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廖仲恺何香凝墓

南京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钟山南麓天堡城下,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以西,面临前湖,环境幽美,建筑雄伟。这座墓葬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它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廖仲恺何香凝墓

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 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0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中央党部门前被刺遇难, 1926年6月,其灵柩由夫人何香凝女士运来南京,9月于此举行国葬。

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恺夫人,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拥护国共合作,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在廖仲恺先生遇难后,她继续团结-左派与右派进行斗争,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革命委员会。解放后,她已近古稀之年, 仍担任国家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9月6日,灵柩运至南京,与廖仲恺合葬。

廖仲恺、何香凝的合葬墓地前面,分左右两条墓道呈弧形而上,墓道的两侧广植龙柏、青松,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墓道的尽头是一座半圆形的平台,平台下围有一圈石椅,可供祭灵者休憩。在这个半圆形平台的中间,原有一座八角形墓表亭,亭内嵌有八块花岗石碑,分别镌刻着廖仲恺的生平事迹,由胡汉民所书。1972年廖仲恺墓地成为合葬墓后,该亭已被拆除(八块花岗石碑被妥善保存)。在这座平台的左右两端,立有两根仿六朝陵墓神道石柱式样的华表,顶端刻有莲花形的圆盖,圆盖上各有石辟邪一只。

从两根华表中间的两堵门壁而入,即是墓区所在地。顺墓前的水泥甬道而上,可直达一长方形的平台,左右建有方亭一座,在方亭的下面,分别设置了一个警卫室,为当年守卫廖墓的警卫驻守。再上几级石阶,是一个占地330平方米的大平台,高大的墓碑和墓冢,就坐落在这上面。墓冢为钢筋混凝土建造,上半部呈圆球形,直径9米,下半部为八角形,四周环绕24根圆形混凝土柱。整个墓区的布局对称严谨,气势恢宏,在中山陵的所有附葬墓中,廖仲恺何香凝的合葬墓是极有特点的。

1983年的清明节,廖仲恺夫妇的后人-曾在扫墓时,写下了一首五言诗:“金陵无限好,来到正清明。信笔记心事,鲜花唁老亲。”充分表达了对先辈的无限思念之情。

为何顺治的墓是清朝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清代皇陵分成关外皇陵、清东陵与清西陵三处,清东陵被盗相当重,而关外皇陵与清西陵都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

顺治帝的孝陵,并不是清代帝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帝陵,而是清东陵之中唯一没被盗损的帝陵。

满洲入关前,在关外已兴建了三座皇陵,即永陵、福陵与昭陵,入关之后承袭明朝的仪制开始兴建皇陵,最初的皇陵就是清东陵,顺治十八年,清东陵从顺治帝孝陵的营造为开端,由此开始修建,直到清末,共历时247年,清东陵内埋着五位皇帝、十五位皇后、一百三十六位妃嫔等,共有一百六十多人。

然而从1928年的东陵大盗案开始,当时的军阀孙殿英带头炸毁盗掘了乾隆帝裕陵与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之后,清东陵陆陆续续接连被盗被破坏,康熙帝的景陵、咸丰帝的定陵、慈安太后陵与同治帝的惠陵等,均被盗掘一空,1949年前后,大多数的妃嫔园寝也都被盗。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清东陵的主陵,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顺治帝孝陵始终安然无恙,奇迹般得以保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孝陵本来就是一座空陵,根本没什么东西

从清朝顺治帝驾崩开始,关于孝陵之内并没葬人的说法就层出不穷,民间纷纷传言,顺治帝其实并未驾崩,而是前去五台山出家为僧了。

顺治帝宠妃董鄂氏与其所生的皇子荣亲王接连离开人世之后,顺治帝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之下看破红尘,弃天下如敝履,前往了五台山出家。康熙时期,康熙帝玄烨多次前去五台山,其实就是为了探访自己的父亲。

所以,孝陵本身就是一座空陵,压根就不可能有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

第二,顺治帝与其皇后都是火化的,孝陵内并无珍宝

满洲传统的风俗其实是火葬,在康熙帝之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与福临等其实都是火葬的,而根据《清史稿》记载,顺治帝驾崩后的确是被火化了。

此外,顺治帝的皇后也是被火化了的,而他们被葬入孝陵时,地宫中就是几个骨灰坛而已,而康熙之后的风俗是将珍宝放在棺木之内,孝陵之中根本就没有棺椁,自然也就没地方随葬珍宝之类。

既然没有地方放宝物,对那些匪徒来说,孝陵自然也就没有盗掘的价值。

第三,顺治帝的碑文,拦住了盗陵之人

顺治帝平生非常节俭,极力反对厚葬,而在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之上也镌刻着一句话: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

福临在位的时候,正好是满洲刚刚入关,那时的清朝还没坐稳天下,各个地方都需要花钱,而福临本身也是个崇尚节俭的皇帝,明确反对奢侈与厚葬,他自己的孝陵自然也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进行的建设与布置。

顺治帝孝陵明言,陵内没什么珍贵的东西。

当然,无论是关于“顺治帝孝陵是座空陵”还是“陵内没有珍宝”,都是世人的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能够证实,还是有人并不相信,堂堂皇帝的陵墓,再怎么样应该也是会有宝贝的。

近代,其实确实有人企图盗掘孝陵,因为当时整个清东陵基本都被盗了一遍,所以匪徒将目光投向了孝陵,然而孝陵工程营造紧密牢固,而且那时当地的村民已组织了看护组织,使得盗匪的行为并没有成功。

机缘巧合之下,孝陵成为了清东陵之中唯一幸存保全的帝陵,直到现在,孝陵之内到底是什么样,到底有没有顺治帝,到底有没有珍宝,全都是个谜。

赵云葬在何处,其墓为何无人敢盗取?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忠勇无双,武艺超群,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赵云身长八尺,作战勇猛,姿颜宏伟,因战功卓著被誉为蜀汉五虎上将,赵云本是公孙瓒部下,因得不到重用,后来结识刘备离开公孙瓒。赵云跟随刘备约三十年的时间,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赵云都屡立战功。尤其是长坂坡之战,赵云为救阿斗,面对百万曹军,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就连曹操都敬他三分。

不仅如此,赵云还亲自指挥了入川之战、汉水之战和箕谷之战,都有出色的战果,可以说赵云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赵云死后被刘禅厚葬,据说培葬金银财宝无数,后来又被刘禅追谥为顺平侯,被世人誉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死后被安葬在哪里?据说其墓至今无人敢盗取,又究竟是为何,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赵云被安葬在哪里。

赵云生前追随刘备,两次救助幼主刘禅,一生征战有功,困结局也得以善终,因此人们对于赵云的一生可以用圆满来评价。赵云死后,因其功劳卓著,被刘禅厚葬,以王侯之礼,并有大量的培葬品。赵云在生前多次防御羌人,刘禅把赵云安葬在银屏山簏。本来赵云陵墓大如小丘,由于连年战乱,许多建筑都遭遇破坏,现在没人知道赵云墓的具体位置。据《三国志》记载: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其次分析为何无人敢盗取赵云墓。赵云因其忠勇无双,大公无私,被后人敬仰,因此大家都十分敬重赵云的为人,盗墓贼也是敬他三分,然而究竟为何赵云墓至今无人盗取,有以下几种说法仅供参考。

第一种说法,赵云墓陪葬品很多,金银财宝更是数不胜数,然而最值钱的还是他那随身携带的长枪,据说是用纯银打造,征战几十年,那杆枪还跟新的一样,可谓是不可多得的神器。然而如此多的财宝为何无人敢盗取呢?原来世人都敬重赵云的为人,生前文明天下,最主要是赵云大公无私,操行无暇,大家都不忍心对赵云的墓下手,后来由于连年战乱,就没人能找到赵云的墓地了。

第二种说法,据说赵云墓有蛇灵庇护。关于赵云的墓地还有一个传言,十分神奇。有很多盗墓贼对赵云的墓还是垂涎三尺,但是当盗墓贼前去挖掘时,突然出现了许多蛇,大家都被蛇驱赶,没人敢回头,于是都果断放弃了盗墓的想法。后来据说有个学校想选在赵云墓地附近,但施工的时候,四州都是很多怪蛇,这些蛇盘踞在赵云的墓地,久久不肯离去,誓死保护,学校也放弃了这个计划。

第三种说法,盗墓之时天降大雨。盗墓贼想盗取赵云的墓地,在破晓时

分,众人开挖,结果挖了十几尺深,依然没有找到墓地,快到一天才发现墓顶,当众人继续开挖的时候,忽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并且将刚刚开挖的泥土,再一次冲进挖开的深坑,劳动成果顷刻间化为乌有,最主要是,大家以为是神灵庇护,因此再也不敢开挖,果断放弃了盗墓的想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款三国策略题材的手游。这一款游戏上手容易 操作简单。

玩法多样性技能搭配合理,也是一款讲究智力与运气的游戏

作为一款SLG手游,战斗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这里,你除了需要高筑墙、广积粮和多屯兵之外,其实“以战养战”才能更好的在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中生存下来。不想被其他玩家掠夺的话,那就赶紧掠夺其他低等级的玩家,利用他们的资源将自己的整体实力提升起来吧。毕竟这是一个战争的游戏,落后就意味着要被挨打。

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崛起于微末站在巅峰 傲视群雄!

公众号内还有其他多款游戏任君选择

感兴趣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郎君话游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廖万石堂 香港新界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

廖万石堂 香港新界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

廖氏宗族

廖万石堂位于香港新界上水上水乡门口村与中心村之间,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绪十七年曾经重修。「万石」之名相传廖氏远祖廖刚及其四名儿子先后于北宋时出任高官,每人俸禄各二千石,合一万石,后人遂将祠堂命名廖万石堂以为纪念。

廖万石堂曾于1932年辟作凤溪小学,到1974年才搬迁往围东(上水马会道)新址。1983年一个由廖族成员、北区政务处、古物古迹办事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组成重修小组,工程费用约100万元,除30万元由政府资助,余款皆由廖族承担。重修工程由1984年11月开始,分期进行,1985年底完成,同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之一。1986年3月1日由时任港督尤德爵士夫人主持开光典礼。

廖万石堂位处龙脉之首,万石挻拔,翠竹环绕,龙气集中,分泻两旁,廖族于东西方分建显承堂(应龙廖公家塾)及明德堂(怀隐廖公家祠)两所分祠。廖万石堂是传统三间三进二院式建筑,三进分别是前厅、过厅及后厅三部分,分别座落在不同高低的台基上,厅堂由两个天井分隔。

前门外筑有照壁(风水墙)以阻挡太阳直射祖先木主,又有风水挡煞的作用,门前有广阔的院落。大门是褐色,因按《大清律例》老伯姓是不可用朱红色的大门,门上有门神及如意、吉祥的铜铺首,大门两侧设有鼓台,大门两旁的墙壁用红粉石制成,具防潮的功能。屋顶以青色瓦片铺盖,屋顶之下有精美的木雕檐板,正脊以灰雕和一对鳌鱼装饰,承托的七架梁及斗拱雕刻精美,下以石柱及木柱支撑,整座建筑物满布华丽的彩塑、木刻、壁画及泥塑。

第一进为「前厅」,台基相对较低,用于接待客人及摆放杂物。前厅正中是由一对高门组成的「档中」,用以保障祠内隐私,只有在贵宾光临时才「大开中门」。第二进为「过厅」,上有「泽绵万石」的牌匾,是议事、庆祝、宴会的地点。中央有四支直柱,内裹称为「明间」。过厅两旁的顶部绘有壁画及诗词。神龛设于「后厅」,台基最高,供奉祖先牌位,中堂(正厅)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学士廖光景,中座供奉上水乡开基祖廖仲杰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溜之神。两翼为「配贤祠」及「配享祠」,分别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对建祠有功人士的灵位。

我姓廖,我骄傲!我姓廖,我自豪!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67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