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吴忠风味羊杂碎

  烩羊杂碎是一道著名传统小吃,宁夏区内各地均有制作,以吴忠市的制作独特、历史悠久而素负盛名,故又称吴忠风味羊杂碎。1994年5月曾被评为“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     原料:新鲜羊杂碎1副(包括羊头、羊肚、羊肠、羊蹄、羊心、羊肝、羊肺、香菜、葱、姜、蒜苗、精盐、味精、红油、羊肉汤。     制法:羊头、羊蹄用火烧尽残毛,羊肠、羊肚翻去残渣。洗净后连同羊心羊肝一起下锅煮熟,拆去骨头,分别切成条或段。羊肺用洗去面筋的稀面糊灌好后,也下锅煮熟,切成长条。然后将切好的各种熟料放在羊肉汤里略煮片刻,撒上蒜苗、香菜,滴上红油盛碗即成。     特点:红润油亮,肉烂汤辣。

吴忠风味羊杂碎

河北盐山县城独特风味的羊肠汤

河北沧州附近盐山县城独特的羊肠汤真不错的,初冬的天气盛出乳白的汤汁放上几匙蒜末、 几片翠绿的香菜 、一匙鲜红的辣椒油,这一碗热乎乎的羊肠汤配上现烤的烧饼,可是暖胃,暖心。注意时间:早晨6点营业到8点,晚了就吃不到了。盐山县城是回民县城,清真口味的饭店特别多。

在盐山县无论是羊肉汤馆还是羊汤铺子,门口都有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架在炉灶上,锅内放满了羊肉、羊杂和羊骨头。炉膛内火光熊熊,锅内奶白色的汤在“咕嘟咕嘟”地翻滚,随着热气、烟气升腾、弥漫,羊肉的香气肆意飘洒。桌面上摆有一摞黑碗,中间是从锅里捞出后被切成小块的一堆羊肉或羊杂。

桌子上还放俩盆子,是那种厚约一厘米粗糙的黄盆。一盆里是切碎的香菜,另一盆里是辣椒油。这辣椒油可有讲究,一定要割下羊肉上的羊油,放在锅内炼制,捞出油渣,再放入切碎的红辣椒,炸至香味溢出即可,盛入盆中待用。

当你向大师傅要一碗羊汤,那大师傅便拿一只黑碗,动作麻利地往里放些羊肉或羊杂,再放适量香菜,这可以根据口味多要或少要。然后大师傅转身在碗内盛满奶白色的羊肉汤,再回身挖半勺羊油辣椒放入碗内,便端上了桌。漂浮在汤上的辣椒油渐渐化开,弥散出羊肉、香菜和辣椒油的香气。

桌子上有醋。醋在羊汤馆叫“忌讳”,喝羊汤要大大的“忌讳”,一口下去,酸、辣、膻俱陈,香溢满口。 喝羊肉汤的最佳主食是烧饼,本地烧饼有好多种,最适合喝羊汤的是那种边缘稍厚、中间薄脆的烧饼,看起来像新疆的馕,但绝不放葱花和孜然,在烤制之前,刷些糖色,撒几粒芝麻。

把刚出炉的烧饼掰成小块,泡进滚烫的羊肉汤中,少顷即吃。那烧饼块蘸着羊肉味、香菜味、辣椒味,带着还没被汤汁泡透的酥脆。

各位客官看饿了吧。关注辽沈美食,喝沈阳最正宗的羊汤,图片原创

琼海银海杂粮街品海南风味小吃,原味锅巴吃起来很有“怀旧感”

琼海市嘉积镇银海路附近有条“银海杂粮街”,外地游客一看街名有点怪,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条约百米的小吃街。这条街上有许多的小吃店,专门经营海南当地各种特色小吃,品种还算丰富,如果想尝尝当地风味的游客,可以去试一试。份量足,价格不贵,味道还算不错。

这是琼海小吃中比较有名的“原味锅巴”,质地稍硬,味道香,有嚼劲,上个七八十年代过来的人吃起来很有追忆和怀旧的口感。喜欢吃人很喜欢,不喜欢的则嫌其太硬和干。

这是海南常见的芒果肠粉,是将普通的肠粉,变成了一道甜点,有肠粉的爽滑,又有芒果的香甜,比较符合女孩子与小孩子的口味。

这是芒果绵棉冰。也是一道甜点,其实就是芒果口味的雪糕。

腌河粉或海南粉,海南各地的做法都差不多,味道取决于卤汁的调配与所搭配的料,琼海这里常规的卤汁调得偏浓稠。

香煎菜包,也是海南常见的糕点,银海杂粮街这里做的味道还算正宗,值得尝一尝。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具风味的海杂鱼

别具风味的海杂鱼

现在,不管大部分本地人还是外地客,品味曹妃甸的海杂鱼是享口舌之欢。而对于我们当地的渔民来说,吃海杂鱼的传统源于海上劳作,更有一番关乎生存、生活的深意。

渔民出海捕鱼,忙碌起来没有准时的一日三餐,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凉水,就连佐餐的“盐精”也少有时间仔细烹调,潦草敷衍。“盐精”是我们当地人对下饭菜的俗称,这种下饭菜常会重盐,做法简单,吃起来爽口。比如海杂鱼是典型的一种“盐精”。我们当地有个笑话,外地人来我们当地做客,主人一家商量着:客人第一次来,一定要炖点儿好吃的“盐精”。客人闻听大骇,诧异这里的重口味和待客习俗,因为错把“炖盐精”理解成了“炖眼睛”。

船上捕捞来的大鱼大虾舍不得吃,抓上两三把杂七杂八的小鱼用海水涮洗一下,内脏和鱼鳞也不用处理,下锅就熬。有时船上淡水不充足,则直接用海水煮炖,这样随随便便熬出的海杂鱼味道异常鲜美。渐渐地,渔村的饭店就把经过改良的炖海杂鱼当做招牌菜,招待食客,久而久之,海杂鱼也就成了必点的经典菜肴。因为知道食客喜欢这道菜,店家常常会提前炖好,放在厅堂的餐台上,待客人点餐时加热。或者不加热,因为放凉的海杂鱼汤汁会凝冻,吃起来别具风味。

捕捞上来的海杂鱼名目多,样子纷呈,常见的有梭鱼、刺儿鱼、驴尾巴、青条鱼、小鲈鱼、愣蹦鱼等,选出其中三种来可以做成“三样儿鱼”。除此之外,还有鳎目尖(小鳎目鱼)、刀鱼(已经很少见,现在市价要上千元一斤)、小黄鱼、小黄花鱼、黑头等等。

我们当地有一句顺口溜:一鲆二镜三鳎目,是对海鱼喜爱的一种民间排名。拉上一大网,倾倒在船上,大大小小活蹦乱跳,鳞光闪闪,常会夹杂着一些陌生品种,连当地人甚至老渔夫都叫不出名字。

家常炖是最传统的海杂鱼的做法,千滚豆腐万滚鱼,特别是家常做会炖得软烂,虽然品相值得挑剔,但闻着味道,足以让人陶醉,吃上几口更会让人欲罢不能。我们当地有句土话,叫“白嘴吃”,意思是不用就主食。海杂鱼就是可以白嘴吃的那种,一出锅,便会有馋嘴的人先尝为快。海杂鱼因为鱼小刺多,吃时要细嚼慢咽,就像茶艺,能够从中享受繁琐、细致带来的趣意。

特别是咂鱼头是件极惬意的事,随便夹起鱼头放进嘴里,不必嚼,只需双唇将鱼头抿住,轻轻一吸,那浸裹在鱼头里的汤汁便尽入口中。纵然骨多肉少,那味道也能将口舌占得满满当当。鱼尾吃起来味道更是绝妙,几乎所有杂鱼的尾巴都是可以直接吞咽的。

海杂鱼的其他做法还有很多,比如清炖、虾油煮、酱焖、干煎、清蒸……

干煎,我们这里叫做炮( bo)咸鱼,比如常见的有炮咸梭鱼、炮刺儿鱼,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是油炸鳎目尖儿,裹上面包屑炸制,形似金黄的秋叶,吃起来酥脆香鲜。

极致的美味,常常藏在乡野,隐在民间,海杂鱼就是。特别是炖海杂鱼,能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体味到生活的真诚、朴实与美好。

作者 桑兆发

编辑 刘晓静

曹妃甸报官微原创出品

公号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标识本报二维码(二维码见下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87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