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樟树霉豆腐

霉豆腐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也是宜春樟树特色小吃之一。在樟树农家,一般都有自制霉豆腐的习惯,制作时选择上好豆腐让其自然发酵上霉,之后在上面淋上一些白酒装缸密封,3个月后便可食用。其味清香、细嫩、味美、可口。尤其是启缸开封时,满室皆香,令人垂涎欲滴。

不容错过的美味,霉豆腐和霉鱼你吃过哪一种?这样的美味如何制作

走在美食的风味小街上,有两种不容错过的美味,霉豆腐和霉鱼,这样的美味它们是如何制作的呢?

樟树霉豆腐

霉豆腐又叫作豆腐乳,是豆腐在经过发酵后制作出来的大豆类食品。因其具有滋味鲜美、风味独特、方便携带等特性,所以虽算不上美味佳肴,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霉豆腐的制作工艺虽不复杂,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从做豆腐到变成霉豆腐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春天太潮湿,夏天和秋天太热,食物容易变质,不适合做豆腐。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新鲜豆腐才能长时间发酵,才能制成柔软可口的霉味豆腐。

因此,在吉安的很多乡下,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做霉豆腐,但以永丰的最为好吃。做霉豆腐很讲究鲜豆腐的细嫩、干湿。豆腐太老了(水分流失严重,豆腐板结),做出的霉豆腐口感不行;太嫩了(水分太多,豆腐水汪汪状),做出来的霉豆腐不成形。因此要选好材质合适的新鲜豆腐,将其放在通风处晾放几个小时,让水分自然滤干后再切成二厘米见方的正方体,找个干净的抽屉或箩筐,在里面铺上一层干净的稻秆,把豆腐块铺在稻草上,一层豆腐铺一层稻秆,这样依次进行,到最上一层再盖上一层稻草,放在阴凉处让其慢慢发酵起霉。十天或半个月左右,掀开铺在豆腐上的稻草,就会看到原先新鲜的豆腐“发霉”了,满身长满了黄白色的兔毫样细毛。

这时就可以将准备好的辣椒、盐巴、甘草末、八角粉等磨成粉末状的香料混合在一起,用筷子夹起霉豆腐,放在香料里滚一下,满身黄白色细毛的霉豆腐坯子立刻蘸上五颜六色的佐料。然后把蘸好佐料的霉豆腐放进事先用热水烫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暴晒、已经“杀”死了杂菌的瓦罐或是玻璃瓶里。装满蘸好佐料的霉豆腐后,在上面加一些清油(茶籽油),把里面的空气完全排出来,就可封口保存了。密封发霉豆腐在阴凉处长期存放都不会变质。

两天后,取出一小瓶霉豆腐,夹上一块就着稀饭、面条等早点,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瓦罐或玻璃瓶里的霉豆腐吃完了,在剩下的汤水里面放些晒成半干的菜兜肉、柚子皮、白萝卜干等,也是一道上好的小吃。记得小时候,上学时需要住校,爸爸妈妈唯一能为我准备的菜就是霉豆腐了。虽然我们一周可回家拿一些生活必需品,但霉豆腐往往是一次就会准备一个学期的。那时候,同学们的小抽屉里最多的就是霉豆腐。即便如此,我们一群小伙伴还是会聚集在一起,交换着品尝各家不同的霉豆腐,那滋味是不是真的有所不同���如今已经无法言表了,只是依稀记得,这样交换着吃,我们都很愉快。如今回想起来,那份记忆依旧清晰如昨,回味绵长。

除了永丰,在万安县宝山乡和遂川的一些乡镇,这里的客家腐乳因其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等特征而闻名,也是当地人喜爱的佐餐食品。由于产业的发达、市场需求份额的增加,霉豆腐制作慢慢实现了企业化生产,没有了明显的季节特色,一年四季里到商店超市都可以买到,其味道或许更为丰富,包装也越发精致,可孩提时的那份感觉却无法再拾起了。

而在吉安的另一道美食就是霉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淌在吉安城内的赣江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井冈山儿女。他们靠水生活,在汹涌的赣江中捕鱼,在清澈的赣江中洗衣服、嬉戏玩耍。作为母亲河的赣江,发达的水运不仅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繁荣和繁荣,而且用甘甜的河水喂养和保护着赣水的后代,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水产品。霉鱼,就是吉安人一种很好的菜肴,佐酒下饭皆宜。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在吉安的大多数县市,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渔民,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组织,渔业协会。也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吃定销粮【介于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间,可以获取一部分商品粮,但还要靠自己的产业捕鱼(也有种菜的)挣取一部分工分】。这些渔民每天早出晚归,在赣江或其支流的小船上唱着渔歌,撒网数十米甚至数百米,从河里收获鱼虾,过着美味快乐的生活。

在那些日子里,每个家庭的鱼都不能出售,因为它必须交给渔业协会,该小组将统一记录工作点,然后渔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将鱼分发给每个家庭。当他们吃不完时,有经验的祖母会根据鱼的大小把它们分开。小鱼会直接剥去内脏,用盐、姜、胡椒等调味品,把鱼内外擦干净,装在坛子里,一层一层的罗列堆积起来,等蔬菜短缺的时候再把鱼拿出来吃,就会变成非常美味的发霉鱼。较大的鱼在开胃后被切成大小约3~5厘米均匀的小块。它们被放在容器中,与调味料混合,并用塑料纸密封三到五天,然后变成发霉的霉鱼鱼块。这是吉安人最喜欢的一道菜,他们把腌好的发霉鱼拿出来放入油锅煎炸5成熟,就可以和新鲜的辣椒或芹菜烹制,味道回味无穷。

家庭承包生产实施后,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富裕。虽然贫困的日子早已过去,吉安市中心的吉州区和清远区的人们仍然沿袭着先人做腐鱼的习惯,这不仅节省了家政,而且代代相传地传承着母亲的品味。如果有外国人来我们家,他们也会把这道菜���到桌上,自豪地向客人介绍:这道菜啊,只有在吉安才能买到。

小编总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陪伴着我们的特色美食身后一定有一个让你至今难忘的故事,不知你是否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家乡的特色美食。

德庆悦城、官圩、永丰多镇的村落成为全省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资源,山景、古树、祠庙、豆腐花、插禾等将成为全省特色!

近年来,肇庆的乡村建设越来越好

呈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而今天,小编还要分享一个好消息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

《广东省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 (第一批)》

公告

肇庆27条村榜上有名!

先来看看

肇庆市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

【滑动查看图片】

【滑动查看图片】

这些村镇风景到底有多美?

金林村

金林古村方圆数里之阔,群山环抱,台地高耸,四面河流溪水盘绕,大小湖泊错落有致,是一座典型的南国水乡。作为中国诗歌小镇,这里拥有千年历史沉积、文化底蕴深厚、古色古香、自然景观丰富。

古蓬村

古蓬村位于广东省德庆县东北部,距离永丰镇约三公里,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民风淳朴,古建筑众多。

村内保存有十多座明清时期的祠堂:伯甫陈公祠、秀枝陈公祠、文庆陈公祠、铉望陈公祠等等,村里还有雕梁画栋的“镬耳屋”50多座和红砖古大屋150间。这些古屋祠堂上都刻有龙狮和各种兽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图:新地船儿

罗洪村

罗洪村位于德庆县悦城镇西边,距离悦城圩镇6千米,国道321线穿境而过,背靠金山,面对南山,东西两边有山峰环抱。

村落形成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罗洪村现存的古建筑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斋莫公祠多间。其中莫氏大宗祠建于明隆庆5年(1571年),是德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布局、中堂石柱础保留明晚期的建筑特征,中、后堂梁架有明显的清中早期建筑特征,对研究明末清初古建筑艺术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白石村

白石村地处端州城区以东,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

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

西村

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唐朝中期称长乐,历史上还设立过邻、里、村等建制。西村是唐宣宗笔下的“南方远地”;是唐懿宗敕字“文德”的家乡。至今遗存有千年城堡、唐宋古井、明朝长乐里牌坊、清朝民居等。

图:柳絮如雪

汶塘村

汶塘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西南部,距镇城区10公里。村子座落在一个“气”、“势”、“脉”俱佳的自然环境之中,是远近闻名的古屋名胜,建筑体现明末建筑风格和浓郁的西江流域建筑特色,更充分体现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礼制制度,是了解古代人文、教育和礼制的宝贵历史遗存。

图片:林涛

黎槎村

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区回龙镇北面的黎槎岗上。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村呈八卦形状,布局精巧,呈大围屋形状;古屋、村道分布走向状似八卦圆形,周边是圆形的护村池塘与环村大道,仅有南北两个出口与外界陆路相通,具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坑尾村

坑尾村,位于高要区白土镇,它因村民居住的地方在坑的末端而称为“坑尾”。据黎氏族谱记载,黎氏村民原居住在坑的右侧,但现在已遍及整个坑尾的山脉。在原居住的地方,几十间中国传统递进式的大屋横直有序地顺坑而建,形成一个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群。

蚬一、蚬二、蚬三八卦十六祠

蚬岗村,位于高要区蚬岗镇,由蚬岗一村、蚬岗二村和蚬岗三村共同构成。蚬岗村俗称“八卦十六祠”,祠堂众多,实属罕见,而且年代久远,文化底蕴丰厚,可以见证一个个家族族人的兴盛、敬祖睦宗、慎终追远以及民德归厚。

大屋村

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始建于1788年,至今已有217年的历史。村中有10多座砖石结构的清代客家古宅。村里有百年的五连果、古榕树。客家大屋建筑群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尤其以“仁善里”客家大屋最为壮观,集清朝南北民居建筑之精华。

扶溪村

扶溪村位于广东省怀集县大岗镇,当地祖屋以“武威堂”之名。武威堂的明代石浮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工艺精细;以福、禄、寿图为主体,搭配明代书画章法,石墩的每个浮雕图案都寄托着主人美好的寓意,是甚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孔洞村

在怀集东部凤岗镇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以“文武世家”之称而闻名的小山村--孔洞村。

全村由两个小盆地构成,一山隔开,一溪相连,分成上寨、下寨。孔洞村是一个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特色古村落自然景观中,山、水、林、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奇山异石、奇花异果;人文景观有国选堂、裕后楼、成氏宗祠。其中村中保存的清代碑刻、匾额尤为珍贵。

铁坑村

铁坑村是历史古村、文化古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景迷人,其曾公祠堂,始建清代末期,村里的居民大部分姓曾,就像一个曾氏族落。在曾氏祠堂前面有一池水,常年碧绿,清澈见底;池边上有纤细杨柳,和风依依。池上的柳树,柳影倒印池中。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古村淳朴的民风,优美的景色,使得它更美,更迷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广东省政府网,肇庆广电传媒,版权属原创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未标明来源,敬请谅解!

樟树旅游景点「樟树旅游景点排名」

樟树哪好玩?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悠久的历史为樟树市留下很多名胜古迹,境内已发现的古遗址就有122处之多,居江西省的首位,其中包括距今4500年前的筑卫城。樊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吴城商代遗址。古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金石等珍品被誉为“国之瑰宝”。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唐的太平观碑和建于宋朝的阁皂山鸣水桥等。阁皂山距市区20公里,是全国道教三大名山之一,唐高宗曾赐号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朱熹、文天祥等我国古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过名言佳句。 道教圣地--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樟树市东南20公里处的赣江东岸,绵直200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相传道学家葛玄曾在此修真悟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并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炼丹8载,终成“九转金丹”。他服丹“飞升”后,被道教尊为“太极仙翁”。葛玄的“仙迹”使得阁皂山成为一名胜,道学家云集于此。北宋杨申《阁皂山景德观记》云:学道之士五百人,为屋一千五百间、可见当时之盛况。 阁皂山峰峦越百,仙道遗迹比比皆是。骆驼峰为葛玄得道藏丹处。太极峰为玉女理鬃处,西坑桂壁峰为张道陵修炼之地、有张天师坛。剑劈石、双鲤门、风门、一天门、丹井等处、无不俊美奇特,加上那美丽的神话传说,更显得神奇无比。凌云峰峡口的悬崖上,飞跨着一座石拱桥名曰鸣水桥。它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历经了800多年的风雨、桥拱至今完好无损。 吴城商代遗址 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1973年修水库时,被民工发现。后经6次发掘,面积达61.3万平方米,清理出房基2座,灰坑和窑地55个,墓葬16座。陶窑2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为探讨江西地区商周青铜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樟树市博物馆陈列有部分实物和资料,供游人参观。与吴城遗址相伴相随的是樟树市境内最大的水库--吴��水库,水库面积将近10平方公里,为樟树市一大旅游胜地!

樟树旅游景点

樟树的旅游景点有:

吴城商代遗址

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

樟树东站

樟树东站站址在江西省樟树市閤山镇,邮政编码331205。建于1996年。离北京西站1553公里,离深圳站819公里,隶属南昌铁路局管辖。

道教圣地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樟树市东南20公里处的赣江东岸,绵亘200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

樟树市博物馆 

樟树市博物馆位于市区鹿江南路,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该馆以调查、保护、研究、陈列、宣传古代历史文物为主,1960年建成,馆标为郭沫若亲笔书写

樟树有那些旅游景点

樟树的旅游景点有:

吴城商代遗址

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

樟树东站

樟树东站站址在江西省樟树市閤山镇,邮政编码331205。建于1996年。离北京西站1553公里,离深圳站819公里,隶属南昌铁路局管辖。

道教圣地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樟树市东南20公里处的赣江东岸,绵亘200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

樟树市博物馆 

樟树市博物馆位于市区鹿江南路,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该馆以调查、保护、研究、陈列、宣传古代历史文物为主,1960年建成,馆标为郭沫若亲笔书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101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