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剧院是云南十大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4701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01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整个建筑像一顶编织的帽子“滇之冠”,总投资7.7亿元。主要包括“一大二小”即一个1475座的大剧场、一个790座的音乐厅和一个44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三个厅的屋顶成宝石状,象征“滇之冠”上的三颗宝石,以及辅助配套等部分。将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前列"的现代化、多功能大剧院,能满足国内外大中型文艺演出需要,将打造成为云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西南地区城市公共化设施的璀璨亮点,提升云南形象和吸引各方游客的标志性建筑。
云南大剧院立足云南广袤的民族文化资源,肩负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遵循艺术规律、市场规律和云南民族特色,结合民族性、艺术性、经典性的品牌特色,努力构建一个充满需求张力、强大市场推动力的超级舞台,把云南最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民族民间风情和世界经典文化艺术作品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为繁荣云南文化产业、建设民主、文明、富裕、开放、和谐云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云南大剧院——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新高度。
云南大剧院位于昆明市广福路与官宝路交汇处南侧,紧邻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文学艺术馆和官渡古镇。
中国场馆剧院大全之云南省大剧院
云南省大剧院,位于昆明市广福路与官宝路交汇处南侧,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47010平方米,包括1475座的大剧场,44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790座的音乐厅,以及舞蹈、音乐排练厅、艺术培训室、艺术展览厅、化妆间等辅助配套设施,为大型乙等剧院。
作为云南十大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每个数字都令人印象深刻!
大剧院的外观设计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性,寓意“滇之冠”,大剧场、多功能小剧场、音乐厅的顶部呈“宝石状”,似镶嵌在“滇之冠”上的三颗宝石,剧院的外形似“圆”和云南省博物馆的“方”相呼应,构成“天圆地方”。剧院正门,26颗民族柱廊、石材上的云纹处理具有浓浓的民族气质。
以“天、地、人”的内装设计分别代表音乐厅、多功能小剧场和大剧场,并分别展示云南丰富的天文气象、地理特色、多民族文化,展示人杰地灵、政通人和的彩云之南。同时融入严密的视觉设计、声学设计、照明设计,保证了观众的完美视觉和听觉效果。内部功能和舞台机械、舞台音响、舞台灯光融入了云南歌舞之乡特点。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音乐厅的管风琴融入了云南特有的乐器葫芦丝的音色,体现了云南歌舞之乡的特色。
大剧院的舞台灯光、音响、机械设备均采用了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可以与国际最高档次的演出接轨,能够满足国内外的歌剧、话剧、芭蕾舞、交响乐、民族歌舞以及京剧、滇剧、花灯剧等大中型各门类文艺演出需要。
云南省大剧院好戏连连
金秋将至,云南省大剧院好戏连台,向经典致敬,为国庆献礼。今日在云南省大剧院举办了歌剧《阿依达》、昆曲《牡丹亭》 、音乐会《乐器之王——管风琴大师音乐课》、话剧《茶馆》四个艺术门类中经典之作的四剧联合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大剧院为云南观众带来数场国际大戏,足不出户观世界名剧。一系列精心准备的演出活动体现了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记者9月12日获悉,金秋十月,云南省大剧院将上演连台好戏:歌剧《阿依达》,昆曲《牡丹亭》,音乐会《乐器之王——管风琴大师音乐课》,话剧《茶馆》四个艺术门类中经典之作的四剧将陆续上演,云南观众足不出户就可观世界名剧。
据介绍,此次精心推出的系列节目,旨在体现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据悉,歌剧大师威尔第的不朽之作《阿依达》将于9月18日上演,这部世界十大歌剧之一的作品被誉为一生必看的演出之一,这次由澳大利亚墨尔本抒情歌剧院带来的《阿依达》为萃取歌剧选段、浓缩精华版,可以让歌剧迷过一次聆听世界经典歌剧的瘾。
9月30日与10月1日则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剧目,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全本精华版,此版本的《牡丹亭》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全本版,本次演出属于全国首演,这样一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剧目的上演对于云南来讲意义重大,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戏曲的观众来说更是千载难逢。为了满足更多观众能走进剧场欣赏这演了600年的传统剧目,在昆明市盲人协会的支持下,现场将提供盲文版剧本,剧场还设立了爱心专区,只为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下去。
据了解,在云南大剧院,观众还可欣赏到“乐器之王”管风琴。作为世界音乐史上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这架造价上千万的管风琴有45个音栓,还加入了云南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的音色。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台有着葫芦丝音色的管风琴。
此外,10月20日,云南省大剧院主办的《乐器之王——管风琴大师音乐课》将是一次国际级的视听盛宴。此次音乐会将打破常规模式,首次采用音乐会演奏形式与音乐课讲授形式相结合的创新,您在欣赏到管风琴音乐会演奏的同时,也能对这件大型乐器之王有详细的了解并得到欣赏导析。届时,剧院还邀请演奏管风琴的云南第一人徐蕾为大家解密管风琴,分享乐器之王的魅力和背后的故事。
10月26日、27日,上演的是话剧《茶馆》。《茶馆》也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去”的话剧作品,为中国话剧赢得了世界声誉,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另据了解,9月、10月两个月在云南省大剧院还将上演的剧目有《花好月圆-黑鸭子演唱会》,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优秀剧目,大麦网已经开始售票。
购票方式:登陆“大麦网”选座购票或微信搜索公众号“嗨客云南”享9折购票。
购票电话:0871-63333076/15288262158
另整个9、10两月在云南省大剧院还将上演的剧目有《花好月圆-黑鸭子演唱会》,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优秀剧目,大麦网已经开售。
杨丽萍现身云南省大剧院 观看舞剧《天路》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开幕舞剧《天路》于7月12日再次在云南省大剧院上演,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女士亲临现场,观看了整场舞剧。
据悉,为了观看舞剧《天路》,杨丽萍从郑州直飞昆明,在观演之前杨老师就对该部舞剧抱有极高的期许。演出结束后,杨丽萍对舞剧《天路》表示了高度评价和赞赏。杨丽萍说:“透过舞剧《天路》更直观的了解到修建青藏铁路工人的不易,‘天路精神’让她十分感动!”
杨丽萍与演职人员交流
杨丽萍更是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探讨交流《天路》的艺术效果。在舞剧《天路》中饰演男二号索朗的青年舞蹈家曾明,是杨丽萍的多年好友,他对杨丽萍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杨丽萍也称赞其演绎生动鲜活,惟妙惟肖。
杨丽萍与曾明合影
由国家大剧院出品、制作,国家大剧院与吉林市歌舞团联合演出的舞剧《天路》,以藏族同胞视角,讲述了青藏铁路西格段修建过程中,永不退缩的铁道兵筑路人与纯洁质朴的藏族同胞心手相连的动人故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