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孔子像

孔子像 衍圣公及夫人像——该书包括了孔子燕居像、司寇像、行教像,主要还囊括了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的画像,是了解孔子及其后人衍圣公生活的珍贵材料。

孔子像

德庆孔庙举办开笔礼 80学童孔子像前“破蒙”

8月13日,来自省内外各地约80名学童齐聚德庆孔庙景区,参加了别具意义的开笔礼活动。

当天,学童们换上传统汉服,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先自己整理衣服,随后来到孔子像前三拜孔子,并向孔子献花。启蒙老师为学童们讲述孔子先生事迹,学习做人礼节。随后,启蒙老师及德庆孔庙负责人分别为在场的所有学童“点朱砂开智”,并指导学童们进行“启蒙描红”,通过写好一个“人”字,寓意他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开笔礼所有仪式流程结束后,学童们都拿到了德庆孔庙颁发的“开笔礼”证书。

据悉,德庆孔庙每年暑期都定期举办开笔礼活动,通过把国学文化融入活动中,向孩子们宣扬传统文化,目的是把孩子们塑造成知书达理、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岭南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孔庙,德庆孔庙的开笔礼活动经过多年来的举办和打造,已经成为省内修学游市场热捧的文化旅游项目。而今年以来,“开笔礼+乡村游”的线路成为德庆旅游线路的“市场新宠”。

特约记者 龙许 通讯员 徐向光 记者 黄丽君

新蔡文庙:曾矗立着国内唯一一尊明代孔子青铜像

作者:单乐乐

为了解孔子青铜像的历史,追溯新蔡文庙的文化,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芯”系华夏文化观察队队员上周在新蔡文庙前集合开展实践活动。

新蔡文庙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迄今已有716年历史。队员们从大门走向文庙大成殿,大殿景色尽收眼底,牌坊前东西各竖一尊“奉旨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棂星门为四柱三间石牌坊,顶部横梁上雕有双龙戏珠、云、海等图案,雕刻精美。从文庙讲解员口中得知:民国初期,文庙频遭破坏,庙中文书、乐器、祭器、舞衣等尽散失;部分祠、亭、斋、廊及奎星楼、文明楼皆倒塌,石碑、石门损坏,抗日战争时龙门也被扒掉,后经过两次整修才得到现在的文庙。队员们站在文庙中央感受儒学的文化气息、感叹明代建筑带来的震撼、感伤文庙七百年来遭遇的种种。新蔡文庙,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东方建筑的独特风格,更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

文庙

泮池石桥

棂星门

此次实践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扛起祖国建设大旗,保护文化不受侵害提供了强大动力。

鹰潭这个村庄变新样:红十军指挥部旧址、孔子塑像!

2月16日,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原红十军指挥部旧址——叶塘村孔氏祠堂举行庆典仪式,修葺一新的祠堂也为月湖区红色旅游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当天宴请参加活动的乡邻,聚餐规模达100桌。

月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炜参加庆典

承继圣人家风,弘扬时代精神,200余名孔氏后人整齐站在孔子像前,向孔子像行礼,表达对至圣先师的崇高敬意。

据悉,叶塘孔氏祠堂是红十军指挥部旧址,从去年8月份开始正式动工维修,它是我区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极具代表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对红十军指挥部旧址维修的同时,该村还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心打造出月湖独特的“红色+乡愁记忆”的名片。

在这里,整治的休闲小路已经取代了原来泥泞的小道,原本荒凉贫瘠的土地也种上了一排排的行道树、铺上了草皮。在村庄一隅,可以看到一座孔子雕像矗立在眼前,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敲锣打鼓声、小孩子的嬉闹声、老百姓的吆喝声弥漫着整个村落。

据了解,此次祠堂庆典活动,不仅为弘扬“家风祖德”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发扬月湖红色旅游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作出应有的奉献。

据普查,月湖区红色旅游资源有:红十军老码头渡河点,鹰潭公园西北角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暨殉难同胞纪念亭,邓小平及陈赛、宋任穷等下榻处,双水坑鹰厦铁路王震指挥部旧址,老屋董家方志敏、邵式平旧居,里屋叶塘红十军指挥部旧址,王稼祥与唐在刚、邵式平等会师点,嘴上红十军改编会议旧址及胡耀邦嘴上考察旧址,岱宝山战役遗址,月湖岩解放军通讯营旧址等。

里屋孔家红十军指挥部旧址

里屋孔家为宋元之际孔子五十三世孙孔濂所建,有7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兴建的叶塘孔氏祠堂,距今有200多年历史。

1927年“八七会议”后,方志敏、邵式平等到鹰潭地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宣传发动群众,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不慎走漏消息,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方志敏、缪敏和邵式平等转移到老屋董家开明士绅董春财家避难10余天,遥控指挥鹰潭地区的革命活动,这是两栋连体建筑,门牌号为108号和109号,屋前山上树木茂森,曲径通幽,又北临信江,便于隐蔽和撤退,加之房东的财主和保长身份,是很好的护身符。解放后,房东大儿子董先元因当过保长并划为地主成份,要被枪毙,邵式平闻讯特地从南昌打来电话,训责道:共产党也要讲感情,不能过河拆桥,董先元一家对革命有功,虽当保长却是白皮红心,赶快放人。从而得以枪下留人。1930年3月12日,周建屏遵方志敏之命,率红军从石鼓渡过信江,穿插到鹰潭东南隅,攻进鹰潭,打败保卫团和自卫团,打土豪筹粮款,宣传发动群众,指挥部就设在里屋叶塘孔氏祠堂内(该旧址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尔后,红军在鹰潭老码头乘船过信江,胜利回师苏区。

咀上红十军改编会议旧址

咀上村是童家镇政府原驻地,这是个有悠久历史的村庄,300多年前建有詹氏宗祠,至今保存完好。祠堂也是咀上红十军改编会议旧址,是闽浙皖赣苏区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土地革命重要历史时刻,极具历史价值。

祠堂青墙青瓦,幽静致远,布局独特,造型精美。詹氏祠堂地处童家河边上,童家河清澈见底,岸树参差,具有田园诗意的韵味。1996年11月该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将开展修复工作。

方志敏、邵式平旧居

方志敏旧居位于童家镇老屋村委会老屋村北,坐东朝西,有近百年的历史,老宅为七屏两栋连体建筑。1927年"八七会议"后,方志敏、邵式平等到鹰潭地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方志敏、缪敏和邵式平等转移到老屋董家开明士绅董春财家避难10余天,遥控指挥鹰潭地区的革命活动,因此,这两栋建筑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峥嵘岁月,是鹰潭重大革命历史时刻和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实物遗址。

1933年1月23日,邵式平、唐在刚、曾宏毅、周建屏和方志纯率红十军4000余人,趁寒夜披雪花从瓜园埠等地渡过信江,在老屋董家、里屋孔家一带与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及其率领的红31师先遣队胜利会师,王稼祥在老屋财主董陆财家召开了双方领导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就红十军渡江的任务及会师后的编制问题作了讲话,红军在老屋董家和里屋孔家等村的墙上刷写了“农民组织起来,打倒地主武装”等标语。接着在嘴上詹家祠堂召开了红十军连以上干部大会,宣布了红十军渡江后的改编事宜。

邓小平下榻处

1973年2月19日,邓小平及家人返京途中下榻原鹰潭镇委招待所二层小楼(原桂永清别墅)中,接见了鹰潭镇党政领导,晚上还在院内散步休息。1985年2月14日和1992年1月30日,邓小平又到鹰潭,并高兴地说“鹰潭是个‘好口子’”。1949年5月初,陈赓、宋任穷等也住在桂永清别墅(二层小楼)中,并在别墅内接见了闽浙赣边纵队司令兼政委曾镜冰等。1954年鹰厦铁路动工兴建,铁道部长王震将指挥部设在双水坑,坐镇指挥铁路修建工作,1957年竣工通车,从此鹰潭成为交通枢纽和火车拉来的城市。

综合:月湖发布、月湖先锋、鹰潭月湖市场监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09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