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马尾造船厂

马尾造船厂,也叫福州造船厂,创建于1866年,时称福建船政,是当年洋务运动时期,由李鸿章与左宗棠带领建设而成,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马尾造船厂

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海军之基,是中国军舰生产基地的“开山之祖”,在当年中国的万里海疆中,随处可见马尾造船的杰作。无论从舰船制造和造船、航海人才培养上,它都无愧于这一荣誉和地位。虽屡经战争的破坏,但福州船政局还是在艰难的环境下不断地发展,从1868年开工到1901年停产,期间共建造了40余艘各类舰船,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

岁月悠悠,百年沧桑。

马尾造船厂20世纪90年代成批量生产符合欧洲标准的多用途集装箱货船并进入国际市场,1999年,工厂又开发建造具有未来环保型的新产品17600吨散货轮,出口到北欧国家。目前,该厂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已具备设计,建造和修理35000吨级以下各类船舶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船舶生产基地。如今,这里仍旧保留着工业革命时期风格的车间、钟楼,甚至是世界罕见的飞机滑道等。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乘37、58、139、140、178、三坊七巷-马尾船政观光线等在马尾造船厂站下车步行约120米可达

门票

门票15元/人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39号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福州马尾,昭忠祠、马限山、罗星塔中国船政的起始点

马尾,在福州是个不显眼的地方,但是如果您关心历史,喜欢探索一定要到马尾来。坐公交车只需要一元钱,就可以有意外的收获。

马尾是福建省的军商要港,福州的水上门户。这一带正是乌龙江、白龙江与琴江三江交汇的地方,三江自闽安镇、长门流入东海。

我们首先来到昭忠祠,这里是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它位于马尾的马限山东南麓。

“真正的荣誉应当属于战败者,他们奋战到底,并和焚烧着的、被炮弹洞穿的军舰一齐牺牲。”——赫德

不大的展厅里,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我们静静的观看着纪念馆里展示的那段已经遥远了的历史。此时老伴说,老郭,把这段话照下来,他写的太好了。

真正的荣誉应当属于战败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赫德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站在这段语录前面我的脑海里翻腾的更加激烈了。中法马江海战发生在清朝末期,不用说人们就可以知道战争的结果。但是也许没有很多的人去解读马江海战之殇。

为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阵亡官兵,1886年12月建成昭忠祠。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妥协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796名官兵阵亡,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后来打捞出烈士 400多具遗体,分9冢安葬于马限山麓。 两年后,墓东建“昭忠神祠”,1920年重建墓园,合9冢为一丘,并成立了马江海城纪念馆。1984年重修,辟为此馆。陈列分两大部分:以文物、照片、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兴衰史;以烈士遗物、碑石、图片等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馆西为烈士冢,馆与冢之间的鱼塘旁新建追思亭,山上有古炮台。

昭忠祠坐西北朝东南,福州清代传统建筑风格,四面封火墙,门墙为牌楼式,错落有致,墙檐有斗拱、灰塑、彩画,褐红色墙上覆墨绿色琉璃瓦。正门辟有三扇拱门,正门门额上有一块“昭忠祠”横石匾,匾上方另有一块“奉旨祀典”竖式石匾,两边边拱门门额上分别有“雷雨”、“日星”横石匾,祠前埕上安放有两门清代古炮,更显庄严肃穆。

主座厅堂进深五柱,面阔五间,穿斗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祭台上用脱胎漆艺制作奉祀七百九十六位阵亡英烈的灵位。1920年,民国海军及船政学堂校友募捐重修时,并将甲午中日海战福建籍阵亡英烈合入置祀。两边厢房为以蜡像群制作工艺展示马江海战前福建水师众将士出谋划策备战,马尾各地民众积极响应逼真的场景,仿佛回到了1884年8月23日那一天。清政府懦弱妥协,中国将领们群起激昂……

忠昭华夏,碧血千秋,文化通常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马江纪念馆你会深深的感到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男子汉食君之禄,当以死报之!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我们现代人说起晚清来颇有微词,看了这些事迹让我们有点汗颜。

马限山的石头上刻有碑刻,展现人们对于牺牲者的追思和敬仰。

从马限山向下看墓区,掩映在绿树丛中。来到这里的人不多,我和老伴还是努力地去攀登,争取更多的了解那段历史。

介绍完那段历史,还应说一下赫德。

赫德,英国人,28岁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掌权长达45年,在衰朽的旧帝国制度中创造出唯一廉洁不贪腐的高效衙门。

参观完纪念馆景区已经快12点了,我们想参观船政博物馆。很遗憾,中午休息,下午1点半开门。我们只好到附近的小吃店去吃饭。我们来到一家莆田卤面馆吃了一碗卤面,12元。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吃饭的时候跟老板聊起来,当她听说我们来自河北,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马尾,非常的佩服。平时这个地方外地来旅游的人不太多。

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罗星塔公园。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北以马江海战纪念馆为邻。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该馆为中国首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有大量珍贵文物、图片和模型,由概览厅、 教育厅、 工业厅和海军根基厅等展厅组成。

罗星塔公园位于福州市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罗星山,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罗星塔。 这里先有塔,再有公园。罗星塔始建于南宋。

塔下是罗星公园,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在眼底。江岸两旁还有古炮台,可以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的古战场。

这里诞生以许多中国的第一,许多名人是从这里出发。许多的历史名人来到过马尾。我们庆幸我们来到马尾,马尾是福州市下辖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北岸,距闽江口17海里,是福建省的军商要港,福州的水上门户。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整的造船基地。近代中国培养科技队伍的基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航空业的摇篮。

真正的荣誉应该属于战败者55988

福州马尾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街 续百年船政精神

中国新闻网官方帐号

图为民众绘制“万舰齐发强我中国”马尾船政历史画卷的线稿。 王彦 摄

中新网福州1月21日电 (许琳晶 王彦 王晓霞)船政邮局馆带你重温过往悠悠岁月,船政小剧场再现当年船政课堂景象,马尾老字号美食齐上阵,勾起味蕾记忆……21日,福州马尾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该项目为中国船政文化城建设重点之一,串联起船政格致园与马尾造船厂区域船政建筑群(轮机车间、绘事院、钟楼),使整个船政文化景区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成为市民、游客走进马尾,感受船政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当天,街区广场搭建了以“万年青”号为原型的启动仪式主舞台,独具特色。还举办了福建船政名人书画展,展示了沈葆桢、严复、萨镇冰等人的书法墨宝。

福州马尾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民众感受船政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王彦 摄

现场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百位市民及游客绘制30米长的“万舰齐发强我中国”马尾船政历史画卷的线稿;有船政小剧场,话剧演员表演有关船政的话剧,再现当年船政课堂景象;有儿童朗诵《少年中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船政邮局也在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重新开设。1901年,清政府在马尾船政衙门开设福州船政邮局,后因诸多历史原因,未得到延续。

1月21日,福州马尾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王彦 摄

船政文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船政特色文化街区项目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城市特色风貌”为目标,建筑风格顺应周边现有古建筑,在突显船政风格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体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船政文化特色街区区域内共有8栋楼,主要包含新建邮局馆、雕塑小品、智慧旅游系统及街区道路、广场等配套设施,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商业、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除了体现文化旅游之外,街区还注重互动式体验,对现有浮码头进行功能性改造,靠近二号船坞一侧改造成游船码头,游客可以在此登船体验闽江游;而靠近休闲配套组团一侧则被打造成利用废旧游船形成的轻服务配套,结合闽江夜景的塑造,形成别具一格的滨江体验。

今后,街区还进一步整合,结合滨江步道、船政特色街市、游艇码头、游客码头以及山体步道,形成城市慢行步道环路系统,两侧设置景观或行人休憩区域,从而方便游客游船政、观闽江。

据悉,2020年福州将迎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本次开街活动也是马尾迎世遗的一个重要预热活动。马尾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位于马尾区中国船政文化城中心地带,马限山公园区域内,西邻闽江,东接马限山,地理位置优越,基地东侧为城市快速路——江滨大道,交通便利。整治建设范围约222亩,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07亿元。(完)

文物面对面丨法国永和公司造船厂旧址

造船厂

旧址

法国永和公司

March 15, 2020

起始年代:1916年

地理位置:位于滨海新区海河北岸新胡路8号。

保护级别: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重要地位

它曾是中国华北地区

骨干造船企业和塘沽造船业的主力军,

是中国近现代造船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是重要的工业遗产。

船厂初建

1916年,法国商人在塘沽海河北岸开办经营永和公司,主要从事大型机帆船制造。当时,工12厂距离海河口12公里,占地120公亩,岸线长305米。厂内建有水泥船坞和机场各一座,有卧式锅炉1个,发电机2部,圆锯、带锯各一部,可造木板帆船和千匹马力柴油机。

船厂变卖

由于业务亏损,1924年法商以100万银两将永和公司卖给天津海河工程局,改名为“新河材料厂”,是座落在天津小孙庄的“海河工程局修船厂”的一个分厂。出于塘沽地区破冰及大沽沙航道疏浚的需要,用于承修“快利”、“通凌”等疏浚工程船舶和存放材料。厂内设蒸汽引擎机、炼铁室、抽水室、晒干厂、三角起重机和钢筋混凝土干船坞。船坞长125米、宽16米,采用浮箱式坞门,方便船舶进出和坞门启闭。

日军霸占

1942年,新河材料厂被日军霸占,并改称“天津浮船株式会社北工厂”。为适应侵华战争的需要,厂内添置了发动机、发电机、大车床、电剪、滚板机等设备,强迫工人为日军制造、修理大型木船和制造炮弹。

日军投降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成立了天津市党政接收委员会,接收新河材料厂,复归海河工程局,更名为“海河工程局机械修理厂新河分厂”,主要修理海河工程局所属船舶。由于内战,船厂处于维持状况。

塘沽解放

1949年1月17日塘沽解放。当天深夜,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处就派齐田同志接管了新河材料厂,改名“海河工程处新河分厂”。当时,新河机械修理厂仅有13名工人,23间厂房以及压缩机、钻床、创床等生产机械。厂内船坞前的木码头已焚毁大半,围墙倒塌近300米,厂区环境破烂不堪。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接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召回工人,成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至2月初,陆续修复了部分损毁的码头和破坏的厂房、库房以及机械设备,为全面恢复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夏日之梦

1952年8月,为适应港口建设和疏浚任务的需要,船厂交由天津区港务局代管,为第三修船厂。

1953年1月,为集中使用疏浚设备,又将船厂划归新成立的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疏浚公司管理。7月,同属疏浚公司的大沽修船厂、小码头船厂与新河船厂合并,组成新河船舶修理厂大沽坞。新河船厂改称“新河船舶修理厂”,以修船为主,造船为辅。

合并后,由于新河船舶修理厂厂地宽阔,水陆交通便利,具有扩建发展的有利条件。于是将大沽修船厂除铆、焊车间及部分船坞保留外,其它工种、设备和主要职能科室、技术人员、工人等,陆续迁至新河船舶修理厂。同时,新河船舶修理厂也不失时机的加强了厂房设备和生活设施建设,新建铸工场、锻工场、锯工场以及水塔、仓库、职工宿舍等。

这次合并是新河船厂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从此结束了只修船不造船的历史,进入了以修船为主、修造并举的新阶段。

1954年,为支援广州建港工程,根据国家安排,船厂调出部分设备和300余名职工。8月,大沽船坞划归新河船厂,取消大沽坞的建制。

1956年1月,交通部船厂管理局成立,新河船厂划归该局领导,业务仍以修船为主、造船为辅。

1958年7月,新河船厂由天津机械工业局管理,更名为“天津市新河船舶修造厂”。这一年,新河船厂工业总产值达到669万元,比解放初增长337%。

1962年,新河船舶修造厂划归交通部管理领导。这一时期,开始进行多品种小批量造船,如拖轮、抓泥船、抛锚、灯船、绞吸式挖泥船等。以后又开始承建中型工程船舶,建造了400立方米绞吸式挖泥船。

1967年,新河船舶修造厂划归交通部水工局领导。这一期间,承建了中国第一艘500吨起重浮吊船,并为天津航道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500立方米链斗式挖泥船。

1982年7月1日,新河船舶修造厂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9月,划归天津船舶工业公司。第二年,建成1500立方米耙吸大型挖泥船。

1987年,与荷兰IHC公司合作引进80年代国际先进的工程船建造技术,建造1600立方米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还开始承造大型金属构件和重型机械等非船舶产品。

1989年,新河船舶修理厂拥有固定资产8630.2万元,有各种设备1600台,具有大中小型门类齐全的机械设备系统。主要生产设施有3000吨干船坞1座、5000吨级船台1座、1000吨级船台8座、修造船码头400多米、15-70吨门座式起重机6座。

1994年5月25日,新河船舶修造厂、新港船舶修造厂两大船厂合并,成立了天津造船公司。2001年,原天津造船公司进行资产、人员重组,新港、新河两厂分别对外挂牌,新河厂厂名为“天津新河船厂”。

2003年11月,新河船厂吸收民营资本,重组为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发展成为集造船、修船、钢结构加工、焦化设备制作、机械制造及建筑基础工程、建筑高档门窗制作等几大支柱产业并举,享有进出口经营自主权的现代化企业。

2014年,法国永和公司造船厂旧址被公布为 滨海新区不可移动文物。

保存现状

厂区中部现存船坞一处,

修于建厂初期,

坞门临海河朝南,保存较好。

来源: 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702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