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福州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

福州三宝之一,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装饰丰富多彩,产品有磨漆画、屏风、花瓶、茶具、烟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来多次获巴拿马、芝加哥、巴黎等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据传清乾隆年间,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大门的匾额虽然木头已经朽烂,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得到启发,回家后不断琢磨试验,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

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在历史上,它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髹饰之光"、"人间国宝"等词句来形容福州脱胎漆器的精美。

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生前曾作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特级名艺人黄时中和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一级名艺人陈天赣向记者介绍,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二是木胎及其它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福州脱胎漆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装饰上的丰富多采。其传统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更加丰富多采。

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州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漆器特级名艺人、沈绍安第六代孙沈德铭的徒弟王维韫老先生告诉记者,沈绍安早年为油漆匠,在福州杨桥路双抛桥附近开设"沈绍安"老铺,以油漆加工为业,并且制售漆筷、漆碗、神主木牌之类小商品。当时福州为八闽首府,手工业比较发达,虽然说漆器行业在各种手工业中的地位首屈一指,但是竞争十分激烈,生意并不好做。再说,福州从南宋开始有了漆器,到了清初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陈旧的工艺影响了漆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店中生意清淡,沈绍安不时到官家深宅或宫观寺庙去做油漆活儿。有一次在一座古寺做工时,他发现寺庙大门的匾额木头已经朽烂了,但是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仿照旧匾,用泥土先塑出模型,然后在模型外面裱上夏布,涂上青漆,等漆干了之后脱去土模,再行髹漆加工上色,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对沈氏脱胎漆器发展历史颇有研究的王维韫儿子王旭告诉记者,沈绍安创制的福州脱胎漆器经过后辈的不断努力,进一步得到改进提高。1920年,沈绍安第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把泥金和泥银调到漆料当中去,在原有红、黑、朱、紫的髹漆技艺基础上,新研制出金银、天兰、苹果、葱绿、古铜等颜色,使漆器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得到全新的改变,做出来的作品达到了华丽辉煌、灿烂夺目的效果。清光绪年间,沈正镐、沈正恂选送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牌,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接着,沈正镐、沈正恂以及沈正愉、沈幼兰等沈氏脱胎漆器世家产品先后选送参加意大利、美国、柏林、伦敦等地的博览会展出,获得了各种奖牌,声誉大振。

非遗传承掌握漆艺话语权 荆州打造中国漆器之都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大漆文化展厅内,经邹德香复刻制作的楚式漆器代表作品虎座鸟架鼓被漆树标本环绕。(通讯员权丽炜摄)

阅读提要

“中国有七千余年漆器制作历史。楚漆艺是中国漆艺发展史中的第一个高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邹德香说,荆州出土了大量楚漆器,占全国一半以上。考古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荆州城东一隅,有一座荆楚非遗传承院,集中展示了诸多与漆器相关的内容——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漆器收藏品,也有海内外非遗大师代表作,还有漆器制作工艺全流程展示,以及楚式漆器制作室等。在这里,人们既可观赏精美绝伦的漆器作品,还能亲身体验楚式漆器制作过程。依托非遗传承平台,荆州力促楚式漆艺振兴,引领全国大漆产业创新发展。

拥有璀璨历史

大量楚漆器出土于荆州

大漆,是漆树树皮中分泌的汁液,又名生漆、土漆、国漆。中国是漆树原生地,是大漆故乡、大漆髹饰发祥地。用漆漆物谓“髹”,“饰”寓纹饰之意。

据考证,中国有七千余年漆器制作历史。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王世襄指出,就我国漆工艺发展而言,历史上第一次突飞猛进、兴盛繁荣出现在战国时期,且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西汉。战国漆器产量之多、品种之备、制作之精、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前代,战国漆器大多出自楚墓,漆器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荆州是楚文化发祥地,也是世界漆文化重要源头。”5月26日,荆州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玉春向记者介绍,战国时期楚国可谓无物不髹漆。因其质轻、色美、耐用等优点,成为生活用具主角。“楚国漆器风格和造型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其图案舒展活泼、充满活力,强烈的红、黑、金应用得酣畅淋漓,线条凤走龙飞,想象丰富,大量使用透雕和浮雕,极大丰富了漆器表现力。”

清代晚期至民国,战乱频仍,国势衰颓,漆器制作业和其他工艺一样,进入衰落时期。但荆州地区“金漆盆盘”等漆工艺品,一直兴盛至清末和民国年间。髹漆木雕曾远销南洋群岛、美国、日本和印度。宣统元年“金漆盆盘”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27年《东方杂志》第23卷第7号上刊载《沙市》一文中记载:“沙市多漆工,于川湘等省购来大宗盆桶等木器,加以油漆,平匀光洁,咸称佳品,故漆器为沙市特产一大宗也。”

确立“江湖地位”

平台效应引领大漆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大漆,传承大漆技艺,古老大漆髹饰技艺又焕发出新生命力。

2006年至今,全国有20项大漆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6位漆器艺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包括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及其传承人邹德香。邹德香成功恢复了许多专家都认为已失传的楚式漆器脱胎技艺,同时缩短了脱胎漆器制作周期,把楚式漆器发展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院长许小兰在荆州城区城南一个破旧的作坊里遇到邹德香,他正在狭窄逼仄的破旧厂房里从事手工雕刻和彩绘工作。他工作时满脸尘土,工作台上竟然找不出搁放一杯茶水的地方。如今,上百平米的无尘工作车间里,各种漆料和工具一应俱全,邹德香笑称,这是“鸟枪换大炮”。

悠久的大漆髹饰传统,巧夺天工的髹饰技艺,历经千年,深藏在楚人的文化记忆当中。 2012年设立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如今已是楚式漆器生产性保护基地。有大大小小12个非遗场馆,其中漆艺主题场馆占了近一半,馆藏漆器展品700多件(套)。业内人士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展品之珍贵,在全国不多见。”

5月26日,记者在传承院中国漆工艺馆看到,刻镂、斫木、擦漆、罩漆、螺钿、戗金、剔红等工艺,通过陈列的漆器一一展现。来自台湾、福建、山西等各地的漆器髹饰技艺展品都在这里展示,其中包括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145件(套)漆艺作品。名家作品馆内,一尊70厘米高的披着金色盔甲的武士十分显眼。据工作人员介绍,雕像由脱胎漆器、漆线泥、桃胶和金箔制成,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漆线雕《神武大元帅》的复刻版,原版于2017年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丰富的馆藏资源,让荆州逐渐掌握漆艺“话语权”。2017年10月,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成立,是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唯一以漆艺为主题的工作站,也是湖北省唯一的部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12所高校为建站单位,以荆楚漆文化为源头,搭建国际漆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楚文化复兴与楚式漆艺振兴,引领全国大漆产业创新发展。

平台效应初显。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漆艺邀请赛、世界漆艺邀请展先后落地荆州,聚集全国各漆艺非遗项目主要代表及知名专家学者,吸引和聚集了全世界大漆学界、业界主要代表,在国际漆艺界影响深远。

2019年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领导建议下,由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牵头,联合全国漆艺传承人,发起成立漆艺传承发展联盟,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乔十光亲自为联盟题字。《中国生漆》杂志主编张飞龙表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漆艺新时代的开始。

打造“中国漆器之都”

让荆楚漆艺走进寻常百姓家

荆州博物馆的展陈藏品中,漆木器最多、也最精美,一直是中外游客最欣赏的文化符号;荆州文保中心修复文物中,漆木器种类最多,漆器工艺制作和漆木器附体图案的文化研究成为荆州楚文化最厚重的IP符号。

作为漆文化重要发源地,打造“中国漆器之都”,荆州底气在哪?

看产业发展。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孵化出“漆器加工制作+文创产品研发+线上线下销售链”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许小兰介绍,依托十八匠文化公司,每年大漆髹饰古琴销售2000万元左右,文创类漆艺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余元。专做楚式漆器定制的唯楚木艺公司,每年接到的定制漆器产品订单近2000万元。占地131亩的以漆艺为主题的非遗工匠小镇也正在兴建中。

看创新动力。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创立“荆作楚生活”品牌,打造楚式漆器生活类文创产品,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质设计资源为依托,设计研发茶器、餐具、文房等多个产品系列。产品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满足各层次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看人才传承。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围绕漆艺开发研学项目,带学员到竹溪等地,体验割漆、导漆、上漆等工序,让他们更加了解漆艺文化,传承漆艺文化,践行“非遗传承+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一批漆艺传承青年人才。

业内人士认为,打造“中国漆器之都”需要文旅、教育、人社等多部门形成合力,聚集资源,从大漆艺术资源、职业教育与培训、漆树原材料种植、城乡手工艺人传承等方面多管齐下。从大漆艺术价值链、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划,做大做强荆州漆艺产业。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孟静通讯员严朝龙)

福建泉州大岞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景点

大 岞山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 福建泉州惠安县 崇武古城大岞村的大岞山东坡,距 崇武古城 约三公里,属于“ 贝丘遗址 ”。在岩石土坡间的1200平方米范围内散露多种陶片及风化的蛤蜊壳。文化堆积层厚约1米。遗址于1957年发现,后又作多次调查,是2005年泉州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朋友实地拍摄的照片,在此分享给大家!

超高逼格!最具特色的福州博物馆大集合,一个都跑不脱!

没去过这些博物馆,

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福州人?

你以为高大上的博物馆都是要收费的,

其实,大都免费!

带上一颗好奇心,

找到最对你胃口的博物馆,

去感受福州的“前世今生”吧!

1

温泉博物馆

简介

福州温泉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是国内唯一展示和宣传温泉文化的博物馆,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并配建1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展厅以“龙脉金汤有福之州”为主题,以时间为轴线梳理再现了福州1700多年的温泉开发利用历史。

整个展馆以温泉文化为核心,紧扣福州民俗和人文特色,采用闽都特色的传统格调和设计手法,将福州温泉的整个历史文化和风格特色娓娓道来。同时又将传统的温泉与现代的展示方式相结合,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享受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体验。

地址:位于鼓楼区温泉公园路与晋安河交叉口,毗邻温泉公园。

1

福州市博物馆

简介

福州市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馆藏文物除大量字画外,还有古陶瓷、青铜器、玉器、漆器、寿 山石雕、丝织品、古木雕和古家具等,计5000多件。定期开展闽都大讲坛活动,宣传福州名城文化。

开馆时间:6月1日——9月30日:早8:15-12:00;下午14:00—17:15 10月1日——5月31日:早8:30-12:00;下午13:30—17:00。周一闭馆。

地址:晋安区文博路8号

1

福州军博园

简介

福州军博园是福建省唯一集军事装备展览、军事体验、军事拓展、学生军训、社会实践、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军事主题园区,并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为宗旨,竭力打造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体验性最强、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基地。

地址:闽侯县白沙镇白沙湾马坑村

电话:0591-22956699

1

陈文龙纪念馆

简介

陈 文龙纪念馆位于台江区下杭路,总占地1200平方米,恢复了“海神”陈文龙尚书庙原有的亲水性特点,保持明清建筑形制和风格;有康熙、嘉庆、道光皇帝的三 方御碑和9方总督、巡抚等褒扬陈文龙的牌匾;有乾隆到民国时期的14方石碑刻;有41斤重的乾隆年间铸制的镇庙狮钮铁印等,形成了集民俗、宗教、旅游活动 为一体的新景观。

地址:台江区下杭路93号

1

辛亥革命纪念馆

简介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91年11月,隶属于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原馆设杨桥东路17号,原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故居。现在该馆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614平方米,馆内陈列《福州辛亥革命史》。现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已从林觉民故居搬迁到于山大士 殿,向参观者免费开放。

开馆时间:早8:15-12:00;下午14:00—17:15 早8:30-12:00;下午13:30—17:00。

地址:于山大士殿。

1

福建博物院

简介

福建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设立的“福建省立科学馆”,1953年4月成立福建省博物馆。2002年10月,投资2.7亿元的新馆落成并对公众开放,更 为今名。福建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近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在临时展厅有6个,面积3000平方米,全 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历史文化风貌。

地址:福州西湖公园与福州左海公园之间

1

船政博物馆

简介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9:00-17:00

地址: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

1

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

简介

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以明清艺术为主体展示的博物馆,建于2006年。博物馆以仿古的建筑风格与衣锦坊相映生辉,独有的人文环境引人入胜。走进明 清艺术博物馆,灵气袭面而来,自然超逸的意蕴、悠远的艺术气息令人回味无穷。馆内设衣锦厅、含青斋、明心堂、福临苑、随安居、清漪轩、畅观园、御景阁等8 个主题展厅。明清艺术博物馆与福建省民间艺术馆融为一体,其藏品丰富,件件艺术珍品触手可及。

地址: 鼓楼区杨桥东路19号衣锦华庭寿山石文化城2楼(近南后街)。

1

马江海战纪念馆

简介

该馆设于马尾港昭忠祠内,傍依中法马江海战烈士陵园。祠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门廊、戏台、享堂,内祀中法马江海战烈士灵位牌。祠建筑面积 1000平方米,池沼、墓园1500平方米。1984年由福州文物管理委员会收回昭忠祠及马江海战烈士墓园,集中力量修复,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并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举办中法马江海战专题陈列,展出海战有关文物130件,挂图、图表、照片197幅。观众在参观完陈列后可瞻仰烈士陵园。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 8:00 - 12:00 下午 14:00 - 17:30 开放。

地址:马尾区昭忠路1号。

1

中国寿山石馆

简介

中国寿山石馆位于晋安区寿山乡,该馆为国内首家集寿山石地质、历史、艺术等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现收藏有宋代以来300多件寿山石雕经典作品,囊括了 寿山石东、西两大门派雕刻大师的传世精品。开馆十余年,如今中国寿山石馆经过一年的改造提升华丽“变身”,融入光、声、电等科技元素,以更为现代化、专业 化、艺术化的新面貌重新开门迎客。

开馆时间: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点至5点,逢周一闭馆整修。市民游客凭有效身份证件入内参观。

地址:晋安区北峰寿山乡寿山村。

1

福建省档案馆

简介

新馆内部功能区分明,分为档案库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行政办公区等主要功能区。市民在此还可以参观展览、听学术报告,甚至打乒乓球、观赏游览。 新馆设置有1000平方米的档案查阅服务利用大厅,档案查询实行人工和计算机检索双轨制,新开发研制的档案查询利用管理系统可为阅档者提供便捷的查询服 务;新配置的德国进口轨道小车文件自动化传输系统十分便捷,工作人员从库房查到相关文件资料后,只需4分钟,就可将文件资料送到服务利用大厅。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 下午13:00—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福州市大学城中心共享区明德路2号

公交线路:乘坐43、123、167支、168快线、302支、318路可直达福建省档案馆。

1

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简介

该馆免门票,新馆陈列分三部分,包括两个展厅和考古遗址厅。 三个陈列,共展出藏品200余件。 均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展示手段,如电脑触摸屏、电影等,基本上做到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传输最多的知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6:00(周一闭馆整休),节假日不休息; 夏季期间,周二至周日中午12:00—14:00闭馆。

地址:博物馆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330号。

乘车线路:从福州乘坐33、38路公交车或从福州西客站乘坐至甘蔗的中巴车,到甘蔗街道昙石站下。

你会喜欢

福州身边事儿(ID:fzshixinwen)

综合整理自各博物馆官网、微博、百度旅游、百度百科等

轻松长按二维码↓↓关注福州身边事儿

点此精彩继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77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