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钱市胡同

钱市胡同在大栅栏相邻的珠宝市街西侧,是北京最窄的胡同。街长55米,宽0.7米,街内南北共有九组建筑。尽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铺房,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家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形成了钱市,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成银号铺房,形成一条窄胡同。

钱市胡同

街南四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每组三合院占地80平方米,从门上匾书有更改的迹象分析,当时是炉行,后改为商店作坊。街北四组均为独立式房屋,有二层、三层楼,原是银号。

合院结构均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砖门楼,抬粱式屋架,仰合瓦顶,屋顶现尚存气窗,是炉行冶炼银锭的作坊,北面楼房是中、西两种式样,栓、窗套、檐口线脚及铁花护栏等装饰,都体现中西结合。三层楼后半部用中式建筑,前半部有一个两坡顶凉棚,做为中西两种风格的过渡,门上有石匾,匾名“大通银号”。二层搂门上有石匾,匾名“万丰银号”。

小巷西端是钱市的两排平房,中间天井升高,上加五撰悬山式屋顶,两侧升天窗。

钱市胡同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同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中创造出紧凑而多样的建筑空间环境。

景点位置

北京西城区珠宝市街

兵部洼胡同最令人怀念的,是这里的市井气息

红墙 记忆系列三十七

武金生老师说:“在我的印象里,冬天里经常会有大雪封门的景象。早上起来,拉开窗帘,窗户上挂满了冰花儿,我就会哈一口热气,用手指来回涂抹,让窗户上的冰花融化一小块儿,那样就可以看到外面了……”

作者 | 张亚群(安安文化艺术顾问)

照片 | 西城区档案馆、网络

整理 | 红墙长安

兵部洼胡同

兵部洼胡同形成于明代,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载为“兵部洼”。据传明代初年兵部设在此处,且地势低洼,故名。兵部迁往东城后,名称沿用至今。

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东绒线胡同,南至前门西大街,中部与高碑胡同、东新帘子胡同、东旧帘子胡同、前细瓦厂胡同、后细瓦厂胡同、东中胡同、东松树胡同、西交民巷相交。全长414米,均宽4米。1990年门牌为1—97号;2-120号。

以前的兵部洼胡同

早年的兵部洼是片低洼之地,附近“大川淀”(后改为川店胡同)地形相似(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还有“中受水塘”这样一个地名)。干涸后变成低洼地带,以后逐渐形成街巷,所以这些胡同名称都带个“水”字,如兵部洼、大川淀、中受水塘。而东侧的高碑胡同旧称高坡胡同,或许与这片水域有关。

以前的兵部洼胡同

随行的王庆边先生说,兵部洼胡同最吸引人的是胡同里充满了市井气息。这里有修长的胡同、错落有序的四合院建筑、灰色的墙面、墙角处的几簇葱荫、简陋的店铺以及盘旋于树梢之间的鸽群。与西交民巷交汇的路口,还有四个结构独特的街楼,成为当年兵部洼胡同一大街景。邻近还有香春食品厂,在胡同里常能闻到一股股香甜的气味。

以前的兵部洼胡同

王先生对西交民巷一带的胡同颇有研究。2008年,西城区档案馆汇同西长安街街道,在西交民巷社区举办《西交民巷历史文化展》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还是该展览的义务讲解员。十几年来,王先生曾向上千人宣讲过这些胡同的发展与变化,《北京法制晚报》《西城报》等介绍过王先生的事迹。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北京城里胡同的味道越来越淡,加上老住户的大量迁移,很多隐藏于百姓之中珍贵的线索也随之消失,这对于研究北京胡同的文化学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可喜的是,胡同中还居住着像王先生这样的知情者。他们对附近胡同的历史沿革以及居民构成情况较为了解,因此他们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也愈加弥足珍贵。而笔者也正是通过他们的鼎力帮助,挖掘出一条又一条具有史料价值的线索。

东中胡同

东中胡同形成于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为“中街”。清代其名称沿用。民国时期曾一度改为兵部洼中街。20世纪40年代恢复中街的称谓。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因此段在东侧,故名东中胡同。

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兵部洼胡同,西至北新华街,全长300米,均宽6米。1990年门牌为1-41号;2-26号。

以前的东中胡同

走进东中胡同,正值深秋季节。淡淡的残阳下,灰色的院墙上是一簇又一簇色彩斑斓的秋叶。秋风乍起,秋叶带着美妙的弧线轻轻落下。三三两两的路人行走在胡同之间。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吴素秋先生,我国著名机械工程和焊接专家孟广喆先生曾在此居住。

孟广喆(1907-1989),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后去美国留学,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证书。1932年回国后任北平电车公司通州发电厂副工程师。1933年应天津南开大学之聘任电机系教授。1937年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教授。1946年后任南开大学工学院院长兼机械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大学焊接教研室主任。1961年参加三门峡水电站大型水轮机组焊接现场会,为工程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22号为一进院落。有北房三间加门洞一间。南、东、西房各三间。门洞后面有道影壁墙。院门外有对箱型门墩。门墩上刻有葫芦、扇子等纹饰。

31号为中国人民高等法院宿舍,三进四合院建筑。如意门楼的两侧有素面箱型门墩。进院南房四间(内含门洞一间)。北侧的“二门”为带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拱形门,拱门两侧为隔断墙。二进院为主院,南侧以“二门”为界,各有一道花厅式走廊。走廊与隔断墙连接处镶嵌着玻璃。

以前的东中胡同

走廊北侧的立柱间上面装饰着几何形窗棂,下方的护栏可当条凳。院内有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房屋的门窗均为拱形,房前有廊子环绕。院子东侧有条通道与三进院相连。三进院有北房五间,门、窗也为拱形。据这里的住户讲,这座带有西洋建筑风格的院落在民国时期所建,为某书局经理的住宅。

东松树胡同

东松树胡同形成于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为“松树胡同”。清代至民国期间其名称延续。1913年辟建北新华街之后,胡同分成东西两部分。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将东部区域定名为东松树胡同。

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兵部洼胡同,西至北新华街,全长311米,均宽4米。1990年门牌为1-39号;2-22号。

以前的东松树胡同

据王先生介绍,东松树胡同多以四合院为主,在这些看似普通的院落中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东松树胡同15号(旧门牌7号)曾经是“语丝社”的驻所。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社团组织,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得名。1924年11月17日在北平创刊,孙伏园、周作人先生先后担任主编。1927年10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同年12月在上海复刊。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先生担任主编。1930年3月10日出至第5卷第52期后停刊。这个院子还是新月社俱乐部的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院由廖汉生、甘泗淇、李贞将军先后居住。另外,前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唐家璇,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吉美也在附近居住。

据王庆边先生介绍,画家朱运期、收藏家刘允禄先生也曾在东松树胡同居住。

以前的东松树胡同

现在兵部洼胡同、东中胡同

东松树胡同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但对于久居于此的居民来说

还能引发出许多美好的回忆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链接

珠市口:道不尽的胡同故事 看不够的戏园折子

“猪”年将至,猪年邮票、金猪福字、小猪剪纸开始涌现装点人们的生活。

珠市口东大街路标。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一些老北京的胡同和街道曾经以“猪”命名,只是随着雅化和改名渐渐被人们淡忘。

朱苇箔胡同由于短小弯曲曾被形象地叫做“猪尾巴胡同”。 东四西大街由于过去猪店林立被称为“猪市大街”。 珠市口并非拥有珠光宝气的商场,原是一条“猪市口大街”,因猪市贸易得名。由于清朝皇帝出巡途径这里气味难闻,才下旨搬走了猪市。

珠市口西大街的德寿堂药店。

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老字号云集的“金十字”

珠市口地处前门外,毗邻前门大栅栏,清朝时期是外城热闹的“金十字”。

作家肖复兴在《北京珠市口:中轴线上的“金十字”》中,曾经将前门与珠市口形容成礼帽和帽檐儿——

“一些有钱却在前门找不到地盘的商家,一些缺钱想找便宜一些地方的商家,便把目光投射到这里。前门如果像是一顶大礼帽,珠市口就是那帽檐儿。”

如今,珠市口依然老字号云集,以晋阳饭庄、丰泽园、东方饭店等最为出名。

丰泽园创办于1930年,是老北京“八大楼”之一新丰楼“堂头”栾学堂在同德银号经理姚泽圣资助下创建的。 东方饭店建于1918年,是中国最早的饭店之一,梅兰芳、陈独秀、鲁迅、巴金、老舍、林语堂等都曾在此下塌。 晋阳饭庄自1959年开业,堪称“京城晋味第一家”,最负盛名的是五滋汤和香酥鸭。

珠市口西大街还坐落着一座德寿堂药店,是目前北京唯一完整保留店堂历史原貌的老字号中药店,门前长幅砖雕“本堂采办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精洁饮片、遵古炮制丸散膏丹零整批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寿堂曾以康氏牛黄解毒丸享誉京城。

珠市口基督教堂始建于晚清末年,

也已历尽百年沧桑。

珠市口基督教堂。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逐渐褪色的剧场风云

老北京,统治者为了防止内城旗民沉迷丧志,戏园子都是建在外城。当时剧场集中在前门地区,珠市口也建立了不少戏园戏楼,甚至珠市口还成为了一道雅俗的分界线,区分“道儿北”的大戏楼与“道儿南的”撂地演出和落子馆。

清末,西珠市口路北建造了一座文明茶园,清代不允许女人入园听戏,文明茶园却是首座允许女宾看戏的茶园,连戏台抱柱的对联也是宣传爱国维新、倡导文明。后改名华北戏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剧场就渐渐消失了。

第一舞台

1912年,随着新式剧院的涌现,杨小楼联合名旦姚佩秋、商人殿阆仙在珠市口大街路北筹建第一舞台,并于1914年开业。区别于清式旧茶园里的听戏,第一舞台给观众带来的是更加现代化的观感体验,并配备了聚光照明的设备。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都曾登台献艺。第一舞台存在二十余年,最终在1937年因建筑起火烧毁了。

开明戏院

1922年,珠市口大街路南建立了第一家有售票处,开始对外预售戏票的新式剧院——开明戏院。京剧名伶梅兰芳、杨小楼、孟小冬等都曾在这里演出。开明戏院也是“道儿南”天桥艺人的一座跳板,是登上上层舞台的标志。侯宝林、白玉霜等都是从天桥登开明而声名大噪。开明戏院后改建为珠市口电影院,后拆除不存。随着这些建筑的消逝,珠市口的戏剧记忆也渐渐地褪色了。

纪晓岚故居。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科班富连成造就“科里红”

老字号晋阳饭庄还以纪晓岚故居而闻名。纪晓岚故居凭票参观,可以参观故居装潢的大厅、书房等,还有一些书籍和文创产品在此售卖。

故居最有意趣的恐怕还是门前的紫藤萝,为纪晓岚亲手所植。

纪晓岚曾在《阅微草堂笔记》描述其盛放时节:

“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

这处纪晓岚故居还曾是戏曲科班富连成的旧址。富连成创办于1904年,位于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富连成是京剧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造就人才最多的京剧科班,走出马连良、筱翠花、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谭元寿等京剧名家。

当时,很多观众捧场来看富连成的没有出科的学生演出,陈喜兴、侯喜瑞、雷喜福、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都是还未毕业已率先“科里红”。44年来,富连成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科的学生,1948年第八科庆字辈学生刚刚入科,即告停办。

陕西巷52号院曾为小凤仙所在云吉班旧址。

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陕西巷里的云吉班

珠市口西大街德寿堂药店向北,是一道狭长的胡同陕西巷。陕西巷全长近400米,当年四大徽班进京的四喜班最初就是住在这里。孔元福、白云生等十余位京剧演员都曾寓居于此。这条陕西巷还是有名的“八大胡同”花街柳巷。

八大胡同包括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小力胡同。当时的“红灯区”不仅仅局限在这八条胡同,但这八大胡同名气更为响亮,甚至官员也流连于此。

沿着陕西巷穿行,扑面而来的是胡同居民生活浓厚的烟火气息,曾经小凤仙所在的云吉班旧址52号院,也成为了一处寻常院落,不见往日的影子。

小凤仙与蔡锷的故事已经成为了舞台上的爱情传奇,“侠妓”小凤仙助蔡锷将军离京回滇、率兵讨袁,为人津津乐道。不过这一历史事件的回忆众说纷纭,真正帮助蔡锷逃脱的恐怕不是小凤仙,这不过是为了洗脱袁世凯怀疑的一道“障眼法”。

胡同里的是说不完的故事,戏园里有看不够的折子,一草一木是道不尽的过往,这些历史风云欲说还休,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来源:千龙网

兵马司胡同中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兵马司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地区东北部,为东西走向,旧时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763米,均宽5米。

明代因负责治安的西城兵马司衙署在此,故称西城兵马司,亦称兵马司胡同。1965年将沙井胡同、小褡裢胡同并入,定名兵马司胡同。

“兵马司制”起源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元大都设置南、北二兵马司,“掌捕盗贼羁押案犯事宜”,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由兵马司都指挥使管辖。明代北京内城设置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每城各设正、副指挥,负责治安捕盗。清同明制,兵马司并不掌兵,品秩极低,只负责京城辑盗、防火、道路等相关事宜。

今日北京旧城街巷胡同名称中,除西城区的兵马司胡同外,与兵马司有关的胡同仍存北兵马司胡同与前(后)兵马街。北兵马司胡同为明代北城兵马司所在地,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交道口南大街与南锣鼓巷之间;兵马街因明代南城兵马司在此而得名,清代分为前、中、后街,位于原宣武区东南部。

兵马司胡同通至太平桥大街的西段拆除前后

今日兵马司胡同仅存旧时胡同的东半部,西半部已湮没于一片拆迁后围成的空地中,今胡同西端终止于空地的东围墙,不再通至太平桥大街,南侧西城区财政局及北侧中国法学会两单位的多层办公楼及围墙构成靠近西端的消极胡同界面。在西城区财政局东侧有一南北走向的支巷通至丰盛胡同。

此支巷与兵马司胡同交叉路口东北角的倒座房仅存一道开有高窗的南墙,墙内为仍有住户居住的杂院,院门开向西侧。此院以东为兵马司胡同中仅存的一片较连续、完整的四合院平房区域,一些房屋经过重新修葺。除此之外,胡同南北两侧不同单位的大院及家属院将胡同原有界面拆分为零星片段。

胡同南侧自东向西被兵马司胡同6号院、中直礼堂、国家档案局、西城区财政局等单位占据,四合院门楼所剩无几。胡同北侧留存四合院门楼相对多些,中间也被分列东西的兵马司胡同15号院及兵马司胡同19号院的多层建筑所打断。

胡同北侧自西向东分布南玉带胡同、小院胡同、朱苇箔胡同三条南北走向胡同的开口。

胡同东口西北侧正在拆迁改造,仅存沿街一座二至三层砖楼。

从胡同东口走进胡同,可见南北两侧分布着几间店铺,包括餐馆、美发店、食品店在内的小型商业业态从繁华的西四南大街渗透进来。

兵马司胡同东口开向繁华的西四南大街

兵马司胡同中留存的几座四合院门楼大多都在修缮时被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多数安装了金属防盗门,有的粉饰一新后却失去原有韵味,也有将传统建筑元素堆砌、拼凑而成的新建门楼。

修缮前的兵马司胡同17号(2012年)

位于胡同中部北侧的兵马司胡同17号的蛮子门是整条胡同中留存的型制等级最高的门楼。

2015年6月18日初次造访兵马司胡同时,此门楼前围着黑色纱网的施工围挡,可见门楼额枋下两侧的一对雕有卷叶纹样的木制雀替,由此推测这座蛮子门或许是由原先更高型制的金柱大门或广亮大门改造而成。清水脊的屋面堆着枯黄的杂草与藤蔓,对开的红色门扇上了锁,右侧门扇上有一扇紧闭的小门,左侧门扇上挂块牌子,上面竖书:“王卓然故居,一八九三——一九七五,张学良书”等字。

此院为王卓然故居当有十之八九的可信度,但字迹由张学良书写一事却有些经不起推敲,令人难以置信,或为现房屋主人杜撰用以规避拆迁。

王卓然(1893-1975)为辽宁抚顺人;1919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两年后毕业,返回奉天(今沈阳)任省教育厅视学;1923年获政府资助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1928年返回奉天,被刚主政的张学良聘任为东北大学教授、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咨议,并兼做张学良子女的家庭教师,自此成为张学良的得力助手。

2017年9月5日再来兵马司胡同时,此蛮子门已修缮一新,两侧戗檐增加崭新的砖雕装饰,额枋处施以牡丹花等图案的彩画,原先的一对木制雀替已消失,门中槛上增加四个写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门簪,红色镶金边的对开门扇依然上着锁,右侧门扇上仍为一扇紧闭的小门,原先左侧门扇上写有“王卓然故居”等字样的牌子不见了,自此这座院落的历史变得鲜为人知。

一座如意门尽管原屋顶及象鼻枭已损毁,屋瓦已被波纹板取代,外侧简陋单薄的防盗门已显得陈旧,但门楼墙身虚实比例没变,嵌入防盗门的一对方门墩及门前被水泥加固的整石台阶仍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而另一座修葺一新的如意门由于缺少了两侧象鼻枭,也缺失了如意门原有的灵动。

两座西式门楼虽然增加了防盗门,其砖砌叠涩线脚及弧形门楣拱券却依然保持原有风貌。

一座由须弥座墙基、门簪、戗檐砖雕、门楣栏板砖雕、垂花门花罩等拼凑而成的大尺度门楼为当代“草创”风格。几座包括小门楼在内的随墙门却基本维持原汁原味的特征。

时隔两年,14号院和27号院的小门楼显露出时光冲刷的印痕。

如果没有兵马司胡同15号(原兵马司胡同9号),如今被现代建筑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兵马司胡同只是一条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的胡同;正是由于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的存在,使兵马司胡同成为一条依然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不寻常胡同。

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前身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矿务司的地质科,再早则是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的地质科。1913年9月由丁文江在丰盛胡同3号创办地质研究所,1916年地质研究所迁入兵马司胡同9号院(今15号院),并更名地质调查所。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丁文江、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章鸿钊、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地质学博士翁文灏等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先后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

中国地质调查所创办人、所长丁文江

中国地质调查所是我国早期地质研究的大本营,是二十世纪初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科学研究机构,被蔡元培先生赞誉为“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地质调查所成立后,迅速成为地质学家聚集之地,当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的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常来此从事研究工作并参加学术活动。1920年地质调查所陈列馆馆长安特生(J.G.Andersson 瑞典人)发现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1929年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裴文中发现震惊中外的“北京人”头盖骨。兵马司胡同9号在中国科学史中被誉为“科学圣地”。

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旧照

如今,兵马司胡同9号已变更为15号,院落占地4亩,共有房屋264间,建筑面积3517平方米,已沦为几十户居民居住的大杂院和库房。值得庆幸的是,三座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式建筑留存至今。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总平面图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模型

正对院门坐北朝南的南楼为最先建成的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建于1922年,由时任所长丁文江与章鸿钊、翁文灏会同农商部矿政司司长邢端发起募捐兴建,由德国雷虎工程司设计并承建。

位于院落西侧的西楼为地质调查所办公楼,建于1928年,由时任所长翁文灏带着王恒升到各矿厂募捐集资建造,这座德国样式的二层坡顶砖楼由中国到西方学习建筑的第一人贝寿同先生设计,贝寿同先生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祖叔,其留存建筑作品较罕见。

位于院落最北侧的北楼是沁园燃料研究室,建于1930年,由丁文江和翁文灏的好友金绍基捐建,金绍基以其父金焘的字“沁园”命名这座三层楼房。

2015年6月初来兵马司胡同时,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的院门还在维修施工中。2017年9月再来兵马司胡同时,此处已矗立起一座西式线脚与中式撇山影壁相结合的牌楼式大门。

大门正中的红色牌匾书写“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八个金字,门右侧靠墙树立一块刻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旧址,北京市人民政府二零一一年六月十三日公布,北京市文物局二零一二年六月立”等字的石碑,胡同中的匆匆过客也不禁会回眸向院内投去好奇的一瞥……

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35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