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东北文化

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早期中外文化交流,在推动东北亚地区早期的文明化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东北文化

东北亚地区早期文化交流

东西、南北与陆路、海路交汇于大连地区

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和辽河上游的辽西地区,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就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化系统、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宗教意识。在环境和人口压力下,包括族群的主动或被动的流动与迁徙,给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大连地区的文化形成后,与周边地区的文化碰撞,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推动本地区文化的共同发展、繁荣,形成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圈。

中国古代青铜工匠东渡路线复原示意图

而这种交流,东西路线是辽西-辽东-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日本列岛,南北路线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北腹地至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至日本列岛。当然,这种交流的途径也可以是逆向的,但均以大连所在的辽东半岛为中心。

和其他区域性文化圈不同的是,东北亚地区早期的这种文化上的广泛交流,除掉陆地这种交通方式外,更多的还是以海路来完成,这里面涉及到早期海洋资源的探索与开发问题。而山东沿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列岛这一海上交通线,还被称之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这种东西、南北交汇于大连地区的中外古代文化交流无疑奠定了大连地区古代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枢纽地位。

距今约3400年的大王山遗址

极可能是大连地区迄今年代最早城址

大嘴子遗址

大嘴子石戈

大嘴子铜镞

大嘴子陶舟形器

相当于晚商时期的双砣子三期文化大嘴子遗址中出土有铜镞、石矛、石钺、石棍棒头等兵器,说明当时的战争已经初具规模。有一些石质兵器的制作十分精致,打磨较为光滑,刃部十分锋利但却没有使用的痕迹,据此可推断这类所谓的兵器并不是作为兵器使用,应该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大嘴子遗址还发现有石筑围墙,有的学者认为石墙具有防御功能。

大王山遗址

位于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拉树房村西南属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大王山遗址面积特别大,仅发掘区面积就达5800多平方米,揭露出房址55座、石砌平台5座。根据发掘者描述,发掘区仅为整个遗址区的一角。遗址中围建了多个大型的平台活动面,用以建筑房屋和生产生活,而且各平台间和平台与房址间还连接有道路,这是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布局的明确反映。

大王山鹿骨

大王山石棍棒头

大王山石钺

大王山遗址位于海拔239.5米的大王山南坡上,而同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则多建于沿海的砣子上或者是近海的较为开阔平坦的地带。我们若以大王山为中心点,则大王山遗址的辐射区域基本涵盖了这一时期大连地区的所有遗址聚落。大王山遗址应该是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的一座具有向心力和控制力的核心聚落。大王山遗址的聚落形态与内蒙古赤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二道井子城址极为相似,所以大王山遗址极有可能是大连地区迄今年代最早的一座城址,距今约3400年。

战国晚期的牧羊城、张店城等

大连地区开始逐渐融入中原文化系统

牧羊城城址

及至战国晚期,大连地区发现的城址主要有牧羊城、张店城等。牧羊城始建于战国末期,兴盛于西汉时期,衰落于东汉初期,而后逐渐废弃。城址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临渤海,东依老铁山,扼守连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海上要冲。牧羊城的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城壁底部有用石块砌成的墙基。根据考古资料可知,城内出土的遗物,多是战国遗物,有铜镦、刀币、圆币、铁器、瓦当等。

张店城位于普兰店花儿山乡张店村北。城址的规模相当大,城墙也是用土夯筑,在城内外出土了大量的战国遗物,有铜斧、玉虎、安阳布等,说明张店城与牧羊城年代相当。

牧羊城、张店城等的出现,包括该时期大连地区大量铁器的发现,其背景应是燕文化入主辽东半岛。以牧羊城为代表的战国晚期城址在大连的出现,可能与战国晚期燕、齐战争有关。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大连地区开始逐渐融入中原文化系统。

文字:徐昭峰(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徐昭峰提供

编辑:周代红

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镇:打造东北知名酒文化特色产业小镇 东北文化

小镇酒香浓,劝人留恋。风清气爽的夏末,“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小镇”的字眼矗立在镇子口的石碑上,文化地标变幻的线条讲述着先辈们的智慧和辛劳;恒裕河两畔城景建设工程接近尾声,休闲的人们三五成群,拍照嬉戏;太平池国家湿地公园赋予了小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灵气……

如今,烧锅镇已经形成以酒工坊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城景共筑、古为今用、产镇一体”为发展理念,复合型功能特色产业小镇的转变正在助力烧锅镇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近日,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近距离感受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特色产业小镇吹来的发展之风。

彰显特色的城镇文化>>百年酒文化形成特色产业格局

烧锅镇立足于传承东北传统酒文化,积极探索吉林省特色城镇化的新途径。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充分发挥临近长春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打造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产业小镇。

特色产业小镇距长春市区仅19公里,处于长春“半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与烧锅镇中心镇区、太平池国家湿地公园距离分别为1.87公里和1.98公里。特色产业小镇规划范围北至永福路,南至乐声路、学府路,西至前进街,东至新明街。特色产业小镇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面积为1.53平方公里。

烧锅镇与东北传统酒文化有着很深的情节和渊源,据《牟平县地名志》载,明代牟平县商人凭借其精湛的酿酒工艺到农安县烧锅镇经营酒坊,并使规模不断壮大,名声显赫,烧锅镇因此而得名,是百年手工制作酿酒工艺的传承地。据了解,小镇现有注册的烧酒酿造工坊共有58户,还有很多家庭酒工作坊零散的分布在小镇当中。其中,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户。这些酒工坊企业主要分布在烧锅镇新立村,近几年平均年产纯粮自酿烧酒1200吨,主要销往长春、吉林、通化、白山等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它城市。

其中,“梁式”烧酒在省内烧酒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年产烧酒达750吨。2016年与修正药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为修正滋补养生酒提供纯粮酿酒麯300吨。“张氏”酒工坊于2014年与劲牌酒业达成合作协议,每年为劲牌提供原材料加工酒麯200吨。

长久以来,烧锅镇一直延续传统的烧酒节活动为小镇增添节庆色彩。小镇每年丰收时节,由烧锅镇镇政府组织,“梁式””张氏”等酒工坊带头企业都会举办烧酒品鉴节,几大家族酿酒工艺会一较高下,同时自发形成各种酒器具收藏与鉴赏活动,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传统烧酒文化的熏陶,已成为烧锅镇独特的人文景观。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文化旅游产业双向带动小镇发展

借力酒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城镇宜居环境。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产业小镇内有宽70米的恒裕河贯穿小镇,外与太平池国家湿地公园毗邻,水系交融、富饶,小镇依水而建,城水互生,赋予了小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灵气。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产业小镇比邻烧锅镇中心镇区和太平池国家湿地公园,距离皆不超过两公里。恒裕河恒贯穿其中,水系蜿蜒秀美,形成了集自然秀色及生态风光为一体的生态资源体系。

为实现旅游文化双向带动,烧锅镇重点对贯穿小镇的恒裕河进行整治和改造,一期总长度为1.8公里,总占地近20万平方米,已栽植乔木3200株、灌木5900株 (丛);新建4米宽红色沥青堤顶路1.5万平方米;新建2米宽木栈道1.1万平方米;新建汉白玉扶手3650米;新建休憩木平台22个;新建亲水平台10个;新建休闲场地1处。新建跨度为64米悬索桥2座,宽度为3.5米,并完成社会化征名。安装庭院灯等各类装饰灯3000余盏。老城区改造方面乔木及灌木栽植完毕,完成投资280万元。将酒工坊文化逐渐渗透到小镇人文之美中,通过恒裕河引入水系,结合绿廊生态廊道,将自然、工坊和文化有机串联起来,打造“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城镇与产业有机互动”经典形象。

建设鲜明的产业形态>>小镇综合发展活力显著提高

目前,小镇基本建成文化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集文化、商贸、会展、体验、旅游及各类关联服务功能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产业小镇。主要包括酒文化产业项目、酒文化传承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商业配套及宜居社区建设项目五大类,共22个重大项目。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一核两带六区”。一核:烧锅酒工坊文化旅游极核。两带:烧酒文化交融带和水上观光游览带。六区:传统作坊酿酒区、工坊风尚体验区、酒玩商业服务区、酒业创意产业区、酒工坊文化游览区、酒香水韵宜居区。

烧锅酒工坊文化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完成后,酒工坊文化旅游业规模效应明显扩大,小镇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东北地区知名的酒文化特色产业小镇,努力成为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姚婉如 王寅 文/摄

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红色教育基地—— 赓续红色文化 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 东北文化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四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我市召开之际,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成为了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教育基地。“七一”期间,不少基层党组织专门组织党员来此开展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

项目名片

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红色教育基地位于牡丹江市西安区海浪机场,教育基地由启航广场、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展陈中心、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跑道”“机堡”“塔台”三大部分组成。

新建的启航广场,名称源于战机编队起飞的形态和动势,4个机库象征4架战机,广场树木象征战机尾焰,整体构图顺应“起飞”方向,寓意老航校传人秉承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奋飞新航程。广场中央采用“东北老航校机徽”设计,构筑启航广场红色文化氛围。

在启航广场的中间,是一座“党的光辉映蓝天”主题雕塑。雕塑主体由高高飘扬的党旗、老航校校门和飞行员雕塑组成,整体寓意“人民空军党缔造,人民空军忠于党”。雕塑高7.21米,纪念1946年7月21日老航校学员直上九九高教,右侧以直上九九高教浮雕定格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校门门拱高3.1米,纪念老航校1946年3月1日成立,5个飞行员雕塑分别象征老航校、抗美援朝、国土防空、跨越发展和奋飞新时代5个发展阶段,寓指人民空军初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来到这里,人们都要参观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展陈中心。这是利用北侧两个机库布展改建而成的。东北老航校旧址展陈中心分为“战鹰从这里起飞”和“建功在万里长空”两个展厅,全面展现了人民空军艰苦卓绝、辉煌卓著的奋斗历程,树立人民空军起飞地和中国航空事业开端的历史印记。

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跑道”,现存长400米、宽300米,航拍图可见清晰边界长800米、宽210米。1946年4月,老航校搬迁到海浪机场后,用于办学;1949年11月18日,七航校(亦称牡丹江航校)在海浪机场成立,期间跑道多次改扩建。今年,在跑道旁新建了飞机展棚道面,展示老航校在海浪机场使用过的飞机等比模型,在跑道上展示整修复原三合土道面。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机堡”位于跑道北侧边缘,5个机堡东西走向成一排,每个直径26米、高4米,由水泥填充而成,形如山包。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塔台”,始建于1949年5月,是东北老航校时期建设的首批气象台和对空指挥塔台之一。今年对“塔台”进行了整体修复,共有4层,顶层呈八角塔状,修复当年样貌,内部布展也展示了当年的工作场景 。

推进举措

70多年前

东北老航校前辈们克服千难万险,开创了我党我军自主培养航空人才的先河,为人民空军建立和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70多年后,位于牡丹江的、见证老航校前辈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在2019年成功获批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为迎接第四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2021年6月,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建设项目圆满完成。6月26日,我市举行了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红色教育基地落成授牌仪式。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被授牌成为牡丹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牡丹江市国防教育基地、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牡丹江市党史教育基地。

市民热议

市直机关党员李女士:在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红色教育基地,我看到很多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心中感慨万千。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空军官兵壮志凌云的誓言,他们创造的马拉飞机、打气筒充气、直上高教、酒精代替航油等一个个世界空军建设史上的奇迹,震撼并激励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我相信,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红色教育基地,也将进一步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精神,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富市,开创牡丹江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员张先生:牡丹江是红色旅游城市。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红色教育基地,不仅能激励雪城人民铭记光荣历史,砥砺奋进,也能借着旅发大会在牡召开的机遇,让全国更多党员群众知道东北老航校,把东北老航校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文字:首席记者 李昕

编辑:记者 邸兰英

统筹:孟宝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71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