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文殊寺石窟群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距酒泉、嘉峪关市二十余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文殊寺石窟群建于东晋明帝太宁时期,经过魏、晋时期的建设修缮,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声名远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文殊寺石窟群始文殊寺院,藏语称“嘉木样贡巴”,汉语意即“文殊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据传说和《安多政教史》载,文殊菩萨曾显灵于此,故名为“文殊寺”。随着中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个千年古刹又呈现出勃勃生机。

文殊寺石窟群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

电话:0936-6164852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号)8:00-18: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7:30。

门票: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门票(成人票)42元

堪比敦煌莫高窟,河西走廊壁画中的瑰宝,甘肃张掖文殊寺石窟群

行者无界摄者无疆,这里是先森不讲李的行摄日记,跟您分享旅途中的那些新鲜事

说到石窟和壁画,相信很多游客首先会想到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它以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闻名天下,都说这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石窟壁画艺术的“天花板”,但是在甘肃民间却有着“先看文殊,后看敦煌”的说法,不过在河西走廊的中部,有个文殊寺石窟,它西接昌马石窟,莫高窟和榆林窟,东临马蹄寺和天梯山石窟,不但是河西走廊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壁画艺术中的瑰宝。

文殊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祁丰乡,据当地老百姓说,这里当年非常繁荣,香火极旺,不管是山上还是山下都是寺庙林立,自古素有“小西天”的美誉,相传文殊菩萨在此显灵,故得名文殊寺石窟,它开凿于古代十六国的北凉时期,距今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整个河西走廊上开凿时间比较早的石窟。

其实去过文殊寺石窟旅行的游客都知道,这里的规模相当的大,前山后山等共分四大区域,它跟河西走廊上那些著名的石窟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洞窟虽然多达上百个,但是造像非常的少,多以精美的壁画为主,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都是残窟,堪称精美绝伦并且值得一看的只有四大特窟,它们分别是31窟的文殊寺,29窟的千佛洞,19窟的万佛洞和73窟的古佛洞。

第31窟,就是传说中的文殊寺,里面供奉着文殊菩萨,它的位置非常显眼,进了景区大门以后就可以看见了,它是前殿后窟的布局,后面的窟中四面都有壁画,是元代所画的密宗题材,左右各有仙人两位,但是脸部已经面目全非,顶上是坛城的图案,整个窟内的壁画比较黯淡,可能常年受到香烛熏有关,壁画整体上看还是相当精美的。

第29窟,当地人都叫它千佛洞,它是文殊寺的石窟中,原作壁画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洞窟,壁画的主要题材为供养人,千佛,说法图等,尤其是窟顶的飞天壁画,飘逸灵动,精美绝伦,飞天下的千佛图,每个佛像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样,堪称千佛千面,最有意思的是,佛像的表情都特别诙谐。

第19窟,万佛洞,应该是文殊寺石窟里最为精彩的一个窟,石窟内有一幅巨大的弥勒上生经变画,壁画描述了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模样,其余的壁画主要位于中心柱的四周,主要有佛像,化生童子,天王像等,虽然石窟的空间有限,但是所呈现出来的壁画和造像都十分精彩,是去文殊寺旅行,一定不能错过的一个窟。

第73窟,也叫古佛窟,这个洞窟里的壁画都是元朝和明朝年间重新绘制的,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应该是《涅槃图》,不过壁画整体比较黑,脱落的也有点严重,壁画中的人物很多只有上半身,应该是年代久远所致。

张掖文殊寺石窟群,它的名气虽然不及敦煌莫高窟乃至河西走廊上的其他石窟,但是其不论是石窟数量,石窟规模以及壁画的精美程度,都是堪称一绝,在很多游客的甘肃张掖的旅行攻略中,几乎都会忽略这个河西走廊上的宝窟,不仅如此文殊寺石窟的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它是国家4A景区,但门票却只要40几块钱,这样的票价应该说是超值的了。

喜欢去石窟旅游的游客都知道,在河西走廊上有三大石窟,它们分别是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和张掖马蹄寺,不过同样在张掖的文殊寺石窟,其观赏价值也非常高,无愧为河西走廊上壁画艺术的瑰宝,在这里你同样也能收获别样的旅行体验。

甘肃石窟寺丨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嘉谷山文殊沟北岸两座山腰间。寺院及洞窟遗存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是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群。

文殊山石窟远景

文殊山石窟历史上洞窟较多,寺院分布密集,号称“三百禅室”。清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载:“文殊山,(酒泉)城西南三十里。山硖之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内塑佛像。近年又修庵阁,曰黑窑洞、曰红门寺、曰大士清庵、曰台子寺、曰接引殿、曰亥母洞、曰圆觉庵、曰千佛阁、曰观音堂、曰玉皇阁,故碉无数,旧称有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增废先后无常,大约皆是唐贞观中所遗也,岁久俱湮废。维台子寺、玉皇阁尚存,今有喇嘛三百余人,住持大寺。其西有缁衣僧,募建圣寿寺,内有元太子喃答失重修碑记刊名。两山南北对峙,中有药泉水东流。”

文殊山石窟壁画

1954年,美术史学家史岩调查文殊山时,尚存众多寺院。前山时代较早的寺院有台子寺和玉皇阁,系唐贞观中所创建;圣寿寺始建于北魏,元代喃嗒失太子重修碑记尚存;此外还有几个喇嘛教大经堂。后山寺观数量更多,其中道观较多,有斗姆宫、三皇宫、无量殿、眼光娘娘殿、灵官殿、三义殿、药王殿、翠云宫、龙王宫、玉皇宫、三清宫、城隍殿、东岳庙、罗祖宫、山神殿、十王殿、仙姑殿、日月宫、玉皇楼、王母宫、五圣宫、百子阁、无极殿、普渡宫、文昌宫、财神庙等,佛教寺院较少,有千佛楼、观音洞、地藏寺、文殊寺、闪佛寺、睡佛寺等。由此可知,清初文殊山已成佛、道混杂,中国传统神仙与藏传佛教混杂的石窟寺。1956 年,酒泉博物馆刘兴义对文殊山石窟寺遗址调查,共统计寺院庙宇138座,石窟18个。

文殊山石窟的具体开创年代不明,目前有北凉说和北魏说。据元泰定三年(1326年)喃答失太子立《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现藏肃南县博物馆,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回鹘文,耿世民译出)记载:“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我今坐叉合歹位,将寺宇翻盖重修, 普渡沉沦,于佛会中,同得受生。”从1326年上推800年,即526年,为北魏孝昌二年,说明北魏孝昌年间以前文殊寺已经建立。

史岩调查后认为,文殊山最早者为北魏洞窟。1963 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进行调查,发表报告认为文殊山石窟早期洞窟与河西金塔寺、天梯山等石窟都属北凉创建。北京大学考古系宿白教授提出的“凉州模式”说认为:“凉州模式似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可参考天梯山残存的遗迹,酒泉等地出土的五凉石塔和炳灵第一期龛像;晚期可参考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和炳灵第二期龛像。”1994 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对河西早期石窟进行了考察,之后暨远志撰文认为文殊山前期洞窟(第9、10、11、12 窟)和后期洞窟(第7、8、1、2、3、4 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属北魏太和及稍后的北魏时期。

西夏占领河西走廊时期(1036~1227 年)重修重绘,时有“武威郡海藏寺僵□真”到此礼佛并画有供养像。西夏重绘壁画有万佛洞《弥勒经变图》等。元泰定三年(1326 年),太子南塔失重修文殊山寺院,并立《有元重修文殊寺碑》。元代在千佛洞重绘布袋和尚等壁画。1244年,元太宗窝阔台皇子布施修建文殊殿,在凉州住锡的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曾到文殊山一带弘教。元末,萨迦派衰落,格鲁派兴起,文殊院变为黄教寺院。明代万历年间,黄教首领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曾对文殊寺院进行较大规模的重修。《重修甘肃新志》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 年),文殊寺院遭战火焚毁。

第2窟 伎乐飞天与千佛(北凉)

据调查,文殊寺石窟现存洞窟仍有120多座,现编号12座,其中北朝中心柱窟8座(第1、2、3、4、7、8、9、10窟),北朝小方窟(佛殿窟)1座(第11窟),北朝禅窟1座(第12窟),覆斗顶方窟1座(第6窟),元代横券顶横方形窟1座(第5窟,文殊寺)。

2001 年,国务院公布文殊山石窟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甘肃石窟寺丨云崖寺石窟群

云崖寺石窟群位于庄浪县韩店乡黄草村西陇山林区。云崖寺所处山峰称主山,下有云崖寺河。清乾隆《续修静宁府志•山川志》记:“山势环抱,溪水潆洄。松杉柏桧,翠竹名花,蔚蔚苍苍,青葱掩映,且多仙踪古迹,无地不爽人心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寺分中、东、南、西、北五台……。中台左崖有白云洞,为宋僧法印所凿。”明代胡缵宗《主山白云洞记》载:“左壁有洞焉,山僧法印所辟者,其洞超夕多云。”

云崖寺石窟

石窟群包括云崖寺、大寺、朱林寺、红崖寺、佛沟寺、金瓦寺、朝阳洞、三教洞等。

云崖寺 现编号 24 个窟龛,保存石造像 18 尊、泥塑造像 55 尊,壁画约30 平方米,明代碑刻两通。主要洞窟(第 1 ~ 10 窟)分布在高约 80 米峭壁上一处突出的岩石平台上,个别洞窟分布较高难以到达。另有部分洞窟分布在山体下部和后山区内。

第 11、12、17 窟为北魏晚期开凿,时代最早。平面方形平顶小窟,或摩崖造立佛像,造像为石胎泥塑,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三佛。北周开凿洞窟主要有第 1、2、4 窟等,为平面方形小窟,造像为石胎泥塑,造像组合有三佛、一佛二菩萨等。明代进行大规模开凿和重修,出现平面横长方形或方形大型洞窟,如第 6、7、10 等,一般三壁高坛基,坛基上泥塑造像,壁面泥塑小型造像,造像题材有三佛胁侍菩萨、五佛胁侍菩萨、一佛二弟子等。

第2 窟,北周开凿。平面方形平顶窟,前壁已毁。洞窟面阔2.28、进深1.65、高 1.65 米。窟内三壁前均有坛基,上有方形佛座,并各有一佛,形成三佛布局,每身佛两侧都有胁侍菩萨。佛低平肉髻,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内有僧衣,袈裟下摆在佛座前作人字形分为左右两瓣,衣褶摆布流畅。菩萨残损严重,仅存轮廓。洞窟壁面泥层上有北宋政和三年(1113 年)游人刻划题记。

第4窟(北周)

第 4 窟,北周开凿。位于云崖寺窟区西部,第 3龛东侧,二龛相距 1.35 米,佛龛距崖边 3.5 米。摩崖敞口浅龛,平面半月形。龛高 3.65、宽 3.8、进深 1.03 米。龛底距崖面平台 0.6 米。龛内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间主尊佛高 2.53 米,胸部以上至头部为现代补修。双肩较圆,外披低垂圆领袈裟,领垂至腹部,露出内斜披僧祗支,僧祗支上系带,衣纹呈阴刻阶梯状。右手残,现代补修。左手亦经现代补修,作降魔印。结跏趺坐,右足押于左股上,露足,衣裾从脚腕处分成人字形向左右散开,分两层,边缘折叠。坐于方形佛座上,座高 0.75、宽 1.68、进深 0.87 米。左右胁侍菩萨身体略侧。左侧菩萨高 2.8 米。头戴莲瓣宝冠,宝缯下垂于肩头两侧。面形方圆,颈粗短,双肩略圆,颈戴尖形宽项圈,肩头有圆形饰物,下垂长带,右臂向左曲于腹部,手握莲蕾。左臂于体侧下垂,手握圆环形饰物,饰物上垂下丝带打结,披帛于正面膝下部两侧交叉,再上提至肘弯处下垂,立于方形台上。右胁侍菩萨高 2.8 米,与左菩萨同,左右对称。龛外两侧上下各有数个木桩孔,原应有木构建筑,已不存。

第6窟泥塑佛造像

第 6 窟为明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窟,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凿出数道坛台,其上塑像。窟高 4.7、宽 7.2、深 4.25 米。两侧壁上各开凿有两层坛台。正壁坛基上塑三个束腰形须弥座,上塑一佛二菩萨,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两侧壁塑十六罗汉,上层小坛台上分别塑有小型菩萨、天王以及城门、建筑等。

第 7 窟为明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窟,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凿出数道坛台,其上塑像。窟高 4.14、宽 9.5、深 6.1 米。窟内主尊造像为五佛,正壁有三个束腰须弥座,左右壁前正中各有一束腰须弥座,座上有仰莲式佛座,其上各塑一佛,身后有莲瓣形背光。两侧壁主佛两侧均有胁侍菩萨,各须弥座间有较低坛基,从现存残迹看,低坛基上也塑小佛像,属五方佛供养,与第 10 窟门侧明万历十二年(1584 年 )《主山云崖寺成碑记》载“绝顶有五方佛洞”及《云崖刊石撰书碑》载“普满上修五方佛洞”相吻合。窟门左右两侧亦有高坛基,两侧各塑三菩萨 , 共六身。两侧壁上各有三道通长坛台,上有小泥塑造像,多残毁。

第 10 窟平面纵长方形平顶,窟内沿四壁设低坛基。窟内高 5.07、宽 6.9、深 8.38 米,窟门方形,上部残毁,残高 4. 54、宽 2. 59、进深 1.63 米。造像及壁画无存。窟门左右两侧各立一石碑,为万历十二年(1584 年)《主山云崖寺成碑记》及《云崖刊石撰书碑》,记载明代平凉韩王府重建云崖寺的情况。

第 11 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平面方形平顶窟,窟内造像为一佛四菩萨,正壁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右壁各有一菩萨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双足遮盖于衣饰之下。另在正壁与左右壁交接角处各侍立一胁侍菩萨。三主尊头部皆残损,两身胁侍菩萨残毁。左右壁菩萨像保存较好,其服饰、坐式等和其他所见的菩萨有别,坐式与佛相同,身着交领广袖衫,于腰间系带,衣服下摆呈人字形覆盖于台座前,摆布方式和袈裟相同,帛带自双肩垂下,并在腹部前交叉上绕至左右小臂,从身体两侧垂下,飘带从双肩垂下至肘间。

第15 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方形平顶敞口窟,正壁前有方形佛座,左右壁前有低坛基。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正壁佛头、手均残,内穿僧祗支,中间一层内衣系带,外穿双领下垂袈裟,袈裟领竖起,袈裟衣角从左腕外搭下,衣纹阴刻,右膝处衣裾呈三瓣莲形,衣裾成悬裳式,分三层左右分开垂下,衣边折叠。结跏趺坐。两侧胁侍菩萨残毁。该造像及其衣裾处理形式与麦积山石窟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做法基本一致。

云崖寺石窟群于1993年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与陈家洞石窟一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60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