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珍妃井

珍妃井在故宫的外东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对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及其爱妃珍妃怀恨在心,将他们分别囚禁在南海瀛台和冷宫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时,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内溺死,此井被称为“珍妃井”。

珍妃井

珍妃是清光绪帝的宠妃,礼部侍郎长叙之女,13岁时与其姐姐(瑾妃)同时被选入宫,光绪十五年册封为珍嫔,五年后晋封为珍妃。她因同情光绪、支持变法而受到慈禧太后的憎恨。 戊戌变法失败后,珍妃被禁锢在故宫外东路景祺阁小院内(当夏季慈禧到颐和园去避暑时,珍妃便被软禁在颐和园内的"西一所")。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决定带光绪逃往西安。临逃时慈禧以"洋人进城,难免污辱"为借口,命珍妃投井自杀,叫"赐自尽"。但珍妃抗辩不从,慈禧便命二总管太监崔玉桂将她推入井内淹死,时年仅25岁。

一年后,珍妃的尸体才被打捞上来,葬于西直门外。后经光绪追封为皇贵妃。待光绪死后,葬于清西陵光绪的崇陵中。因有此事件,所以这口井便以“珍妃井”为名。

长沙县金井镇三珍虎园等景点已对外开放

三珍虎园对外开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盛磊 摄

星沙时报讯(记者 彭帅)阳光明媚,春意融融,3月14日,长沙县金井镇三珍虎园正式恢复开园,“山大王”们正享受春日的阳光,懒懒地卧在园内。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配合测量体温。”当天上午,刚刚对外恢复开园营业,虎园已经迎来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为了让游客在畅游虎园的同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虎园要求所有游客入园前需配合测量体温,体温合格、实名登记后才能入园参观。

“除了体温监测之外,虎园也将接待人数由平时的500人,控流在一半以下。”长沙三珍虎园运营负责人朱恺介绍,为了保证游客安全健康,虎园还对入园人数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园区内设置多处安全督导点,由安全员负责提醒游客在参观游玩的过程中,佩戴口罩、勤洗手和其他游客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请勿挑逗和用随身携带的物品、食物投喂老虎。

据了解,目前,金井镇三棵树茶园、湘丰茶博园、三珍虎园、石壁湖公园等园区均已开放。各景区、景点均设置了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安排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进行秩序管理。同时,各景区、景点每天还会进行消杀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对客流量进行管控,金井镇还要求镇域内相关景区、景点均控制瞬时游客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30%,确保防控不松懈、游客更舒心。

菏泽这处千年遗址竟与刘邦爱妃有关,故事要从一口古井说起……

关注

戚姬寺

是菏泽市定陶区一处著名的历史遗存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修复中的戚姬寺遗址

千年历史遗存 曾经风雨飘摇

在漫长的岁月中,戚姬寺历经沧桑,清朝同治十三年(1875年),该寺曾进行过修葺。虽然遭受了风雨侵蚀,但戚姬寺主体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保存完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戚姬寺遭受严重破坏。

在建设现场,戚姬寺保护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修缮一新的前殿和二殿,古朴厚重,一条青砖铺就的道路,将两座建筑连接为一体,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刷桐油、白灰弥缝、铺设门槛,一辆挖掘机就停靠在二殿左前方。

修复中的戚姬寺

故事从一口古井说起

戚姬是谁?

她从哪里来,命运如何?

这就要从戚姬寺南侧的一口古井说起

戚姬寺南侧的古井

时光由此上溯到2200多年前。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役中战败,逃至定陶戚家寨(今戚姬寺村),幸遇戚姬。戚姬把刘邦藏在了牡丹园里的一口枯井内,借此躲过了项羽麾下官兵的搜查。刘邦在戚家寨养伤期间,得到戚姬无微不至的照顾。伤愈之后,刘邦向戚家说明了真实身份,并诚意纳娶戚姬。据村民们介绍,这口废弃的枯井就是刘邦当年的藏身之地。

在戚姬寺的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路口,这个在今天看来并无特别之处的路口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九龙口。传说当年曾经有九条路交会在这里,而刘邦征战期间,多次从此经过,后人遂将其称为九龙口。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回师定陶,并在官堌堆登基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戚姬为贵妃。

戚姬寺村没有戚姓人

戚姬寺村没有姓戚的村民

这不免使人奇怪

一切还要从戚姬的坎坷命运说起

视频:戚姬传说

在戚姬寺前殿东北侧有一处建筑,名为戚娘娘庙。走进戚娘娘庙,迎面可见一幅画像,上面的女子便是戚姬,她发髻高挽,凤目顾盼,雪肤红唇,容颜秀美。

戚姬能歌善舞,长袖折腰舞是其专长。历史上,戚姬深得刘邦宠爱,刘邦外出巡狩和征战时,常将她带在身边,而只让皇后吕雉留在宫中,这让吕后醋意大发而渐生嫉恨。另外,刘邦非常喜欢戚姬之子如意,如意十岁时就被封为赵王。刘邦认为吕后所生太子刘盈,性情懦弱,“不类己”,难当大任,常想废掉刘盈另立如意为太子。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死于长乐宫。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大权独揽。她下令将戚姬囚禁起来,剪去她的头发,给她戴上枷锁,穿上罪人衣服,罚她舂米,戚姬的儿子虽封为赵王,但远在河北不得相见。她常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兮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吕后为绝后患,遣使召回赵王,准备杀他。惠帝获悉吕后的用意后,便亲自迎接赵王入宫,同起居共饮食,吕后始终找不到加害如意的机会。一日早晨,惠帝晨练,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吕后听说如意独自一人呆着,便以鸩酒害死赵王如意,接着以酷刑加害戚姬,断其手足、挖其双眼,又熏聋双耳、药哑喉咙,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

戚夫人被害后,戚家被抄,戚姓人纷纷改姓,其中就有人改为齐姓。

戚姬寺曾用作学校

据村民介绍,戚姬寺建在高大的堌堆之上,多年前,从定陶县城北门和仿山上,都可以遥望到戚姬寺。

公元前188年,吕后病逝于未央宫,终年62岁。她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吕姓诸王谋反,被周勃、陈平剿灭。公元前179年,汉文帝为戚姬昭雪,并在戚姬成长的戚家寨(今戚姬寺村)修寺纪念,庙宇修建在高大的堌堆之上,建有大殿及配殿数间。戚姬寺古树参天、宁静幽僻,傍晚乌鸦回巢、绕寺飞鸣,似哀戚姬,故有“戚姬晚鸦”之说,来此观景的文人墨客众多,并附诗言情,被评为“定陶八景”之一。当时,戚姬寺内满植“郁金裙”牡丹,有人说是戚姬的化身。

戚姬寺修缮前的残破景象,犹如戚姬的命运。据村民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戚姬寺仍保存较好,后将寺庙建筑用作学校教室,当时不少村民都在这里上学读书。

根据考古勘探报告结合村民回忆,戚姬寺内原本有多座建筑,南侧设有东、西院门及大门,院内有两排庙宇,西排自南向北依次为前殿、二殿及后殿,东排自南向北依次为火神庙、地藏王庙及关帝庙。20世纪60年代,戚姬寺内部分建筑被拆,仅存大门、前殿、二殿及后殿,后年久失修、残破不堪。

历史遗存 贯通古今

不同于广大村民口口相传、浓墨重彩的民间叙事。定陶文物部门对戚姬寺遗址的研究则要精炼的多,也理性科学的多。

现存的戚姬寺遗址由古文化遗址和古建筑遗址两部分组成。197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菏泽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对戚姬寺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集到粗细绳纹、蓝纹、方格纹、红灰陶片,夹沙红、灰陶片,烧土块等30件。2006年,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代为东周至汉代,201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勘探,文化层年代信息为龙山至商。

戚姬寺遗址

而现在保留的戚姬寺遗存建于明代,后经多次修葺。戚姬寺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见证了定陶的历史变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加以合理利用,将成为人们领略当地传统建筑艺术、了解戚姬生平的可靠载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8月,原定陶县文物局委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戚姬寺遗址勘探试掘工作方案。2016年1月20日至2月5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戚姬寺遗址勘探队,由曹军担任执行领队,以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为主体,对戚姬寺遗址进行了科学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

2020年以来,通过招标,施工单位开始对戚姬寺进行保护维修,其建设规格、风貌都延续了原来的标准。戚姬寺前殿和二殿所使用的青砖多数还是原来的青砖,这样做既尊重了历史,又符合旧物利用的原则,而门、窗木料均使用桐油浸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虫蛀,延长使用寿命。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定陶是一片历史久远的土地,范蠡在这里经商,楚汉在这里争霸,刘邦在这里登基,彭越在这里称王,风云际会下,留存了戚姬寺、项梁墓、官堌堆、梁王台、黄肠题凑汉墓等珍贵的汉朝历史遗存。

戚姬寺

是一座珍贵的历史遗存

它承载着无数个百转千回的历史故事

在此连接天地、贯通古今

来源:牡丹晚报

河南新乡跟这个明朝潞王故事真是个多!娘娘井、赵妃墓都在这儿!

明朝万历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潞王离京就藩之时,其正妃李氏随他一起出行。其母孝太后不放心,又选派贴身宫女,即品行端庄的赵氏随其就藩,负责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赵氏在名份上是随封侍女,因为是李太后钦赐,有代表李太后照料潞王的职责,所以在潞王宫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赵妃娘娘生性温柔、聪慧大度,机警敏捷、善解人意,是潞王敬重有加的好妃子。赵娘娘生前,潞王就为她在凤凰山南麓的风水宝地修筑了墓苑,建造了地宫宝顶、祭祀大殿等。还特意在墓前左侧建造了一座宫女(丫环)坟。赵娘娘一生酷爱桂花树,对桂花的浓郁清香情有独钟。曾多次对府中的大管家讲过,她死后,一定要在墓前栽上一株桂花树,让宫女们培土、浇水、管理,这株桂花树将成为她的化身,即使人去了,也要把清香留在人间造福百姓。

赵妃娘娘卒于万历二十九年,被破例追封为次妃,葬于卫辉西五龙岗潞王陵的赵氏次妃墓。当赵娘娘入葬地宫时,她的几位侍女(丫环)作为陪葬被埋入了宫女坟。当隆重的葬仪举行后,潞王府的大管家就遵照赵妃生前的旨意,在她的墓前左侧、宫女坟旁栽种了一株桂花树。由于这里的风脉地气特别旺盛,桂花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年农历仲秋满树金黄色的桂花绽放,清新香气袭人,大有花香醉人之感觉。

曾有诗曰:“赵妃墓前桂花树,天南取苗地北栽。铁骨金英枝碧玉,天香云外自飘来。”说来奇怪,每当八月桂花开,方圆百里遍地香,当人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桂花的甜香,大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不禁使人想起了月宫的嫦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即使人们喝不上桂花酒,能够闻到桂花的芬芳,也好像享受了神仙般的生活,令人满足。于是,人们就把这株桂花树冠了一个雅名:“百里香”。

凤凰山的西面有座小山,名叫赐儿山(峙山),其实此山为青龙山的龙头,由此向东北绵延至分将池村西的西山相连接,因是青石岩层,形如一条长龙,故名“青龙山”。赐儿山上建有一座寺院,名曰“白云寺”。并有僧人住持,香客常年不断,遐迩闻名,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相传,赐儿山白云寺的送子观音特别灵,凡是心诚者有求必应。故而,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上山拜神求子者甚众,波及新乡、卫辉、辉县等地的香客蜂拥而至,香火非常鼎盛。今年来求子,明年来还愿,如此循环,年复一年,惊天动地,热闹非凡。有时候附近村的娱乐会,组织数百人上山朝拜,声势就更加浩大了。

编辑 搜图 编辑 搜图

白云寺的住持僧听了赵娘娘的一番话,万分惊喜,可又半信半疑。但是,她的大慈大悲,菩萨心肠,为老百姓消灾避难做了许多善事,这是毋庸置疑的。想到这里,僧人们按照赵娘娘的指点,备好工具,选好地点,择了个黄道吉日、焚香开挖。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天天挖井不止,整整挖了四十九天,进深八尺一寸时,终于见到泉水了,完全应照了赵妃娘娘所说的“七七”、“九九”。当他们在惊喜的陶醉中又猛力一凿,泉水汹涌而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此,赐儿山上吃水再也不犯愁了。为怀念赵娘娘的恩德,人们就把这眼井叫做“娘娘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69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