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良溪古村

良溪旧称蓈底,村中有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旌表节妇罗门吴氏”的贞节牌坊;有占面积2439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的“罗氏宗祠”。清道光六年进士翰林“粤东四家”之一的罗天地、近代画家罗卓等皆出自良溪村,全村曾有100人在科举时-取了功名。良溪村的山、水、树木、建筑与古民环境的组合,良溪古村,良溪古村简介,良溪古村-江门市蓬江区良溪古村旅游指南

良溪古村

古村风韵细品良溪|良溪村村名的来历

“良溪”旧称“蓢底”也称“蓢溪” (2002年9月以前属新会管辖),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棠下墟西北部约2公里的山坳里,东邻沙富、弓田、虎岭,南接中心等村委会,西面和北面与鹤山市雅瑶镇接壤。

据光绪乙未(1895年)重刻的蓢底“本原堂”本《罗氏族谱》记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罗贵率三十六姓九十七户人家南迁来时,已有“蓢底”村的记载。

而“良溪”二字始见于明代。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乡仕罗公信请江门理学大儒陈白沙先生为《罗氏族谱》作序文。“良溪”二字始见有记载。罗氏大宗祠(又称豫章家庙)大门前有:“珠玑留厚泽,蓢底肇鸿基”的对联,道出了罗姓南迁始发地及南迁的落籍点。

“良溪”的村名是怎么来的呢?

“蓢底”又是怎样改为“良溪”的呢?

良溪位于大雁山山脉,地处广东西江流域,周边群山环抱,水网纵横,为典型的珠三角冲积沙田湿地地貌。

群山环绕的良溪村。刘淑君 摄

据村中人说,很早以前,就有姓龚的土著人在虎山(岗寮顶)山脚居住耕种(即现在的良溪村对面),村人称这个山脚为龚坑里。

北宋初年,谢姓从棠下镇沙富村迁来与龚姓同开一村,龚坑里故又称谢龚坑村。到了南宋,罗贵南迁到谢龚坑村,首先在村对面的金花庙暂居,初称新图一甲,由于这里常水浸,遂又搬到山腰居住,这里遍生蓢草,于是把村名定为“蓢底”。不久,随罗贵南迁的异姓除何、叶、朱、廖姓留下外,其余的都向外迁徙发展。后来,罗贵又邀龚、谢二姓同居蓢底。

竖立在罗氏大宗祠门前的罗贵像。

到了明代洪武元年至二十年间(1368一1387年),村人砍竹、伐木为架,夯土筑堤,拦水造田,修沟引水,随着环境的改变,蓢草渐渐少了。因考虑到“蓢底”已不适合做村名,遂以“良才大用,溪水长流”来作为村新名字的内涵,期望族人代代出经国济世的人才,子孙繁衍如溪水长流不断。

罗氏大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是良溪村的标志性建筑。

而“蓢底”读音又与方言“良溪”相同,村民同时也希望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意,故改称“良溪”,怀旧的村民也称“良溪”为“蓢溪”,但仍多以良溪称谓,从此“良溪”二字沿用至今。

罗氏大宗祠本源堂。刘淑君 摄

良溪由于人口繁衍迅速,村子不断扩大,族长为便于管理村名,将村分首约、东约、西约和北约共四约。即约龙里至五部堂称首约,约龙里至卫生站称东约,卫生站至文武庙称西约,文武庙至良北社稷坛称北约。

良溪村古貌依存,整个村落没有因为世事的变迁而变样。刘淑君 摄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姓氏寻根文化有了强烈的探寻和祭祀欲望。

分布南粤各地的罗姓人根据宗谱、族谱或家谱的记载,溯源寻找“蓢底村”,结果访寻到的没有几个。直至2007年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良溪古村文化,才使更多的南粤、海外罗姓人得知以前的“蓢底”就是今天的“良溪村”,并纷纷组团前来寻亲。

罗氏大宗祠门前插满了各姓旗帜,据说,岭南地区的每一个罗姓人士几乎都可以从良溪找到根。

写在后面的话

这是《古村风韵细品良溪》的第一篇文章,接下来,我们还会陆续发布更多关于古村故事,敬请垂注!

江门良溪古村,水墨画般的宁静素雅

江门良溪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入选首批“广东省古村落”。

村中80%是罗姓,据说几乎岭南地区的每一个罗姓人士都可以在良溪找到根,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罗氏大祠堂”是良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村内至今仍保持着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龙船脊”的屋顶设计,门额屋檐上精致的雕刻,无一不透着浓厚的岭南建筑色彩。

虽历经沧桑,岁月沉淀反倒增添了良溪古村的韵味。游走村中,仿佛在欣赏一幅宣纸上的水墨画,古朴而素雅。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共享资源,其知识产权归相应权利人所有。因未有图片作者联系方式,无法核验所有素材的知识产权,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其他处理。

正衣冠、拜先师!今天,江门小萌娃到良溪古村“开笔”!

今日上午,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办,蓬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蓬江区文明办、蓬江区教育局承办的的2020年江门市小学生“开笔礼”暨五邑优秀传统家训诵读活动在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举行。上百名小学一年级新生正衣冠、拜先师,启智破蒙,开启了小学生涯的第一课。

当天上午,小学生在启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正衣冠、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开笔破蒙、诵读经典、孝亲敬师等步骤,在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倾听圣贤教诲,学习人生真理。

正衣冠

拜先师

朱砂启智

击鼓鸣志

开笔破蒙

诵读经典

颁发开笔礼证书

行谢礼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而江门市此次举办小学生“开笔礼”,也进一步深化了创文成果,以优良的家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活动主会场设在

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

该地有“后珠玑巷”之誉,是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近年来,良溪村还被授予“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古村落”之称,村内有一条青云路,当时学子考学时都要走一走,有平步青云之意。良溪村文化底蕴深厚,尊师重教之风盛行。

青云路。 罗翠玲 摄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罗霈 通讯员/李伟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77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