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陆润庠:下塘街上走出的状元宰相

陆润庠:下塘街上走出的状元宰相

陆润庠(1841-1915)

陆润庠:

下塘街上走出的状元宰相

闻慧

阊门下塘街崇真宫桥东,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陆家住宅,曾经是清朝两代状元府第。陆肯堂,康熙二十四年(1685)状元;七世孙陆润庠,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一门两鼎甲,传为吴中佳话。

遥想同治十三年的暮春,一派草长莺飞。这日,姑苏城里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巡抚、知府、知县以及在苏城的官员绅士簇拥着“状元及第”的巨额牌匾,浩浩荡荡朝阊门下塘街的陆家进发……原来,陆家公子陆润庠在甲戌科殿试中以一甲第一名蟾宫折桂。

清廉奉公,一品宰相

陆润庠是苏州最后一名状元,也是苏州最后一名状元宰相,经历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任国子监祭酒、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等职。

陆润庠天资聪明,“四岁即辨四声,七八岁能为韵语”。在祖父陆嵩的指导下,十岁就读完“四书”、“五经”。同治九年(1870),选为元和县学优贡生,朝考录用为知县。同治十二年(1873),考中癸酉科顺天府乡试举人。翌年(1874),联捷中进士,胪传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为了区别于“老状元”陆肯堂,苏州人称他为 “新状元”。

陆润庠处世谨慎,办事认真稳妥,性格和易,“接物无崖岸”,堪称是一位柔性政治家。尤为可贵的是,虽然贵至宰相,但他的服用还像当年诸生时一样,清廉奉公。综观陆润庠一生,他“学问优长,侍躬端谨,老成练达,明敏忠纯。由修撰升毓庆宫,授读宣力四十余年,恪尽其职”(《陆文端公行状》)。《清史稿》论曰:“辛壬之际,世变推移,莫之为而为,其中盖有天焉。(陆)润庠诸人非济变才,而鞠躬尽瘁,始终如一,亦为人所难者也。”

陆润庠有陆家振、陆宗振两子,长女嫁给洪钧状元之子洪洛。

状元经理,保存“大典”编“实录”

陆润庠一生值得称道的事有三件:

第一件在家乡创办实业。光绪二十年(1894),陆润庠因母亲生病乞养回到家乡,奉委总办苏州商务。翌年,中国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臣民在苏州、杭州等地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消息传出,举国震惊。然而条约已经签订,唯一的补救办法只有中国人自己创办近代工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之洞同时奏派陆润庠经营苏州商务局、张謇经营通州(今南通)商务局,筹办近代化的棉纺、丝织工厂。

苏纶纱厂大门(左)苏经丝厂大门(右)

(苏州市档案馆馆藏)

陆润庠抱着维护国家利益的宗旨,“一力肩承,不辞劳怨”,在前后两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的支持下,集资在苏州盘门外创办起了苏纶纱厂、苏经丝厂,两厂额定资本100万两银子,拥有纱锭1.82万枚、缫丝208台,职工2700人,成为苏州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陆润庠被推选为这两家工厂的经理,成为中国近代工商实业史上第一位状元经理。

第二件是抢救保护《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也是世界上编纂最早、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历时6年编成,共有22877卷11095册,约3亿7千万字。因印刷耗费巨大,后被搁置,只保存手抄正副善本各一套。清初,正本下落不明,副本藏于翰林院,已残缺不全。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肆焚烧劫掠。位于东交民巷的翰林院靠近使馆区,也沦于战火之中,《永乐大典》副本难逃厄运,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最后仅残存64册。

《永乐大典》

陆润庠深知这批国宝的价值,悄悄地将其运回府中保存。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获悉后,即派员前往陆府,将其珍藏的64册残卷运回,除将4册用作展览外,其余60 册均移交京师图书馆收藏,至1934年已收集到93册,后大部分被转移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专门派员到国内外追索回购,迄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已搜集到161册。《永乐大典》残本约400册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单位,经陆润庠之手抢救保存的《永乐大典》善本占现存总数的 1/6左右,其在保存文化典籍方面功不可没!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

第三件是编纂《德宗景皇帝实录》。宣统元年(1909)二月,陆润庠被任命为实录馆正总裁、实录馆稿本总裁,负责编纂光绪皇帝的实录。他一方面认真组织人员,统一协调;一方面自己亲自编纂,废寝忘食。他总其原稿,博采兼搜,抉摘讹误,补证阙佚,再三审订。至民国元年(1912)10月,顺利完成791卷之多的《德宗景皇帝实录稿本》。其间,经历了辛亥革命、皇帝逊位等重大变故,他亲自与有关人员守护稿本,免遭散失。

博学多识,书坛名家

陆润庠书法

陆润庠博学多识,谙晓掌故;才思敏捷,出手勤快,“岳读升湮,疆圻锡赍,代言应制,运笔如飞,往往朝受命夕进御”;虽然不以学闻名,但“文章典雅,学者传诵”。

陆润庠是清末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方正光洁,雍容有度。擅长行楷,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享誉一时。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十分喜欢他的书法,陆润庠投其所好,精心抄写了一部《红楼梦》进呈给慈禧。其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三真六草为天下宝”。所题的上海豫园小东门国药店“童涵春”匾额,润笔费高达白银一百两,可谓“只字千金”。他尝为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园林书联。这些园林名胜中,至今保存有陆润庠的许多墨迹。他与儿子陆宗振不遗余力收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碑帖,各种版本不下百余种。他又精于鉴赏书画,光绪间曾奉敕审定内府经籍、书画。

陆润庠在故宫中

(苏州市档案馆馆藏)

民国四年(1915)八月十八日,陆润庠在北京病逝,谥号“文端”,赐太傅衔。溥仪赏给《陀罗经》被,并派贝勒、载润带领侍卫十人,即日前往祭奠,赏银三千元,后又赐祭葬。墓归葬于浙江吴兴骑龙山祖茔旁,苏州叶昌炽为之撰写墓志铭。

陆肯堂、陆润庠故居

其第宅在苏州阊门内下塘街陆氏老宅有“怀鸥舫”等建筑,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抗日战争之前,宅前尚存两根旗杆石。如今已散为民居。透过日渐斑驳的门窗,依稀还能让人想象当年繁花似锦的原貌。

原创作品,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则一律不录用)。

Hash:384c021cb34390a7626e6e356290e655dd83e0b7

声明:此文由 苏州档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qqx.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25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