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姚莹故居

姚莹故居,位于市区寺巷内。深巷古屋,回廊小院,实为昔日故居一部分,后裔姚永概曾辟此为“慎宜轩”。旧时院落有竹、梅点辍其间,清丽雅洁,前轩有联云:“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

回忆姚莹故居里的旧时光

姚莹故居

姚莹故居位于桐城市区寺巷内,东临清澈绵长的龙眠河,北依古树参天、墨香笔舞的桐中。

老宅似耄耋老人,固守着北大街,静观四季变换,透着幽独与沧桑,让五彩喧哗的城市在这里安然沉淀。

2018年10月17日下午约四时许,随着钥匙向右转的咯吱声,姚莹故居紧锁的门被打开,秋风染着院内桔子的香味,迎接阔别已久的主人:姚莹的玄孙姚谦先生的到来。

姚先生以年逾八旬之龄,从深圳出发,辗转合肥,回到家乡,在宗亲们的热心陪伴下来到故居。

当双脚踏进故居,时光的发条开始慢慢逆转,回到了七十多年前,已经远行而模糊的记忆被唤醒,逐渐有了轮廓,有了色泽。于是,一个个炊烟袅袅、锅碗瓢盆热闹不休的生活场景在脑海里复活。

高祖父姚莹,桐城派著名作家,嘉庆十三年成进士后,历任福建平和、龙溪、台湾、江苏武进等县知县。道光年间,出任台湾兵备道,在鸦片战争时期力挺林则徐、邓廷桢,抗英保台,屡战屡捷。

曾祖父姚濬昌,监生。历任江西湖口、安福、湖北竹山、南漳县知县。诗文著述宏富。育有五子:永楷、永朴、永概、永棠、永樛。

故居的东侧正房,由姚莹的长孙姚永楷居住。三十八岁的大祖父姚永楷过早离世,撇下妻子方氏,和两个儿子东彦、农卿(后由叔父姚永朴、姚永概抚养成才)。

儿时的姚谦先生,每年过年过节,都来看望祖母(姚永概夫人),常常是从后面小巷进来,再从一个小门进去,直通二院,首先看望住在偏房的祖母,再看望住在正房的大伯父东彦和大伯母(二层楼也是姚永楷留给姚东彦的)。

大伯父姚东彦从日本留学归来,是孙中山接见过的老同盟会员,在财政部任一等秘书,后又做过盐铁专卖使等职,退休后还乡。

抗日战争时期,大伯父曾搬到山里在黄家铺、叶家湾、姚家大屋几处住过。抗战胜利后,又从山里搬回老宅,那个时候伯父也老了。

大伯父的长女姚琦参加革命工作,在1943年秋接妹妹姚瑜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发现,因此落入监视迫害之中,姚莹故居的东侧便被侵占,以作监视。

同年秋的一个晚上,一批特务将大伯父的长子姚培抓到中统,用尽酷刑,虽花很多钱赎出,此后便送外地读书,但姚培肉体与心灵摧残都是致命的,以至后来自残而终。

1945年,大伯母不幸离世。她是位非常慈祥、贤淑的女子,很少对外交际,高高瘦瘦,体质不是太好,大伯父的一切起居家务都是她料理。儿子被抓的打击、儿女不在身边的思念,让她忧愤成疾,郁郁以终。

大伯父个高,方脸且文雅,跟小孩话不多。从抗战时期,举家从山里迂回的迁居,儿子出事后心情的低落,时隔一年永失妻子的悲痛,三个女儿参加革命均不在身边的孤独,在连连打击下,常喝酒解闷,麻醉自己,于1948年撒手人间。

小伯父姚农卿被姚永朴带到北京,后成为北大文史教授、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姚农卿三子姚坰(北京京剧院副院长)

人生如草木,荣枯生灭,看似稍纵即逝,实则艰难无比。亲在,遥不可及,亲离,则思无寄托。纵观姚莹时代文人辈出,为国捐躯在所不辞,爱国传承时至今日。目睹断墙残壁,耳听世事无常,姚先生忽想,这所老宅不光文墨飘香,也是革命的摇篮。

幸得政府时下关注老宅,幸得北大才子方博琳董事长带着感恩之心,从北京回乡创建桐城文学小镇,才让无人问津的这所老宅有机会向世人诉说自己的历经沧桑。

姚先生在被问及其伯祖姚永朴时,感慨道:

“二伯祖工作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又到北京,后到了桂林。他的家在桐城另外有个园子,叫‘亦园’,现已记不清楚了。我去过,记得二伯祖母经常到我们家来坐坐,聊聊天。

因大哥在安庆读书考学不幸夭折,母亲极度伤心,痛哭数日,很长时间处于悲痛中。一日,二伯祖母前来看望,母亲难过之余,言语中埋怨到她的孙子姚景石有所责任。

二伯祖母回去后便狠狠地骂了孙子,以至景石也受了一些委屈。当时留下小小过结,其实我们眼里的二伯祖母仍是很好的二伯祖母。

抗日战争时期,二伯祖父曾回到过桐城,因日军到了安庆,身体欠佳的他只好避难去了桂林。他的子女都在外地上学,二伯祖父约两年后逝世,灵柩运回桐城安葬,二伯祖母亦回桐城‘亦园’定居,守护孙儿姚镛(景石)及曾孙儿女。”

听着风雨飘摇的故事,望着伤痕累累的老舍,踏着幽静寂寞的院落,人生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况是乱世中人,喜乐哀怨,爱恨错综,其实才是生活的本真。

秋风飘进门槛,拂去封存记忆的尘,阳光落进长廊,温润着老人的思绪。在被问及祖父母住室时,姚先生指着西边的小门小院,侃侃而谈:

“祖父姚永概住在西侧房,原一大间,后隔成一间小客厅、一间小卧室、一间小书房。还有个小天井院子。

祖母中等个,常年吃斋念佛,喜静。因上学,平时很少来玩,但过年过节是一定要来拜望的,礼节性的磕头,祖母给个小红包,然后大人们聊天。祖父因患癌症于五十多岁去世,祖母一人寡居,由小姑照顾,很是放心。

小姑本已出嫁吴姓人家,因吴家婆婆厉害,嫌姚家嫁妆太少,有些虐待,不让孩子与其同住。小姑便带着儿子回家陪伴母亲,年来年去,祖母也很健康安适。”

听着渐次远去的故事,望着鬓发已白、乡音未改的老人。岁月更迭,多少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不曾改变的是老宅所留存的旧日情怀。顺着长长的院子,姚先生寻找儿时那颗核桃树,喃喃低语:

“院子走到底,边上有颗核桃树,很高很大。小时候,每年在核桃成熟季都来打核桃,有时拿石头砸,有时用竹竿打,然后捡起来就吃。堂哥姚增也来打过核桃,我们一起争着抢着很开心。

院子左边有个圆门,进门有个小院,在一直走进去穿过第一道中厅直达正房,正房是二层小楼,是大伯祖及其长子姚东彦(直之)住处,再后有后院,隔墙那边就是我们家,我父亲当时就住在那边仅一墙之隔。

寺巷临北大街口第一个铁门就是我们家的老铁门,寺巷一号,原来是白铁门上面钉了密密麻麻的钉子。进去有个大院,左边离墙不远,有颗广柑树,据说高祖父姚莹从广州回来带的树苗。

经日机轰炸,上面枝干被炸飞,幸好树下部无损,日后生长很快,枝繁叶茂。每年成熟季,柑子挂满枝,那时能在内地吃到广柑不易。再往前,里面墙边有颗石榴树。

我们家有个抗战历史,原来尚好的房子遭日机轰炸,变成一片废墟,只剩下木柱和一堆残砖乱瓦,遍地狼藉。无奈只得将木柱、砖瓦翻找收集,重建简易房舍,房子四周砖砌而成,隔墙用竹编作墙的筋骨,再糊上泥巴,涂上石灰,俗称编篱算是可以入住。

残渣乱瓦堆向墙边的那颗石榴树处,堆成墙一般高,奇怪被埋的石榴树不但没坏,反而长得更欢,每年都结石榴。那颗石榴树下的瓦砾堆边,留下了我和堂哥曾经砌砖堆瓦、玩沙弄土的快乐时光。我们离开老宅时,枝叶已爬过墙头。

院子被毁后,改成菜地,我学着种些萝卜、白菜、苋菜等。现在想看看石榴树、瓦砾还在不?那是日机轰炸桐城的一个标记。”

姚先生回忆童年是快乐的,虽然战争带来艰辛,但父母、堂哥、广柑、石榴,一切都是美好的,仿佛时光还停留在昨天。

姚先生说:“我十二岁读完小学,就去了合肥,因为那个时候大哥走了,母亲很伤心,小弟还没出生。作为男丁,父亲对我很重视,所以就把我带到合肥,读了初中一至二年级上。

因合肥文宣会搬到芜湖,又随父亲去芜湖读初二(解放前安徽省博物馆叫文献委员会),解放后大概几个月,还是觉得桐城不错,又有些想家,于是又回到原地,在桐城的联合中学读初三。

十五岁时,高中读了一年不到,父亲就把我们又接到芜湖。在往返桐城居住期间,我二弟也在北街小学读书。学校乃桐城姚氏房屋,私办姚氏家族公学,在校所有工作人员和学生都姓姚。”姚先生用肯定的语气说着过去。

“四祖父姚永棠没见过,但曾在北京拜望过。五叔祖父姚永樛,他的子女都在北京。姚莹故居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就是姚莹的长房长曾孙姚东彦一家居住正屋,我祖母带小姑居住西厢侧院屋。”

我们边走边听着姚先生的叙述,回到来时的门前,准备离开,望着落寞的院落木门。此景又串起来老人的记忆,他对着文昌街道王建海书记和方总说:

“如果你们要修缮这座房子,原来的门楼是比较漂亮的,对开的大门,在门槛两边有两个圆形的石头凳子,大门有两个铁环,经常大门不关,是敞开的。”

姚先生谆谆嘱咐:“建桐城文化小镇必需突出爱国文化!修复姚莹故居也应突显姚莹爱国护台、爱国保疆的精神文化为主题呵!”

是啊,这座饱经风霜的宅院,曾经迎来送往的门楼,走出了几代闻人志士,是何等的光华。就算岁月再动荡、时光再湮逝,也不会磨灭桐城姚氏的爱国豪情、浩然正气。

望今天姚莹故居大门的打开,是今后敞开迎宾、播散爱国精神的开端。我们知道,她即将告别无人问津的寂寥孤独。

清末富孀刘青霞和周莹一样富贵,刘青霞故居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

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我国近代教育家刘青霞女士而在开封刘家胡同大院的基础上建立的

刘青霞故居位于开封市顺河北土街刘家胡同,刘家宅院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刘家宅院是典型的封闭式四合式院,坐北朝南,东、西宅院布局及建筑形式完全一致,各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东院、西院共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房间70余间,

整座院落建筑雕饰素雅,门敞窗明,相配益彰,虽无雕梁画栋之华美,却也碧玉素装,雅而不俗,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原古典建筑风格四合院。

刘青霞(1877一1922年),河南安阳人。出身官宦门第,原姓马。其父马丕瑶曾任“帝王之师”,教授过光绪皇帝,后外任两广总督,次兄为晚清翰林。18岁嫁于河南尉氏刘耀德为妻,人们因此称为刘青霞。

刘耀德家中曾挂过“双千顷”牌,外号刘半县。并拥有钱庄、当铺百五十余,为当时中州首富。刘因嗜鸦片早逝,生前无子。为避免族人急夺财产,青霞诈称有遗腹子,到开封分娩,抱其夫姊所生,称为己子,取名刘舶元。族人多不置信,争家产成讼。

青霞捐良田15顷作为“刘氏义庄”,规定:凡刘氏六十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免费领小麦三斗,并于每年腊月初八开仓放赈

1906年,刘青霞随兄马吉樟东渡日本,结识了鲁迅先生,并加入同盟会。

同盟会河南支部在东京创办《河南》杂志,青霞捐两万元巨金作为经费,使杂志得以出版.半年后由日本返国归故里。

为唤醒民众,刘青霞着眼于女子教育,于1908年在尉氏开办华英女校,成为河南女校之先河。此外她分别捐钱3000两资助过尉氏高等小学堂和中州女学堂及中州公学,捐银3万两

刘青霞不但果敢为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以巨额捐款,而且还在《自由报》上撰文:“自由好,中夏少萌芽。岳色河声飞笔底,洛阳纸贵汇春华,开遍自由花。

1922年青霞孑身一人返回娘家,不久即病逝于安阳蒋村。

刘青霞自幼知书明理,能诗善画,颇具才华。

刘青霞故居参观是免费的,开放时间8:30-16:30

荆州的第一名人故居,张居正故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46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