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天成禅院

天成禅院位于武夷山二曲溪南虎啸岩下,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天仙府。明朝时,道盛、元镜禅师在下虎啸岩上一级高丈余、深长的洞府内建虎啸庵,在此修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天成禅院。

寺院缀于半壁,上覆危崖,下临绝壁,林木掩映,涧水环流。夜宿寺中,抬头可窥星月,倾耳可闻水声,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民国时期,逐渐废弃。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虎啸岩的宾曦洞和天成禅院旧址时常有一些僧人驻足。

1993年,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投资近50万元,在虎啸岩建集云茶室和天成禅院照壁,并开凿后山通往宾曦洞栈道,将上虎啸的宾曦洞重新修葺,重塑三宝像。1994年9月,由信善捐资10万元在下虎啸原天成禅院旧址大殿后的岩壁上,雕刻一尊观音浮雕像。像高10米,莲花座高3米,总高13米,深度2米,最宽处5米。至1996年,每年游客和善信有数万人前往参观和朝拜。现宾曦洞和天成禅院有僧尼4人住寺管理。

天成禅院

观音微笑着俯瞰众生,左手执如意,右手当胸礼佛,赤足登莲花宝座,衣袂翩然。近旁刻着一幅对联“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下面的平台上,有两三个尼姑师傅一边整理香裱一边不停的说“点灯敬香,可保家人及自己平安好运”。

名山寺院多,本不该惊奇;但武夷山深处,有一“天成禅院”,是非常特别。在武夷山游览,经过虎啸岩。侧身穿过那狭窄的“虎舌”,忽入一片稍开阔、平缓地段,抬头便见“天成禅院”几个字。

这里千仞悬崖向外斜覆,形成一个巨大的洞府,整座殿堂不施片瓦,风雨不侵。悬崖的古壁上雕刻着大型的观音。右后侧悬崖上草书勒刻:“虎啸”两字。庭院右侧有数块巨石垒叠民一个小小洞天,高约三四米。顶上一石,勒“玲珑”两字,石下置一床,是和尚座禅的居所。观音像,小洞天,和尚座禅的居所.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大安源生态旅游区大红袍景区中华武夷山茶博园九曲溪武夷紫薇自驾车主题乐园青龙大瀑布武夷山水帘洞大王峰武夷山一线天武夷宫虎啸岩云窝武夷山翡翠谷御茶园遗址玉龙谷城村汉城遗址柳永纪念馆


蓝天与白云和宜春化成禅寺构成天地融合 随处皆禅

宜春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据了解,宜春市内拥有两大名寺、三大祖庭、十大寺院和上千座佛塔。

两大名寺即靖安宝峰寺和奉新百丈寺,禅宗史上著名的“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来源于这两大寺院。

三大祖庭分别是临济宗、曹洞宗和沩仰宗,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明月山仰山。

文艺评论家“郑晓林”日前发布微博称:宜春是禅宗圣地,有化成禅寺矗立在城市的中心城区,寺庙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寺,上为开化院,下为惠昭院,‘’化成晚钟‘’是宜春八景之一,我到的时候,天色尚明,晚钟未鸣,你我喜欢的蓝天与白云,和庄严肃穆的庙宇构成了天地融合,霎那间,晚钟在心中敲响,顿悟:心中有佛,则随处皆禅!

化成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中心城区秀江河北岸化成岩森林公园内。

人天眼目:灵树禅院在哪里?

【正知拾遗】那一日,百丈寺为别传寺顿林方丈、百丈寺顿雄方丈、本老首座、悟参当家等几位高僧布茶,谈及在传灯录中能找到的关于灵树寺如敏禅师的资料非常少,向大师请教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渠道?却不料被顿雄方丈立时喝止,“有一字便是铁证”,“遇上了就是缘份”,好像这千年公案于我已责无旁贷。

江西回来做了功课,查了资料,抽丝剥茧,南粤大地最具传奇色彩的高僧知圣大师如敏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来,灵树禅院的种种前世今生呼之欲出。

顿林大和尚、顿雄大和尚百丈寺合影

人天眼目:灵树禅院在哪里?

广东与禅宗有不解之缘,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抵达东土的第一站是广东南海;六祖慧能真正把禅宗发扬光大,第一次开坛说法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生于新兴,卒于新兴,真身至今依然保存在韶关南华寺。

除了这两位大家耳熟能详的祖师之外,广东还有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禅宗祖师,一位是如敏禅师,一位是文偃禅师。

禅宗“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讲的是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这五大禅宗流派,文偃禅师创建云门寺,是云门宗开山祖师,在此之前文偃住灵树禅院前后达八年之久。文偃是如敏禅师虚位以待二十年的灵树禅院首座,如敏坐化后继其法席。

如敏禅师是南汉王朝国师,曾在岭南行化四十余年,主持灵树寺,以“道行孤峻”著称,素有前知之能,为广王刘王预决大事,甚得当地儒士敬重,坐化后赐号“知圣”,后世被尊称为“知圣如敏禅师”。

如敏是百丈怀海门下长庆大安的弟子,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是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法嗣,马祖道一是六祖惠能大师法嗣。

问题来了,云门寺位于广东乳源,虽然历经磨难,1984年佛源老和尚主持大规模重建,云门宗祖庭得以重光。但是作为云门寺祖庭之祖庭的灵树寺究竟在哪里?

揭开谜底之前,先让我们听听星云大师讲了一段故事:

《星云法师: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禅宗里面的许多禅师都有这种解脱时空的本领,他们一念放下就是一切放下,一切放下就能‘心游邃古,一念万年’,不但不受时空的系缚,而且能穿透时空的迷障,截断众流,与诸佛契合。例如云门宗的祖师‘灵树接首座’的典故,便是一个注解:

后梁时代,在现今广东省曲江县附近曾有一个灵树道场,由知圣禅师驻锡弘化,僧众几百人,却缺乏一位首座和尚住持。有人劝知圣禅师说:

“如今寺里僧众颇多,也该遴选一位首座和尚来住持了!”

知圣瞑目沉思,静静的回答说:“本寺的首座早已降生,正在为人牧羊,不要急切。”

过了几年,还是不见动静,就有人再度请求设立首座。知圣禅微微颔首:“快了,快了,本寺的首座已经出家为僧了,请大家忍耐!”

好多年过去,首座的法座依然虚悬如故,有人追问起来,苍老的知圣含笑说:“因缘渐渐俱足了,我们的首座已经在参访行脚,参禅悟道了!”

知圣禅师说了这话以后,依旧每日澄心净虑如如不动,一幌又是二十二年过去。寺中弟子眼见知圣日渐垂暮,无不忧心,便再度启请设立首座。知圣望空而笑,安慰大家说:

“好了!好了!等了这么多年,我们的首座终于度越五岭向南方来了,请大家再等待一个短时期就好了!”

说完,又回到方丈室里静坐去了。大家面面相觑,议论纷纷。这事过去不多久,忽然有一天知圣禅师吩咐整理首座住的寮房,而且亲自察看。不到几天,灵树寺的寺钟大鸣,知客传达住持的指示,要大家披上袈裟,齐集山门外迎接首座。大家随着垂老扶杖的知圣禅师伫立山门,片刻之后便见一僧托钵跛行而来,正是云门文偃。

知圣笑着问:“法座虚悬了几十年,你为什么迟到今天才来?”

文偃恭敬合十回答:“一切因缘皆由前定,原不在乎时间的迟速和空间的远近,我不是终于来了吗!”

知圣会心一笑,随即率众弟子将文偃迎上大殿升座,成就了这一段‘灵树接首座’的佳话。1943年,虚云老和尚就是在云门寺中兴云门禅风的。

各位想一想:这些禅师的生活何等逍遥自在,他们的时空何等超越亘古!相形之下,现代人满腹山珍海味而不餍足,满心功名利禄而不安适,睡弹簧床睡不着,住别墅大厦没有安全感,日争夜逐,勾心斗角,不能享受‘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的无限时空生活,岂不可惜?

星云大师所说的“灵树道场”就是本文所说的“灵树禅院”或者“灵树寺”,所在的位置也由曲江县划归了仁化县,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知圣禅师便灵树寺主持知圣如敏禅师,他迎接的首座文偃便是后来接任灵树寺主持,成为云门宗开山祖的师文偃禅师。

灵树古寺在哪里?长期以来广东佛教界和学术界一直在苦苦探求,这些努力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搜集到的资料少之又少。

林树寺的历史资料

星云法师讲的“灵树接首座”的故事,在《五灯会元》卷十五有载:

“初,知圣住灵树二十年,不请首座,常日:‘我首座生也’、‘我首座牧牛也’、‘我首座行脚也。’一日令击钟,山门外接首座。众出迎,师(文偃)果至,直请入首座寮解包 ”(《人天眼目》见灵树章)。

知圣灵树禅师迁化后,门人立行状碑一事后世一直未被留意。《五灯会元》卷第十五记载:

僧问灵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树默然。迁化后,门人立行状碑,欲入此语,问师(文偃)曰:“先师默然处如何上碑?师对曰:“师上堂:‘佛法也太煞有,只是舌头短’。良久曰:‘长也’。”

康熙初,天然和尚开法丹霞,有《建封滩寻灵树禅师旧址》诗。诗云:

青松高出建封寺,信棹滩头问古津。旧址久成豪族冢,原田半人俗居人。坡斜漫灭无行径,竹出参差多着尘。五百方袍何处去,清溪水涸石磷磷。----天然函罡《建封滩寻灵树禅师旧址》(《瞎堂诗集卷十三》)

康熙前期,石鉴和尚有《经见峰滩寻灵树禅寺旧址》诗。诗云:

瓒岏千迭枕长河,土室萧条带绿萝。

龙象不来行径没,牛羊归去野烟多。

终怜胜地埋芳草,谁道遗风逐逝波?

无限樵歌催落木,高天翘首意如何。

康熙十七年(1678)之前,邓居士发心捐献灵树寺旧址请澹归和尚建复祖庭。澹归与邓、华等考察灵树旧址并赋诗《停舟总铺,访灵树遗址,赠华、邓诸子》。诗云:

停舟为访真灵树,长短枝条念本根。

要路未经心已到,感时虽去意长存。

畲田难得千年主,建刹全归寸草恩。

他日鲸音重吼处,不教辜负古云门。

澹归是丹霞山别传寺开山祖师,澹归和尚墓塔保留至今,位于仁化县丹霞山海螺岩内。网上搜到澹归《与邓、华二公》二封书信:

“灵树为知圣祥师道场,云门继席,盖出格宗匠阐扬之地,冠冕祖庭。顷化主还山,备述居士欲舍故基,重开生面,闯之合掌赞叹不已。若大心顿发,克成此举,则居士今日续施之因缘,即当年首创之功德,使慧灯晦而复明,龙钊隐而复现,知圣、云门一会俨然未散。山僧虽衰老,敢不闯音击节,为高门称贺,为祖庭志喜耶!”

“承答教,殊慰老怀,此居士心光与知圣常寂光互相涉入之候也。中秋节内恐有人事应酬,过此当择日奉期握晤于古殿基之上。草草未尽。”

此方定是神仙宅

清康熙年间曾修复林树寺。有以下线索:

康熙十九年(1680),僧如光重修庙宇,开复灵树寺。

康熙二十六年(1687),新修的(韶州府志》与《曲江县志》都对灵树寺开复一事有较详细的记载。

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在开始兴修云门寺之前,首先就是访寻灵树寺,有这样的记载:“民国二十九年,云公以重建曹溪六祖道场竟(完结),偕粤僧福果往曲江、乳源各地,访寻灵树道场。未获。”

2009年2月,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的仇江、林建在《韶关学院学报》发表了《韶州灵树古刹遗址考》,解开了这千古谜团。他们的结论:

“通过对以上史料的考证分析,以及对建封古寺遗迹的勘察,我们认为,灵树古寺是宋代建封寺的前身,如今建封寺的遗址,就是灵树古寺的遗址。”

这个结论确实大开脑洞,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有考证总比没有考证好,有推断总比没有推断好。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夜宿建封寺,以“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为题,留下三首七绝,建封寺从此名扬天下。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宋] 苏轼

双阙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据邓嘉乐《韶关灵树古寺遗址勘查行记》(未刊稿,来自网络),“至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时值抗战,据一位亲身经历的老人回忆,当年的建封寺,还是“高墙瓦檐,绿树浓荫,蔚为可观”。由于利用寺庙作李校,‘殿堂里的佛像都用布遮围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安心上课。’”

解放后,1958 年,建封寺“寺庙和周围参天古木,被毁一空。”“幸留者只有寺后一株直径约1米的大枫树。”(《曲江文物志》,来自网络)这棵硕大无朋的枫树得以幸存至今,第一次看到这个大树的时候,我一度以为“灵树”指的就是这棵枫树。

续佛慧命,重塑宗风

历史上往往有惊人的巧合,丹霞山别传寺开山祖师澹归和尚和上一任方丈本焕长老没能完成的重建灵树寺的宿命,又落到了别传寺方丈顿林的身上。

丹霞山别传寺顿林大和尚率众僧承祖遗愿重修灵树禅院,2012年1月11日正式举行破土动工仪式,按唐代建筑风格规划建设灵树禅院。

去年11月25日去丹霞山观日亭看日出,回到别传寺,天呈异象,佛光照耀别传寺。顿林大和尚兴致勃勃地带我们一行人考察灵树禅院,指点江山韶石风水格局,看得出顿林大和尚对寺庙选址极有研究,续佛慧命的使命感很强。

放眼望去,田园郁郁葱葱,山川灵秀深沉,灵树禅寺重建工程似乎进展不大。顿林大和尚笑言很难,困难重重,种种难。

可以想象,一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方外修行人,除了四处化缘筹集寺院的建设资金之外,还要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求菩萨告奶奶,虚与委蛇,委屈求全,究竟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多么坚定的信念。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德收福!

灵树禅院在岭南的存在可谓铁证如山,重燃祖庭香火,续佛慧命,重塑宗风,不仅是虚老和尚和本焕老和尚的遗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件盛事。谁有那么大的宏愿?谁有那么大的福报?谁能有看穿过去未来的人眼天目?

成都画院建院40周年|明天的“开场秀”,我们提前打探了一番

明日(5日)上午,作为成都画院建院40周年活动的“开场秀”,主题为“德厚艺精”的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将正式开幕。今天下午,成都画院特意邀请了媒体记者提前探班。

展厅外的开幕现场

从宽窄巷子地铁站的B口走出,远远便可看见画院外墙上深红色的40周年画展海报。进入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工作人员仍在忙碌布置着明天开幕现场的背景,“40”的鲜红大字十分醒目。

展厅里,布展工作已经完成,画院成立当年以及后期的一些珍贵照片资料,专门设了一处展台,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着。成都画院策展人、青年艺术评论员曹筝琪娜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创作时间最早的是1982年袁吉中的版画《逢场天》,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的繁荣景象;最近的一幅则是国画家叶瑞琨2020年的山水新作。

周春芽《太湖石》

红星新闻记者还在展厅里看到了著名当代艺术家周春芽创作于2001年的《太湖石》,也是他的经典系列之一。“此次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可以充分体现艺术家功力与造诣的精品之作,”曹筝琪娜说,“包括一些获得了全国美展大奖的。”

近年来,成都画院面向全国吸纳优秀的艺术人才成为专职画家,红星新闻记者也在展览现场留意到,有来自东北的年轻画家,其画作很有想法与表现力。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德厚艺精”

在展厅一角,专门开辟了一个类似书房的安静空间,桌椅两旁的书架上摆满了建院40年来各类画册和出版物,据介绍,这是特意留给届时前来观展的市民朋友们休息和阅读的地方,十分贴心。

成都画院是改革开放后,四川省成立的第一家政府画院。2010年,成都画院加挂成都市美术馆牌子,开展了大量的展览、研究、收藏、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如今,这个坐落在成都画院老院子里的成都市美术馆,每年免费开放300天以上,举办公益展览15场以上,公教活动12场以上,以其高品质的系列公益展览,成为了成都重要的文化艺术场所。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摄影报道

编辑 李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93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