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中江塔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塔高43.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1987年经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远。八个面补间斗拱用两朵支承檐桁出挑,椽子和飞子上钉望板,上覆鸳鸯瓦。修复后的中江塔巍然壮观,登临塔顶,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中江塔

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入夜,月华皎皎,渔火点点,月升影移,波荡影晃,伴之涛声铃声,更令人陶然悠然。

1988年,芜湖市人民政府重修中江塔,使之以新的雄资与现代化大厦,多功能防洪墙交相辉映于双江之畔,构成一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比肩同立的独特的风景画。

古时候,人们把长江的从九江至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该处的小塔就成了长江、青弋江两江船只夜航的灯塔,也是船只进入芜湖的航标。

价值评定:

中江塔历时60年建成,跨明清两代,融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于一身,成为芜湖周边远近皆知的古建筑。古时候兴建此塔,除有镇住青弋江口,守持长江中流关锁,具有军政经济意义之外,还可弥补芜湖神山、赭山、镜湖、白马山等六秀之不足,以增添芜湖景色。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中江塔,屹立江口,独显其身,望大江东去,观人间变迁,成为锁定在江城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

欣赏冬季的中国,领略多娇的江山(三):冰塔奇观

冬季,人们最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冷”,最想看到的美景便是带有诗意的“雪”,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种奇观----冰塔。

素有云梦仙境之称的“云梦山”,这里气候环境独特,每年隆冬季节,从谷底慢慢形成一座高大数十米的冰塔,如如珍珠倒卷帘一般奇特而壮观。

远远望去,只见一座浑然天成的高大冰塔背靠陡崖绝壁,塔体晶莹剔透,犹如一座玉观音矗立在谷底,为这座山谷平添了几分神秘。

从谷底向上仰望,一道飞瀑从两座山梁之间滑落,时而湍急,时而缓慢,当地人称之为“龙泉”。每到严冬时候,龙泉水奔腾而下,滴瀑成冰,聚冰成塔。

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的冰花悬挂在冰塔上,鳞次栉比,簇拥聚集,呈现出一副别样的精致,令我们不由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

云间第一楼、李塔、广富林……阅读建筑中的松江古韵!

你知道吗?上海市截至去年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文物保护点2745处,共计不可移动文物3435处。

其中有一些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体现了上海历史的厚度,也是上海地区文明的滥觞。而这些文物中,一大部分都在松江!今天小乐子就带大家领略一下上海之根的古韵~

古遗址

姚家圈古文化遗址

位于松江县小昆山镇姚家圈。1980年当地社员在田野翻地时,发现一口古井,从井的下层和附近新开河两岸断面上,采集到数十件新石器时代遗物,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其中有早期印纹陶等马桥类型的文化遗存,崧泽文化类型的各式夹沙陶残物。1985年被列为县级保护地点。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

位于松江县小昆山镇汤庙村。1962年发现,分布面积约6.4万平方米。1980年对遗址试掘,有早、晚两期印纹陶文化遗存。晚期遗存中找到水井4口、墓葬4座,清理的墓葬中出土40余件陪葬物品,属崧泽文化。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

位于松江县松江镇西北约13公里处的平原村。因其在小机山东山麓,又名机山遗址。1959年发现,暴露的原始文化层,采集到的古代遗物,属于晚期印纹陶文化亭林类型。1979年先后两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共15件,经鉴定属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类型,最早的遗物距今约5000年。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

位于松江县佘山镇广富林村北。遗物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1959年发现,1961年、1979年两次发掘,采集与发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春秋战国时代吴越文化两层,出土生活、生产器具及玉器,为典型的良渚文化遗存。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

古墓葬

陈子龙墓

陈子龙墓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内,墓主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三大诗人之一——陈子龙墓。

古建筑

云间第一楼

在松江县松江镇中山东路松江第二中学门口。始建于宋代,元末毁于火灾,后重建五楹谯楼。清兵南下时,楼毁于大火。顺治初年,在旧基上重建鼓楼三楹,高16米左右,雄伟壮观,甲于一郡,清道光年间称今名。1950年在大风中倒坍,现仅存楼基残墙。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兰瑞堂

在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原在包家桥东堍,1984年迁移今址。始建于明代,清初曾为江西巡抚朱春住宅。部分柱子与梁枋用楠木制成,故俗称“楠木厅”,厅堂设为朱舜水纪念堂。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篇

西林塔

又名崇恩塔。位于松江县松江镇中山中路西塔弄东侧。南宋咸淳年间建接待院,后改名西林禅寺。塔因寺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僧淳厚重建,更名圆应塔。后渐倾圮。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修。砖木结构,七级八面,高46.5米,塔壁夹墙中砌有砖梯,塔身除顶层木结构平座及腰檐是明代建筑外,大部系宋代原物。198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圣教寺塔

俗称方塔。位于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建于北宋熙宁、元 年间(1068-1093年),名吉云宝塔。后因塔在原兴圣教寺内而改称今名。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留存宋代斗拱117朵和宋代佛像壁画。1974年大修,发现镇塔地宫文物,出土汉白玉石匣一只,四周雕有龙虎图案,内有铜佛像、舍利珠、银盒和唐、宋钱币等。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塔

位于松江县李塔汇镇。相传唐太宗之子李明任苏州刺史时建。原为礼佛之塔,初称礼塔。后里人为祭祀李明,称为李塔。砖木结构,七级四面,高约30米,塔壁有大小不同的砖雕佛像约200尊。今存塔体。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护珠塔

位于松江县天马山镇天马山。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因塔内藏有舍利珠,夜晚闪亮发光,名护珠塔,又名宝光塔、护珠宝光塔。砖木结构,七级八面。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失火,烧去塔心木、楼板、扶梯、腰檐,平座亦残缺。塔身向南倾斜651′52″,中心位移2.27米,斜度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斜而不倒,故俗称斜塔。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秀道者塔

位于松江县佘山镇,西佘山东坡。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因修道者名“秀”参与筑塔,故名。又称月影塔。七级八面,每级方向依次转换成45度。196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梁篇

大仓桥

位于松江县松江镇,跨松江市河。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原名永丰桥,因位于西仓附近,又名西仓桥。因桥南有松江府漕运仓一大仓,故又称大仓桥。五孔石拱桥,拱圈铺青石,桥面铺花岗石,跨度约50米,宽3米。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间第一桥

俗称跨塘桥。位于松江县松江镇西端,跨古浦塘。始建于宋代,名安就桥。明成化年间(1465-1489年)桥毁,在旧址重建石桥,为当时松江(别称云间)最大一座桥,桥顶东边栏石下刻有“云间第一桥”五字。三孔拱形大石桥,拱圈用青石,桥面、石阶、栏杆用花岗石,长49.3米,宽3米,高约8米,古朴壮观。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仙桥

位于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31-1162年)。为单孔平板石桥,桥面为武康石,石梁上刻有莲花纹图案。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桥。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石刻

上海古石刻只有松江唐经幢1座

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唐经幢由大青石雕刻垒砌而成,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8面。

- End -

“中华诗词名家达州开江行” 采风之“美女峰文笔塔”

“中华诗词名家达州开江行”

采风之“美女峰文笔塔”

范诗银

浣溪沙题文笔塔

直向高穹写梦心,谁曾追梦到如今。凌云何日已成林。 旧绿非为文笔老,新红更似烛花深。天风吹雨纵长吟。

林 峰

文笔塔

美女峰高有我思,川东草木最多姿。

谁将象管朝天立,来写新宁绝妙辞。

刘庆霖

致开江美女峰

淡云轻笼若纱帏,俏立南城美女姿。

裙摆梅花鸟衔远,眼波春水月偎痴。

一支塔笔苍天赐,万种风情大地驰。

能佑此间文脉盛,吾来拜汝久沉思。

褚宝增

文笔塔

七层八角向天呼,美女殷勤岂可辜。

绿树生风无意睡,白云若纸尽情书。

守持五百春秋矣,激励三千弟子夫。

文脉煌煌何以至,地灵人力两相符。

登美女峰途中

黄蝶款款绕身飞,偶向花间去又回。

我不看它它看我,我才对视惹低眉。

宋彩霞

开江文笔塔

毛锥蘸墨成,直插冲霄汉。

笔里有春风,诗花开灿灿。

潘 泓

文笔塔

美女峰头立地天,冬云夏日感流年。

文心一再闻经史,石骨如何问醒眠。

百里山河苗得雨,九霄鸿鹄思喷泉。

蛟腾凤起谈非易,大邑从来有大贤。

武立胜

文笔塔

开江有塔势凌霄,史越千年色未凋。

碧黛光泽凭幻化,衔接文脉自崇高。

擎云欲向魁星近,峙岳当同砥柱牢。

若待沾得漫天雨,毫锋起处墨如潮。

胡 彭

谒文笔塔

毛锥千古示尊严,化作开江宝塔尖。

忽记浦城寻梦笔,不由拍手唤江淹。

注:去年采风之福建浦城县,是江淹为官处,有江郎梦笔山遗址。

何 鹤

文笔塔下

文脉悠悠夕照明,金牛山上草青青。

闲拈几许风流句,读与斑斑石塔听。

冉长春

再谒开江黑宝塔

南山一笔蘸春秋,不达高天势不休。

自问诗多诙诡气,重来此地看云浮。

安全东

文笔塔(三首)

松径百千转,美人迄未遇。

幸有遗簪在,插向云深处。

苔篆何年花,幽明不称意。

一旦化玉笔,渐识风云气。

有峰势如削,有美杳如星。

天不弃新宁,留与写丹青。

李荣聪

雨中宿飞云温泉宾馆

夜卧飞云窗未关,梦中总觉与谁眠。

醒看林木站着睡,叶上沙沙雨打鼾。

登美女峰看黑宝塔

美女一钗凤,千年化作妖。

为调风雨顺,扬首啄云涛。

邓建秋

登美女峰看文笔塔

何处高人情独钟,尚留此笔在孤峰。

千年坐石听吹凤,一力开江看化龙。

迢递关河长徙倚,寻常日月每过从。

今来蘸就漫天雨,写到云霄第九重。

孙仁权

仙女峰黑塔

仙女不知处,石梯欲上天。

崖中一巨笋,高耸入云端。

廖灿英

顶接李宗原兄咏文笔塔(孤雁格)

绘图笔作绣花针,十六乡皆走线人。

云白天青布经纬,千红万紫四时春。

【注】十六乡:开江从前有前八乡、后八乡。

谭顺统

鹧鸪天文笔塔

脚下松涛走大音,擎天拔地植高岑。不曾勾勒宾鸿影,却总昂扬士子心。 观世界,识晴阴。云笺运笔作龙吟。由他雷暴霜风厉,别有豪情贯古今。

李国铨

文笔塔三章(新韵)

一耸出林万类瞻,石毫更比鼠毫尖。

塔为诗笔天为纸,只待庾郎信手拈?

明代县官明未来,冲天一笔写胸怀。

文风振动新华夏,浩浩三巴出栋材。

看罢文峰人可为,塔身当笔我犹挥。

一头扎进青云里,啸傲声挟九昊雷。

刘启燕(燕灵儿)

远望文笔塔

仲夏经行金马山,林青气爽蔚蓝天。

重峦叠嶂喜中望,笔塔依稀云海间。

矗峰观榜(文笔塔)

一峰独秀踩云平,胆小休朝险壑行。

偏有书生来览榜,烟消人喜万山明。

登黑宝塔所见

一路欢歌上山亭,放眼开江似画屏。

城市凌云多广厦,乡村叠翠自欣荣。

昨日之“习新书院”专题有遗珠两枚,于此处增补之:

安全东

访开江习新书院

牛山青不断,一路夏蝉随。

野色逼书院,花香掩俗姿。

堂臻化育境,龙跃凤凰池。

文脉开宗派,瑚琏自可期。

邓建秋

访习新书院

花光松韵满幽庭,路转回廊接渺溟。

为守书香风缱倦,似通人意鸟叮咛。

苍生有幸逢清世,圣道无涯到白丁。

梦里坑灰吹已散,牛山之上看天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46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