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血蛤

有人说,来潮旅游的绝大多数是吃货,因为他们都是奔着“潮州美食”这块招牌来的。的确,在潮州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即使让你不停歇尝个几天几夜也未必尝得尽,潮州人对于美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工艺,上到精品菜式下至街头小食,都让人垂涎三尺。

特色潮菜:白灼血蛤

血蛤

血蛤(蚶),又名魁蚶、赤贝、毛蚶、泥蚶、花蚶等,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主产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等地。壳呈扇形或三角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或左壳稍大于右壳。长2.5~8厘米,宽2~6厘米。血蛤背面隆起,有数十条直楞如瓦垄状,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楞纹明显,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间而成。壳内面乳白色,光滑,上端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锯齿。质坚硬,能砸碎,断面白色。气无,味淡。以整齐,洁净、无残肉、无沙土者为佳。

据本草纲目记载:血蛤(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

在潮州,血蛤一般的做法是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因为拨开壳就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白灼血蛤原料:血蛤、生姜、醋

做法:

1、新鲜的血蛤用毛刷刷洗干净,沥干水分;

2、坐锅烧水,水开后,用网漏把血蛤放入开水中烫810秒钟取出;

3、生姜剁成碎末,添加陈醋,兑成酱醋汁,剥壳蘸食。

津沽热血:“登高英雄”杨连弟血洒清川江

清明节,市民纷纷来到杨连弟烈士公园祭奠先烈,表达敬仰之情。记者 刘玉祥 通讯员 徐小帅 摄

“登高英雄”杨连弟 资料照片

“回首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新中国。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大家一定要拥护党、热爱党、跟党走,学习革命先烈,积极为祖国复兴贡献力量。”记者来到位于北辰区的杨连弟烈士纪念馆采访时,一场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正在这里举行。杨连弟烈士长子、原铁道兵干休所政委杨长林结合亲身经历,向北辰区各机关单位党员代表讲述了父亲杨连弟烈士的英雄事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唱着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出国门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一师第一桥梁团一连副连长、“登高英雄”杨连弟便是其中一员。

杨连弟出生在天津市北辰区的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1月,天津解放。曾经当过学徒、电工、车夫、架子工的杨连弟,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成为一名随军技术工人。在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杨连弟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杨连弟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0月,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他被编入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前线。

当时,朝鲜战场运输线上战斗得异常激烈。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实施“绞杀战”,敌机对主要铁路干线进行轮番轰炸,妄图彻底切断连接志愿军前后方的运输“大动脉”。杨连弟和战友们不惧敌军的炮火、不畏严寒,始终奋战在抢修铁路的第一线。他创新实施的白天抢修、钢轨架浮桥等经验,在志愿军中迅速推广开来,极大地提高了运输线的修复效率,有力保障了前线供给。在粉碎敌人的“绞杀战”中,杨连弟多次荣立战功。

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带领战士们抢修朝鲜清川江大桥。检修钢梁时,一枚敌机先前投下的定时炸弹爆炸,杨连弟被弹片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33岁。

杨连弟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1952年6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连弟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其所在连队为“杨连弟连”。同时,杨连弟烈士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为缅怀英烈、褒扬英雄,烈士的家乡北辰区北仓镇修建了杨连弟烈士纪念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将军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在杨连弟烈士纪念碑前,参加活动的全体党员列队,静穆肃立,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走进杨连弟烈士纪念馆,杨长林老人触景生情,将展品背后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仔细地参观。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一段段图文史料,都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王音)

相关新闻

清明期间 天津各界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附评论) 天津市红十字会举办“生命的乐章”清明追思缅怀纪念活动 天津各界广泛开展缅怀英烈文明祭扫活动 点此参与!2021年“网上祭英烈”活动 【童心向党】清明祭英烈网上签名寄语征集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江西余江县打造血防纪念馆 推广血防经验

  央广网鹰潭6月30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鹰潭台记者周乐丰)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年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纪念60周年。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得知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后,欣然写下诗篇《七律二首送瘟神》,盛赞余江县的伟大成就。为进一步推广余江血防经验,目前,余江县正打造国家级血防纪念馆。

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血防纪念馆,当地正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全国征集血防资料。

余江县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站长童晓庆介绍,目前征集到的资料有350件左右,在打造成国家级的纪念馆。

1958年,余江县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如今,在余江县平定乡蓝田村的村头,一块刻有“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纪念碑在述说着这段历史。

过去的蓝田村是血吸虫病重灾区,成为有名的“寡妇村”。近年来,余江县以原疫区为重点、辐射全县乡村,先后实施了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等综合治理项目,并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庄面貌靓丽化、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治理规范化,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余江样板。

蓝田村村民宋海明说,蓝田村现在变化很大,老一辈人讲,60年前蓝田畈草长比人高,野兽到处蹿,一亩地只能割一箩谷,现在环境变美了,处处是花园,粮食亩产2000多斤。

作者:范存宝 鹰潭台周乐丰

凤凰血粑鸭哪家最正宗 凤凰血粑鸭哪家好吃

凤凰除了美丽的旅游风景之外,特色美食也是非常多的,血粑鸭就是其中非常火爆的一种,几乎是特色美食必吃的排行榜第一了,这款美食好吃在特殊的味道,湖南特有的风味,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下血粑鸭在哪里比较好吃。

俊子饭店

凤凰县虹桥中路(大使饭店斜对面)

俊子饭店是本地人常去的家常菜馆。餐厅环境干净整洁,菜品口味正宗。

大使饭店

凤凰县虹桥中路118号

大使饭店位于古城南门外,开业十余年,因当年招待黄永玉的德国大使朋友而出名。

万木斋

凤凰县凤凰古城建设路(近虹桥)

凤凰的人气老字号餐馆,店里贴了很多老板和各种明星的合照。

老根饭店

凤凰县建设路虹桥中路117 号(大使饭店旁)

餐馆老板的热情好客是这个餐馆最大的特色,推荐干锅豆腐、蕨菜炒腊肉、脆皮猪脚、酸汤鱼等。

潘长江餐馆

凤凰县凤凰古城水门口1号(近虹桥)

说起店最大的特色,应该是长着一张酷似潘长江的脸的老板。主打的也是凤凰特色菜,血粑鸭、社饭、湘西腊肉、野菜、酸菜鱼都是常点的。价格实惠,味道可人。

小编就先推荐到这里啦,这些店子是非常出名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71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