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乐平古戏台

乐平戏台(含传芳余家戏台、余家戏台与祠堂、涌山昭穆堂戏台、龙珠戏台、戴村上房祠堂戏台、车溪敦本堂戏台、横路万年台)

乐平古戏台

乐平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现存412余座。它们灿若星辰,遍布全市农村各地。其中不乏明清建筑。接属性分,有祠堂台、庙宇台、会馆台、宅院台等;接功能分,有晴台和晴雨两用台;接结构分,有木质结构台、石质结构台和石木混合结构台。无论何种戏台,其造型之雄伟,气势之恢宏,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乐平古戏台是熔建筑、工艺、雕塑、美术和文学于一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国内外罕见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众多的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普遍关注与浓厚兴趣。海内外近40家新闻媒体对它作了专题报道。

乐平古戏台具代表性的有:

(1)涌山昭穆堂祠堂台涌山昭穆堂祠堂台建于明崇祯年间。三间四柱歇山式。戏台简约古朴、精致灵巧,“工艺之精细,建筑之宏伟,堪称鬼斧神工矣”。该台是我市古戏台中年代最久远的戏台之一,因而弥足珍贵。

(2)项家庄五桂堂祠堂台项家庄五桂堂祠堂台建于清雍正庚戊八年(1730年)。重檐三翘歇山顶,三间四柱三凤楼式。戏台正面与祠堂对视,戏台背面不倚联大门,巧妙改变了明末清初祠堂戏台一律倚大门的定制,丰富了这一历史时期戏台与祠堂在格局上的审美情趣。

(3)车溪敦本堂戏台车溪敦本堂戏台属祠堂戏台,坐落在涌山镇车溪村朱氏宗祠敦本堂内,属明清时代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丙寅十一年(1746年)。三间四柱三凤楼式。重檐双戗歇山顶。戏台额楼层次丰厚,雕镂精细,不仅戏台隆重精美,气势恢宏,而且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功能复杂,堪称饶徽二州祠堂戏台之代表。

(4)南岸双面台南岸双面台清隆三十八年始建为祠堂单面台,后改为双面台。三间四柱三凤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该台以气势大、雕工精、装饰美,一时显赫乐平市郊。

(5)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双面台,当地人称为“晴雨台”、“鸳鸯台”。晴台三间四柱三凤楼两硬山,重檐双翘歇山顶。戏台里外遍布戏台人物故事百余幅,雕镂精致,装饰豪华,放眼望去,一派金碧辉煌、美仑美奂。雨台呈敞口伸出式,悬山顶,整体气势与繁华程度虽不及晴台,但倒显几分典雅、秀美与别致。

浒崦戏台以“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著称,属乐平古戏台精品中之精品。

(6)戴村上房、中房戏台戴村上房戏台,古瓷串脊,绿瓦盖顶,鳄鱼充顶,屋脊中央由大小褚砂古瓷坐中,四个檐角系有微风响铃,恰似正在腾飞的雄鹰,发出锐耳叮当之声,回荡全村,十分宏伟壮观。台中别出风格的精巧雕艺,金碧辉煌,麒龙顶上的飞檐让人叹为观止!中堂正中一块镀金横扁“以古为监(金监)”四个大字金光闪闪。据县史记载,此戏台名盖阳河。戴村中房戏台,建于道光十四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戏台属砖木结构,坚固耐久,雕工独特,梁、壁、沿上都雕有戏文人物,龙凤花鸟,精工细作,技艺超凡,虽经岁月沧桑一百七十多年,大部分仍保存较好。戏台四角腾空而至,每角悬挂一个两公斤重的铜铃,风吹铃动,响声悦耳。

(7)坑口万年台坑口万年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后在改建中成功地将双面台变成万年台,因与浒崦戏台近乎相象,有乐平戏台“姊妹双芭”之美誉。

(8)韩家万年台韩家万年台为民国十年(1921年)动工,越七年油台告竣。三间四柱两檐两金一楼式,硬山屋顶。戏台虽无飞檐翘角,然以其构架奇巧,雕工精细,通体施金而翘楚于乐平东南乡之一隅。

(9)观峰张家万年台张家万年台为民国三十年代建造。五间四柱五凤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戏台檐翘、阁罩依次向前推出,曲折有致,使得屋面轮廓线与额楼层次感极其丰富。

(10)横路万年台横路万年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956年依原样于原址翻新重建。此台品味甚高,整体造型优美典雅,结构比例缜密匀称,是万年台中不可多得之精品。

(11)南界首万年台南界首万年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82年改建。五间四柱五楼两硬山式,重檐三翘歇山顶。屋顶层层叠叠,峥嵘嶙峋,虽采钢筋混凝土结构,却为乐平较早成功模仿大木作镶嵌雕件的万年台之代表杰作。

江西文化之旅一一乐平古戏台

【编者按】近日,为推动“中国古戏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也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乡土宁海”的编委们奔赴江西省乐平市考察当地古戏台,并与江西乐平市文广局合作探讨“申遗”工作。

这次意义非凡的考察之行都有哪些惊喜和收获呢?一起来看看吧!↓↓↓

早上6点出发,行车近8个小时,终于抵达古戏台之乡一一江西乐平。这里古戏台多达400多座,演绎了几百年的戏剧风情。走进乐平博物馆,大大小小的图片,微缩的模型,馆长专业的讲解介绍,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那个以看戏为乐的童年时代,那时娱乐匮乏,戏曲是乡间百姓难得的精神娱乐。

繁复精美的戏台构建,倾注了木匠的智慧和心血

蜘蛛拱

这是豪华的双面台,何谓双面台呢?双面台又叫"晴雨台",既有面向广场的戏台,供晴天唱戏,背后又有一个戏台面向院子,雨天可在两边厢房观看,规模宏大,工艺精湛。

这是赣剧之父一一石凌鹤,被誉为"现代汤显祖"。

博物馆三楼陈列了一些古物,这些是古瓷,小小的盒子是古代女子用的粉盒,和我们今天女性用的粉底盒差不多。可见,古往今来,女子爱美的天性从未改变。

参观了博物馆,再进行实地观览,这是市中心广场的仿古戏台,造价三百万。市民常在这里举办活动。

(注:洪皓,政和六年(1116)任宁海县主簿。洪皓是江西乐平人,却与宁海颇有些渊源。不仅曾任宁海县主簿,其三子洪适、洪遵、洪迈都生于宁海。作为宋代著名的词人,洪皓教子有方,其三子曾分别考中榜眼、状元与探花,皆十分了得。)

古戏台

下面村子里村民集资募捐自建的古戏台,建造历时一年多,还未完工,目前已投入资金三百万,和对面的祠堂同建,这真是小村大手笔了!

藻井

登楼见藻井的另一面构造

实地欣赏双面台,这是国宝级的古戏台

建于清朝的古戏台,既有精致戏台,又有宏伟祠堂,二者兼美,稀少。

精湛工艺,绝美构建

从外面侧拍,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无言立于青天下。

明朝戏台,戏台下开正门,人可进出,这是明戏台的鲜明特征,后来戏台逐渐降低。明戏台雕工简朴,不如清朝繁复精美,自有简约美。

龙形墙,从外面望来,如两条龙腾飞于上。

□撰稿:夜来幽梦

□制作:天明小子

□审核:天姥老人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宁波东胜”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厉害了!乐平被命名为“中国古戏台之乡”!

经过近三个月时间的紧张筹备,1月14日至15日,中国文化遗产大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乐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涉及文化、文物、住建、旅游、高校、新闻传播等多个领域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200余人相聚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乐平,共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支招把脉,并见证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江西省乐平市为“中国古戏台之乡”的决定和授牌仪式。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九届专职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毛福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廖奔,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顾问、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姚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编委会主任张柏,中国民协顾问、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会长罗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郎道先,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乐平市委书记俞小平,景德镇市副市长熊皓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14日上午,俞小平在大会开幕式致辞表示,近年来,乐平深入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了古建产业、复兴赣剧工程,全市古建从业人员近5万人,古建工匠5000余人。乐平荣获“中国古戏台之乡”称号,这让遍布城乡达458座古戏台的赣东北明珠实至名归。更令人欣喜的是,来自国家各有关部门、有关协会、各大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各地文物保护部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的负责人,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乐平市,参加这次中国文化遗产大会,这是中国文化界的盛事,国际文化遗产界的大事,更是乐平地域文化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这必将推动乐平文化走出乐平、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乐平文化明珠熠熠生辉。

与会人员参观古戏台

据了解,本次大会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指导,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玉雕艺术委员会、乐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秘书处、乐平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系列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时代途径。本次论坛以“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时代途径”为主题,设置了“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和“起源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两大分论坛。

14日论坛结束后,15日,与会专家学者们在乐平市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下,集中参观考察乐平南窑古瓷窑址、镇桥浒崦戏台、接渡杨子安戏台,涌山敦本堂戏台、昭穆堂戏台、古戏台博物馆等地。

嘉宾感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

乐平山清水秀,有这么多古戏台,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物以稀为贵”,要坚持文化自信,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既要守住赣剧的“根”,也要让更多年轻的观众能听懂,乐平的古戏台文化很快就能做起来,会大受欢迎。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九届专职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 程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文化信仰,才能精神抖擞地进行社会建设,乐平古戏台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折射,我们看古戏台,看它的建筑、看内容、看当时生活地方和文化环境,这个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民协顾问、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会长 罗杨

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广泛存在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一切物质文化遗产之中都蕴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素。以乐平的古戏台为例,我们大家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但是,实际上乐平的古戏台能保存得这么完好,我们更应该关注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包括古戏台营造技艺、乐平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乐平的民风民俗。

乐平市博物馆原副馆长、副研究员 余庆民

这次“中国遗产大会”在乐平举行,那么多的国内重量级专家学者聚集乐平,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乐平获得“中国古戏台之乡”这一荣誉,这意味着我们乐平在文化发展上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在古戏台文化上。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宣传,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挖掘乐平本土能工巧匠及其古戏台营造技艺,从而做大做强乐平古戏台文化。

乐平市古戏台文化发展商会会长 齐海林

乐平有一大批从事古戏台营造的工匠,工匠们的传统营造技艺让许多前来观摩的专家教授叹为观止,也让乐平的古戏台营造技艺美名远播。这次乐平获得“中国古戏台之乡”荣誉,与这些工匠的不懈努力分不开,乐平市从事古戏台营造的企业有很多家,为发扬传统技艺终其一生,不离不弃,做强做大,今天这么多专家教授齐聚一堂,为乐平古戏台产业建言献策,说明乐平的工匠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也意味着乐平古戏台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产业越做越强,这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

编辑:俞跃

采写:瓷都晚报记者 吴德锋文/图

校对:洪霞

审核:陈俊绮 傅东锋 封卫闽

秀米

忠宣湖畔新景观!乐平建成大型水上古戏台

3月18日,位于我市洪岩镇忠宣湖畔的江西首个占地面积10533.92平方米的滨水古戏台建成竣工,与当地国家4A级旅游点洪岩仙境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是当地戏曲文化与自然山水景观相融合的特色文化旅游景点。

水上古戏台沿袭乐平古戏台的传统建制,是一座大型木结构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分为古戏台演绎中心和展示馆两个功能区域:演绎区域由古韵风雅的戏台及观景台、古船舫及桥亭、主宾厅及厢楼组成;展览馆由古戏台中轴线后一进四合院组成。整个结构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空间格局传统古朴。戏台为晴雨台,可承载乡村旅游节、秋季音乐会等演艺活动。

▲水上古戏台

初看之下,古戏台博览园的核心建筑“水上古戏台”并无惊人之处,但深入其间,却见古老的民间历史文化渊源潺潺而流。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中那一座戏台凌水若波,且亭台丽影,倒映水面,挑角伸展,古朴绮丽。与雕饰精美的古建筑一样,滨水古戏台就好似一座非遗文化传承的展示台,充满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古朴魅力,她有湖有水,又有古村街巷,还有着相袭数千年的文化。

▲古戏台博览园航拍

整座戏台木工精细,巍峨庄重,上千幅非遗浮雕装饰栩栩如生,全部是由木雕匠人通过手中的刀、斧、凿、锯,将完整的木头一雕、一刻、一琢、一磨,便有了腐朽化神奇的效果。工艺复杂的“竖井”意味着天穹,旁边的蝙蝠则预示着“洪福齐天”,每一个图腾都有它的涵义。戏台楹联朗朗上口,“远岫为屏耸峙千秋典范,高台映水澄清万古丹心;和音鸣盛世艺苑百花斗艳,雅调庆阳春梨园万象更新”,细细一品,亦庄亦谐,情趣盎然,其中深刻含义,令人凝思回味。

▲非遗浮雕装饰栩栩如生

据施工方介绍,戏台的设计融合了“赣派建筑”与古戏台的建设特点。外部飞檐翘角翘首长空,高峻的马头墙典雅庄重,防火又防风。内部由戏台、厢楼、走廊环绕而成,布局精妙十足,戏台分前台、后台两面,由八块门屏组成的中堂壁隔开。

▲马头墙

徜徉在水上古戏台上,台面色彩斑斓,飞金上漆,几乎所有的木构件都雕饰着精美的琼花瑶草、祥禽瑞兽,檐顶的阳光反射过来,浮光跃金。

“纷乱的春情难谴,蓦地里怀人幽怨,只为窈窕婵娟”……想象着百年的赣剧在这座独具乐平特色的“乡村大舞台”上舞起水袖,深情演绎着汤显祖笔下杜丽娘与柳梦梅生生死死的爱情传奇。盘旋雕刻而出的藻井就是“原始音响”,舞台上流转的曲声绕梁三匝,宛如水乡人家的水磨漆器一样柔情万种。青衣花旦,老生文丑,粉墨登场,几回锣鼓二胡梆子,一步一景,一颦一笑,咫尺瞬间,梦中情,人鬼情……此起彼伏,更像演绎一场无限风流的梦,看客们在婉转高腔间,感受着乐平深厚的文化传承与戏曲魅力。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水上戏台啊,其实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忠宣湖水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立体。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让我们在河水哗哗的流动中,感受着久远时光丰沛的馈赠。

▲游客服务中心

据了解,为了让非遗技艺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乐平市顺应市场需求,扶持发展古建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抓手,以乐平传统古戏台形制为设计依据,严谨溯源、重续文脉,在满足相应建筑的现代使用功能的同时,融入地方古建筑特点,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性和附加作用,将非遗文化与古建筑、地方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艺、地方特产等产业相结合,引入全产业链的概念,将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及文化商业发展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转载自:乐平之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80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