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小笼粉蒸牛肉

小笼粉蒸牛肉

小笼粉蒸牛肉

准备材料:

牛腩肉一块(350克)、五香米粉100克姜一块、小葱一小把、干荷叶一张。

准备调料:

盐适量、黑胡椒粉适量、食用油一小匙、老抽一匙,砂糖半匙、蚝油两匙、1/4个柠檬榨的汁(可省略或用一小匙干淀粉代替),小半碗清水。

制作过程:

1、准备好材料,并提前用清水将干荷叶泡软;

2、牛肉洗净,与肉的纹理呈90度角切成薄肉片,可以用刀背将肉片两面再剁一遍,蒸出来的肉质更蓬松也更入味;

3、一小块姜切成尽量细的末,小葱切葱花;

4、牛肉放入碗中,加入姜末以及除了清水之外的所有调料,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等待腌制入味;

5、将米粉倒入碗中,慢慢加入清水,与牛肉一起拌匀,让米粉逐渐将水吸收;

6、将泡软的荷叶铺在蒸格中,如果荷叶够大,可以叠起来铺,以免牛肉蒸出的汤汁漏掉了;

7、将拌好的米粉牛肉均匀的铺在荷叶上;

8、将蒸格上锅,锅底添足水,开火,大火猛蒸20—30分钟即可;

9、撒上葱花即可食用。法香、红椒末仅为装饰,可以省略不计哈。

操作提示:

1、如果是用市场买的成包的蒸肉米粉,盐可以省略,成包的蒸肉米粉本身已经很咸了,自制的蒸肉米粉也略有咸味,放盐的时候要小心,可以先少放一点,等米粉拌入后,轻尝一下咸淡,再做调整。

2、加柠檬汁是为了让牛肉肉质细嫩,如果没有可以省略,或用淀粉代替。

3、干荷叶可以在中药店或茶叶铺买到,我是在家乐福买的,如果没有,就用蒸笼布或烹调纸代替都可以。

山西特色小吃:定襄蒸肉

忻州制作瓦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始于明末清初。瓦酥一般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形似瓦状,入口沙、甜、香、松软,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经忻州市,州官许翰度敬上由麻会镇(今麻会村)王凤龙师傅制作的瓦酥,慈禧食后龙颜大开,赐名龙凤瓦酥。

也就是从那时起,忻州的瓦酥名声大震,成为山西地地道道的名特产品。瓦酥以其质酥脆,味香郁,堪称炉食中一绝。鲜食酥沙,松软;干食酥脆、甘香;常食健胃壮身。

曾被山西省商业系统评为最佳食品,声誉远达太原、大同、河北、内蒙古等地(市)。1981年被列为山西省名特产品;1996年荣获国际最高金奖和"对人类特殊贡献奖"。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上印"忻州瓦酥"字样。每公斤约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块。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

久放色味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制作瓦酥选用精粉、纯蛋黄、上等食油、细砂糖为料。成型时用模托就,再经油炸,出锅后压制成瓦状。这种食品,因其好吃,易储存,物美价廉的特点,成为人民群众喜欢食用的饼类之一。

配料标准

标准粉五十六斤,鲜鸡蛋黄十五斤,食油二十七斤八两,砂糖粉十二斤九两,生产成品一百斤。

制作方法

先将鸡蛋去蛋清,留蛋黄。蛋黄内不能带入蛋清,否则容易起泡。

蛋黄打好后,放入全面容器内,用水棒搅动均匀,然后将全部砂糖和近一半的食油倒入全面容器内,继续搅动,待油、糖面完全混合均匀为止。

余下的一半面粉倒在面案上,面中间挖一坑,每次取容器内搅匀的蛋黄二三斤,放入面坑内,合成面团,软硬适宜,用面棍擀开后,切成瓦酥条状,在专用模具内,磕制成形。

半成品放入油锅后炸制,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出锅后趁热用森棒压制成瓦状。

嘉善美食,荷叶粉蒸肉,肉质酥烂。肥而不腻,荷叶香味浓郁

浙江省嘉善县,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总面积506.6平方公里,辖6镇3街道,分别为西塘,姚庄,陶庄,天凝,干窑,大云,魏塘街道,罗星街道,惠民街道.至2007年年底,全县常住人口约70万。境内水网交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六千年前已有先人在此生息,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嘉善,环境优美、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和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

荷叶粉蒸肉,肉质酥烂。肥而不腻,荷叶香味浓郁。荷叶粉蒸肉是西塘古镇特产传统名菜,历史悠久,一菜一味。正谓五味香,此菜风味独特,具有三大特点:一香,香得纯正;二酥,酥而不烂;三肥,肥而不腻,名扬江浙一带,受到国內外游客一致好评。粉蒸肉是嘉善的特产,用荷叶包裹成“嘉兴粽子”的形状,入口清香,油而不腻。

送子龙蹄,产于嘉兴西塘,是一种猪肉制品,采用优质猪腿肉,配以数十种祖传佐料,经煨煮蒸焖、旺、文火反复,肉质酥嫩脱骨、肥而不腻、味美相宜。

蒸双臭,蒸双臭是浙江嘉兴的特色小吃。它结合了当地两种最臭的东西臭豆腐和臭海菜梗,加入少量油、糖、姜片等一些调味品,然后放到旺火隔水蒸,十分钟后,撒上葱花,椒丝点缀一下即可。这道菜在口感上是臭中含香,美味至极。

丁记麦芽塌饼,麦芽塌饼西塘千年特色时令点心。丁记麦芽塌饼是以糯米粉、黑芝麻、赤豆、核桃仁、白糖,并配以中草药佛耳草、麦芽为原料,采用传统手艺精制而成。口感柔软、不粘不糊,是赠友敬老之佳品。

汾湖蟹,汾湖蟹是产于嘉善县境内汾湖和附近水域的一种高档水产品。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膏肥肉香,鲜美可口,是蟹中上品

西塘八珍糕,八珍糕是浙江省西塘特色传统特产,淡灰色的薄片,气香,味甘,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特别受儿童的欢迎。

西塘古镇,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在唐开元年间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陇南名小吃:马占祥牛肉馄饨

张平良 文/图

马占祥牛肉馄饨《成品》

吃是一种文化,驰骋纵横的人生,吃饭和睡觉也许占据了一半的时间,而生活富于表情,在饭桌上总是快乐的,尤其对于生命里注定远走他乡的人来说,一生注定要吞咽各种滋味的饭菜和汤粥,酸甜苦辣,盐咸醋酸,生熟糊焦都要品味和吞咽。

马占祥牛肉馄饨的《牛肉臊子》

成县是一方诚恳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马占祥馄饨”可称得上是成县餐饮界的一块响亮招牌,凡有外地的亲朋好友来到成县,诚恳的成县人一定做东带你去品尝一碗,尽管要等待的时间长一点、环境差一点,但是要是吃上一碗加肉臊子的马占祥馄饨、再来上几份小菜,事后总能得到好友的肯定。

吃了近20年的马占祥牛肉馄饨,至今还是百吃不厌,隔几天就想吃,这是我站在马占祥牛肉馄饨柜台前,先交了钱而漫长的等待一直是心甘情愿的。

凡是来到成县的人,不吃上一碗马占祥的牛肉馄饨,权当是没有来过成县。

马占祥牛肉馄饨的《馄饨皮》

站在成县餐饮业中地方特色小吃的角度上看,这句话是客观而公正的。我来成县学习、生活了二十年,至今把马占祥的牛肉馄饨整整吃了二十年,以前几乎每天吃,现在基本每周至少吃一次,从没间断。

成县人没有见过马占祥本人的很多,但没吃过马占祥牛肉馄饨的人很少。从早点开始到晚餐结束,马占祥牛肉馄饨馆前总是人潮涌动。要是遇到午饭、晚饭用餐的高峰期,漫长的等待在所难免。

马占祥牛肉馄饨的《韭菜馅》

1997年9月,记得来成县上学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几个同学就慕名来吃马占祥牛肉馄饨。我们坐在桌子旁边足足等了十几分钟,就是不见一碗饭端上桌来,瞅着满屋子的人来人往,看着别用嘴轻轻地吹去碗上面漂浮的红油,慢慢地吸一口牛肉汤,筷子夹出一颗牛肉臊子细细咀嚼,再吃一颗馄饨,嚼一瓣大蒜,再喝一口饭汤,馄饨吃完后,索性还要在剩下汤里捞几次,确定没有一块牛肉丁后,端起碗索性呼噜呼噜喝完汤......

对我们几个连早点都没吃而转悠了一天的人来说,看着别人吃马占祥牛肉馄饨的爽快,肠胃就像奴性十足的小畜生,给它点东西等于刺激他的欲望,他也会愈发叫得厉害。饥饿的等待中看别人吃饭是一种自我斗争的考验,我不争气的肠胃开始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贪婪的口水开始蠕动,在我喉咙及口腔这段范围内咽进流出,而表现形式及情感流露叫别人一看令人极为尴尬。

马占祥牛肉馄饨的《面片制作》

后来问收拾桌子的小伙计才知道,吃马占祥的牛肉馄饨要先交钱去报伙食,然后自己站在柜台前看着自己排队的钞票慢慢在老板沉重的铁尺下不断向前端滑行,直到叫老板收入钱盒后,才能吃上饭。也许是太饿,或许是第一次吃,三下五除二吃了饭后,我觉得除了饭香之外,还有点没吃饱的感觉。在外吃饭就吃马占祥的牛肉馄饨,久而久之,开始上瘾了。

马占祥(1927.07——2012.01),男,回族,中共党员,成县城关镇北关村人。解放前,他曾经在徽县江洛镇开办过几年饭馆,随后又当过公社干部、铁路工人。1961年,受大饥荒影响回到成县照顾父母和孩子。

1980年,为照顾来成县的少数民族干部、商人及职工吃饭问题,成县政府决定建立清真食堂,政府干部在当地餐饮业有名气的马占祥家“三顾茅庐”,动员有餐饮经验的马占祥经营。

80年代初期,他承包成县清真食堂后,成为改革开放后成县的第一家私营食堂,食堂建在成县原县饮食服务公司办公楼下(现县城武家巷靠东边),主要销售牛肉馄饨、牛肉面片,起初一碗价钱是3毛钱,一天也能收入上百元。

四十多年的岁月,三代人的一直坚守。1982年开始每碗涨到5毛钱,1987年涨到1元钱,1994年到了1.5元,1997年2元,1999年2.5元,2007年涨到4元,如今每碗是9元。目前,他已经带出了天水、临夏、陇南等省内20多名学徒。马占祥牛肉馄饨这个招牌在成县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成功注册《马占祥》和《即祥》两个商标,坚持走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之路。而且加盟的分店已经开到青海西宁、新疆喀什、陕西西安、四川广元、兰州、平凉、天水、陇南等地30多家。

马占祥牛肉馄饨的《浇老骨头汤》

有次吃饭,伙计给我吹牛,说他们是成县最地道的老字号,生意兴隆,经久不衰,全仗着一锅汤的势力!说这锅汤的配料有几十种调料,合起来就是一副健胃消食的中药,而配方只有马占祥一人掌握控制等等。

2007年,有机会采访马占祥老人,他说牛肉馄饨主要的牛肉臊子、老骨汤的研制以及馄饨皮的精细制作等等。而能够一直传承下来,没有什么祖传秘方,主要靠的选好食品材质为关口、诚信经营服务为大众。

牛肉要选用健壮的黄牛肉,切成一公分左右的肉丁后,用牛油翻炒,沥干水分后再融入自制的各种调料后加入牛骨头熬制好老汤里细火慢炖。馄饨皮选用当地优质小麦面,提前几个小时要活搞筋道面,再擀均匀皮,力争做到“滑、筋、柔、爽”之口感,再切成小梯形块,现包现卖。而馄饨馅,主要用料以当地韭菜为主,韭菜味重,味碱更能提起人的食欲。一口大锅水滚沸了,收了几个人的钱,下几个人的馄饨,盖上锅盖时起,老板和伙计再次忙着包馄饨。

水滚开、下馄饨、再煮开、加凉水,再煮开、再加凉水,反复两三次后,快速捞出馄饨,分别加一把豆芽、蒜苗,加上牛肉臊子后再浇一勺老汤和油泼辣椒,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馄饨就上桌了。

《排队等候》马占祥牛肉馄饨

“马占祥牛肉馄饨”是成县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特色名小吃,马占祥的牛肉馄饨在陇南出了名,他的做人做事态度更让人敬佩。

1985年的冬天,正在饭店收拾桌凳,准备打烊的他在门后的角落里发现了顾客丢失的一个皮包,打开一看,令他吃惊,足足有8700元钱,对于当时来说,一个县也没有几个万元户。他小心翼翼地将皮包慎重收藏,打开店门等失主。几个小时过去了,陈院镇一个神色慌张的人进来询问是否留下一个皮包,当时他已经找遍了他去过的所有地方,经过马占祥的详细询问后,当看到丢失的现金呈现在他的面前时,他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是他们村上十几个人在外一年的血汗钱,若是丢了,他搭上性命也是担当不起。当时就拿出1000元要马占祥表示谢意,而他婉言拒绝了。

马占祥家住的房子临近街面,而房后的邻居没有出入的路,他主动无偿让出2米宽的路面。

1987年秋天,河北省一经商人路过成县,钱包丢后,走投无路的他坐在马占祥饭店门口安然伤神。马占祥了解他的难处后,主动让他吃饱饭后,又借了300元钱给他。后来,这个生意人回家后,不但汇了借款,而且随后的10几年每年给他寄当地特产。

马占祥牛肉馄饨

他知道“千贯家产治家,万贯家业助人”的哲理,平时并且时常帮助有困难的乡邻,教育他的子女,靠一碗面暴富是妄想,而且这一碗面很多环节是纯手工劳作,想省力气就变味,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生意,只有面对大众消费,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一吃就永忘不了,越吃就越爱吃,“马占祥牛肉馄饨”“马占祥牛肉面片”这一碗面已经成为成县几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味道。

马占祥牛肉馄饨

值得可喜的是,随着成县饮食业的不断发展,清真餐馆也不再是马占祥的“专利”,马四花、马琪林、阿丹、贾拜斯等一批在周边地区很有知名度的地方名优特色小吃在成县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61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