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翁氏丙舍

在西门外虞山鹁鸽峰麓谢家浜,本是翁氏先人墓庐,翁同龢晚年因力主光绪亲政变法被慈禧削职归里后隐居于此,直至病逝。丙舍,指墓庐,翁氏丙舍为清同治年间翁同龢及其次兄翁同爵所建,背虞山面尚湖,内有屋舍、庭园、假山、池塘、茅亭、树木、颇具山水园林格局。

初创简陋,后渐扩充。丙舍翁氏另称为“瓶庐”、“瓶隐庐”,据传取守口如瓶不谈政事或如隐瓶中深居不出之意。

翁氏丙舍

原正门由山前塘入,门楣上有翁氏题额“翁氏丙舍”。沿塘路有坐北侧屋三间,靠东之厢房用来接待宾客,陈设简雅。南面有正屋五间,内置几椅,供其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朝服像。靠东为翁氏起居室,题额“紫芝白龟之室”,室外园庭有古柏一株及假山一座。东墙辟一月洞门,上镌翁氏自题“瓶隐庐”。

靠西有厢房三间,沿山前塘辟一便门,门外有一眼翁氏归隐丙舍后开凿之井,名曰“渫井”。相传翁氏恐慈禧加害,随时应急作投井自裁之准备。又于井栏亲书“渫井”二字,取不污之意。后其甥俞钟銮引《易经》“井渫不食,为我心恻”(井除去污秽,尚未食用,行人为之悲伤)之语,对翁氏说取名“渫井”有讪谤朝廷之嫌,翁氏遂命人连夜将此井栏沉入尚湖,故此井之井口现无井栏,用石板盖覆。

西北有茅亭一座,提额“乾坤一草亭”。东端为池塘,用为放养鱼、鸭。翁氏丙舍在抗日战争中,大部分毁于战火,仅存数间屋舍。

解放后,重建门屋并加固砖墙。今占地3000平方米。现地方政府已把恢复翁氏丙舍列入《常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绍兴华舍赵氏宋六陵祭祀始由

点上面“ 趙氏宗亲” 加入趙氏大家庭

趙氏宗亲

ID:zhaoshizongqi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 姓趙; 请点击上面“ 趙氏宗亲”关注,拥抱中华趙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趙氏文化,共建繁荣趙氏,传播趙氏正能量,这里是免费“ 查家谱、阅古迹、读资讯” 一站式互动家族平台。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趙氏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绍兴县华舍街道华舍村是萃涣堂赵氏世居之地。该村三分之二人口姓赵,为绍兴赵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自明代以来,萃涣堂赵氏人口繁衍,通过科举为官者络绎不绝,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明代中期,华舍赵氏被朝廷承认为宋室后裔,祭祀和管理宋室王朝的最后领地——宋六陵。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对于一个家族而言,祭祀自己的先祖,也是一件头等大事。它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信仰,也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的标志。在宋代,每年春季、秋季的第二月,派遣太常宗正卿朝拜各陵墓,都用太牢礼。并且有专人守护陵墓,安排祭祀事项。至元代,皇陵被盗掘,官方的祭祀被迫中断,而个人行为的祭祀则一直延续。

定居在山阴华舍的赵氏,据《越中揽胜》的说法,从明朝开始接替祭祀六陵。《山阴华舍赵氏宗谱》亦有如下记载:“窃惟攒宫六陵,我赵氏祖宋代之陵寝也。自有明春秋享祀,陵山悉以蠲租。至本朝仰沐圣恩,永远勿替。”

众所周知,朱明王朝是以推翻异族统治恢复汉族文化为政治目标而建立的,其初期政策具有儒家文化复兴的特色,即不仅要复兴早期儒家德治教化的政治文化,而且要接续被元朝政府中断了的宋代新儒家的“礼”的政治主张,故十分重视祠庙祭祖问题。 补充阅读:「寻根溯源」赵氏寻根问祖四大步骤

明太祖为体现其对历代汉族帝王的敬重,或建陵庙以祭祀,或修陵以保护。明太祖尤其同情宋高宗等六帝的遭遇,故着力修缮和保护其长眠之地——宋六陵。如:当他听了翰林学士危素所奏“宋六陵厄难及理宗顶骨为饮器事”后,叹息久之:“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并取之,何乃复纵奸人肆酷如此耶!”遂于洪武二年,御札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令西僧汝纳以理宗顶骨来献,瘗于南门高座寺之西北。第二年,礼部尚书崔亮奉敕以理宗顶骨藏诸旧穴。其余宋陵遗骼亦从天章寺迁回攒宫,上封松树,重立诸帝陵名碑。洪武九年诏令陵区五百步之内禁人樵采,设陵户二人,有司督近陵之人看守。(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编辑赵英雄)每三年一传制,遣道士赍香帛致祭于孝理二陵。凡遇登极,遣官祭告。这就是宋六陵祭祀的起始。

此时,祭祖礼制已成为官方化的制度。由于明朝政府和士大夫对祭礼的提倡,故影响着有明一代,至明代中后期进一步深入到民间,庶民建造宗庙、祭祀始祖的行为方兴未艾。

宋六陵虽然在明太祖的重视下,又呈庄严肃穆的氛围。但随着岁月流逝,宋六陵在风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呈现自然衰败的面貌。尤其明中叶开始,由于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等原因,朝廷对宋六陵的修葺和管理颇感力不从心。就这样,曾经至高无上的南宋陵寝,不仅被凶人盗掘毁坏,而且连陵区禁山也渐渐被居民垦殖了。此时的宋六陵濒临失管状态。而嘉靖年间“大礼仪”的发生,则扭转了这种局面。

“大礼仪”是围绕谁为嘉靖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开展的争议和斗争。其核心问题是嘉靖皇帝想认自己的生父朱佑为“皇考”,名正言顺地进入太庙,接受自己的祭祀,以自己的家统来取代皇统。大礼议历时三年,最终嘉靖皇帝获胜。他诏令全国,定其父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称孝宗为“皇伯考”。他向全国明示,自己是皇帝,那么自己的生父才是先皇帝。  由于“大礼议”改革了皇室宗庙制度,官民祭祖的规定也因此得到放宽。嘉靖十五年(1536),朝廷允许官民祭祀祖先,同时允许庶民建立祠堂祭祀始祖。华舍赵氏因此也建造赵大宗祠祭祀先祖,确立宋太祖赵匡胤为始祖,并悬挂其巨幅画像供族人瞻仰和祭拜。朝廷鉴于华舍赵氏系赵宋嫡嗣,由赵宋子孙管理维护宋六陵,比政府或其他部门管理更能尽心尽力。同时,华舍当时为绍兴较大的宋裔聚落,将六陵及其产业赐予赵氏,可以加强政权与族权的互动关系,以利进一步稳固明朝政府的统治地位,减轻政府管理宋六陵的压力。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在看”吧。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 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点一下右下角“ 在看”,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

赵氏的家

赵氏的人

赵氏的文化

这里

弘扬趙氏文化

传承趙氏精神

团结赵氏宗亲

趙氏宗亲企业合作专区欢迎咨询

秘境---丙察察原始风光(9)让舍曲谷地

从沙布村过怒江大桥,走不了多远,即离开怒江,开始盘山。

经过一个叫目巴村的地方,车子沿着让舍河曲谷底前行,前面不远处就是今天我们要休整住宿的地方---梦扎村(木孔村)。沿途断断续续都有电信的信号。

目巴村

怒江

让舍曲河谷

养护公路的设备掉进让舍曲

江水清澈无比

让舍曲

战备钢桥

河谷边上的简易道路

有点亚热带河谷风光了

看这个江水的架势,没有半个胆量去试一试这个水到底有多凉

这个地方,是一片开阔地带,正好停车休息。

这一路一直沿着让舍曲河谷前行。

看到这块牌子,就到了今天晚上得住宿点了。

梦扎村离察瓦龙有四十公里。

走这条路的车队,有三个住宿选择,

第一住在察瓦龙,但第二天的行程有些紧张;

第二住在这梦扎村,位置比较适合,条件艰苦。

第三,就是锯木厂,但条件更加艰苦。

梦扎村就是原来的木孔村

扎西家的客栈

这次一同进藏四台车11人

客栈一角

里外两间屋,左边的床是我的,照片来看着还算干净。

我们四个岁数大的睡床,其他人在大通铺。

梦扎村,有机会还来看你。

20大李氏祭祖,李氏文化,诚邀天下李氏前来参加

陇西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开发陇西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李家龙宫(李氏祠堂)毁于唐末,明朝万历年间陇西知县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以后数度遭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进行部分增建,解放后改为学校,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02

class

福建上杭火德公祠

火德公祠(也称惇叙堂),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1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建造的宗祠。从李火入闽至今800余年,其后裔遍布闽、台、粤、赣、桂及东南亚各国。近年来海外李氏子孙到此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李氏大宗祠坐落在上杭稔田乡官田村河谷盆地,四周群山叠翠,风景秀丽。李氏大宗祠系三进四落式的砖木结构建筑。有大厅二栋、大小客厅26间,住房104间,占地5600平方米。这座结构严谨、气势非凡的宗祠造型,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在八闽极为罕见。

03

class

河南鹿邑中华李氏大宗祠

中华李氏大宗祠是由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和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发起修建的,位于老子故里景区的太清宫东侧,总体布局包括门前区、祖祠区、祖源区,供奉中国第一大姓李姓始祖理利贞和李氏先祖老子(李耳),以及历代李氏名君、名相、名将、名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李氏宗亲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也将进一步丰富老子故里旅游内涵,成为当地旅游的又一张名片。

04

class

吴川三柏李氏文庄公墓

三柏李氏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小榄村(应为钱山村),宋末为吳邑宰登高于文翁岭,知其下有吉穴心慕焉,任满由船归闽,三遭风阻,遂卜居治西之乡,曰傍潭,手植三柏,曰此柏若茂,吾后必兴,公终葬文翁岭,其后如凌云入乡贤、珏芳、尚德诸公登仕,丁口蕃衍,财产丰饶,非祖德之厚,焉能如此。”自此,李氏在这里繁衍生息40代,历经800春秋,至目前人口达80万之众,人才辈出,后世称“三柏李”。其始祖文庄公墓每年都会迎来很大的祭祖活动。

05

class

河北赵君李氏隆尧县(李氏故里)

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06

class

广东珠玑巷李氏大宗祠

珠玑巷是古代中原李氏南迁之所、桑梓之乡、祖居聚处、发祥圣地。于此建祠旨在祀奉开姓始祖利贞公及其位下列祖列宗,传承李氏文化,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缅怀先贤,激励后人,联络宗谊,爱国爱乡,振兴中华,造福社会。珠玑巷李氏大宗祠建于珠玑巷荷树山,坐向亥巳兼壬丙,由海内外李氏宗亲捐资700万元兴建而成。宗祠从兴工到竣工经历四年时间,于二00六年十一月竣工。宗祠建筑面积二千二百平方米,钢筋水泥框架结构,仿古代岭南建筑风格,雄伟壮观。

07

class

江西永修县磨刀李道公祠

唐昭宗天佑间,由承事郎历任太子太傅,加授银青光禄大夫,上国柱。晚唐因朝廷腐败,在黄巢起义、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争权斗势之下,唐王朝此刻如风雨飘摇。梁王(朱温)专权,天佑元年(904年),威胁唐昭宗(李晔)迁都东京(河南洛阳),皇上眼见唐室不保,谓部份宗室及李道曰:“鄙语云:纥干山头杀雀,何不飞去生处口!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语罢群臣泣下沾襟。道公便携谱牒与李术、李衍兄弟三人避处湖湘,后迁居江西建昌磨刀(今江西永修县三溪桥镇横山村境内),时人称“李三公”。道娶妻裴氏,乃中书裴公之女,生子四:轩、辕、軿、辂,此支为皇家后裔之磨刀李,现已遍布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台湾等地,有超过百万的李氏子弟。每年都会有盛大的活动。

08

class

广东化州华山李氏大宗祠

广东化州长岐镇旺岭村聚居着一个唐朝王族李晟后裔的古老村落。华山李氏大宗祠就坐落在这里。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一座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祠堂建筑,对于研究粤西客家民居生活、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实物。古祠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灰雕屋脊,穿斗式,梁架结构,占地面积达2900多平方米,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李氏大宗祠历经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多次修葺,是李氏子弟进修的家塾学堂。

09

class

广西北流李氏大宗祠

《北流李氏大宗祠》选址于北流城区大岭脚下松花18队新李屋,全景规划占地面积约13868平方米(约20亩)。其中宗祠占地面积1710平方米;门前正中有1288平方米天然池塘,池水流通;池塘前面有约10868平方米的大广场,可作娱乐、人员集合、停车等。

10

class

广东上院李氏大宗祠

上院李氏为唐太尉、西平王李晟公之后裔。始祖承元公于宋景定年间(公元1260-1264年)任化州路判官而卜居化州之犀湾上院,历700余年来,全族簪缨绳武,奕叶重光,开枝散叶,遍及广西、海南、湛江、遂溪、廉江、吴川、茂名、化州、信宜等三省九县,更有散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者不计其数,总人口近三十万人。

11

class

广东省梅州市世德堂

有着近400多年历史的世德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铜琶村下店,是一座三堂两横三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近7000平方米。置身古屋,犹如行走在一座偌大的“皇宫”之中,门外有门、屋中有屋的建筑构造,让人顿感这座围龙屋的宏伟壮观。据世德堂23世后人李汉钱老人介绍,世德堂建于1645年,初建时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是其祖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重建五周年庆时,大摆400余桌盛宴

12

class

广东省清远市连阳李氏宗祠

连阳李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黎埠镇大陂、淇潭两村之间,是连州、连南、连山、阳山四市县李姓的中心祠堂。连阳李氏宗祠系21、22、23世嗣孙发起,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1年)汉、瑶、壮族连阳李氏宗亲为纪念入闽始祖火德公而建,至今已历115周年。祠堂分前后贰栋,一座三间,全是青砖结构,中间是麻石柱筑成,宗祠总面积444平方米,内设有神龛、神台、祭桌。神龛上设有李氏火德太公牌位,三一、三二、三三郎公及其儿孙牌位壹仟多位,神龛上方悬挂着“陇西堂”三个大字牌匾,大门上方石刻“李氏宗祠”浮雕大字和光绪二十八年建造字样,神龛上面雕龙画栋,实为辉煌。祠堂青砖绿瓦,雕栋画梁,巍峨雄伟,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展现李姓凛凛气派,勃勃生机。

13

class

福建德化英山奎兜堂李氏祖祠

福建德化英山奎兜堂李氏祖祠,据族谱记载,脉承陇西唐高祖李渊之二十子闽越江王元祥公,其“玄孙楚珪公,由南安趋庭里入德化,至十一世(从元祥公起世)三翁公(纂公)奋迹英山”,于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择地奎兜,肈建基业。后继列宗,开辟新居,支派乔发,兰桂腾芳,英贤辈出,根深叶茂,瓜瓞延绵,裔孙愈万。分布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澳门、香港、美国、澳大利亚、江西吉安、浙江缙云、苍南,福建的福州、厦门、永安、古田、大田、沙县、晋江、霞浦、永春、永泰、石狮、安溪等地。

14

class

江西省全南县乌桕坝古祠(西平李氏)

乌桕坝李氏祖先,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广东仁化石塘徒居桃川之源一乌桕坝开居创业。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选址在空旷的“乌桕坝”建造李氏宗祠。占地总面积约2608.5平方米,建筑实用面积698.2平方米,高度分别为大厅9.91米,中厅9.18米,下厅8.81米,大门屏风高6.9米 。左边原有厢房七间,约200平方米,门坪461平方米,池塘244.8平方米,左、右内院有空地及其他建筑约728平方米。古祠集中、西建筑特色于一体,是具有客家风貌的宫廷式建筑特点的历史艺术珍品。古建筑气势宏伟,栋宇辉煌,外观内观极其壮丽。

15

class

苍南北岙李氏宗祠

苍南县江南李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于2011年农历正月初七,在龙港李家垟村李氏大宗祠召开了有500多会员参加的“江南李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自此,江南李氏在谱6万多人口有了一个非政治性、非宗教性、非牟利性的族人自发组织的具有宗亲联谊性质的民间团体组织。历经三余载耗资2000万苍南北岙李氏宗祠于2015年十月一号正式揭牌。

16

class

永安李氏宗祠—闽台李姓祖地

李氏宗祠《教忠堂》座落于福建省永安市貢川镇双峰村上村莲花山旁,是崇祀入閩太始祖江王李元祥十五世孫李其洪的圣地。始建于北宋初期,坐西朝东,辛兼酉,水集山秀,峰景清奇,龙蟠气旺,表为虎形。该祠是八閩李姓的发源地,也是台湾李氏的祖地。

17

class

揭阳市大溪李氏大宗祠

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溪李氏宗祠位于揭西县大溪镇井美村,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李氏清泉华阳父子所建(占地面积1882平方米),原建结构十房八厅九天井,体现清代建筑艺术特色。祠堂大门前石鼓,其脚座连内门户臼,一石雕成,风格独特,为潮汕地区所罕见;前门楼上的石刻通雕,祠内大量 木雕,包括门楼厅堂横梁斗拱上和神龛、香案等木雕,都具有一定的工艺和民俗研究价值。宗祠内还保存了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和稍后的碑刻五方,记载了大溪李氏创居史及当时揭西本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具有一定史学研究价值。每年重阳,属大溪始祖派下的海内外裔孙都以此作为团聚、联络乡谊、共商发展大计的良好时机。

18

class

山西省运城市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二百年,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景区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五大部分组成,其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class

福建省古田县杉洋凤林祠

坐落于古田县杉洋镇西南凤林山麓下,始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是古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话、李诲是闽东李姓大始祖,杉洋是闽东李姓发源地,宗祠1986年被古田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是闽东李氏总祠。

20

class

湖北省监利县明思堂

湖茫李氏大陂宗分支,湖北省监利县明思堂于2016年4月2日隆重举行了宗祠竣工庆典,湖茫李氏为唐皇李世民幼子曹王李明之后,因其源头位于今江西省丰城市段潭镇湖茫村,故名湖茫李氏。是李氏较大的一支。

20大李氏祭祖,李氏文化,

诚邀天下李氏前来参加

李家人顶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002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