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AAAA级旅游景区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坐落在界牌镇政府西侧,又名中共(京沪)路北特委旧址。

中文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地理位置:溧阳市竹箦镇水西村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6000 m

成立时间 :1938年夏

让游客身临其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有了新面貌

经过改造提升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在我市隆重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80周年之际,同步向公众开放。旧址进一步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场景,且从原静态展示提升为沉浸式综合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及游客可以身临其境。

进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讲述军民鱼水情的大型群雕。雕塑反应了1939年溧阳水西村老百姓积极拥军,祖孙三代6个人给新四军送粮的感人情境。新四军首长迎上前去紧握老大爷的手,年轻的新四军战士,看到送粮的老百姓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他们敬了一个崇高的军礼。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介绍:

现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陈列展览的内容突出了抗日前线指挥部这一主题。经过改造提升的司令部旧址进一步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场景,且展现形式已从单一静态的展示提升为沉浸式的综合体验。通过大量手绘地形图、地形沙盘,电子画框,多媒体投影以及雕塑等形式,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及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司令部各部门在紧张忙碌工作中。

通讯科

司令部南侧是通讯科,房间内摆放的枪支和战士床头的背包,生动体现了当时司令部时刻处于战备状态,随时都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二进的作战科是根据情报绘制作战地图的科室,江南指挥部的作战地图都由该科室战士日以继夜绘制,现场的雕塑反映通讯科年轻战士给作战科递送相关情报的情景再现。

光裕堂

在司令部会议室即光裕堂,正中间是80年前开大型会议的桌椅复原,一旁是年轻战士认真听领导指示的雕塑造型,两边的展版着重展示了水西保卫战等重要战斗的形势图。1938年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进驻水西村李氏宗祠,1939年11月7日,陈毅、粟裕又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设在水西村李氏宗祠,司令部在水西村的近3年间,运筹帷幄,作出了平均4天一场战斗的部署,取得了大大小小200多场战斗战役的胜利。会议室内用高清屏播放题为《运筹帷幄,战胜江南》的视频,再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日史。

房间

在陈毅、粟裕、罗忠毅等新四军指挥员的房间。纪念馆通过深入挖掘史料,以视频、动画、沙画等形式,讲好发生在每一间房间里的经典传奇故事。在陈毅同志房间内,用陈毅的两首诗词制作了动态画框,定格了陈毅和张茜的《幸福瞬间》;以《战斗的春天》为题制作了视频,再现了陈毅和张茜在水西村抗日峥嵘岁月中浪漫爱情和坚贞不渝的婚姻。在粟裕房间内,用动画表现形式,生动再现了粟裕和机要员们亲密无间、官兵一致的生活往事。

机要科

灶间

在司令部的灶间,摆放了一组新四军官兵同在一张桌、同吃一锅饭的雕塑,充分体现了新四军虽然纪律严明,但是领导对待年轻战士像亲人一样的感人画面,不远处送粮食的村民卸下手中粮食,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毅把纪律当做给江南百姓的见面礼,把江南百姓喻为重生父母,根据史实,在结尾,制作了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沙画影片,在雄壮激昂的新四军军歌中,江南人民和新四军一起欢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来源:游子吟溧阳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品读

常州

今天的品读常州为你介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位于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西距宁杭高速公路20公里,南距溧阳市区20公里,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的地方。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认真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广大新四军指战员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同甘共苦。水西村的一草一木经历了与日寇鏖战的烽火硝烟。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是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和省级德育教育基地。馆内陈列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地图、兵器等实物近200件,珍贵的照片、史图等200多幅。

2018年9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被列为第三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感谢收听本期的《品读常州》,本节目编辑:林菲,制作主持:宣萱,图文编辑:张宁,详情请关注FM105.2 全天半点时段。

Hi

ID:常州经济广播

深入敌后战江南——探访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南昌,人民军队的诞生地,也曾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暖春四月,英雄城一派生机盎然景象。记者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来到江西省南昌市象山南路119号——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陈列馆所在院落,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院内郁郁葱葱,中西合璧建筑群青砖黛瓦,饱经沧桑。

步入陈列馆,一座军号雕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军号上的红飘带形如阿拉伯数字“4”,上面镌刻着《新四军军歌》的乐谱,寓意着新四军在南昌吹响了改编组建的集结号和抗战杀敌的冲锋号。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湘、赣、闽、粤、浙、鄂、皖、豫八省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在极端艰难困苦条件下,开展了三年游击战。”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熊河水介绍说。

游击战期间,红军、红军游击队与敌人巧妙周旋,出没于崇山密林之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三年时间,他们坚持扼守战略支点,锻造钢铁般意志,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大幕。

经国共两党谈判,第二次国共合作展开,南方八省的红军、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37年12月中下旬,新四军军部筹备工作在湖北汉口进行。为更好地组织南方各红军、红军游击队完成改编任务,按照毛泽东“军部第一步设南昌”的指示,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进驻南昌张勋公馆,并正式对外办公。

“新四军一整套组织机构,以及军首长和4个支队司令员都是军部到南昌后才确定公布的。”熊河水介绍,在南昌新四军军部初步完成了军部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充实,健全军部内部机构设置,完成了南方八省红军和红军游击队下山、集中、整编的任务。

经过整编后的新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共一万余人。“新四军虽然人数不多,装备较差,但官兵大部是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下来的精英,是一支立场坚定、久经考验的红色劲旅。”熊河水告诉记者,部队开展整编的同时,新四军在南昌成立战地服务团,走上街头、深入群众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各党派、各阶层人士积极加入,南昌一度成为东南地区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

1938年2月起,新四军各部队陆续开赴抗日前线。新四军军部从南昌出发时,数千名南昌市民赶到车站送行。“冒着黑暗奔去,祝福你,在黎明之前,加入战斗的行列。”留存在陈列馆里的诗篇,生动展现了当时群众与新四军官兵依依惜别的场景。

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钢铁劲旅,以猛虎下山之势,深入华中敌后战场,驰骋于大江南北,广泛开展抗日斗争,歼灭了大量日伪军,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湘、赣等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伫立在陈列馆展厅英烈墙前,凝视着为国捐躯的新四军先烈名录,记者仿佛听到了那首雄壮激昂的《新四军军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94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