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烽火山

烽火山坐落在韩国首尔特别市中浪区木洞46-1号,是一座高出平地160.1米的独立丘陵,于1963年1月1日从京畿道杨州郡编入首尔市。丘陵上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烽燧台,1994年11月7日将其复原,成为景区内不可错过的看点之一。

烽火山上的主要树种是松树,山麓有以墨洞梨出名的梨树园,山坡上遍地都是山花,春夏秋时节都有不同的花朵灿烂开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到山上赏花。此外,烽火山山顶偏南方有烽火山都堂山神阁,是400多年前居民举行都堂神祭和山神祭的地方。山神阁在1992年夏天被火烧毁,现在的山神阁是用红色的砖头和水泥建造的新建筑。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在山顶附近的山神阁举行烽火山都堂祭,已被指定为首尔市无形文化财产第34号。

烽火山

Funghuosan

必去理由:首尔最美的山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首尔特别市 [Seoul Special City]

景点所在城市:中浪区 [Jungnang-gu ]

领略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骊山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毗邻华清池,如今两个景点已经合并。

骊山树木茂盛,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山中分为东,西绣岭,西绣岭集中了骊山的大部分景点,其中包括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和西安事变中的“兵谏亭”。

骊山不高,从东大门(昭阳门)进入景区后,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步行到山上的最高景点“烽火台”。

大门附近有索道,索道上站就是“老母殿”,但一般游客都是步行上山,体验在林中穿行的登山乐趣。

骊山分为东、西绣岭两个区域,西绣岭集中了骊山的大部分景点,有烽火台、长生殿遗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谏亭、三元洞等。

兵谏亭(以前称“捉蒋亭”),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躲藏及被发现的地方;老母殿供奉着“骊山老母”(也称“女娲娘娘”),传说老母曾经在骊山炼石补天

而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发生在山顶的烽火台。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就到东绣岭,主要景点有“石瓮寺”、遇仙桥等,据传寺和桥都建于唐代。

骊山脚下就是著名的“华清池”。傍晚夕阳下,在山上的“晚照亭”俯瞰华清池和整个临潼,就是关中著名景色之一的“骊山晚照”。从骊山脚下坐“游五”专线车到兵马俑,约40分钟。

来源:亚美云旅

骊山烽火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真的只是为红颜一笑?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在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曾经发生过历史上只为博红颜一笑的故事,不仅导致周幽王身死,还彻底改变了周王朝的命运,随着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阳,周天子从此地位一落万丈,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了。

烽火戏诸侯,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后来被无数人引用劝谏皇帝,免得重蹈覆辙,不过虽然没有再次烽火戏诸侯,但是因为红颜祸水身死国灭的反而比比皆是。那么为何周幽王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博红颜一笑呢,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所谓烽火戏诸侯,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从此周天子不再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最终从天下共主沦为诸侯霸主手中的傀儡,开始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乱世。

作为女主角的褒姒,一直以来都受人关注,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有何魅力能够让周幽王迷得神魂颠倒,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烽火戏诸侯的荒唐事。长期以来,褒姒都和妹喜、妲己一起,被视为红颜祸水的反面典型,《左传》有“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之言,把三代的王国都归结于女人。

事实到底如何?关于褒姒,她的来历和一个流传很久的传说有关。夏朝末年,有二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占卜,或杀掉龙,或赶走龙,或留下龙,都不吉利。夏帝又占卜请求能得到龙的唾沫储藏起来,才吉利。于是陈列玉帛,并以简策写文告请神龙,龙离去后留下唾沫,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装起来,除掉地上的唾沫痕迹。夏朝灭亡,这匣子传到商朝。商朝灭亡,这匣子又传到周朝。经过三个朝代,没有人敢打开它。到周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唾沫流到宫中,无法除去。周厉王就命令妇女赤着身子对它大声呼喊,唾沫便变成一只黑蜥蜴,窜到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刚七八岁,碰上它。周宣王时,这个侍女成年后便怀孕,没有丈夫却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将那个孩子丢弃。 曾有小女孩唱着歌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当时周宣王听到这首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派人抓住并杀掉他们。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侍女丢弃在路旁的那个怪女孩,夜间啼哭,因此可怜她,便将她收养。于是,夫妇俩逃到褒国。后来,褒国人有罪,便请求献上那位侍女丢弃的怪女孩给周幽王来赎罪。此女便是褒姒,因是从褒国而来,故称褒姒,由此可见,褒姒的由来是早在夏朝末年就注定的,而且是非常不详的。

进了后宫的褒姒,非常受周幽王的喜爱,不过褒姒却一直不肯笑,为此周幽王想尽一切办法都没用。这时有一个大臣提议点烽火,当时的烽火台底部有一个灶口,在此点燃柴草和狼粪,就会在台顶形成烽火。据说用狼粪烧烟,具有孤烟直上云霄,风吹不斜的特点,因此,烽火台在通讯落后的古代成为有效的边防警报设置。通常是整座山峰都筑台,若京都有急,只要一个烽火台燃烟,其它烽火台就连锁举火,警报可以快速传递到远方。点燃烽火就是十万火急,各路诸侯看到要立即派兵救援,这属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才能点燃的。

周幽王听到这个建议,便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对,下令点燃烽火,结果引来了前来救援的各路诸侯,由于赶路大家都很慌,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到了后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彻底灭亡。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烽火戏诸侯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这就是周幽王的第一个王后申后,申后生下而儿子姬宜臼被立为太子。直到褒姒入宫后,生下了伯服。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原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由于申后的父亲就是申国的申侯,由于非常恼怒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于是联合鄫国(今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击败西周禁卫军宗周六师,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褒姒被犬戎掳走。在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 ”故事有所偏差。清华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清华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由此可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即使在《史记》上记载也未必真实。

不过烽火戏诸侯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东周初年著名的二王并立,并由此产生一个成语:“讳莫如深”。当初周幽王死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同时由于周平王负有弑君杀父的恶名,不被诸侯认同,不少诸侯不朝见平王,而在虢公翰也在携地拥立王子姬余为王,称携王(或周携王),他本人是周幽王的弟弟,也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周携王治政二十一年,东土无战事,各族和平发展,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却威胁到晋国向东北方向的拓疆发展。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为排除拓疆障碍,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进而派兵攻打莫国都城,鄚阳城由此毁于战火。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晋文侯由此获得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周平王在册命的结尾处肉麻的写道:“族父义和啊!您能够光耀您英明的祖先唐叔……继承和发扬文王和武王的美德。您很伟大,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您保卫了我。像您这样的前辈是值得敬重的,我很赞美!”(《尚书周书文侯之命》)同时为了彻底抹去周携王的存在,周平王极力掩盖历史真相,正统史书不记周携王史事,世人对周携王莫国之事讳“莫”如深。

“讳莫如深”这个成语就与周携王的莫国有关。且莫字字义也从周携王的莫国开始发生了转变。由于这件事非常重大,周人史官绝口不提;向来重视史事记述的鲁国史官也绝口不提;讲究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孔子,作《春秋》也绝口不提。显然,周平王对这丑事或曾下过封口令,销毁一切历史证据。又或者,表面讲究仁义道德的中原华夏各国自感理亏,自动封口。只有僻处南蛮的荆楚史官,后期三家分晋而崛起的魏国史官,才分别在楚简《系年》及魏史《竹书纪年》中提及。因为东周各国对莫国周携王之事避讳而不谈,因而就有“讳莫如深”的说法。后来《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记载:"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从此,“讳莫如深”就被解释为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原来,烽火戏诸侯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周幽王和褒姒之子伯服驱逐了姬宜臼之后,又主动进攻了申国,由此引发申侯勾结蛮族,杀了周幽王与姬伯服。此后,申侯与诸侯立宜臼为周平王,其他诸侯等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携王。而且由于晋文侯偷袭周携王并杀死了他,某种意义上开创了西周以来以臣弑君的先例,不仅撕裂了诸侯关系,而且更让诸侯看清了周室虚弱,尤其诸侯可以掌握周王废立,由此开始无视周室,于是春秋拉开大幕,乱世争霸开始。由此可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背后,则隐藏着一段血腥残忍的王位争夺往事,而褒姒则是替这一切背锅的红颜祸水罢了。

本文由每日文旅榜整理编辑,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

图文编辑:朱亚洁

审核:马会亮

烽火京山 开辟大山头地区

大山头地区是李先念、陈少敏率部挺进京山最初的立足之地,这一地区包括京山东北的敖家、仁和店和坪坝等地。早在1938年初,共产党员曹冰清等人来到大山头地区,宣传抗日,在贫苦农民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为开辟大山头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武汉沦陷时,驻武汉及其外围的国民党部队纷纷向大洪山等地溃退,大山头地区一些土匪、流氓用各种方式收买、搜集国民党溃军的枪支弹药,组成了大小不等的游杂武装。在这些游杂武装,有京山坪坝的丁巨川、谢正奎、晏永宽部,马家河石修武部,宋(河)应(城)公路线上马筱甫部。这些大大小小的“司令”“队长”各霸一方,打家劫舍,鱼肉乡民,成为共产党开辟大山头地区的障碍。养马畈会议召开和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在大山头建军后,新四军打击敌伪,改造收编地方游杂武装,很快开辟大山头地区。

1939年6月,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团队打垮了驻应城魏家河的伪军马筱甫部,打死打伤伪团副以下20余人。7月,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团队收编了晏永宽、谢正奎部300余人的地方武装,组成两个大队,晏、谢分别任副大队长。9月,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三团队300余人包围了马家河惯匪石修武部,将其一网打尽,俘虏200余人,击毙匪首石修武。10月中旬,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一、二团队在大山头地区取得新街战斗重大胜利,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新四军完全控制了整个大山头地区。

军事开辟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京安地区党组织的普遍发展。大山头地区党组织,先后在中共安陆县委、京安应县委、京安县委领导下建立和开展工作。早在1938年4月,中共鄂中中心县委就派汤池训练班结业的共产党员肖松年、肖依黎等,赴安陆白兆山一带开展建党工作,先后建立巡店党支部和安陆特区委。大山头地区在武汉沦陷后也先后建立了党小组或党支部。为了加强京安地区党组织发展与领导,1939年3月,鄂中区党委又派张向良、鲁明健等赴京安地区,与肖松年及大山头地区党组织的发起人曹冰清等一道,组成中共安陆县委,张向良任县委书记,县委机关分别驻王义贞店、桑树店和大山头等地。大山头地区的党组织隶属安陆县委统一领导。李先念、陈少敏率部挺进大山头时,京安地区党员已发展到100余人。

养马畈会议后,鄂中区党委派蔡承祖、沈德纯到京安地区,将原安陆县委扩建为京安应县委,由蔡承祖任书记,张向良任组织部长,肖松年任宣传部长,曹冰清任政权部长,沈德纯任统战部长,徐休祥任军事部长。新四军在京安应地区的军事胜利,对当地党组织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大山头地区在原有组织基础上,迅速建立中山上、中山下、罗森祁马、桥头湾等一批党支部。1939年9月,京安应县委派邓凯在仁和店附近大堰角正式成立大山头分区委,由陈斌任书记,欧阳辉、夏启明等为委员。分区委下辖7个党支部,有党员100余人。京安应其他地区的党组织同时得到发展,到1939年底,京安应县委已建立大山头、巡店、石门等3个分区委,20多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00余人。

在京安应党组织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京山东北边沿相邻的安(陆)随(县)地区的党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并连成一片。鉴于这种局面,豫鄂边区党委决定,将京安应县委与安随工委合并,扩建为京安县委,实行统一领导。1940年1月,中共京安县委正式成立,县委书记黄德钦,委员有11人,直属边区党委领导。京安县委建立后,大力开展建政建军(地方武装)工作,由乡武装升级整编,组成共有600余人枪的京安独立营和京安大队两支县级武装。

与此同时,县委按照区委、分区委、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对全县党组织进行调整。同年2月,县委在坪坝喻家城组建平安乡直属分区委,下辖喻家城、洞冲、崔家冲、杨家冲、马家冲等5个党支部。4月,大山头分区委改建为京七区委,下辖中山上乡、中山下乡、罗森祁马乡3个分区委。至此,京安县内已建立一区委(巡店)、三区委(青龙潭)、七区委(大山头)和平安乡直属分区委等4个区委。6月,新四军攻占坪坝镇后,京安县委迅速建立了京八区委(坪坝),稍后又将应南县委所属的北二区(赵家棚)划入京八区。1941年7月,边区党委设立中共鄂中地委,京安县委划归鄂中地委领导。1942年5月,国民党暂编第一师、五战区第六纵队、保安第九团以及四十五军等部向白兆山、大山头地区猖狂进攻,京安县委被迫撤至安(陆)应(城)云(梦)边界地区活动。同月,京七(大山头)、京八(坪坝)等区委分散隐蔽。

在开辟坪坝新区的工作中,吴华婉、刘天聪等共产党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0年5月,平安乡分区委在喻家城口头湾附近农民家中召开会议,深夜,部分人员返回口头湾区中队、乡政府驻地途中,遭已叛变的晏永宽部包围,分区委妇女委员吴华婉、组织委员余玉华和工作人员柳英先后落入敌手。与此同时,晏永宽部分队长丁启国带另一部分人将大山头区委委员刘天聪、夏少祖捕获。晏匪不敢在坪坝等地久留,带着被俘的人连夜向大洪山深处转移。途中,余玉华,夏少祖等逃脱,柳英自首叛变,吴华婉、刘天聪在晏匪软硬兼施下仍英勇不屈,于是年深秋的一个傍晚被杀害于随县双河店,吴华婉牺牲时年仅22岁。1941年3月,日伪军60余人突然包围正在新生湾开会的养马畈罗森工作队,王斌、雪白、张典兴、李方明等7人被捕。除斌、雪白二人被押往应城日伪司令部外,张典兴、李方明等5人全部被杀害。

来源:京山市档案馆、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质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08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