,以作纪念。

剧场故事二

九龙神庙保平安

九龙未斩之前,盘踞在四凹五冲,由于九龙篡珠,年年洪水泛滥成灾,汤泉百姓可谓深受其害。后来一位阴阳先生出了个主意,在余冲之北建一座九龙庙,逢年过节给九龙敬香,说是这样就不会遭灾了。

果真不错,九龙庙建好以后,盘踞四凹五冲的九龙龙口大开,四凹五冲的洪水统统归一,流向余冲之西的一个大湖,大湖连着滁河,滁河又连着长江,洪水顺流而下,流入长江。干旱年份,九龙又将长江之水吸入大湖,灌溉农田。从此,汤泉一方年年丰收。

百姓感恩戴德,不仅逢年过节成群结队到九龙庙敬香,而且将余冲之下的那个湖正式起名为九龙湖。九龙庙庙址就在现今九龙五组所在地,只可惜该庙在清朝咸丰年间被毁。

客房服务员2名

管家2名

联系方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博山小桥村惊现9米小龙虾!每天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最近

在小乔村的村头

多了一幅9米多高的小龙虾画像

今年

小龙虾席卷博山

就在小乔村牌坊旁边

开了一家以小龙虾为特色的餐馆

说起吃吃小龙虾

虾的品质尤为重要

大个子小龙虾店里的龙虾

都是来自盱眙的原生态稻田

那里水资源丰富,且水质清澈

造就了盱眙龙虾

皮薄、体肥、黄多、尾肥体壮

肉质饱满的特点

每天老板都会接待从盱眙来的虾子

一大筐活蹦乱跳的虾子从车上运下来

就开始挑拣了,把死的、小的全部挑拣出去

只留下个头肥美的

缅腰哥看着口水就在口腔里打转

这家店

每天要做一百多斤的小龙虾

但是

还是处在供不应求状态

本店小龙虾分两重口味

一种十三香口味

一种蒜香口味

刚揪掉虾头

满满的虾黄就溢出来了

虾黄吃起来口味浓郁

在舌尖停留一会儿还会有点回甘

剥出来的虾肉更是晶莹剔透

只有生在盱眙的小龙虾才能由如此美貌

是不是看到流口水

有了这么棒的小龙虾

再搭配上小串烧烤

简直就是一大享受

如果你觉得小串吃的不过瘾

这里有将近二十来种小炒供你选择

满足吃货们的不同需求

在这里你还能吃到

平时吃不到的方便面

小店的环境

屋内以蓝色为基调的装修风格

清新脱俗

两个小包间

一定要提前预定哦

后面还有露天小院

6月18日至6月29日

试营业期间

将本文晒到

进店消费出示记录老板将送

6瓶崂山啤酒或6听雪碧饮料

甜品一份

精美小凉菜两份

订餐电话:131 5337 2274

地址:博山小乔村牌坊处

————本文为商家广告————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07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