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龙江宝船厂遗址

AAA级旅游景区

龙江船厂遗址位于今南京市西北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带。

龙江宝船厂遗址

龙江宝船厂,又称龙江船厂、宝船厂。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名。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载的“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即指这—带地区。

明代初年,龙江船厂的规模很大。其范围“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自明朝以后,逐渐废弃,整个遗址多已成为农田及水塘。当年的船坞,当地人称之为“作塘”。现在,遗址中尚有第一作至第七作的具体方位可以辨识。各作均呈长方形,东西向并排分布。其中,四、五、六作保存尚好,而尤以四作为最,是如今所能见到的当年遗留下来的最大的船坞,现长约300米,宽约30米,水深约1米余,水下积有很厚的淤泥,由此可见当年船坞之规模,足可建造郑和船队的大小船舶。

解放以来,在当年的龙江宝船厂所在的中保村一带水塘的淤泥下,发现过造船用的木料、构件及工具等。1953年,在“四作塘”遗址0土了长达十余米的方形无孔木料。1957年5月,在“六作塘”内,出土了一根长达11.07米的巨型舵杆。1965年,又在文家大塘(即四作塘)中捞出残长2.22米的绞关木。1983年,又发现了一只石臼,臼内尚存少量的油石灰,似为当年造船捣制油石灰的工具。1974年,在定淮门挖出大铜锚一只长2.65米,四爪。1975年在三汊河发现过大铁锚。此外,还发现过樟木木料、木边皮料等造船用料。这些遗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龙江宝船厂、宝船海舶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龙江船厂遗址作为明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漓江路57号

类型:古迹

等级:AAA

电话:025-86227011

开放时间:

8:30-17:30

南京小众旅游:老浦口1914街区,龙江宝船厂遗址,紫金山头陀岭

老浦口1914街区

老浦口1914商业街位全长约630米,是桥北首个独立的开放式风情商业街区。行走在其间,就像在1912街区一样特别有情调,不过在这里感受到的更多是民国风情。

龙江宝船厂遗址

宝船遗址公园,是南京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的大型遗址性公园。百年前这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现宝船厂遗址仅存三条古船坞遗址,适合假期带着孩子一起参观。

古林公园

古林公园建于佛教胜迹古林寺的旧址上,有儿童乐园等设施,提供烧烤等服务。四方八景阁在公园中心最高处,供游客伫立观景。这里还是南京新的赏梅胜地,不仅有传统精品梅花,还有日本友人的日本梅花,更有奇异的“跳枝梅”。

紫金山头陀岭

从将王庙站出来,便是紫金山脚下,从这里是另一条登顶头陀岭的路。头陀岭是南京的最高峰,看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也可以一览南京的城市风光。

龙江讲坛预告 | 6月17日 647期:云游古遗址——黑龙江省饶河小南山遗址

“黑龙江的诗与远方”系列讲座

云游古遗址——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讲座(一)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全民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省文旅厅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通过“遗址探秘”和“考古公园”栏目推介展示代表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的古迹遗址,推动文物保护走进大众,讲好文物故事,展出龙江形象。“龙江讲坛”同步推出云游古遗址——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讲座,也是2020年“黑龙江的诗与远方”系列讲座首讲,邀请龙江考古人讲述龙江古遗址,分享考古经历,期间将重点介绍近年来黑龙江的重大考古发现。通过一个个线索,一件件器物,重温远古场景,再现历史原貌,揭秘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密码。

收看方式

扫码在线观看

讲座题目:云游古遗址——黑龙江省饶河小南山遗址

主讲嘉宾:李有骞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饶河小南山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

讲座时间:2020年6月17日 14:00 (星期三)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省科协

协办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讲座简介:

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日前,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我省饶河小南山遗址成功入选,举世瞩目。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岸边,是乌苏里江流域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多时期古代遗址。近几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黑龙江流域考古研究的历史性新突破。发现了距今17000年以来的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的陶器和东亚地区最早的玉器,填补了乌苏里江及黑龙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对新石器时代考古,尤其是东亚玉文化的起源、传播提供了颠覆性认知,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本期讲座,考古人将详细解读小南山遗址考古,讲述野外考古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享关于考古的巨大收获和现实意义。

嘉宾简介:

李有骞,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饶河小南山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东北亚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在黑龙江省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旧、新石器过渡时期遗址100余处,主持饶河小南山、伊春桦阳、海林海浪河等多处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其中饶河小南山遗址获“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俄黑龙江流域旧、新石器文化过渡遗存研究》《伊春桦阳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2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嫩江流域细石器的技术、功能与古环境研究》1项。出版译著1部,在《考古》《人类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近年主要致力于黑龙江省境内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研究。

参与方法:

欢迎广大听众参与

举办单位网址:

http://www.hljlib.org.cn/(省图书馆)

http://www.hljskl.gov.cn (省社科联)

微信公众号:

hlj_ljjt(龙江讲坛)

hljskl(黑龙江省社科联)

hljstsg2014(黑龙江省图书馆)

回看方式:

1. 关注“龙江讲坛”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线上讲座——云讲座回看”;

2. 点击链接: 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 。

编辑:邓小妉

审核:张春春

龙图

我爱蒲江•每周一宝——宋代蒲江鹤山书院遗址

蒲江县鹤山街道樱桃村玉芝山

南宋端平二年(1235),十一月六日朝廷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魏了翁督视京湖军马,十二月命其并督视江淮军马,以抵御元兵入侵。是月十四日,魏了翁出征陛辞时,理宗皇帝御书“鹤山书院”以赐。

宋理宗画像

魏了翁画像

清代蒲江鹤山书院照壁

据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统计,宋代书院700余所,得到皇帝御书赐额的仅有34所。南宋晚期,魏了翁及其鹤山书院在朝野上下已经名动一时,家铉翁《则堂集》有“南方共宗鹤山老”之誉,其地位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为传播理学,培育英才,他于蒲江、靖州创办鹤山书院,形成理学上的“鹤山学派”。元明清时期,为纪念魏了翁,苏州、蒲江、眉州、邛州、泸州各地建立鹤山书院以传承其学派文脉。

那么,今天这个书院的遗址在哪里呢?

明代宪宗成化七年(1471),蒲江知县邵有良于县城北一里处重建鹤山书院,在今蒲江中学校址内,其书院地址已与宋代鹤山书院原址相去甚远。但,今天许多文献著述往往误以此为魏了翁建立鹤山书院的地方。今《蒲江县志》(1992年版)记载:县人魏了翁于嘉定三年(1210)创设鹤山书院,遗址今蒲江中学校址。纪穑缘、虞桃秀《中华学府志四川卷》,贾大泉《四川历史辞典》,高文《四川历史人物名胜词典》,《四川省志教育志》(2000年版)均沿袭此说。

魏了翁《鹤山文钞》十一卷有《书鹤山书院始末》,其文云:“先庐枕山,与古白鹤岗阜属连。山之巅,则修竹缘坡,循坡而上,草木胶葛;又上焉,则荆棘之所于也。有烽燧故基,相传为李唐时西南夷数大入,是为望敌之所。盖居一县之最高峰,故县人亦罕至其地。一日,与家人穷隮颇爱面前隈支一峰,欲即之而不得。则除剪其荆棘,蒙犯虺蜴,聚足而上,则其地平袤,衡广二百尺,纵数里。无复侧峻凹凸,殆天閟而地藏者。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欤?遂卜室贮书其上,与朋友共焉。会居心制,未即功。”

据其《始末》,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地点应该在与其父墓地相连的白鹤岗阜。那么,魏了翁父亲的墓地又在哪里呢?

魏了翁的《赠王彦正》记载:“嘉定二年,余以心制里居。宅兆未卜。闻资中王直夫雅善青囊之术,即具书币致之。居三日,余表兄高南叔拉与登隈支山,过蟠鳌镇,历马鞍山。未至山数里,直夫顿足而言曰;‘由长秋山而下,乾冈数里,其下当有坤申朝甲乙出之水,子之先君子其当葬此乎,’下而卜之,果如所云。遂为今长宁阡。”

因此,我们不难知道魏了翁父亲的墓地是在长宁阡。

从资中风水家王直夫与魏了翁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王直夫道:“子未有室,居子之先庐,被山带江,其上有山,与马鞍之朝向若相似,然隈支为巽己峰,实当其前,傥知之乎?”原来,隈支山在白鹤书院的西北方向,这与魏了翁的《书鹤山书院始末》里所叙述的,“面前隈支一峰”与“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欤?”,记载完全一致。

由此,魏了翁的鹤山书院原址应该在其父亲的墓地长宁阡之上、隈支山之下的白鹤岗阜。魏了翁是这样描叙其地形的,“其地平袤,衡广二百尺,纵数里。无复侧峻凹凸,殆天閟而地藏者”。

但是,白鹤岗阜、长宁阡、隈支山又在哪里呢?

魏了翁有诗《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爇黄经从隈支以归》,“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松倚露云立,稻依霜雨眠。不知岁年晚,抚事亦悠然。”此诗里的灵泉兄是其同产长兄高载,葬于长宁阡。高载知灵泉县(今成都龙泉驿区)时,“会以母丧,自伤不得侍养,曰:‘吾何以生为也!’哀毁而卒。”据魏了翁《知灵泉县奉议郎致仕高君载行状》,其时,长宁阡位于“眉州丹棱县长宁乡仙水里乾山之原”。

隈支山,“盖居一县之最高峰,故县人亦罕至其地。”1996年,鹤山镇蒲砚村出土明朝奉直大夫孙礼的墓志铭,中有“改葬芝山”,“芝山”即“隈支山”。“芝山”今名“玉芝山”,山顶在鹤山镇的樱桃村,山顶海拔1004.3米,为县城南面最高峰。

李唐时烽燧故基制高点

李唐时烽燧故基上的泥砖房

李唐时烽燧故基石阶

玉芝观遗址

七一二台山峰

2018年1月29日,蒲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龙腾、陈学林、李文科与四川省红色文化研究会蒲江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雷贵林,前往长秋山麓的玉芝山,进行田野调查,寻访宋代蒲江鹤山书院遗址。我们经电视发射塔、唐代玉芝观遗址,登上位于鹤山街道樱桃村5组的玉芝山,其上有80年代建的泥砖墙一堵,中夹杂陶瓷瓦片,其下有古代石台阶柱遗存。此峰雄踞群山之上,视野辽阔,疑其是魏了翁文中的“烽燧故基”,即李唐时为防止西南夷入侵蒲江而修筑的望敌之所。

青年水库

隈支中峰远眺

玉芝山其下,有一段新开辟的小路,可通车,行数百米,望见一方小水库,是为“青年水库”。该水库位于鹤山街道樱桃村4组,始建于1963年,次年竣工。水库蓄水处地势平坦,与魏了翁口中所说的“其地平袤”甚为吻合。水库前,一为电视塔712台所在山峰,一为三锅桩,中为玉芝山矗立,难道这不就是鹤山先生所云“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吗?!。水库之右为一山岗,孤立横亘于侧,其上平整,周遭岩石坚实,盖鹤山先生所云“白鹤岗阜”欤?

白鹤岗阜远眺

白鹤岗阜周遭岩石

据当地七十五岁的老人陈庭福讲,山岗之下,有古道一条,蜿蜒崎岖而下经干岩腔可抵山下。以前,人们必经此道方可到达青年水库。这条古道,应该就是800年前魏了翁与学子们前往书院的山间小道吧。

调查当地老人陈庭福

旧时上山的古道

经过此次实地调查,结合魏了翁文中的鹤山书院的结构,我们基本可以复原宋代蒲江鹤山书院的布局:白鹤岗阜循青年水库,依次为鹤山书院前中后三堂、师立斋、书舫、南北窗、藏书楼尊经阁、事心堂,游息之池圃,其后为可凭高瞰虚之愿丰亭。

1986年《成都文物》第2期程忠仁(龙腾)、陈少林发表《鹤山书院考》提出宋代魏了翁蒲江鹤山书院遗址在玉芝山。胡昭曦《四川书院史》认为,程忠仁(龙腾)、陈少林是首先提出这一看法的人,胡昭曦与熊瑜教授进一步肯定这一说法。

八百载悠悠而下,鹤山苍苍,蒲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放眼处,当年的鹤山书院如今已是满目荒草杂林,不得不令人感慨人间世事如沧海桑田之变迁。中国书院制度,起源于唐代,宋代盛极一时,马端临《文献通考》称其为“乡党之学”。朱子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蒲江先贤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不仅是蒲江历史上第一所书院,而且也是全国各地鹤山书院之本源,探寻、保护、开发宋代蒲江鹤山书院遗址,对今人而言其意义,善莫大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74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