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陈诚故居

陈诚(1897-1965),字辞修,出生于青田高市乡,小时候在高市度过,曾为副总裁、行政院院长等。现在其家乡高市保留有他出生及小时候居住的房屋一幢,为典型的浙南传统民居;后于1934年4月将此屋赠予给高市小学作图书室、俱乐部和办公用房。另外在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别墅一幢;在青田县城新寺巷保留有陈诚前妻吴舜莲居住的砖木结构房屋两间。

开放时间

陈诚故居

8:00—18:00

景点位置

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外村

陈望道故居里面有什么 陈望道故居值得一去吗

很多城市都有这故居那故居的,还是很值得一去看看怀念一下,小编只去过毛泽东故居,那里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看完了之后心里的确有感叹,觉得还是很厉害的,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关于陈望道故居。

来到义乌后,我才知道义乌有个名人叫陈望道。他的出名,是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的人。如今,党领导中国取得翻天覆地变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前景光明,第一个翻译传播《共产党宣言》的人,自然会受到重视。保留一个故居,那是必然的。

去年值班时,我偶然翻阅了义乌史志,刚好看到一篇记载参观陈望道故居的游记。当时饶有兴趣的通篇细读,记得该作者表达了这么个意思:他以为陈望道故居修缮的很好,陈设规范齐全,环境整治的很漂亮。没想到,等他去了,不但现场冷清荒凉,没专人看管,门上还挂了把锈迹斑斑的锁。后面叫人开了门,进去也觉得陈设太简单,仅有一个铜像立在室内,一些宣传画挂在木制墙面上。觉得这样的配置,和陈望道的个人影响力太不般配了。

这次实地去了一趟,也许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倒没有生出什么失望的情绪来。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而没有本应该怎么样才好的思索。

这次去的时间刚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上经过很多山路,路边有村庄,有开的正好的油菜花和桃花。所以,一路上还是蛮欢愉和放松的。

到了参观地,先是去了陈家祠。开始没注意看,以为陈家祠就是陈望道故居,因为祠堂里面设置了望道讲堂。

后来才知道,陈望道故居是在另一处,于是跟着大伙就走去了。故居就像上面描述的那样,普普通通,是老式住宅,中间木头结构,中间有很大的天井,看起来那时也算是个经济条件还不错的人家。(要不然,陈望道怎么会有条件去日本留学呢。不去留学,自然就不会接触和翻译马克思的作品了)以前这种庭院设计,阳光和雨水都可以进到家里面来。这我倒觉得蛮好的,人和自然更接近了。只是到了冬天,大概会比较冷吧。

去了后,也有几点新发现。

一、有历史的味道。原来以为陈望道是老党员,革命家。在墙上介绍栏上,陈望道身份写的是民盟的。同事参观时说觉得别扭,怎么民盟身份人士的故居,怎么会成为共产党员的入党宣誓和教育基地呢。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注意到这个问题。后来,我手机上网查了下,他其实是第一批5名党员中的一位,后来还被选为一大代表,再后来因与陈独秀不合,选择退位最后退党。

他当时说了一句话,虽然退党,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终身不变,并且认为他也许在党外可以更好的为党工作。这一点,��入党前一段时间也这么想过。我也自己和自己说过,我不一定能入党,但愿意为党服务为党做工作。

后来,如他所说的,陈望道确实一直为党工作,但后面也对退党一事有悔意。直到1957年,他向上海市委表露心声,经上报中央获毛主席批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身份先不公开,直到很多年后才公开。

二、有熟悉的味道。去故居参观后,我首先是觉得他家房子的风格和我原来老家的风格很像。我家原来的房子,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室内也都是木头结构,门窗也都有雕花,这些证明当初盖这房子的人在当时还是有一些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

而且,有一点有意思的事情是,据说,我考入省级公务员之后,我同族本家细公曾经说过一句话,说这栋老房子不要拆,以后也许可以作为我的故居。我的天,这简直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大的期望啊。

只是,后来老房子还是拆了盖新楼,而我是断然达不到值得保留故居的境地了。还更有趣的是,陈望道的长孙竟然和我同名。这恐怕也是有趣的巧合吧。

三、有信仰的味道。陈望道用墨汁当红糖伴粽子吃的故事。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国家博物馆。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总书记说:“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

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时范故居--长乐名人故居系列(九)

故居鸟瞰图

岁月的痕迹

陈时范故居,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

1987年陈时范后裔、台胞陈信维先生出资重修,1998年列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进深23.45米,第二进深18.97米,第三进深28.70米。两边各有路,宽1.4米。两旁各有厢房,西5.7米,东3.4米。整座三进围以封火墙,第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厅采用抬梁式双坡顶。第二、三进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鹊尾顶脊。清代时曾按旧貌重修。

名人介绍

陈时范,字敷畴,长乐六都(今古槐镇井门村)人,文沛之子,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举进士。范为人谨慎、沉着、公正,敢于为民请命,有其父风范。出任四川夔州知府时,看到当地百姓受命为建筑宫殿采木,困苦不堪。陈时范体察民情,不顾丢官,为民请命,上疏请求蠲免,使几千户人家摆脱了困境。陈时范官至云南按察使,历左布政使。为官清廉,于薪奉外一无所取。邑志有传,父子同祀于乡。

图文/陈明清

编辑/李秀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参加“第四期社科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最高奖金可达5000元!

(答案:C、D、B、A、C、C、B、B、D、

A、D、C、D、C、D、C、A、C、C、B)

你的赞是我们用心运营的最大动力!

观故居 忆初心 强信念--黄梅公安组织参观陈潭秋故居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15日上午,黄梅县公安局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民警到陈潭秋故居进行参观学习。

在陈潭秋铜像广场,全体民警瞻仰了陈潭秋烈士铜像,并向铜像敬献花篮,大家面对陈潭秋铜像脱帽鞠躬向烈士表达深切怀念。随后大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广场,充分显示了每一名党员民警对党的赤诚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让现场所有人都深受感染。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全体民警先后参观了陈潭秋故居纪念馆、生平事迹展览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实的革命历史文物,大家重温了陈潭秋烈士的英雄事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湖北地区早期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陈潭秋勤奋好学,追求真理,立志救国,不屈不挠,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品质与精神,打动着在场的每一名同志。

时代在变,但向革命先辈学习的精神始终不变,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民警们在参观结束后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为指引,坚定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更高的工作标准扎实做好公安工作,为建设平安黄梅、法治黄梅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赵庆 余嘉琪

来源:黄梅公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29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