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黄山洞

黄山洞是位于博罗县石坝镇西北部的一个革命老区村,与河源大桂山接壤。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人。黄山洞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5.5万亩的山林与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库容达2360万立方米的黄山洞水库是石坝镇的一笔宝贵财富。

黄山洞是一方远离闹市的热土。这里群山环抱、青山绿水、柑桔满园、瓜果飘香;这里的人勤劳、纯朴、诚信、热情,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把这山这水泼洒成一片永恒的绿洲……

黄山洞

进入黄山洞地带,沿着黄山洞水库边蜿蜒的山道缓缓而行,一路峰回路转,途经九曲十八弯,四处山峦叠翠、鸟语花香、绿水环绕,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可见四座高峰矗立群峰之中,那就是黄山洞标志性的“一山三嶂”:丫髻山、红花嶂、鸢婆嶂和四方嶂。位于黄山洞市级自然保护区北侧的是丫髻山、海拔873米,此山气势雄伟,酷似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遗容,在淡淡的云雾中显得曲线清晰,棱角分明。左峰那突现的弧线尤如伟人宽阔的额堂;几株苍劲的松树,又如是一拨拨的粗眉长在宽阔的额堂之下;中峰如一尊高高的鼻子挺立着;凹弯自然的右峰倾斜而下,就如是肥厚的下额;再顺势而下,则是一座如胸脯般的山峦。远望丫髻山,仿佛看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端庄、安祥的面庞,故丫髻山又称为太阳峰。

红花嶂位于丫髻山后端,主峰海拨1100米,素有博罗第二高峰之称,以每年农历3月盛开红稔花而得名,山顶板石上有两个长35厘米、宽18厘米的“仙人足迹”,周围有7口径宽25厘米、深35厘米的小井,井水清澈,终年不涸,人们称之为“七仙井”。登上红花嶂俯览,可观望到惠州、惠阳、博罗、龙门、河源、紫金等六市县全貌。鸢婆嶂和四方嶂与丫髻山、红花嶂并列成为姐妹峰,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黄山洞水库北面,有两处瀑布,落差100多米,宽20米,每年4-10月飞流直下,甚为壮观,可领略“银河落九天”的意境。

走进黄山洞,就如走进了一片碧波荡漾的绿色海洋里,黄山洞10个自然村就散落在这方圆十多里的山弯里。在这里,村前是柑桔杨桃、村后是龙眼荔枝;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溪而上,两边尽是香蕉翠竹;山坡上,井然有序的经济林在阳光的照耀下-滴翠。

在村委大楼左侧,至今仍保留着一幢青砖黑瓦的普通房屋,那是早年筑建的小舞台,舞台前面是一块宽阔的露天广场。在“文革”特定的年代里,人们在这里开会听报告、看电影、文艺演出……这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足迹。

黄山洞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已有0员在黄山洞一带秘密活动,到了1938年后,东江纵队一个团驻扎在黄山洞,纵队领导人曾光、刘彪等人曾多次到这里指挥战争。当时的黄山洞人积极拥护0,为他们送粮、送衣、送鞋,为支援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后,1963年全国掀起学“毛泽东著作”的热潮,黄山洞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毛著”,在思想上、道德上、精神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风气空前良好,人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1964年,惠州军分区博罗县武装部将黄山洞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基地。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黄山洞被评为全国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先进单位,当时有“北有大寨,南有黄山洞”的说法。黄山洞踊现出一大批学“毛著”的先-表,当时的支部书记田华贵就是其中之一,他还连续当选为0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68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黄山洞是全国人民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一面旗帜》。同年,时任广东省委-的-同志和时任省委秘书长的林若同志亲临黄山洞指导工作。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学生及国际友人约80万人次到黄山洞参观学习。为了迎接各地的宾客,由时任博罗县武装部政委杨剑作词、金曲配曲改编的客家山歌《黄山洞迎宾曲》应运而生,当时黄山洞上至80岁的老奶奶,下到刚会唱歌的小孩子,都手拿鲜花唱着这首歌,迎接四方来客,欢快活泼的曲调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表露无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一代黄山洞人继承了上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党支部更号召村民打开山门,走出社会,开拓致富门路,如今的黄山洞人,在外经商的生意红红火火,大都在繁华闹市安家立业;在家留守的也热火朝天,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造林种果,养蜂养鸡,种养结合。据统计,黄山洞有大小果场15个,面积达500多亩,经济林达5000多亩,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万元。黄山洞人靠勤劳的双手,发奋图强的精神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黄山洞远离石坝圩镇15公里,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山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水资源,但是,由于多年来受到交通不便制约,导致村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下雨天,山路崎岖,泥泞不堪,给行路和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山里的农产品、山货运不出去,村民增产不增收。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村支部和村委会决定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修筑水泥硬底化村道。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修路工程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老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的支持。2004年,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同志专程到黄山洞看望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对村“两委”的决定表示了大力的支持,博罗县委、县政府,县交通局,石坝镇委、镇政府也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老区建设。通过多方的努力,黄山洞村村道硬底化工程于2005年10月份正式动工,于次年冬建成通车,为黄山洞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这里不仅有红色的记忆,而且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又是市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洞就象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旦经过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将是一块无价之宝。目前,镇委、镇政府已充分利用该村丰富的水资源,对座落在黄山洞的马坑肚电站进行了改造,很快就会发生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健康、休闲、舒适的生活。在黄山洞开发生态休闲游、怀旧游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黄花山上黄花洞,十八罗汉坐洞中

常到济南南部山区游玩的朋友肯定都去过卧虎山水库,水库西侧那连绵群山之中耸立着一座高大佛塔的便是黄花山。

山并不高,海拔200余米左右,但却十分陡峭,倒也有点儿巍峨的味道。

黄花山位于济南历城区仲宫镇朱家村东南,因初春时节漫山遍野开满黄色的连翘花而得名。

由卧虎山水库大坝北端西行不远,就到了朱家庄,从村中自北向南穿过可见一处成片的养鱼池,映入眼帘的就是黄花山。

至养鱼池片区西侧,踏上乱石堆砌的“桥”,跨过玉符河潺潺流水,就来到黄花山脚下。

上山的小道并不好走,崎岖蜿蜒,半山腰处有一座高3米、宽2米的钟亭。

历经风雨岁月,古钟早已荡然无存,只剩由4根石柱支撑起的框架。

钟亭不远处,山崖边有一座观音堂,该堂为石砌穹顶的单层方形塔式结构,始建年代不详,拱门两侧分别嵌着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和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重修碑记各一通。

观音堂的穹顶

此观音堂坐南朝北,比较少见,概因人们当时因地制宜、依山势地形而建。

从观音堂外面山路绕到山的西侧,便到黄花洞洞口。

黄花洞为一天然溶洞,洞深七米,宽三米,洞内有二十余尊年代久远、雕刻精美的佛教造像,便是黄花山石窟造像。

据洞内金承安二年(1197年)杨十三郎造像碑记载,此洞造像最早始于金代中叶,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是历城仅存的三处金代造像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宗教、艺术研究价值。

1979年这里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口外南壁造协天大帝像,十分威武壮观。

洞口的石碑

洞内石刻造像是利用原有形势加以开凿,造像分上下两层。佛洞两侧洞壁上雕刻着的十八尊罗汉像,下层南、北两侧各有九尊。

这些罗汉像高约半米,头部基本都已被破坏,完全看不清其面貌,但身体、四肢和衣饰基本完好。每一尊罗汉像的旁边都刻着几行小字。

据说当年重修佛洞时,山下百姓普遍穷苦,无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只能由一些家境稍好的人拿点钱出来,但是家境再好,也只能拿出仅够修一尊罗汉的钱。因此,是谁出资修的罗汉,便在其旁边刻上自己的名字。

佛洞尽头有一用石块搭建的高台,高台上立有释迦牟尼像。主佛位被毁。

主佛位置处横卧着一尊无首佛像。据说这尊无首佛像是“文革”之后村民在山下发现的,然后便把它搬到了这里。其身世,就无从知晓了。

洞顶的四尊佛像,雕刻精美,面部完好无损。它们神态安详、面部丰润。

十八罗汉:

洞中存放着的残碑

走出黄花洞,置身半山,东望卧虎山及水库,蓝天白云之下,身边黄花洞内外的古老遗迹,便就这样定格在这悠远的时光里了。

作者:尚山走乡野

摄影/尚山

关德军:​黄山仙僧洞探寻记

作者简介:关德军,1963年生。黄山书画院秘书长,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参与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蓝皮书和《黄山保护与管理实践》《黄山是吾师》等书的编撰以及《神奇黄山》《黄山四季》《黄海大观》《黄山世纪风》《中国画里的乡村—西递》等系列影视风光片的摄制、编导等。

黄山仙僧洞探寻记

要了解雪庄,仙僧洞似乎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1689年,雪庄禅师散发携杖,自当涂翠螺山来到徽州。在潜口,拜别汪栗亭后奔黄山而来。运气还不错,“途遇龙池雨公,曰:道兄入山,当住仙僧洞下。”

这龙池雨公可不是一般人,他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主持黄山慈光寺,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正月谷日刚刚卸任,又被仙源士绅极力邀请,住持黄山翠微寺。所以他对黄山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他向雪庄推荐了仙僧洞下,自有他的道理。

圣僧洞—雪庄绘

那么仙僧洞究在何处?

《黄山图经》“钵盂峰”条下有记:“昔刘宋时,东国有一僧人,不知其名,来此修禅定,……又有一洞,深莫可测,人不敢入,其炼丹处。梁大同中有人见一鼎,并石灶,藤萝缠锁,因名仙僧洞。洞口阴暗之夜有一灯现,朗如星明,人谓之圣灯。”这或许是迄今所见有关仙僧洞最早的记录。潘之恒《黄海*纪迹卷十一》所记与此同。

汪士鈜《黄山志续集*卷一*云舫记》:“(兜率庵)左即仙灯洞。旧名圣僧洞,又名仙僧洞,今讹为仙灯洞。先是唐咸通间,有西域僧人,洞鑱石壁九字,曰:七百年后当有圣僧来。因名圣僧洞。仙灯又因仙僧传讹,非有灯也”对洞的来历与得名作了阐释。

在后来的《黄山志定本》中,则记为:“仙僧洞,即仙灯洞,在钵盂峰下。洞前有溪,取径丞相源,二里可至。高数十丈,纵如之,横杀之。一壁下隔为二,各广四尺。有奇洞,乳滴若雨,试之甘冷。阴暗之夜,洞口有灯,朗朗如星月,人谓之圣灯”。对洞的位置与大小有了较为确切的描述。

民国时期陈少峰的《黄山指南》记为“仙灯洞,又名‘仙僧洞’。在仙都峰下,与钵盂峰东西相向,中隔丞相源,距云谷寺四里。洞长形,高九尺,宽三尺,深二丈五尺有奇。洞畔有圆池,广袤尺余,池水甘冷,四时不涸。洞口竹林茶柯皆山僧所植,方外居此成道者,代不乏人。阴暗之夜,洞口有灯,朗朗如星月,人呼之为‘圣灯’”。值得注意的是,陈少峰的记录与之前的记录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是所在位置相差甚远,二是距云谷寺的距离。

带着这些疑问,我便有了一探究竟的念想与冲动。

也因为研究雪庄的关系,2015年至2016年数次探路皮篷的过程中,一直留心寻访,终无所获。

初探仙僧洞—茫然无果

2017年4月,借文物普查之际,我与同事汪治平、杨海、缪鹏便有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探寻之旅。

行前,我们咨询了云谷寺综治组的有关人员,他们也提供不了确切的信息,只是说进入山谷靠左有古道可行。据此,我们由云谷新索道下站后方进入竹林,沿左侧羊肠小道开始登山,约过两个索道支架,前方出现了一道悬崖绝壁,原有的路影也至此中断。我们只好转向山脊攀援。进入密林后,更是方向莫辨。转悠了大半天,只得茫然而归。正所谓:方向不明,路线不清,其结果必然是无果而终。

此后,我们开始做功课,查资料,看地形,走访山岔村老药农,拜访紫云村老住民,咨询黄山工作过的老同志……或因年久淡忘,语焉不详,或因我们对地理环境不熟悉,听过之后依然是一头雾水。但总体的方位,基本确定。

章克满提供的疑似仙灯洞位置—云谷索道上拍

再探仙僧洞—得“五贤洞”

同事叶要清告知,他从一施工队的负责人处得知,在皮篷对面的山谷中有一洞穴,很有可能就是仙僧洞。得此消息,我兴奋不己,当即邀约叶要清、周流俊、汪治平并市画院俞宏理先生(因作渐江专题研究,渐江画有仙僧洞)前往探寻。11月2日一早,我们驱车至云谷寺,由缆车上,白鹅岭下。行至白砂矼上方不远处石桥,即由桥北侧往皮篷对面山谷摸索。前行不远,即有断续古道通往前方,或许古人从北海至云谷即由此道前往。这使我们一行顿时有了“此行志在必得”之感。入山约一公里,得一洼地,甚平阔,有古遗址。是何古迹,有待考证。遗址周边古树参天,阴森覆郁。其中有杉树一株,胸围达2.7米,高十余米,堪称树王。

古遗址

稍事休息,继续沿古道前行,连续过两个索道支架,到达白砂矼对面支架点,古道戛然消失,四寻不见,或许是建索道施工,古道为碎石渣土所淹没。山谷中碎石松滑不可行。再沿山脊探望,前方是万丈悬崖,绝难通行,只得原路返回。到前遗址处,我们分散探寻。并不时呼唤着彼此,以免迷失。因绝少人迹,荆榛遍布,寸步难行。下行不远,有梯田状石磅,均由巨石砌成,层层排列,长者达五六十米,高者达六七米,不知古人因何而砌,重达十余吨的巨石又是如何砌成。

再向下约里许,治平君向众人招呼,说似乎已见一洞。众人迅速循声汇集。果有巨崖崩塌,相错成一线天光,甚陡,人不可入,只得从别处绕下。到得洞口,豁然开朗,崖下巨石崩落,形成长十余米,深约1~3米,高达两米多的巨洞。仔细寻视周边石壁,并无文字,亦无人为生活痕迹。且与古籍记载不甚契合,当非仙僧洞。然探得有此巨洞,也不枉此行。因戏名之曰“五贤洞”。

五贤洞

兴奋之余,一路下探到谷底,为溪沟,有水塘一湾,方广十余米,水清澈见底。水中似有无数爬虫蛰伏,问为何物,叶公说为“猫儿屎”,是一种植物果实。众皆抬头上视,果见水边杂木一株,树梢仍挂着稀疏的剩果。叶君就近摘下几个分发大家品尝,软滑甘甜,尽是果实,品不出什么味道,有点似八月楂。再前行不数米,又为绝壁,不可行。只得退而朔沟上行,也是绝壁悬崖,俨然已困在盆底绝地。众人只好就地休息,分析可行路径。此时左侧山半不时有游人话语声传来,山脚有被水冲下的矿泉水饮料瓶等废弃物,推测上面当为白砂矼。当即,由叶公前导,众人前拉后搡,沿左侧悬崖攀爬,钻树林,披荆棘,一路向上,终从白砂矼不远处爬上步行道。

由于近日关节炎复发,此时突然又从先前的紧张进入到放松状态,我顿时感觉双膝关节已是痛疼难忍,寸步难移。无奈山程还远,只得咬牙碎步往山下挪,到云谷寺,天已向黑,已近六点了。

三探仙僧洞—得“招隐洞”

11月8日,上班途中,叶公要清告知,仙僧洞位置已基本知晓,今日即可前往探明。闻此欣然,当即邀上治平、流俊二君,稍事准备即驱车前往云谷寺。由老票房步行至入胜亭下方、滴水崖前不远。据他人描述,洞当在游道上方。我们觅径上行。距游道十米许,果然发现有一黑黝黝的洞口,攀爬到洞口,有三级石阶隐现。天都峰、佛掌峰、青鸾峰迎面而立。此洞中有岩石将洞一分为二。经测量,左洞宽2.4米,高2.6米,深约5.6米(实深不可测,疑为后人填堵);右洞宽、高各约2.8米,深约5.4米。此洞与《黄山志定本》所记颇为契合,故亦为后人误认为即仙僧洞。但据现场周边环境,与雪庄所绘“招隐洞”相比对,当为“招隐洞”无疑。

招隐洞

招隐洞—雪庄绘

为探得仙僧洞的大致方位,我们继续循白砂岭而下,试图探寻徐霞客下山的路径。到“罗汉绕塔”石附近,古道不复可见。前方峭壁上有钢索下垂,许是建索道时探路者所留。我们顺次援索爬上峭壁,沿山岗摸索着,向下探寻。在密林中穿行了一个多小时,终到一处索道支架,原来已回到我们第一次探山的路径了。

四探仙僧洞—功夫不负

近日天气晴好,叶公要清邀约再探仙僧洞。众人皆有此意,便与周流俊、汪治平、丁永忠结伴同行。12月7日,我们五人,再从云谷索道下站后入山。进入竹林后,转向右行,到一道岭岭头,再左折沿山脊向上攀爬。约过两道山冈,左侧罗汉石兀立眼前。前行不远,路尽过河,前方山半隐约可见一处崩崖。众人兴致愈浓,又一头扎进树丛,探寻着前行的路。石砌的蹬道,或显或断,古人行走的足迹依稀可辩。约过了半小时,眼前发现了小竹子和茶树,这与《黄山指南》所记正相吻合。大家愈加兴奋,坚定了前行的信心。然而,眼前一道悬崖阻断了前行的路,不得已,我们只好沿崖脚左拐,再向上攀行。不久,黑黝黝的洞口已显露在我们的眼前。洞前,石砌的台阶呈“之”字形,依稀可辩。面向洞口,左侧有两级石砌的台地,如古遗址般,近察,并未发现有其他人为构筑物的痕迹,当为耕种之地,台地下也有茶树可见。

仙僧洞口侧面、正面及内景

正午的阳光,直照洞口,并无阴湿之感。洞口呈倒葫芦形,左侧有较为平整的石级,或为古人打坐之所。进入洞内,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借着直射的太阳反光,隐约可见洞内还有二洞。洞穹顶,洞顶漆黑,似为烟熏。洞壁潮湿,有水滴沁出,地面为滴水所浸泡,甚泥泞。洞左侧崖壁下,借着相机的闪光,发现有一圆池,池中有水。池径80cm,水深32cm。右小洞前,亦有一圆池,池径67cm、深21cm,池水清澈,濯之甚寒。四顾,未发现古人题刻。

右侧小洞及凿池

洞口石阶及左侧梯田状平地

经测量,此洞深17.4米,外洞口高7米、宽5米;主洞后两小洞由一壁下隔分成。面对小洞,右洞高2.6米,宽3.5米,深4.2米;左洞高1.8米,宽2米,深3.1米。系迄今为止,或为黄山所发现最大的洞穴之一了。

渐江—仙灯洞

江注—仙灯洞

根据明潘之恒《游仙灯洞记》和徐霞客《游黄山记》(后记)所记载,并对照渐江、江注、雪庄等人所绘《仙灯洞》、《圣僧洞》,推此当为“仙僧洞”无疑。

由徐霞客游记可知,古代由白砂岭经仙灯洞至云谷寺的道路是相通的。此处离皮篷并不遥远。雪庄入山暂栖此处,日后访得皮篷幽胜处,再于锦屏峰下构筑云舫,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

参考资料:

《黄山图经》

《黄山志定本》

《黄山志》

《黄山翠微寺志》

《黄山志续集》

《黄山指南》

《徐霞客游记》

编辑:黄景宣

文字:关德军

图片:作者提供

景德镇一景区位于庐山黄山周边,矿洞不计其数,为瓷工业起源地

全国各地都有很多旅游景点,每个城市的旅游产业也有大小之分,最关键的核心点还是旅游景点,如果你这座城市的核心旅游区其实是没什么值得别人过来玩的那么就算你怎么发展都是比不过拿下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城市。其次如果旅游资源如果能把自然和人文这两大板块融会贯通那就更上一层楼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瑶里风景名胜区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江西景德镇这边的瑶里风景名胜区,在地图上看,我们可以观察到它在庐山、黄山、西递宏村这三个文化遗产点的中心部位,因此这里的地理位置条件真的很好,而且非常的有利于景点的形成。因此当地旅游业也是瞄准了这一块将其打造成了著名的风景区,如今更是成了一块知名度比较不错的古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内部景观

作为一个有着“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景区,自然是少不了核心景区去支撑的,这里的有名景点包括了瑶里博物馆、徽州古道、程氏宗祠、明清商业街等,这些景区大多有有着它们独一无二的地方,比如你们往下逛会看到高岭土矿遗址园区,这里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这个景区的内部有很多很多的古矿坑,不嫌累是可以挨个挨个去看的。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除此之外,绕南陶瓷园也是同级别中最值得欣赏的另外一处景点,整个景区以不计其数的古矿洞和一些古水碓等这些当年发展瓷业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东西都能再度深挖到很多古时候有关瓷业的发展轨迹以及工艺诸如此类的方方面面,当站在这里幻想自己正在制造陶瓷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古人在在制造业方面是如何运转的。

虽然这中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的景点很多,但是能够做到结合手工现场去讲解我国手工陶瓷业历史发展的景区真的很罕见。这也是这个景区非常珍贵的地方,或许以后还会出现新的方式去给游客展示我国千年陶瓷业的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93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