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双烈亭

(摄影:李岳松)

1927年2月,北伐军进入杭州,震动上海,上海-司令李宝章秉承孙传芳的旨意,派出大刀队日夜巡逻,-无辜百姓,激起上海各界人民强烈反抗。时在于上海大厦大学(今华东师大)学习的温州籍中共党员陈亮、陈骏等更是义愤填膺,2月19日早晨6时,陈亮、陈骏等组织宣传队、市民救护队,在上海曹家渡一带进行宣传活动,被李宝章的大刀队抓住,押至警察署。次日晚,被押至曹家渡五角场英勇就义。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北伐军进入上海。3月23日,上海市学生联合召开全市学生大会暨死难同学陈亮、陈骏两烈士追悼会,有5000余人参加。大会作出决议,将陈亮、陈骏两烈士与“五四”死难烈士合葬,并呈请市政府抚恤烈士家属。上海大厦大学学生会为烈士出刊纪念;上海《申报》、《民国日报》等刊登两烈士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消息传至温州后,温州各界人士决定将华盖山双忠祠改建为二烈祠。1930年9月,温州民众树碑纪念,由蔡元培撰马公愚书写《二烈士碑铭》。但岁月流逝,二烈祠难觅其踪。

双烈亭

双烈亭,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华盖山西北麓。2006年,温州市公园管理处,根据市政协委员提案,在华盖山建设双烈亭,既告慰烈士英灵,又教育后人。该亭系长方形四角仿古亭,总占地面积19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0.5平方米,座北朝南,南北畅通,四周置木质月女座靠。厅内立“重建华盖山双烈碑亭记”碑。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双烈记

(一)

1945年初,运河支队在铜山东北地区给伪军胡立德匪帮以沉痛打击,有力配合了全国的抗日反蒋革命活动,也引起了胡立德对运河支队革命武装恨之入骨。

隆冬腊月、北风劲吹。一个漆黑的夜晚,柳河区中队的战士们和区领导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清乡扫荡,来到大吴伪据点东边小孔庄村,60多人分别住在农户各院,隐藏起来。

谁也没有料到,村里有一条毒蛇,胡立德派出的暗探,他就是宋文治。

胡立德接到宋文治的报告,立即把所属反动武装全部调出,其中吕家宾率全营几百人,对孔庄村北面进行封锁包围,各路口要道都派兵布岗。

天刚亮,东方泛起鱼肚白色,担任警戒的村口哨兵发现敌情,区委和区中队的领导赶到村口发现,已经被敌人包围了。

早上7点多,敌人发起进攻。机枪、步枪一齐向村里射击。区中队的战士们打退敌人三次进攻,被迫撤到村中的一个大院中,利用高围墙作掩体,把高角楼作为机枪射点,与进攻的敌人作殊死的搏斗。敌人虽被打退,但中队长谢学举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在这关键时刻,经过多次枪林弹雨的副区长孙耀楠挺身而出,接过指挥权,迅速布防,使战斗坚持到天黑。枪声稀疏了,孙耀楠将战士们编组,并交待突围计划:化整为零,到运河支队驻地汇合,决不做叛徒,布置停当,趁敌人吃晚饭间隙,一阵枪声大作,战士们英勇突围。敌人慌乱了。孙耀楠带领的先遣组冲出村庄,又顺势回击,接应村里的人员全部撤出。

董月治是民兵小队长,个头不算高,说话利落,办事很果敢。他随区中队冲出后,迅速顺沟势向东北方跑来。在杜庄村后发现敌人的移动岗哨,便趁黑夜摸到河边的一间低矮车屋,躲藏起来。饥饿、寒冷一起袭来,他望了望天空,愁绪难眠。想到前面不远的家里,身怀八个月身孕的妻子,她那万分焦急的心情,还有年老父母挂念的愁肠,也只能日后相见再说了。相隔几步,如隔千里。此时此景,心里多难受啊。

总算鸡叫了,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董月治看到敌人岗哨撤了。便穿旧装,绕过董庄村,向贾汪方向走去。

他来到虎庄村后边的木桥边,看了看东北的连山,脚步加快起来。突然,桥那头来了董吉兰,还带了一个人,挡住了去路。转身想退回来,后面也跟上一个人,是苏明山。这三个人是反动头子吕家宾的部下,一步一步围了上来。

情况紧急,稳下来再求对策。苏明山等先寒暄几句,假惺惺的说:咱都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跟穷八路一条道走到黑。整天像老鼠一样走黑路,开黑会。跟咱一块干,保证吃香的、喝辣的,还能捞个一官半职,家里老少也能沾沾光。董月治听后,知道这是在劝降,全是谎话,心里只是暗笑一番。三个家伙围着,脱身非常难,便说:日本人快完了,反动派还能蹦几天?你们应该看到前景,不要与八路作对,不要再干欺压百姓的坏事了,还是做点好事积点德吧。三个人几经劝说没起作用,便露出了真实面目,大声吼道:你今天不投降,就别想活着走出去。他们低头嘀咕后,苏明山反身回到村里,不一会从农户家拿来一把菜刀、一捆绳索。三个人围上去抓胳膊想绑他一人。

这些匪徒想抓俘虏送给吕家宾,讨个封赏。董月治知道;受尽侮辱,还得被杀、被活埋。共产党八路军怎能束手当俘虏?几个人厮打在一块。董月治一手把绳索打掉,又一拳重重打在匪徒脸上。苏明山恼羞成怒、挥着菜刀。胳膊被砍伤了,手指也砍伤了,紧接着菜刀奔向脖子。董月治被砍倒在地上,接着苏明山又向颈处砍数刀。年仅37岁的他,流尽最后的一滴血。

残阳西下,桥下流水呜咽。在地下组织的协助下,下午三点多钟,烈士的遗体运送到董庄村西边的园屋里。老父亲和家人给烈士擦净脖子处的血迹,整理好遗容,趁夜幕时分,把烈士给掩埋了。

腊月三十到了。中午时分,宋文治在家准备过年。突然来了运河支队的三名战士,身背钢枪。这时宋文治似乎明白,自己作恶的日子到头了,低着头跟随战士们出来。随即宋文治被绑了起来。押着他穿过大赵庄村,到大赵庄村东边的斜路上(人们逢集必经处),一名战士从包里掏出浆糊和几张布告纸,贴在柳树上、贴在墙上。宋文治瘫了,两名战士架起来,快走几步,后面战士“砰”的一枪,他的小礼帽飞起一米多,人栽倒在地上。一战士把活扣一拉,绳索脱落下来。

三个人回贾汪方向去了。解放后,董吉兰等也被人民政府镇压。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烈士,人民没有忘记烈士。2006年,贾汪区委、区政府在近郊建立烈士陵园,烈士的遗骨被迁往陵园安息。

(二)

冯振海,中共党员。1945年6月牺牲时,年仅21岁。

他是一名武装干事,负责收管铜山第十三区的钱粮补济任务,主要活动在小刘庄、吴窑这一带地区。

一天晚上,冯振海奉命南来,由杏窝、大泉来到紫庄乡。向区领导和民兵组织传达上级指示,联络各区武装,积极配合运河支队,粉碎敌人清乡活动,同时再征缴一些粮款。

他先到董庄,和好久没见面的老母亲及其他家人见见面,叙叙家常,心里百感交集。但身负重任,仅说上几句话,又趁夜色出发了。

冯振海的岳母住在小赵庄村,姓赵,妻子赵夫贞和刚出生没四个月的女儿就在这村里。路过村边,只是朝村里望了几眼,没能进村。他加快脚步,赶往会议地点小代庄。

在村里一家农户低矮的草房内。与会党员、干部、民兵都聚在一起,听取他传达上级的指示,明确下阶段要做哪些工作。同时布置各区筹粮事宜。不知不觉,天色放亮。人们才觉得腹中饥饿,就烧火做饭,吃饱后再分散回去。

冯振海、余俊德等人没吃饭,准备去小刘庄开会,传达任务筹集粮款,这才告别大家,出了院子。不一会三人来到紫庄,一人走村南大路,冯振海、余俊德二人走村中路。村庄里的路较窄,路两边还有汪塘。就在此时,他们的出现被西圩子吕家宾的眼线发现了。吕家宾是铁杆汉奸,手下几百人分布各处,专给共产党人搞摩擦,搜捕革命人士。伪匪徒拉得枪栓哔哔响,从前后围堵过来。匪徒先对两人喊出口令暗语。但是冯、余二人事先不知其口令,回答不上来,二人只好背靠背退了几步。小塘边有一条小路,几米外是一人小巷,冯振海推余俊德一把,并低声道:快走,我来对付。余俊德趁势跑进小巷,冯振海拦住了去路。匪徒见他答不上口令,又慌忙跑走一个,便从两头围上来。在左击右挡中,冯振海被一个匪徒抱住了腰,死死不放,其他蜂拥而至,喊叫道:“逮活的,逮活的。”冯振海临危不惧,为掩护战友远离这里,为了给两村吃饭的战友报信,他心里明白,决不能让敌人逮着,受尽那些酷刑,还要示众活埋。所以他极力挣脱手臂,摸到腰间的手榴弹,握住拉线猛力一拽,手榴弹冒出白烟,搂抱着的匪徒见状吓的嚎叫一声,慌忙中把冯振海推向前。在踉跄中还没站稳,手榴弹爆炸了。冯振海牺牲了。

手榴弹爆炸声把余俊德惊住了,心里明白了一切,痛心的眼泪掉落下来。村西正准备吃饭的战友听到响声,知道情况紧急迅速转移了。同样,爆炸声也引来匪徒头子鹿世东,他叫喊着,布置匪徒在村两头各架起机枪,封锁路口出道。同时又在村内大肆搜查,还高叫着:“枪打冯振海,活捉余俊德”气势汹汹在村里折腾着。

搜不到人,鹿世东扬言:“枪打冯振海,还要斩草除根”,又带着人到小赵庄搜查。冯振海的妻子赵夫贞被送到亲戚家躲着,才四个月大的女儿由外婆抱在怀里,藏到村外柳条行密处,不时还到辣椒地里,见人就躲,连哭声也被捂着,恐怕哭声传出去。年迈的外婆,失去了亲人,又看到孤儿寡母如此遭殃,眼泪扑簌簌掉落下来。

午后,地下党派人联系赵家亲戚出面,待敌人退走后,将冯振海的遗体抬至村后一块地里掩埋。为了将来好找到烈士的坟墓,坟边放一石块,又步量坟子离路多少米,离大树有多远。当时还特意在烈士头下放一块大青砖。为后来寻坟做了一些准备。

过了四年,解放了,人民政府出面,革命前辈张绍久给造了棺材,才将烈士遗骸迁至董庄,入了族家坟地。

在镇反运动中,罪大恶极的鹿世东被人民政府镇压。2006年,烈士的遗骸又迁往贾汪烈士陵园。愿烈士在天英灵。含笑的安息吧。

(三)

董玉泉在父亲牺牲后二个多月出生,冯永华在父亲牺牲时才三个月大。他们的幼年是悲惨凄苦的。青少年时代,在党的关怀下幸福地成长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理想,使他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相识相恋了。两个烈士的后代成了幸福的伴侣。董玉泉在乡镇农机站工作,冯永华在乡镇从事商贸服务工作。现都己退休,安享晚年。70多岁的他们精神爽朗,身体安康,是四世同堂之家。每逢谈及往事他俩眼含泪花,再看儿孙绕膝欢笑嬉戏,心里又充满美满的欣慰之情。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城东塔下寺西北角的丛林内

1949年随着全国解放的脚步日益加快,但仍有一小撮国民党反动派负隅顽抗。是年冬,国民党湖南保安军第1师师长谢声溢率残部来蓝山,国民党交通警察总局东南办事处主任王春晖率交警第4、14、17、18总队也尾随而来,组建了“湖南军政委员会”和“反共救国军”。1949年12月5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6师奉上级命令攻克县城,解放蓝山。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某排排长黄福生等6位解放军战士为解放蓝山县城英勇牺牲。1950年党组织将牺牲烈士葬于塔下寺丛林内,砌方形墓地。1984年3月蓝山县武装部和民政局根据上级要求在原墓葬址上重拾烈士遗骸重建圆形烈士纪念亭。亭高6米,拱形圆顶,檐呈18角,亭周立大柱6根,占地面积20平方米,亭中央屹立的花岗石墓碑上镌刻蓝山县人民政府题词:“为蓝山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于1991年10年被蓝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被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9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百年湘潮网)

双塔烈士公墓寄存骨灰启动搬迁,太原双塔景区准备开工建设

备受太原市民关注的双塔景区拓展改造工程,继完成城中村、居民区整体拆迁后,又将迎来开工前的大动作。1月19日,太原市民政局宣布,存放在双塔革命公墓纪念堂、安乐宫的寄存骨灰,从3月1日起至4月10日期间将进行搬迁。这标志着有63年历史的双塔烈士公墓启动改造,为双塔景区全面开工建设做准备就绪。

现在的双塔景区规划范围内,已经基本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城中村、居民区拆迁,只有双塔寺和双塔革命公墓仍保持原样。今后的双塔景区包括目前的双塔烈士公墓,在东西南北设4个大门、有湖、有山、有树、有草坪、有古迹、有文化广场、有纪念园、有艺术馆、有码头……

现在的双塔烈士公墓,是未来双塔景区的核心范围。挖渠引水筑堤绿化,与双塔隔湖相望的是开阔草坪,结合现有基础保留并建设烈士纪念园、名人纪念园两个景点。

未来的双塔景区,共占地209公顷,是现在双塔寺面积的近10倍。基于现在的地形标高,因地就势堆山挖湖,打造山水格局,定位城市地标、文化灵魂、活力绿肺、休闲客厅。湖面设计让游人从东西两侧的道路,可以欣赏到湖面双塔的倒影。

双塔革命公墓启动搬迁,对存放在双塔纪念堂、安乐宫的寄存骨灰去处,提供了3条途径:一是搬迁至太原解放纪念馆牛驼寨公墓骨灰堂;二是迁出双塔纪念堂、安乐宫,不再前往牛驼寨公墓骨灰堂,办理迁取骨灰;三是迁出双塔纪念堂、安乐宫,不再前往牛驼寨公墓骨灰堂特殊情况的手续办理。并由家属或经办人领取搬迁补偿费。

双塔革命烈士公墓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360多亩,坐东朝西,在主轴线上有133级台阶,步步登高而入陵区。陵区主建筑有并立三座纪念厅,正厅二层仿歇山式建筑为骨灰室,主墓区占地1.3万平方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14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