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黄围山

介 绍: 位于陵川县城东南30公里处。黄围山长约20公里,主峰海拔1447米,巍峨奇秀,孤峰插天,登顶远眺,可见黄河。纵观黄围灵湫,祖师顶以道观为主,天桥及宫院以天然洞穴和佛寺为主。佛道合流,道教气氛浓烈。 山间有一大洞,山腰有两个透空小洞,由此而上可达主峰祖师顶。这里就是陵川有名的八景之一“黄围灵揪”。整个黄围灵湫由宫院、天桥、顶庙三部分组成。 黄围宫院背山面壑,座北朝南,分上下两个宫院,共有宫宇60余间。上宫院的藏经楼三檐迭出。下宫院有灵湫洞一座,洞口高宽各2.5米,洞口两侧有2.5米宽、3.5米长、2.5米高的配房两间。洞内全长500米,均宽26.2米,总面积13100平方米。洞内有长期滴水形成的钟乳石。洞口有石雕塑像3尊,威严吓人,为灵湫洞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经宫院沿羊肠小道迤逶而上,可达山腰的两个透空小洞,如两轮明月横挂山间,此即为“天桥”,主要建筑有奶奶殿和十王殿,分别建在桥上和桥下。经天桥攀缘数里,再登183级灰砖台阶,就是祖师顶,顶庙就建筑在这里。主要建筑有真武祖师殿、玉皇殿和配殿。

山西晋城市

黄围山

黄柏山法眼寺千年银杏满金黄 法师祈福引围观

2017年11月5日,河南省商城县黄柏山法眼寺两棵千年银杏满身金黄,五位法师在银杏树下祈福引游人围观。

据悉,法眼寺由著名高僧无念禅师于明万历28年所建。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上旬,法眼寺门前树龄已经超过1300多岁的银杏树,其落叶将草地、石板路和屋檐铺满了一层金黄。寺庙更是浸染在黄灿灿的彩色世界里,成为秋日里一道绝美的风景,也见证着这所深山古寺曾经的辉煌过往。

英山三大景区入围黄冈“十佳旅游摄影点”

△2019大别山(黄冈)世界旅游博览会宣传片《大美黄冈 别样精彩》

英山入围景区

① 南 武 当

② 天 马 寨

③ 四季花海

南 武 当

南武当旅游区位于鄂东北英山县境内北部,大别山南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常年降雨量1430mm,年平均气温12.5℃,夏季平均气温2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6%,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动植物种类丰富。

大别山横亘中原,逶迤千里。海拔1729.13米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座落在湖北大别山南武当旅游区境内,一柱擎天,雄奇险峻,气势磅礴。南武当旅游区主要由中原第一山——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景区;华中第一谷——龙潭河谷、探险漂流景区;道教佛教圣地——武圣宫、石鼓神庙景区和中心综合服务区等五大特色景区构成。

这里既可以登高摄云海日出,亦可游河谷拍峡谷山水风光,这里还是著名的道教文化胜地、武当南宗发源地。南武当旅游区四季皆景且四季景不同,是名副其实的休闲旅游、摄影创作的胜地。

南武当景色

☟☟☟

天 马 寨

天马寨景区,人文风物、自然景观极其丰富,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历史人文寨文化、英山十佳示范民宿木屋别墅群、千年古树群落、百年民居群落。境内群山迤逦,瀑布高悬,是花的世界,鸟的天堂。天马寨最为震撼人的画面是全野生天然的五彩杜鹃花海,浪漫野樱花花海,壮观油桐花花海。三花花海,犹如巨幅宏伟壮丽画卷。移步换景,大景、小景、远景、近景,无论如何取景,都美不胜收。

春的五彩、夏的葱绿

秋的绚烂、冬的雪白

拍摄取景,四季皆宜

是独具特色的极佳摄影基地

天马寨景色

☟☟☟

四 季 花 海

四季花海•中华情园景区位于英山县城城南2公里处,白莲河库区上游,景区内湖泊环绕着起伏的山岚,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景区以四季花卉和花海温泉为特色,以田园景观与生态风景林为依托,以旅游观光为基础,以休闲养生度假体验为核心,兼顾生态产业发展,精心打造区别于其他昙花一现的赏花地,打破花无百日红的常规、月月有花开、季季花不同、常年花不谢、天天有精彩的山地花卉观光区和旅游接待服务区。

四季壮观艳丽

春海棠园、紫藤园、茶花园

樱桃园、兰草园

夏七彩杜鹃园、五彩月季园

紫薇园、合欢园

秋叶岭、银杏岭

冬梅花园、华中首个最大规模

四季精品花卉展馆

月月有花开

季季花不同

常年花不谢

天天有精彩

四季花海景色

☟☟☟

来源:微信公众号“英山旅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制作:英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英山周刊》编辑部

入围终评项目 || 湖北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

(海报设计:袁子淇)

▲湖北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视频资料

发 掘 单 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陂区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

胡刚

概 况

▲发掘区全景(俯视)

郭元咀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大街二程书院北部,坐落于鲁台山北麓、滠水东岸的台地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表明,郭元咀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包含屈家岭时期、商代、西周、东周以及唐、宋、清代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铸铜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

▲台基发掘全景(东向西摄)

商代铸铜遗迹独立分布在一处人工堆筑的台地之上,其东西宽29.4米,南北长48米,分布面积达1400平方米,共发现熔铸活动坑2处、灰沟9条、房屋建筑4座、残炉底20处、陶范坑4处、粗砂坑3、烧土坑16个、垫土坑20处、灰坑59座以及因冶铸活动而形成的黑灰面、烧土面等遗迹,基本涵盖了熔铸生产的主要活动环节。

▲台地上工棚类建筑

人工台基的北面、西面临滠水,南面为一条大界沟所隔开,东面和东北面为居住区,表明该熔铸区是郭元咀遗址的一处独立铸铜作坊。两座熔铸坑东西并排分布于台地南部,四周有柱洞构成工棚式建筑,周围发现3座以填埋废弃物为主的大型灰沟(G7、G8、G9),其中南部为G7,东部为G8,北部为G9,沟内堆积物呈倾斜状分布,出土大量的熔铸遗物。已清理的熔铸坑(K11)内发现1个残熔炉底部,四周是细砂、铜渣(富铁的精炼渣)、细碎陶范、木炭等构成的多层堆积物,表明K11是遗址中专用于精炼粗铜的场所,并且历时性较长,活动强度较高。H43是一处以废弃陶范堆积为主的灰坑,位于台地中部。

▲熔炉底部与熔炉倒塌的堆积

▲残熔炉底部与周围的炉渣、木炭、砂土层(L14)

▲粗砂坑及其底部小坑

▲熔炉底部与熔炉残壁

此外,人工台地北部亦有熔炉分布,其中L16中发现完好的炉底和倒塌的炉壁堆积在一起,周围的灰沟、灰坑等遗迹中还出土了若干炉壁(坩埚壁)残块、陶范,表明台地北部可能是另外一处熔铸区。

▲西周、春秋墓葬陶器

出 土 遗 物

▲粗铜块

▲铜锛(T18③:2)

▲青铜小件

▲出土的外范、芯范和模范

▲陶质熔铸工具(鼓风嘴、角形支垫)

商代冶铸遗物有熔铜器具、生产工具、原料、陶范以及燃料等。出土的炉壁残块300余块、坩埚壁残块150块,个别可以复原,出土的陶范共计3000余块,保存较差,有外范、芯范和陶模三类,可辨器形有罍、斝等,出土其他铜质、石质生产工具共计200件。此外,还出土了日用陶瓷器、陶质生产工具共计160件,并且浮选了大量的炭化水稻、木炭等植物遗存。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并结合考古学文化分期,商代铸铜遗存的绝对年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200年之间。

▲研磨工具(石杵与石臼)

▲石质生产工具(石铲)

▲G7出土陶器

▲附铜渣的坩埚壁残块(正反面)

学术价值与意义

郭元咀遗址是近年来湖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商代考古发现之一,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有:

一、商代铸铜遗存的主体年代相当于洹北花园庄期至殷墟一期,是继盘龙城遗址之后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新的商人聚落的代表,对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揭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李伯谦、刘绪、高崇文等多位先生指导K11发掘现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指导郭元咀工地发掘现场

二、发掘出土了大量与熔铸活动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多个熔铸场所的发现以及大量炉底与坩埚残块的出土表明,郭元咀遗址铸铜规模巨大,是长江中游地区近年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铸铜遗址。该遗址中至少包含精炼粗铜、熔炼合金与铸造青铜器三类冶金生产活动。

王巍、张昌平等先生观摩郭元咀考古发掘现场

郭元咀遗址发掘者合影

三、初步揭示了郭元咀遗址与中原商都的密切关联与差异。其铜器及铜渣样品以高放射性成因铅为主,与洹北商城等都邑的金属资源一致,其陶范质地也与洹北商城陶范相似,这些分析工作对认识南方地区商代青铜器的资源与技术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四、带按窝的鼎足、鬲足的出土显示,郭元咀遗址与大路铺文化存在交流与联系,郭元咀遗址出土的铜器及铜块的普通铅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与鄂东地区矿产资源完全相符,表明此地出土的铸铜原料或部分来源于鄂东、赣北等地的长江铜矿带,为揭示商代晚期长江流域铸铜技术水平、铜资源的共享与分配、组织与运输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五、遗址还发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灰坑、墓葬类遗存,初步揭示了鲁台山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为研究鲁台山西周“长子国”族属与源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版权说明:有关“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来源:十大考古办公室

编辑:张丽卉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 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92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