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东烧尾窑址

东烧尾窑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内厝镇东烧尾村东北,1974年调查发现。窑址分布在东烧尾水库西面山坡和宋厝村一带,范围约1平方公里。

洛阳发现东汉时期官方烧窑遗址

东烧尾窑址

新华社郑州8月26日专电洛阳考古人员在邙山陵墓群寻找西汉政论家贾谊之墓时,意外发现一处大型东汉时期官方烧窑遗址,在近1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烧窑遗址127座。

考古人员目前已完成3座窑址的试掘工作,从中出土的大批砖瓦的规模和形制均符合东汉皇室建筑规格,且与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内的砖瓦大小形制一致,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处大型东汉官窑遗址,为官署烧制砖、瓦等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具。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从试掘情况看,修筑东汉都城所用建筑材料以及邙山陵墓群中的东汉帝陵所用建筑材料,均出自此处,对于研究东汉都城建筑、帝陵建筑规制和陵寝制度,以及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惠东再发掘2处窑址

最近,惠东县白盆珠三官坑窑址考古工作又有新进展,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细致的勘探工作,再发掘2处窑址,这是迄今发掘窑址中保持最好的。

近年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白马河流域的明代仿龙泉瓷器窑址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调查发现,在三官坑窑址范围内,地表散布有大量匣钵、瓷片、垫圈、垫饼等,遗存清晰明确,产品质精量大,是白马河流域重要的明代仿龙泉瓷器窑场,该窑址对研究明代广东青瓷、外销瓷以及明代广东沿海地区的社会生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研究潜力。

经过细致的勘探工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确定了5座窑炉和10处废弃堆积,遗址面积11000平方米。此次考古工作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共发掘2处窑址。本次发掘共清理遗迹共10个,其中窑炉2座、灰坑8座,窑炉结构相对完整,出土窑具、瓷器等明清遗物标本上千件。其中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有碗、盘等,胎体较为厚重,造型规整,纹饰大部分刻划菊瓣纹,有些碗心还刻划有“清”“福”“寿”“溪”等字样。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刘长介绍,对已出土的瓷器,考古人员将进行清洗,比较完整可以修复的,将进行修复,并对一些瓷片进行科学测试,了解其化学成分、各种指标。“这对我们以后研究白马窑的外销,包括它的贸易路线是有很大帮助的。”

来源:南方plus 惠东发布

欢迎参与午间新闻官方微博微信进行讨论,幸运观众将有机会获得栏目组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永亨影视酷玩天地体验券

欧悦真冰场体验券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凯乐行汽车影音音响兑换券

(广告图片)

纯音连锁琴行的免费体验课

(广告图片)

WuJian/Midday

微信公众号

wjxw001

关注我们

午间新闻

关于东阳古窑遗址,你知道多少?

“东阳江北街道上卢小区发现了一个古窑址,初步断定是江浙一带非常少见的马蹄形窑。”日前,东阳一则新的考古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不少瓷器研究爱好者对东阳的古窑遗址产生了浓厚兴趣。

其实,东阳作为婺州窑的主要产地,古窑遗址相当丰富,除了此次发现的马蹄形窑外,早在1980年和2008年,东阳市文保部门曾在歌山马龙山和葛府伏虎山发现宋代古窑址,其窑炉都是龙窑。

“东阳古窑遗址丰富,年代历史久远,研究考古价值巨大,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至今未得到有效利用,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未得到科学发掘研究。”东阳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说,下一步,东阳将依托婺州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东阳婺州窑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让其成为东阳又一张城市名片。

(记者 叶永永)

马蹄形窑址或为千年前的北宋古窑址

“接到电话后,我立马就赶过去了,挖掘出来之后,确实给了我们不少惊喜。”陈荣军说,初步判断这是1000多年前具有唐朝遗风的北宋古窑址,其马蹄形窑址在东阳市首次发现。

10月22日下午,东阳市江北街道上卢小区西侧的一处空地上,施工人员在路基清表时偶然发现了一处古窑址。和江浙一带常见的龙窑不同,这次挖掘出的窑炉是江浙一带少见的马蹄形窑,长度约3.6米,宽度约3.1米。

所谓的“马蹄窑”因其平面状似马蹄形而得名,其实是馒头窑的形制之一。它的火膛呈半圆形或扇形,窑室从前至后渐宽,左右两壁外弧或略外弧,后壁齐直,一般后部左右各设一个平面呈方形或半圆形的较大的烟囱,后壁下部左右设排烟孔,与烟囱相通。

陈荣军介绍,马蹄形窑在我国北方较为流行,陕西耀州窑、河南汝窑、河北磁州窑等,使用的都是这种窑炉。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有的窑口,如武义的水碓周窑、四川彭县窑、重庆涂山窑等,也用马蹄形窑烧制瓷器。

“相比龙窑,马蹄形窑的产量较小,对于烧制时的温度火候更好把控,有利于提高瓷器质量。龙窑一般用于瓷器的烧造,提高产量,马蹄形窑用于烧成匣钵等窑具,提高瓷器的质量。”陈荣军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马蹄形窑是肯定的了,但是由于窑炉上半部分缺失,窑内缺少烧制工具以及窑壁高温灼烧颜色不深等原因,导致马蹄窑洞本身的年份一时还不好判断。

据了解,从明朝始设集市的上卢,为东阳北乡主要物资集散地,原本就古建筑集聚,被列为东阳市文物保护点,历史气息浓厚。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卢小区居民在挖防空洞时,曾挖出过大量古瓷片,甚至居民建房时,都发现了古窑址,只不过当时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报告文保部门。接下去,东阳市文保所还将邀请更多的专家来东阳,共同探究这座马蹄窑址。

葛府窑瓷器为婺州窑中的上品

“大宋官窑 千年瑶仪”,如今,走进东阳市南马镇联合村瑶仪自然村,村口景观中的这8个白色大字特别引人注目。近年来,瑶仪利用古窑遗址,深挖古窑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瑶仪,最初跟窑有关。“据传,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五代、北宋时期,南马葛府一带曾瓷窑遍地,在我们瑶仪最为集中,村名的‘瑶’字,就是‘窑’的谐音。”南马镇联合村村委会主任、瑶仪村负责人张永进说。

根据《解读葛府窑》中记载,葛府窑位于葛府东北侧山麓,窑场依山而建,瑶仪就是葛府窑其中一处窑场。如今,在瑶仪附近的山坡上,随手一拨,就能发现很多陶瓷碎片,一些村民还拿陶瓷碎片来装饰院子。

包括瑶仪在内,葛府窑址在今南马镇葛府村至东庄自然村长约5公里的东北侧山麓一带,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葛府村的伏虎山、来龙山坡,苞竹自然村的黄草山、上前山、银棠山、馒头山、下前山、官桥山、前蔡山,下格村的金塘坞、荷花蕊、红墩岭,下和自然村、下安恬村的圆蓬山,东庄自然村的后山头等山坡窑场,共16座山30多处窑址,保护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其中的核心区为来龙山坡和山脚下的蔡大塘。

虽然葛府窑址至今未开展科学发掘,但仅根据地表遗留的瓷器残件,可以确定这里主要出产碗、碟、杯、盘、粉盒、盏托、执壶、灯盏、蟠龙瓶、渣斗、高脚碗、小盖罐、莲瓣尊、烛台、钵等十几类产品。这些瓷器造型优美,胎骨灰白,胎釉结合良好,釉层或厚或薄但都非常均匀,而且釉层玻化程度很高,釉色青绿,釉面光洁滋润。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葛府窑烧制的瓷器在婺州窑中属于上品。”陈荣军说,葛府窑所产的瓷器质量上等,除了当地优质的瓷土、上佳的水质、丰富的松材等原材料,还与烧制技艺有关。

此外,葛府窑所产的瓷器,玻化程度都比较高,这与窑温有关系。葛府窑都是龙窑,龙窑的长度越长,窑温就越高,正因为如此,葛府窑的窑温要高得多,因此所产的瓷器玻化程度较高,釉层看上去带着玻璃样的透明感。

制作精良的歌山瓷碗 曾远销海外

相比上卢的马蹄形窑和南马葛府窑,歌山窑是东阳最早被发现的窑址,也是目前东阳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窑址。

东阳歌山窑是婺州窑青瓷的重要产区,创建于初唐。在歌山古窑群中,最早发现也是最著名的当数象塘古窑。1964年,瓷史专家朱伯谦就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浙江东阳象塘窑址调查记》,认为当时以象塘为中心的歌山古窑,规模庞大,技术先进,是婺州窑的重要代表。

以象塘为中心,唐宋古窑绵亘约1.5公里,瓷片和蒸碗套钵堆成小山,被称为“五星瓶窑”。1980年,在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支持下,金华与东阳两地文管会对歌山村附近的马龙山进行考古发掘,又发掘出一座完整的北宋窑,根据窑床结构与出土瓷器,专家确认此窑为龙窑。

“歌山窑被发现和挖掘的时候,我并不在文保部门工作,只是在后来的工作中有所接触和了解。”陈荣军说,根据挖掘整理和出土的文物推断,歌山窑始建于初唐,一直持续到北宋初年。

从目前婺州窑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来看,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为了满足贡瓷和外销用瓷庞大的生产数量之需要,婺州窑部分窑场如武义县泉溪水碓周窑、东阳市歌山窑等,在一段时期内曾承接过生产贡瓷和外销瓷的任务,所以在生产原料精选、成型、装烧、装饰工艺等方面均作了较大的努力,使其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基本接近越窑上林湖之产品。

据了解,歌山窑群出产的碗供民用和出口,出口的碗一路从宁波流向海外,一路则由江西商人转买后出口海外,可见当时的歌山瓷碗已相当精致。马龙山古窑址发掘出土的遗物中以碗数量最多,款式相当丰富,造型独特,像敞口外卷、折腹有棱、稍有假圈足等款式,系歌山窑产品特有;而且釉色也特别好,青釉较厚,均匀有光泽,仅碗内底和外底无釉,为其他窑口所不见。

东阳歌山一带制瓷历史一直流传到了近现代,正是唐宋时期歌山一带发达的制瓷业,奠定了近代上宅碗厂的基础,催生了东阳近代瓷业经济。之后,随着市场化进程,东阳众多碗厂先后倒闭,瓷业经济也随之瓦解。

来源:j金日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72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