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

AAA级旅游景区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

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距合肥市50公里。2005年5月1日,纪念馆建成开放。因庄前有一口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水井而得名。1978年9月15日,肥西县山南区决定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5月31日,-首肯肥西县山南人民的首创精神,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肥西县小井,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简介,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合肥市肥西县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旅游指南

肥西山南点燃包产到户“星火”,历史中的小井庄之变!(内附高清视频)

今天

小浓就带大家

打开尘封多年的历史

一探藏在时光深处的

肥西山南“包产到户”责任制

▲山南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内展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意义非凡的黄花会议

▲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

▲如今的小井庄村

▲今天的山南小井庄俯瞰

社员生产积极性喷涌而出

▲参加黄花会议的党员合影,“包产到户”的决定诞生于此会

▲“黄花会议”陈列室场景 郭如琦摄

全国首个公开实行包产到户公社

▲顾德英老人带我们重回旧居,墙上老照片中的人物是她和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内会议旧址,展示了当年万里和百姓座谈的场景

▲山南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内展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亲历者说:21户农民彻底将土地分到户

▲李祖应在小井庄家中安享晚年,回忆往事,充满了幸福。新华网王雷 摄

66岁的李祖应在小井庄生活了大半辈子,从1979年成为小井庄生产队的队长,之后曾担任过小井庄的村委会主任,李祖应见证了山南公社“包产到户”改革的时代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祖应骑着摩托车留下影像。(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李祖应说1978年时自己只有二十多岁,肥西正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全县100万亩农田70%受灾,中晚稻几乎绝收。平时吃的只有少量芋头,大家都在饥饿线上挣扎,又遇到大旱,简直是雪上加霜。

▲如今风景如画的小井庄新农村 郭如琦摄

肥西山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多、岗多、圩田少。全区共7个公社900多个生产队。1978年,山南从春天到夏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严重,许多生产队绝收,就连山岗和荒滩上的野草都干枯了,人畜喝水困难。当时只有少数水源好的地方早稻有些收成,而晚秋作物亦收获无望。

▲66岁的李祖应在小井庄座谈会旧址忆万里

回忆包产到户的经历,老人激情高涨。他表示,因为当年全省大旱,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已经在省委的紧急会议上指出,农民可以各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度过灾荒。

▲ 1981年,李祖应在肥西县山南公社参加会议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1978年9月中旬,时任山南区委书记的汤茂林与黄花大队23名共产党员召开了一个特殊会议,决定在全大队实行包产到户。虽然下了决定,但很多地方的行动依然很谨慎。而小井庄的21户农民则放开了手脚,彻底地将土地分到户,开始抢种庄稼。小井庄村民的这一做法,无意中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 2002年,李祖应(右中1)在小井庄党员活动室前,与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合影。(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小井庄生产队当时有21户、98口人,全队153亩田地全部包到农户头上。“包产到户后,秋种进度快、质量好,第二年夏季获得大丰收,虽然当年种的品种不好,但产量还是由亩产200多斤一下子增长到400多斤。省里经过实地调查,肯定了小井庄的做法,这让我们这帮年轻人一直提起的心放下了。”李祖应回忆说, 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小井庄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时序更替

初心不改

从历史走向未来

小井庄必将在“幸福”的过程中

书写更多精彩!!!

来源:微美肥西

红色记忆 | 陈列室→纪念馆,一期修复后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源远流长的红色经典文化

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儿女的豪情与壮志

献礼建党百年,重温红色故事

今天,顺义君就来为大家讲述

咱顺义的红色记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1987年7月5日,焦庄户的对外接待工作由军队系统正式移交政府文化部门管理。焦庄户要把战事宣传改变为服务于红色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发展旅游经济为主等新内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焦庄户迅速进入角色,以崭新面貌接待游客。1987年7月5日,一期工程修复完毕并正式开馆,更名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由时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匾额。

张爱萍上将题写的匾额

1987年7月5日,纪念馆内矗立起焦庄户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个抗日村长,焦庄户地道战创建人之一马福雕像。

马福的雕像

当时,展览室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焦庄户村的概况, 主要展示焦庄户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今昔对比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地道的形成, 主要展示地道演变过程及地道的结构与作用。第三部分是抗日战争年代, 主要展示焦庄户村建立党的组织和村政权的经过及革命前辈的事迹。第四部分是解放战争岁月, 主要展示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地雷” 同敌人进行战斗的事迹。第五部分是革命精神代代传, 主要介绍焦庄户青年民兵踏着前辈的足迹, 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 为建设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了解顺义红色历史

汲取前进力量,传承光荣传统

整理自焦庄户村志

点击上面微信号 关注我哟

免责声明

本微信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其目的是为了将更丰富地介绍所写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如需转载此文章,请备注来源:顺义旅游,违者必究。

我就知道您“在看”

“清河小延安”东野庄革命纪念馆、东野庄村史馆揭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为纪念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85周年,6月27日,东野庄革命纪念馆、村史馆揭牌仪式在连庄镇东野庄村级学思堂举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解恭朝出席揭牌仪式。

连庄镇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锤炼紧密结合起来,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内涵,依托千亩桃园、西瓜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着力将东野庄打造为清河县东北部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基地。连庄镇全体党员干部将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坚持稳中求进,奋发有为,为推动连庄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东野庄党支部书记荣立庄同志介绍东野庄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展历程及下一步如何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冀东南一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解恭朝、连庄镇党委书记栾高峰向革命纪念馆、村史馆筹备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授奖牌,并为东野庄桃花节“红色东野”杯摄影大赛颁奖。

向东野庄村史馆、东野庄革命纪念馆筹备建设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颁发荣誉证书

东野庄桃花节“红色东野”杯摄影大赛

一等奖获得者李风同志上台领奖

东野庄桃花节“红色东野”杯摄影大赛

二等奖获得者刘晓同志、李立华同志上台领奖

东野庄桃花节“红色东野”杯摄影大赛

三等奖获得者李勇同志、刘书云同志、朱红军同志

上台领奖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解恭朝在致辞中说,通过这次活动,动员和号召广大人民铭记光辉历史,继承革命遗志,永葆革命气节,坚定理想信念,继续发扬红色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党性实践锻炼和开展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为建设“实力清河、魅力清河、活力清河”而努力奋斗!

东野庄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素有“清河小延安”之称,1934年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在东野庄诞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宋任穷、陈再道、杨秀峰、王任重、刘志坚等人曾在这里工作、战斗,中共直南特委、八路军七旅十九团司令部等机构都曾在此驻扎。

为铭记历史,激励后人,在县委、县直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连庄镇党委谋划建设东野庄村史馆、革命纪念馆。东野庄革命纪念馆、村史馆总投资40万元、占地250平米,里面陈列着60多块记录着老一辈革命者先进事迹、10余处革命遗址基本情况、东野庄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的展板,一个历史资料翔实、建设标准一流的东野庄革命纪念馆、村史馆馆于今天正式运行。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解恭朝,连庄镇党委书记栾高峰,党委副书记、镇长韩守华、东野庄村党支部书记荣立庄为革命纪念馆、村史馆揭牌。

揭牌仪式后,参加活动的人员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及革命旧址,并在革命旧址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

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

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

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

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

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第六支队旧址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

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第六支队旧址

东野庄村党支部书记荣立庄同志讲述红色历史

东野赋

东方一隅,瓯水匙地;野甸茅径,风荡雨涤。清凉江夕照春秋沧桑,五界首雁啼故国传奇。古贝州烽烟壁垒,马嘶萧萧;东武城大邦郡望,人才济济。半坡蒹葭,演千年岁月变迁;一卷残章,写青史斑剥陆离。

小村风古,豪侠辈出,礼崇江湖恩义;阡陌脉长,民风强悍,不容蛮凌夷欺。演拳习武髫童起早,走马喝棒世代承袭。义和团反洋人保家卫国,郭老健封侍侯挥戈扯旗。铁骨铮铮一村父老,顶天立地威武不屈。曾记否,华夏蒙难犯寇猖獗,铁蹄蹂躏故国岌岌。生死攸关处,星火燎原,斧镰大纛猎猎迎风;家国危亡时,冀南暴动,黎明晨光腾腾升起。引路先驱马国瑞王发武星夜访亲,革命志士冯化宣宁心力火种传递。寒江破冰,宋春山举铁拳宣誓入党;荒野梦醒,宋春景建支部清河第一。冀南莾原骤现一缕灯光,运河沿岸夜闻报晓雄鸡。布谷唤春,大义结成共济之舟;水荡涟漪,红线串连堂兄表弟。四百人小村庄老幼同心,四十名地下党携手抱臂。荆丛芦荡密谋,集市除奸贴标语;碾棚地窨设计,夜袭敌巢砸兵局。穿壕越堑,肩扛驱虏义勇;视死如归,不惧枪林弹雨。柳岸沙堤遂成战斗堡垒,绿野青沙掩映红色阵地。

百川通海,工农红军平汉游击队入村驻扎;风聚云集,八路军七旅十九团龙盘虎踞。陈再道宋任穷石臼饮马,杨秀峰刘志坚运筹搏弈。井畔埋釜,军民促膝鱼融水;磨道谈兵,同仇敌忾虎添翼。后方医院蓄志养锐,幸得柴门米炊;抗战文总锣鼓喧天,高扬铿锵士气。兵工厂爆出复仇雷火,冀南币输送疆场补给。反战同盟秋山良照战地疾呼,国际社会雷霆齐聚剑指顽敌。郭大哥心系直南特委,联络站夜不闭户;刘大娘情暖东进将士,护伤兵慈心母仪。村民马守章严守秘密,遭受毒打宁死不屈;乡贤李纯海慈善可风,红十字会送药救急。救命床隐身避险,土布袋藏枪御敌。李家坟圈布署奇兵,大杨树下召开会议。西破王高路披星急驰,北过清凉江戴月出击。保护军粮坚壁清野,支前民工前赴后继。万人担架队堤边出发,掳敌大野炮江岸隐蔽。四二九铁壁合围转战喋血,十三名年轻战士英勇就义。天地惊,热土悲歌绿野染红;鬼神泣,春江埋骨志告云霓。嗟呼,浅滩汪水,泥丸寸地,镌刻民族生死之战;傲岸如山,巍峨雄奇,映照故国江山半壁。

红色东野,革命圣墟,一曲壮歌,感天动地。八十年风雨如磐,几辈人浩然正气,写清河卷首鸿篇,开蔽野崭新天地。新中国成立华章高奏,东野庄焕发蓬勃生机。一方阵地党旗高扬,坚强堡垒风范延续。大跃进平地育林,兴修水利惜民生;灾荒年献粮救困,善举美谈传乡里。改革开放五业兴旺,人寿年丰家家富裕。四季景色美,房前屋后桃红柳绿;一湖碧水蓝,莺鸣燕啭鱼翔浅底。氤氲晨曦兆来日,一派诗情添画意。踏春田园游人如织,访胜学子川流不息。饮水思源,村史馆瞻仰先烈神韵;不忘初心,学思堂接受信仰教育。故土生辉,流年不老,血凝丰碑英魂含笑;百年史话,千秋功德,清河人民世代铭记。

史长生撰于二0一八年孟春

来源:美丽连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48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