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东阳市博物馆

东阳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东阳市城南笔架山下,2008年11月18日东阳博物馆隆重开馆并正式对外开放,馆舍占地10亩,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东阳博物馆集收藏、陈列、研究、教育等于一体,收藏文物28000多件,是一家市(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以中国东阳龙为亮点,把握、揭示了东阳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中最具特色的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展示个性,系统介绍了东阳自新石器以来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东阳市博物馆

2018年9月,经过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评定,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组织专家复核,并报请国家文物局备案,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东阳市博物馆为第三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整体呈凸形箱体结构,上下四层,东西两边设展厅,中间为采光中庭。来到博物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阳博物馆”和“中国恐龙之乡”的横额。形成了以中国东阳龙的发现和复原为主题,以系统介绍恐龙在东阳生存情况为内容,并辅以相关科普知识的完整叙述,体现了“东阳是恐龙生活的乐土,更是人类生存的和谐家园”的主旨。二楼东阳历史文化展厅的“超越红土地——东阳历史文化展览”以“教育与百工之乡东阳的故事”为副标题,以当地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为主脉络,以“歌山画水之地”、“兴学重教之邦”、“百工竞技之乡”为主题,阐述了东阳重视教育、重视手工艺,最终形成以建筑木雕为龙头、百工并重、农工并举的创业历程。

《东阳历史文化展》以歌山画水之地、兴学重教之邦、百工竞技之乡作为陈列的三大主题:撷取西周春秋时期土墩墓出土文物,阐明东阳是古越重地;以歌山窑和葛府窑青瓷产品、南寺塔文物显示婺之望县;着重讲述崇文兴教、勤学苦读风气的形成,“人才之乡”、“教育之乡”的历史;以及通过东阳木雕、竹编等工艺精品的展示,叙述“百工之乡”、“建筑之乡”的历史渊源。展览采用文物结合图文、场景辅助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东阳的历史文化。

馆藏文物

东阳龙化石白垩纪晚期恐龙骨架化石,属蜥脚类草食性巨龙科恐龙,是此类恐龙的新属新种,是华东地区最好的恐龙化石之一。

五代木雕佛像木雕罗汉像,面颊丰满,微笑如常,身穿袈裟,双手合十,跣足立于莲台,像身又置于佛龛之中,为古代东阳木雕之代表作。

春秋时期玉樽筒形樽体,弧形盖,可活动嵌入式双耳,整体制作极为精细,显示出2500年前一流的工艺技术水平。

唐婺州窑青瓷葵口豆葵口口沿,弧腹下收,喇叭形圈足,内外施青黄釉,是东阳本地生产的婺州窑青瓷精品。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城南东路77号

交通线路:乘33、106、108路公交车至博物馆或乘2、6、10、17、21路至朝阳路或东岘路站,往南约600米

开放时间:9:00~16:00

闭馆日:春节、星期一

邮编:322100

文博讲堂 | 煌煌东郡 灿灿吉金——濮阳市博物馆馆藏汉代青铜器赏析

本期文物

煌煌东郡 灿灿吉金——濮阳市博物馆馆藏汉代青铜器赏析

公元前216年,秦置东郡,郡治濮阳县,范围包括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部,汉袭秦制为东郡治所。汉代的东郡由乱到治,休养生息,重农桑,治河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曾一度达到“人给家足”的繁荣景象,从濮阳地区汉墓出土青铜器可见一斑。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是汉代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汉代青铜器新风格最终形成的时期。最多见的青铜用器是鼎、壶、钫、尊、熨斗、带钩、铜镜,还有许多创新的器种,主要有灯、博山炉、熨斗、漏壶等。

铜钫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38厘米,口边长10.9厘米,足边长12.3厘米

1983年濮阳县马庄遗址发掘出土。

敞口方唇,束颈,弧腹,高圈足,两侧置对称铺首衔环。

铜壶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高44.2厘米,口径17.6厘米,底径21厘米

1983年濮阳县马庄遗址墓葬出土

敞口,束颈,鼓腹,高圈足。肩部、腹中部、腹下部各有三周凸弦纹。肩部置对称铺首衔环,环为活口,系穿入对合而成。壶口内壁残留细密的蔑纹痕迹,推测下葬时壶口以蔑编物裹成圆球用以盖塞。

铜提梁壶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23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18厘米

2010年濮阳市华龙区杨干城南征集

直口带盖,盖面较平,盖上有一圆钮,高领,丰肩,鼓腹,圜底,下置三兽足。桥型提梁两端呈龙首状,铁链连于壶肩,已锈断。两侧置对称双环。出土时壶内盛有液体,中国科学院北京质谱中心对该液体的监测数据显示,该液体属于酒类成分。

鎏金兽形铜镇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直径7.1厘米,高4厘米

1983年濮阳市马庄遗址出土

铜镇一组四枚,大小、形制相同。在一薄圆基盘上踡卧一虎形兽,兽身踡曲,头尾相叠。表面鎏金,现大部分已脱落。

星云纹铜镜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直径17.6厘米,厚0.6厘米

1983年濮阳市马庄遗址墓葬出土

整体圆形,连峰式钮,钮座外为内向十六连弧纹,主题纹饰为数目不等的小乳钉,用曲线相连,其形状很像天文星象图,故习称星云纹。边缘亦作内向十六连弧纹,与中心钮座外的连弧纹相对应。

双耳带盖铜鼎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通高27.3厘米,直径27厘米

2010年濮阳市华龙区杨干城南墓葬出土

敛口,鼓腹,圜底,下置三足,足部刻有纹饰。口沿外侧置双立耳外翻,腹中部附加一周凸沿。鼎有盖,盖面为覆盘状,上饰三立兽。

END

素材:保管部

音频:社教部

排版:办公室

点一下在看再走吧

东莞市石龙博物馆荣升“国家三级博物馆” 是全省镇级馆中唯一国家三级博物馆

石龙博物馆再升级!3月24日,东莞市石龙镇在石龙博物馆举行揭牌仪式,石龙博物馆正式升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据了解,这是全省镇级馆中唯一的国家三级博物馆。

全年免费开放300天以上 年均接待观众4万多人次

石龙博物馆于2009年5月30日正式开馆,位于石龙镇人民广场内,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有登记的各类馆藏品1000多件,是集历史、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服务、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被评为“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东莞市未成年人素质拓展基地”。

石龙博物馆共有6层,首层为展览厅,不定期举办各种艺术、文物、科普等展览,是石龙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二层为石龙历史陈列展厅,展出实物资料200余件,以时间为轴线详细介绍了石龙历史,重点展示了明清商贸经济、民国“东征”,以及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石龙取得的重要发展成就。

作为一间纯公益性文化宣传场所,石龙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300天以上,是展示石龙形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文化建设阵地和重要平台。石龙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引进、主办、承办各类展览百余个,举办专题讲座和宣讲过百场,接待观众年均4万多人次。

探讨合作新模式 推动馆校有机衔接

揭牌仪式上石龙镇委副书记张彤飚,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文化服务中心以及石龙博物馆负责人共同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牌匾进行揭牌。石龙镇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共同见证石龙博物馆升级为全省镇级馆中唯一的国家三级博物馆。

当天,石龙镇文博场馆与校园合作共建座谈会在石龙文化馆开展,共同探讨校馆合作新模式,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

座谈会上,张彤飚积极为石龙镇文博场馆“代言”,他向石龙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介绍,东莞十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中,石龙博物馆、东征博物馆等被纳入其中,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地点,值得中小学生前往参观了解东征历史。另外,石龙镇文化和旅游部门也可以打破空间,上门为学校办展演出提供技能指导和支持,共同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会上,不少学校校长表示非常期待与石龙镇有关场馆开展合作共建,将学习由校园、课堂延伸至博物馆、文化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石忠情 通讯员:石龙融媒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

了解城市,就去博物馆,了解东营,可能要去十个博物馆

据说,想要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是去当地的博物馆走走。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而东营,为我们开了无数扇窗,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于是,在被黄河入海的震撼,被东营湿地的苍茫征服后,我们化身为学生,走进东营不同主题的博物馆,体验东营文化。

黄河文化馆,这是我们最先走进的场馆,如果只能在东营的众多博物馆里选一个慢慢走进,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它。黄河有5464公里,可如今的入海口,只此一处;黄河畔的博物馆数不胜数,可位于东营的黄河文化馆,注定与众不同。

黄河文化馆,是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东营市方志馆、东营市黄河文化博物馆的统称,在这里,可以了解东营、读懂黄河。黄河文化馆的主体大楼造型像一尊方型巨鼎,古朴淳厚、庄重典雅。走进黄河文化馆,看“大河奔流”。在“中华母亲河”板块,第一次,如此全面的看现实的黄河、历史的黄河、文化的黄河、物理的黄河;在“魅力黄河口”,走进东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东营三日,看过了很多风景,听过了很多故事,却是在这里,真正了解东营。

TIPS

黄河文化馆

地址:东营市南二路与东三路交口路口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周日上午9:00-11:00,下午2:30-5:00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东营电文化体验馆,这是一个新开放的体验馆,是青少年科普教育阵地,是东营市重要的工业旅游景点之一,集声、光、电、多媒体展示为一体,以趣味科普介绍和互动参与体验为主要展示手段。

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电,改变了世界”。了解当初,人是如何通过智慧认知电,并利用电来“变革”世界;细数如今,电给人类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带了的诸多“变化”;展望未来,电又将如何“变化”角色,继续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名为体验馆,的确是有许多是可以互动体验的。整个展馆应用了数十项多媒体互动科技展项,如:电力魔方、电路搭建、静电转轮、旋转的金蛋、静电碰碰球、钉子搭桥、跨步电压、电磁秋千、怒发冲冠、电力冲顶、辉光放电球、尖端放电、雅各布天梯、悬浮灯泡等等。一个个新奇的互动体验,不紧可以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对于我们这群大小孩,也有着同样的吸引力。

TIPS

东营电文化体验馆

地址:东营市南二路胜利发电厂区内

东营盐文化博物馆,与东营电文化体验馆同步开放,是东营首家盐文化主题博物馆,以工业游特色景点的模式,成为集盐知识普及、盐文化传承、盐项目体验等于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全面展示黄河三角洲盐文化特色和盐业的发展历程。

在这里,不仅能了解深奥的盐文化知识,还能通过蜡像、雕塑,观看古代“炼卤煎盐”、“晒盐”等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更能走进盐田,体验盐田劳作。

TIPS

东营盐文化博物馆

地址:东营市天目山路与南二路交汇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0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