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漆桥古村落

漆桥古村落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北部,四面环水,超然独处,萧然物外。村落周边聚集了3万名孔子后裔,古村上有一条长500米,近2000年历史的老街巷,汉代古桥、宋代古井、明清建筑历历在目,最老的房子建于元朝时期。老街上什么都是老的,老式竹篾匠、老式豆腐作坊、穿着对襟衣服的老人、老手工木雕艺人,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漆桥古村落

漆桥老街上,两侧的房子都是古旧的砖木式店房,因为风雨侵蚀,木门上木料的纹路清晰可见;屋檐外挑,门楣雕有精美的纹饰。每隔几幢建筑就留有临水通道的小巷,巷中辟门,形成前门、后门与腰门。深入里弄,不少老式住宅的面墙,仍保留了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原住民在这里栖息生活和老街、老宅、老巷融为一体,成为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

地址: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漆桥村

类型:古镇古村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仙居古村落:断桥村

十一月甲辰,朝廷使臣宦官刘璟、国子监丞王峻用,奉敇书籍赏赐来,以收到耕牛一万只,特赐綵币也……庚申,使臣刘璟等还,上饯之于宣义门外。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恭定大王实录》

文/落日楼主 来源/《仙居掌故》未刊稿

断桥村位于仙居县东部原杨府乡境内。明代时,断桥属庆云乡;清代时,属三十二都。民国十九年,县下设区(镇),区下设乡,断桥属城关区项斯乡;解放后,断桥一度设乡,属下各区;1961年至1962年“体制下放”,断桥属大路公社;1970年“撤区并社”,东岭、大路两社合并建立城东公社,断桥属之;1981年城东公社改称杨府公社,断桥属之。其后,杨府纳归福应街道,故至今断桥仍属福应街道管辖。

断桥在明代时的旧名叫下林村。据《仙居县地名志》记载:传说约四百年前,永安溪水流过断桥村前,当时有一株很大的藤伸延过溪,可作桥行走,称藤桥。后藤烂,在此建石桥,二次沉陷,第三次才建成,村因桥名得名,故称断桥。不过,在断桥由下林村改名而来之前似乎还有更早的名字。

按《光绪仙居县志》中记录有断坑桥,在县东二十里,因宋绍定六年(1233),有仙居县令程士龙解印还乡,县民送之于此,不忍别离,故此桥又名留程桥。留程桥在当时或许不仅是断坑桥的别名,也是下林村的雅化村名。如清代西乡林孙枝在《林介山先生传》中便曾写到“(林介山)其先闽人,唐干符间,始祖任自长溪葢竹,徙黄岩,转迁乐安之留程桥,即今断桥也。”由此可见,留程桥也是村名。

林氏曾经是断桥村内的大族。仙居林氏有东乡断桥和西乡里林之别。西乡里林林氏奉宋代著名隐士林放为始迁祖。林放,字达本,大约生活在北宋至南宋交替的时期。北宋元祐年间,林放本来可以参加礼部会试而成为进士的,却因为亲人亡故,在家筑庐守墓,后来筑草堂在里林的东山之上,其后代遂于此定居。

东乡断桥林氏奉林任为始迁祖。据《断桥林氏宗谱》记录:林任为唐朝时候人,世居福建长溪。唐乾符年间,为避黃巢之乱,林任从福建长溪迁到浙江平阳盖竹,又从平阳盖竹迁到黄岩,再转迁到仙居留程桥(即今断桥)。

历史上,断桥林氏和里林林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串谱。个中原因,可能与断桥林氏兴盛的时间较里林林氏要早有关。宗谱的记录表明:林任一族迁徙断桥后,人丁兴旺,以断桥为发祥地,计有月岭、林坝塘、岭脚、上林、前塘、上丁、木口、宝藏岙、溪岸林、豆岙等世系,百余个林氏聚居村落,而族人中更是人才辈出。如宋代的礼部侍郎林瞰与其子林佋皆为进士出身;又有林三宪、林三英、林三豪一门三甲科。

尔时,相对于西乡里林林氏,断桥林氏似乎更能代表其族在仙居的辉煌。不过,风水往往会轮流转。明代中后期,断桥因地近仙居县城,屡遭倭寇劫毁,自此辉煌也不再依旧。而里林林氏确风生水起,特别是在明末清初时,其两个主要聚居村落山枣和里林在人丁和经济上的繁荣有“山枣府,里林县”之说,还出了林一枝、林孙枝兄弟二名士。所以,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或许是出于巩固同姓宗族势力的考虑,断桥林氏与里林林氏开始串谱,故《断桥林氏宗谱》内的家训亦出自山枣林孙枝之手。

断桥村曾出过王峻用、王一宁父子和林应麒等三位历史名人。据史料记载,王峻用、王一宁属岐山王氏。其先系五代王师厚,始迁仙居县城五通巷,后族分埠头、后溪、断桥三处,故王峻用、王一宁父子实出自断桥。明初时,王峻用以乡贡举,累官国子监丞,曾出使过朝鲜;王一宁则以进士登科,官至太子少师兼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谥赠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文通神道碑》)至于林应麒,可以说是断桥林氏家族史上的佼佼者。其字必仁,号介山,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吴江同知、金谷知县、云南提举、惠州同知等职,有《介山稿略》存世。

(图片来自”烟霞深处“微信公众号)

知识拓展

林应麒

林应麒,字必仁,号介山,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吴江同知、金谷知县、云南提举、惠州同知等职。林应麒的祖先本是福建人。先是,林氏先祖林任从福建长溪迁到浙江平阳盖竹,在唐代乾符年间,又从平阳盖竹迁到黄岩,再转迁到仙居留程桥。留程桥,即现在的断桥。林应麒是林任迁徙仙居后的第十六世子孙。相传林应麒的母亲王氏在妊娠时,曾经梦到有鹿身牛尾的无角野兽闯入她的卧室中,醒来后告诉将相关的梦境告诉其丈夫林谦。林谦说这是麒麟,所以在林应麒出生后,即以麒给他取名。在清代林孙枝的林应麒传中,据说林应麒年幼时,天资聪颖,敢作敢为,胆识过人,博览群书,特别喜欢作诗,写文章能够刨根究底,与众不同。应大猷曾经与林应麒辩论,他答辩入流,反被难住。当时,南洲应伯人善于观相,在他为弟弟的两个女儿选择女婿时,将其中一个嫁给了李一瀚,另一个则许配给了林应麒。

明嘉靖年间,林应麒曾因科举会试名落孙山,投奔到王阳明的门下学习,期间学业日益精进。嘉靖十四年,林应麒再度赴考并考中进士,那一年他恰恰三十岁,已是而立之年。同年的十月,他被授予吴江知县的官职。当时,吴江县一直因豪门贵族危害百姓。他们利用“每十年一编黄册,审赋役”的漏洞,跨越乡里大量买卖土地,并逃避税收。林应麒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核对田册、户口,收押审查那些豪门贵族,从而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不过,林应麒桀骜不驯的性格,也使其得罪了上级官员。在他任吴江知县期间,曾有巡查江苏的御史苟汝安抵达吴江。当时,林应麒也按照惯例前去拜见,不过苟汝安态度比较傲慢,只是端坐在堂上不予理会。于是,林应麒也就长揖而出,并因此遭到当地豪右乘机构陷。期间,时任太常的李莆石曾写信告诉林应麒,苟汝安回京后大发脾气,恐会对其不利,建议林应麒向苟汝安请罪。但林应麒认为自己没有过错,不愿卑颜屈膝认错。果然,时过不久,他就遭到了苟汝安弹劾——声称其在吴江因不顾人命而激起民变。嘉靖皇帝大怒,要求吏部彻查。为此,曾征询州、县官员一十八名,先后询问多大三十多次,历时五年之久才结案。

明嘉靖十九年,林应麒被降职为吴江文学教授。同年,升任六安州判官,到任后不久,又升迁为国子监助教。不过,自从在吴江任上被弹劾后,林应麒心中一直怏怏不乐,曾三次请求外调到地方任职。嘉靖二十六年,他被调到山东任泰安判官。嘉靖二十七年,因山东抚都御史彭黯的举荐,林应麒调任金谷县知县;嘉靖二十八年,其因廉洁能干,升任云南提举,随即又升任惠州同知。嘉靖三十一年九月,因为其母王氏病故,星夜奔丧回仙居。等到服丧期满,欲再度赴任时,时任江西巡按御史的苏端蒙,因为林应麒在任惠州同知时曾探访其家人的不法事端,从而借机毁谤,诬陷林应麒曾指使副使郑世威议减馈送坊牌等银,将进贤、分宜两县六千两银子纳为己有,并弹劾林应麒贪污受贿,沽名钓誉。为此,林应麒在回到惠州后不久,即被贬职回到仙居断桥。

林应麒罢官回乡闲居时,正值倭寇侵扰仙居。嘉靖三十五年六月,倭寇从永嘉金溪登陆,攻占了仙居县城。该次倭寇的侵扰,后来虽然由台州巡抚与太守谭纶带兵追剿,在断桥将其全部歼灭,但是林应麒所在的断桥村也因此遭到倭寇蹂躏,其也因此家道中落。对此,他曾在《避寇山居》五律二首中有所记录:“旧说仙居地,山深好避兵。那知横海寇,翻傍乱峰行;鸟路通夷岛,人家杂虏营。自怜衰劣甚,无计托馀生。携家缘避地,扪葛当登临。半岭留残照,千峰淡夕阴。人烟行处断,风叶坐来深。隔谷闻猿啸,空悬叫阙心。”同时,为生活拮据所迫,他不得不到处奔波,寻求资助,性情也由此变得牢骚满腹。据说,时任仙居县令的余城来虽对林应麒的遭遇深表同情,曾多次为其向上级说好话,但都无济于事。特别是在明穆宗继位后,曾下诏对被摒黜的官员,凡不是因为考察及犯罪原因被罢官的,允许可以再度起用。但是,林应麒因为嫉恶如仇,又自恃清高,因而没有一个人愿意替他推荐。此外,林应麒也没有吴时来那般的世故与势利。同样是在罢官后,吴时来与仙居县令张委臣筹谋“则壤”一事,并汲汲于自身的田土利益,而林应麒则力争以为不可。虽然事后所定的“起科”规则未有多大改变,以致贻祸仙居三百多年,但林应麒所秉持的观点不得不谓有先见之明。

仙居,白雲雞犬之境,流水桃花之鄉。

仙居物語,一個關於仙居歷史、民俗、故事、歌謠、諺語等等的個人訂閱號。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無興趣的大可一咲而過。若需要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桂北传统村落(48)千古名村桥渡村

一、村落概况

若列举全州县的十大名村,一定少不了风光秀丽、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桥渡村。桥渡自然村属全州县龙水镇,是桥渡村委会所在地,位于全州县城西北方,离县城约8公里多。清时有万乡小官路从村中穿过,该官路全程40公里,为全州乾隆时境内八条主要驿道之一,直至湖南新宁县界。民国20年,经桥渡村此小官路改为万全官道,现为县道,称全大公路(全州至大西江镇,全程34.5公里)。桥渡自然村由于地处湘桂古道的交通要道,自古至今,由于人员来往频繁,是比较繁华的村落。历史上有众多的商铺、伙铺(旅店),现有米粉店2家、诊所药店4家、自选店4家、商店10余家。村前万乡河上,1963年修有跨万乡河石拱大桥一座。

万乡河畔桥渡村

村内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20多座。村内巷道,原来多是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但保留的不多,大多为水泥所铺盖。地基以上两米内的民居,多由大块青石砌成。

青石板古巷子

桥渡自然村村域面积2千亩,村庄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全村委会有人口3900人,其中桥渡自然村有680人,皆是汉族,谢姓。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43米,北纬25度58分20秒,东径110度59分50秒。村庄有水田800亩,山岭1000亩。村前有1000多亩的贡陂垌,该垌的上方有绵延三四千亩的流陂垌,沿河而下也是一个接一个的田垌。村里曾有水塘10余个,由于移土填塘,现有所减少,仅剩下两三个了。堰坝有万乡河上闻名全州仍在发挥灌溉作用的贡陂堰。村前有县境三大主要河流之一的万乡河从村旁流过,村前约一公里处还有闻名全州的山川河,并有人工运河沟通山川河与万乡河相连。

古民居

村里有历时数百年的古水井一口,建村时修建,因近年来自来水的通户而废弃。村里曾有众多考取功名的甲石,如今已损毁殆尽。村后有一谢氏诰封碑,原于道光十二年立于才湾镇山川紫岭村边,2015年5月1日为桥渡村村民迁立村后玉屏山前。碑文上字迹有部分较为清晰。村里曾经建有保佑小孩平安的庵堂一处,里面塑有许多菩萨,还有土地堂一个,这些古建筑也皆已损毁。

诰封碑

村旁万乡河畔年年举行龙船赛,文革时一度停止。改革开放后,此俗又再次恢复。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一至十五。附近安陂、山塘、石脚村、鱼船埠等村的村民都来这里参加比赛。

每年七月十王举行祭奠前辈的传统活动。请师公举行会谈一些仪式。目的就是发扬先贤优秀传统,让先贤的事业后继有人。

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北上过全州时,相传是桥渡谢姓谢敦增的曾祖父下令放炮打伤了冯云山,让太平军知道后,太平军派兵来桥渡村报复,烧毁该村24座非常气派的古民居。村民称太平军为红脑壳。

1931年红七军从湖南新宁县去全州时,部分红军战士路过桥渡村曾在玉屏山住宿一夜。红军严格的纪律给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桥渡人物

1、谢姓源流

据《桥渡谢氏族谱》中记载的清康熙辛亥年(1671)谢明英撰写的《家谱序》中提到:“南山公有宋任荆湖路都巡检,乃卜万全乡之贵德里家焉,以其去故土而名曰辛田。由南山公又四传则为义叔公,举南宋淳祐甲辰科进士复自辛田徒居桥渡”。

谢氏族之鼻祖源于炎帝,出自姜氏。相传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周武王封伯夷的后人为申(在河南省南阳市)侯。后来周厉王娶申侯的女儿为妃,生下周宣王。周宣王加封舅氏申侯为谢地(在河南唐河县),后来其子孙后代便以谢国为姓氏,申伯便是谢氏始祖。十四世谢旺公,乌衣国驸马,周赧王时为吏部尚书,迁居南京乌衣巷,后来逐渐成为当地显赫大族。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说王谢两家的兴衰。所以谢氏族谱有“王谢联姻唯乌衣而殊荣”之说。东汉明帝时,三十世孙夷吾公为寿张县令,后来大史学家班固非常仰佩他,推荐他为钜鹿太守。后录为尚书,为大汉之栋梁。他这一代迁居浙江会稽,故又是会稽谢氏始祖。三十六衡公于晋武帝太广七年(公元286年)任国子祭酒,不久,发生八王之乱继而五胡闹中华,衡公率家迁于浙江的始宁东山,这便是浙江始宁的谢氏始祖。六十三世升俊公,宋正和八年进士,知徐州,进朝议大夫。他这一代迁居江西辛里,故为江西辛里谢氏始祖。第七十世和甫公,字清沅,生有三子,长子公侨公,便是来全州县定居的谢氏始祖。全州县的谢姓,一般以他为第一代(一世)。

侨公,号南山公。宋时为岭南西路都巡检(注:宋时考察一省或数省政绩和军事部署的官员,往往是皇帝临时指派),从江西省辛里南来清湘县(即全州,当时辖清湘、灌阳两县)辛田安居。再迁龙水镇桥渡村。当时桥渡村叫白毛岗,谢姓嫌不吉利,因此地属万乡河,上游有桥,下游有渡,后来便改为桥渡村。对于桥渡村名的来历,该村先贤谢济世在《庚午再游龙隐岩记》中说:”村后枕玉屏山,前临罗水,上桥下渡,故名桥渡。”

桥渡村的谢氏,自此处定居后,至今已繁衍到11224人(1995年桥渡村自南山公来全州后第5次修族谱时的统计),分布全州县(7603人)、兴安县(400人)、灌阳县(2658人)、资源县(529人)共98个自然村。

2、人才著作

全州的名门望族素有“一唐、二蒋、三王、四谢”之说。在全州历史上的144名进士(还有一些有学者考证漏失未列入)当中,蒋姓占40名、唐姓占18名、谢姓占了5名。蒋、唐是全州的大姓,进士占比例大,不足为怪,但小小桥渡村的谢姓人口在全州的比例很少。据民国24年(1935)版《全县志》记载,当时县内总人数386423人,共计有108姓。谢姓在全州二十大姓之外。但桥渡村的进士却名列全州前列(解放后,干部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于是姓氏大增。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州有230多个姓)。

在科举考试中,桥渡村共出了46个举人,出了谢仕夔、谢良瑾、谢济世、谢庭琪、谢庭瑜5名进士,其中1个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贡士亲发策问的考试)三甲第一名。明代文豪谢良琦也出自该村。

清初康熙二十年(1681)至乾隆十五年(1750),70年时间,桥 渡谢氏一共出了四个解元,即全省举人考试第一名,即敬房的谢明英和他 的两个孙子谢济世(庭瑞)、谢庭深,另一个则是庆房的谢鹏翼。这在全州绝无仅有。

谢明英,九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少年丧父,常常受到族人欺侮,他与哥哥在父亲棺材旁守孝,一边读书一边哭,常常通宵 达旦,连过路人听了都掉泪。中举时又遭吴三桂之乱,他携全家避兵山川 的祖遗山庄,即今天的才湾镇驿马村委会遁山田自然村,康熙二十一年 (1682),长达8年的吴三桂之乱得到平息,清皇朝补行前一年的乡试,他 与第三个儿子谢赐履1661-1726)一同去赴举人考。当时,村里有老梅一株,竟花开二度,不久榜发,他与赐履同时中举,他考中解元,此时他已四十有七,先任永康县(今属扶绥)学正,后任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鸣县府城镇)教授。26年以后,他的孙子谢济世赴康熙四十七年考(1708),中秀才,并 于当年秋天中举,乡试第一,年仅二十岁。

桥渡谢氏第一个中进士的是村里的始祖谢士夔,他是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但随后长达400年该村没有出现过进士。是不是这几百年该村谢氏科举乏人?不是!原来谢士夔时,只因奸臣贾似道当权,他不仅自己终生不仕,还告诫子孙勿参加科举考试。故造成谢氏科举长达400年的缺失。后来,其后人大约觉得这样不妥,便于明景泰年间开始有人参加科举考试。自此,压抑了400年桥渡谢氏又开始走向辉煌。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谢良瑾便成为谢家的第二个进士。谢济世在《庚午再游龙隐岩记》对此也有记载:“自是厥后,科第人物几甲一州。盖祖宗以忠孝开基,蓄之久,故发之盛。”

谢良瑾虽任过知县,名气远不如举人出身的乃弟良琦(1624-1671)。广西 方志称良琦为“粤西词坛领袖”,著有《醉白堂诗文集》。但他不为社会所容,因此只做过通判。其擅长诗文,著有《醉白堂诗文集》,论诗主张性情,与王渔洋、金圣叹为友。谢氏的显赫, 由他的族孙辈谢赐履推至顶峰。谢赐履以举人出身,康熙末年官山东巡 抚,是清代桂籍中第一个担任封疆大员的,著有《悦山堂诗集》。他的五个儿子中,有两个进士,其中谢庭瑜为吉州牧,谢庭琪为忻州牧,都有政声。 至今最为谢家后人骄傲的,当数谢赐履亲侄子谢济世。谢济世一生虽 然只做过四品的粮储道,官衔不高,但他的才学与叔曾祖谢良琦为广西方志称“全州二谢”。

在全州清代以前的历史上,小小的桥渡古村留下的著作有史可查的,居然有9位作者,共留下著作达27种,名列全州县各村落中的第二,仅次于龙水村。其中明朝谢日升有《三山草》《缶春草》《病余草》,谢良瑾有《三试草》;清朝谢良琦有《醉白堂文集》《谢献庵词选》《醉白堂诗集》,谢赐履有《悦山堂诗集》、附《若园遗稿》,谢济世有《梅庄杂著》《以学居业集》《谢梅庄先生遗集》《西北域记》《离骚解》《古今大学注》《箧藏十经》《中庸大义疏》《论孟笺》《易在》《纂业内外篇》《经史评》,谢頲瑜有《掷虚集》,谢济东有《适园》《脉理素精》等。

3、谢姓官员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载:“蒋家、陈家、谢家等名门望族书香代传,人才济济。其成就和影响均超出了广西地域。”在全州,唐姓仕途显于宋代,蒋、陈、谢以仕途显贵则在明清时期。在清代,仍旧是蒋、谢两姓做官的最多,且这谢姓多出自桥渡村。桥渡村的谢氏,过去为全州的书香门第之族,可谓人才辈出,宋、明、清时,桥渡村曾出了22个知县、一个布政使(掌管一省行政大权)、两个监察御史、一个巡抚等众多官吏。

清朝时广西最为有名的监察御史——曾为湘桂粤老百姓家家户户津津乐道的谢济世就出生在桥渡村。

谢济世

谢济世(1688-1756),字石霖, 号梅庄。系谢赐履的侄子。身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进士出身,选庶吉士,后考选浙江道监察御史。更使人感叹的,是他的硬骨头精神和他那传奇般的坎坷经历:他自38岁御史任上开始,为官16年间风波叠起,被诬,屡入狱,险被拟斩首。一生九年流放,四次被诬,三次坐牢, 二次罢官,一次陪斩;又因著书能持独立精神,成为清代残酷文字狱最早的受害者。乾隆元年(1736),高宗登基大赦天下,才被赦复官,授江南御史,后改任湖南粮储道。他于清乾隆九年(1744),回归家乡。梅庄一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直道人事,备尝艰辛而不该精神”。有“铁面御史”和“小包公”的美名。在谢济世故居天井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幅对联:“凤有高梧鹤有松,雨观瀑布晴观明”。

该村有名的文人谢良琦,字仲韩,一字石眼。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入清后历任淳安、蠡县县令、常州府通判等官职。任内能正风俗,惩土霸,为人刚正不阿。

清皇朝起用汉人为高官正职者,就始于桥渡村的谢赐履。

谢赐履

谢赐履是谢济世的叔叔,是清代桂籍人士中第一个以举人身份担任巡抚高位的官员。谢赐履,字建候,一字勿亭。谢赐履为人质朴,“生平无诳语。”亦擅长诗文,著有《悦山堂诗集》12卷。父亲谢明英,字子千,一字拙庵。康熙二十一(1682)年,谢明英与谢赐履父子俩同时中举。曾任感恩县(今海南省东方县)令、黔江县令,永平县知府(河北省卢龙县),因勤政爱民,为官清正,康熙六十年(1721)升为湖北按察史,后擢升为山东巡抚。雍正元年(1723)授为右佥都御史,“清风亮节满京华”,雍正四年(1726),其老病乞休时,雍正为褒其节操,御笔题赠一“福”字匾额。长6尺,阔4尺,另有“雍正二年赐两淮盐漕都察院右佥都察御史臣谢赐履”字样(全州县才湾镇白石岭村谢崇朝家保存,他家还有“中丞”题匾一块)过去,该村里曾保存了不少古代很有价值的牌扁,可惜在文革时让一些“破四旧”的年轻人给烧了,就是公堂旁的那两只大石狮子,也都被砸烂了。如今,公堂旁的那两只小石狮子,是村边古渡口旁“保佑”人们平安过木桥的石狮子,因为怕被盗,人们便移进村里。尽管如此,有一天夜晚,还是有人差点将它偷走。现在,觉悟起来的村民,文物保护的意识增强,有人出了一万元一只的价钱买小石狮子,村民都不卖。

4、蒋谢联姻

龙水镇龙水村与桥渡村历史上关系非常密切,具体体现蒋、谢两姓名门望族相互的婚姻关系。他们从血缘关系上结成巩固的、长久的同盟,共同推进当地人文的发展。 龙水蒋氏和桥渡谢氏,两地相距约七公里,土地资源、经济状况、人的素质相差无几。查龙水蒋尚翊一支,可知从子孙顺延五代,曾有14次将 桥渡谢氏的大家闺秀娶进村来。其中那位顺天府尹蒋琦龄的夫人、母亲、 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均为谢氏。谢氏同才湾蒋氏的婚姻要早于龙水蒋氏。谢济世的母亲为才湾蒋氏,继母为石冈蒋氏,他的元配为大路底蒋氏,妹夫、女婿、儿媳均为蒋氏。而谢赐履的女婿、三个儿媳、四个孙女婿,也是石冈及其附近的蒋氏。 而桥渡的谢姓与才湾的蒋姓,也与龙水镇桥渡村谢姓与龙水村蒋姓一样,同样有非常密切的联姻关系。

5、人物故事

(1)谢赐履冒风险开仓放粮 受诬告反显清廉

谢赐履相继在广东感恩县、四川黔江县任悬念期间,由于心系百姓疾苦,颇有政绩。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秋,升为永平知府(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这年夏季,永平府所辖的湾县、昌黎、迁安、乐亭四县,暴雨成灾,平地水深数尺,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为防止百姓饿死,他急令各县造册,开仓救灾。但下属不见批复,怕承担责任,不敢开仓放粮,谢赐履慷慨道:“救灾如救焚,专擅之罪我当之,迟延之罪尔敢当耶?”救灾粮到达后,为防止冒领、遗漏和贪赃枉法的事发生,谢赐履遍历灾区、监督、核查,永平府四县百姓得以度过灾荒,而过去这些地方发生了这样的灾荒,往往因当地官员贪赃枉法而饿死不少百姓。所以当地百姓因为感激谢赐履,争相为他立生祠,以示感恩难忘。2013年4月,桂林廉政教育基地“桂林古莲文化街”正式揭牌,在此廉政景观屈指可数的古代历史人物当中,就有谢济世、谢赐履两位桥渡村的清官名列其中!该街道有谢赐履为救百姓“冒风险开仓放粮”铜像。

冒风险开仓放粮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仓场总督张伯行,以“和平清正”保举谢赐履为政有方,可以重用,同时九卿也皆列名同保。康熙皇帝谕诣道:“谢赐履居官好,举得极是。”于是授天津兵备副使,两年后(公元1721年)升他为湖北按察使。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山东巡抚(按惯例一般由管理全省财政、民政的布政使提拔的)。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谢赐履任右佥都御史。雍正二年闰四月,升为左都御史。就在谢赐履深受朝廷信任之时,有人告发他收受贿赂,营私舞弊。朝廷闻讯,立即派人调查。不料,查来查去,其他官员多有贪污的丑行,惟独谢赐履一尘不染。原来谢赐履为官清廉,对下属也要求严格。有的属员因此怀恨在心,指示商人寻事陷害,岂料问题查清,反使其清廉名气大增,诬告者反而落了一个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下场。

(2)谢三征二十岁发愤读书终成才

明代天启年间,桥渡村有个叫谢三征的人,曾做到户部郎中,但是他在二十岁之前,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完全是一件偶然的小事,使他发愤苦读,一举成名。 谢三征少时家里很穷。十六七岁时为养活父母,便每天贩米到县城去卖。有一天,在城里刚卖完米,天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情急之下,便匆忙躲进一大户人家。 不想这家主人见谢三征穿着破烂,便叫家里人把谢三征打了一顿,赶了出来。谢三征受此羞辱,便发誓读书出人头地。后来在大嫂黄氏的帮助下,读了五年,于万历甲辰(1604)考上 秀才,但他不满足,读书更勤。万历丙午(1606)谢三征中举。天启甲子(1624),被授以广东新会县令,因 有政绩,调云南曲靖任通判,后来官至户部郎中。据桥渡人士对笔者说,谢三征做官以后,还特意到县城那位官员家致谢,说是没有那天雨中被赶出来,可能没有他的今天。

(3)贤母教子的故事

谢济世的成才与刚直的品格,除了他的天赋 之外,还在于他母亲蒋氏的严格教养。当谢济世少时贪玩,“与群儿嬉戏,竟日忘餐,手执一书则昏然欲睡”时,母亲就用细树枝抽打他,并用外公教她兄弟的话开导儿子:“汝畏辛苦而贪快活耶?夫快活须 从辛苦来。吾曾闻吾父训吾兄弟云:早辛苦早快活,迟辛苦迟快活,不辛苦不快活。”每天读书回来,母亲必考其作业,逢不上课,则把他锁在一 室读书,不到吃饭时不开门,晚上纺纱陪儿子读书到三更。

谢济世考秀才时,学政光着脚坐在堂上,要考生跪着呈卷。谢济世拒跪被赶出考场。母亲却赞扬他:如果今日为一秀才屈膝下跪,他日到了官场,岂不是苦心钻 狗洞、拜达官贵人为干儿子?”

蒋氏为才湾镇下村人,谢济世后来在文章写下母校这些教诲。可惜的是这位慈母没有见到儿子的成才,在谢济世考中解元之前便谢世了!  

三、历史人文景观

1、古老的祠堂今生传奇

该村落因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众多,其中两处祠堂、一处门楼、两处古民居紧紧相邻,形成了桥渡古建筑群,除此,还有一处有名的石刻。

谢氏东公祠正门

谢氏东公祠侧面

村里尚存古祠堂两座,一座名谢氏东公祠,为村里最早的公祠,原公祠被大火烧毁,现祠堂为道光十二年重建,门口有对联一幅,名曰:“朝中谏台名御史源谢家骨风,岭南词坛称领袖乃桥渡赤子。”名御史是指村里刚直不阿的谢济世,岭南词坛领袖是指谢良琦。里面墙壁上有谢氏先贤画像,有桥渡部分先贤塑像。公祠内的木头柱子上仍留有日本侵略军驻扎时砍掉用以吊马用的痕迹。据县文物所提供资料:整座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长39.60、宽10.55米,为小青瓦硬山顶砖木瓦结构,建筑面积417.78平方米。由门厅、下天井、中厅、上天井及两侧过廊、上厅组成二进三院。门厅呈到凹字形,前出廊,通进深二间,面阔三间,明间中间开门,门洞两侧设厢房;中厅抬梁式构架,通进深四间,面阔三间;上天井两侧设过廊,硬山搁檩;上厅抬梁式结构,前出廊,通进深四间,面阔三间。碑刻分嵌于两山墙内。该建筑保存基本完整,梁架结构稳定,是研究地方宗祠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谢氏西公祠

因为人口发展快,较为富裕的森、贤、致、敏四房又于乾隆八年建有谢氏西公祠。公祠内墙壁上有许多谢氏名人画像,并镶嵌多块清朝时期的碑文。据县文物所提供资料,整座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长32.96、宽10.57米,为小青瓦硬山顶砖木瓦结构,建筑面积348.39平方米。由门厅、下天井、中厅、上天井及两侧厢房、上厅组成二进三院。门厅呈到凹字形,前出廊,通进深二间,面阔三间,明间中间开门,门洞两侧设厢房;中厅抬梁式构架,通进深四间,面阔三间;上天井两侧设厢房,两面坡顶,穿斗式结构,一开间平屋;上厅抬梁式结构,前出廊,通进深四间,面阔三间。整座建筑通透开阔,尤其梁枋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古民居

谢氏祠堂里曾经发生的一件事堪称传奇。全州县凤凰镇川山村,现有谢氏后裔七百多人。属桥渡村谢族公信公之后,2011年3月他们知道桥渡村谢氏家族搞先贤纪念馆,便主动捐款八千多元。该村有一癌症患者,叫谢金贵,全身浮肿(肝硬化积水),吃药无效,估计在世时间不多了。他得知桥渡人维修了公祠,又为先贤搞纪念馆,把家里舍不得卖的六把老椅子,一个笔砚,一个笔筒,捐给了祠堂。到了同年九月十七日,谢姓人前去探看谢金贵时,谢金贵居然到桂林啤酒厂上班去了。如今,谢金贵所捐献之物,放在谢氏东祠堂内。

2、古河古田垌

古时罗水,今名万乡河,被一些县民称为全州的母亲河。 万乡河向南流至全州城的三江口,与广西河、灌江在三江口汇聚成通往中原的湘桂古水道----浩浩荡荡的湘江,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立下了汗马功劳。全州古俗语说:“长万二乡出白米,宜建二乡出刀枪,恩乡多苦累,富贵落升乡!”桥渡村古属有鱼米之乡之称的“万乡”,长万二乡之所以成为鱼米之乡,就是因为有万乡河这条母亲河喂养着。桥渡村隔河远望,是茫茫的田野,就是号称“全州第一垌”的流陂垌,它是全州县最大的田垌,有三千八百多亩。而与流陂垌紧紧相连的,是上有白石垌、下有贡陂垌、山村垌等田垌,它们一个紧紧连着一个,一连就是数十里远,一万几千亩良田,真是一望无垠,一马平川。若是晴天隔垌远望,你隐隐约约可见又一个连着一个的村落,甚至连它们做饭的炊烟缭绕都能看过真切,一个个山村环绕着这个像平原似的大垌,给你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忍不住叹道,这是好一幅迷人的景致!

3、 全州第一堰----贡陂堰

贡陂堰是全州县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水利工程,号称全州第一堰。它位于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旁的下游约20米处,离全州城约8公里,堰长636米,条石砌筑,灌田1800亩,最初于宋绍兴年间万乡人刘霆捐资修建。

山川河水入万乡(河)。贡陂堰,不仅拦的是万乡河的水,在堰坝上游约五十米远处,还有一条人工运河,提前沟通了山川河与万乡河两大水系。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洪水冲激,数百年之土堰忽遭崩决”,当时刚上任的全州知州张堉春“谕令绅民按照所管田亩,均匀捐资……公举首事,募工构石,凡五阅月而告成,石工紧固,堵蓄合宜”(《贡陂堰碑记》)。知州张堉春这次进行了较大的重建。重点是“集诸堰长”,将被洪水冲毁的土木结构堰改筑石堰。该堰主要由堰堤、引水沟、渠道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堰堤自山川河段至万乡河段全长1公里,南北向构筑,高1.82米,呈阶梯状,2-5级不等,枞树木纵向排列垫在石堤下,固定石堤。贡陂堰,不用水泥不用浆(最上一层的水泥,是近年维修用上的),最厚处共5层,用的是条石,一层压着一层。最下一层为松树。俗话说, 水浸松木千年在。松树在水下不容易坏。坝底的松树稍微向前延伸出去,这样可防止大水冲坏堰坝的根基。1965年,因山川河段水位变低,引水沟引水量小,已不能满足灌溉需求,所以在山川河段老堰上方约30米处,重新用混凝土修筑了长70米、高1.27米的滚水坝蓄水,以抬高水位,增加蓄水量,并开挖了长约1里、宽约3-5米、深1米的引水沟分流,以满足现在的灌溉需求。主渠道长5公里,要灌溉面为河口里村贡陂洞2600亩农田。贡陂堰为县内至今还使用的有历史可稽的最早的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光绪十三年(1887)、1937年和解放后进行了维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贡陂堰

贡陂堰是中国“三普百大新发现”者之一。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三普”,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其中广西全州的宋代灌溉农业水利设施贡陂堰获得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奖”。2011年12月23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图片展曾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出。

4、名胜题刻

“龙洞清溪”不仅是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的古八景之一的,也是全州历史上著名的古八景之一。景点位于龙水镇桥渡村东南400米处的龙隐岩内。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涨大水,一条蛟龙隐入岩内,岩洞由此得名。《湘山志湘山岩泉》也记载了这里有个故事:“龙隐岩。寺西十五里石燕冈。旧传:有汉人入,见一人危坐,须鬓皤然。再入,以为枯骨。持出视之,乃龙蜕(龙脱下的皮)也。石壁有“龙云岩”三篆字。蒋文定公讳冕曾刻有诗。庵以岩名。亭曰:‘漱玉’”。从此段文字记载来看,龙隐岩的原名有可能叫龙云岩,附近还有一个龙云岩庵,还有一个漱玉亭。

龙隐岩

龙隐岩题刻

龙隐岩岩口坐西北朝东南,岩洞面阔25米,进深28米。现在仍可见的,一石刻镌刻于岩口,其余五幅镌刻于岩内的摩崖上。现该景点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属南宋至清时期,雕刻手法有阳刻和阴刻,内容有记事、题名、诗文,题铭人物有明嘉靖年间首辅蒋冕、清雍正年间监察御史谢济世、谢肇崧等。该石刻内容丰富,又是史上名人所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学艺术价值。

有史可查最早写龙隐岩的是宋朝著名诗人陈岘,他任全州知州时便写有七言绝句《龙隐岩》:

烟萝深锁非凡境,泉石相逢似故人。

归认落花犹恐误,天风为我隔嚣尘。

元朝以来有史可查最先写"清湘八景"的是张鏔《咏清湘八景 》,他的《龙洞清溪》曰:

灵岩如屋山势雄,寒气赑屭(亦作赑屃。作力之貌。)神龙宫。

洞门阴深轩槛窄,一湾流水涵青铜。

壁闾大士面如玉,宝盖圆光照空绿。

晚风吹衣生羽翰,细认落花溪九曲。

元代的张鏔在延祐间官全州路,任全州学正。

清代黄德星也写有"清湘八景"诗,其《龙洞清溪》曰:

谁将夏屋覆溪头,更费神斤着意锼。

触石紫烟荧卧兕,绕岩碧涧漾游儵。

黄德星,字聚东,坊廓都(今广东陆丰市大安石寨村)人,清雍正二年举人,历任隆安、永福等县知县,擢全州知州。后来还升为梧州知府。广西提督赠匾"清惠可风"。他修纂《乾隆全州志》【乾隆三十年(1765)本】。

外地游龙隐岩写诗不少,本地人也有许多名人写诗咏它。广西唯一的内阁首辅(宰相)蒋冕给母亲郭夫人扫墓归来路过此地时,先后写了许多诗,现录一首:

罗水绕岩前,西来却东去。

从古到于今,昼夜流不住。

清代桂籍以举人出任巡抚第一人的桥渡村人谢赐履也写有《龙洞清溪》(名龙隐岩,去山房仅数百步):

何年龙隐此岩扁,龙去空岩尚有名。

洞口求山遥嶙合,竹间漱石片泉呜。

云流苔藓浑无迹,瀑进烟霞别有声。

莫信桃源鸡犬隔,清溪咫尺绕柴荆。

龙隐岩是桥渡村大名鼎鼎的是"小包公"谢济世少年读书的地方,他在《乾隆甲子归 田,重游龙隐岩》一诗中,回忆儿时读书的情景写道

忆昔少年时,读书岩寺中。

那知身是我,只道蜀成龙。

龙去床犹在,我归岩已空。

他年如化鹤,何处觅前踪。

谢济世外去做官后,回故里时,写有《归田重游龙隐岩题石壁》一诗,在岩中题诗评价出自全州的蒋冕。诗写道:“尚有前踪在,凄其怀蒋公。伏蒲甘折槛,定策苦辞封。大礼千秋愤,孤忠九庙恫。长崖留短句,吟罢涕沾胸。"

“龙隐岩”三字石刻,通长1.38米、宽0.51米;字径高39厘米、宽27厘米,为阳刻篆体。岩内“寿”字右侧刻有"大清道光己酉仲春吕洞宾寿"较清晰的字,左侧"谢肇崧“等字则有些模糊。

明朝《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也对桥渡的龙隐洞有所记载,在丁丑(公元1637年)闰四月初十至十一,他来过桥渡,还住了一夜。原文如下:“石规,《志》作石燕,南为龙隐洞,〔小山独立江上,〕洞门西向。出洞而西,即为桫木渡桥,宿。〔桥度水东自龙水出口,山耸秀夹立。〕十一日由渡桥西北行,五里为石鼓村,又三里为白沃村,过七里冈为寨墟。”

5、自然景观

全州县龙水镇千古名村桥渡村,与其它全州永岁乡大岗村、才湾镇的才湾村、龙水镇的龙水村等名村一样,也曾附风雅,有自己的“小八景”。

桥渡村的猪头山,便是当年桥渡村的八景之一。该村当年的八景,因世事变迁,也废了几处,但猪头山还保存完好。猪头山旁边是一处小学。村民谢双寿介绍说,猪头山这是一个老天开雷的地方,也就是龙头的所在之地,每当开雷的时候,附近的鸡鸭便乱叫不歇,这是提醒人们注意要打雷了。有龙就有水,当年这里有个大塘,也是一道风景,后来修学校时填满了。龙水人有句古话叫做"龙头在龙水,龙尾在歌陂。"但桥渡人也有句古话则叫做"龙头在桥渡,龙尾在歌陂"。谢双寿说,龙水镇龙水村到庙头镇歌陂的山脉,有一处连不上,算不得一条整龙。但从桥渡村到歌陂是连得起的。 由于猪头山是起雷的地方,这里打雷时便有危险。当年全州镇大新村的人来此读书,就有学生被雷打死过。为了防止雷击,这里安有避雷针。

非常形象的猪头山

还有像玉屏似的玉屏山,也是桥渡村的古八景之一,山前曾有戏台一个,是村里大户人家请人唱戏的地方。解放后废弃。

村后有个山,山上有一景,桥渡村人称之为仙人下棋。

村里曾有横跨万乡河的桥亭一座,时称花桥,为村里的古八景之一。桥亭像一幢很美的房子,两边还有凳子,桥上铺石子路。端午节拔龙舟时,人们便在桥上看龙舟赛。1944年日寇入侵时,为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侵犯,蒋余荪的挺进纵队曾将桥炸毁。日本投降后,花桥被修复,但已经不如原来的美观。该桥最后的消失,其原因解放后新石拱桥的修建缺乏维修而毁。村里仍保留一定程度的石板路、钉子路,但大多被水泥路所取代。

村里的非常形象的蚂蛙石,也是村里的古八景之一,位于村西公路旁(地图上的村北方)。古往今来蛙口长期出水,蛙口空可睡人,因修水渠而断流。相传有此石,村里可避邪气,没有妖魔鬼怪。

该村的自然景观还有冈飞石燕、江心秋月、古梯子、石巷子等众多的自然美景。

四、名产与民俗、民间传说

1、 闻名八方的豆腐

桥渡村,也是全州县三大豆腐村之一。民间有“桥渡豆腐龙水酒”之说。

桥渡村的水豆腐为什么好吃?村民说,桥渡村的豆腐之所以闻名,便取自山川河与万乡河交汇的水。民间文化人士陶启兄先生对桥渡村的豆腐也做了专门研究,他写的《桥渡豆腐享誉全州考》总结了桥渡豆腐好吃的三条理由,大意是:当地上喜欢在田埂上种“五月黄”黄豆,这种黄豆质量好,香味重,营养丰富;有一口古井,冬暖夏凉,清冽甘甜,一年四季流量如故,;三是制作讲究。因此,该村磨出来的豆腐筋道绵柔,嫩滑爽口,被公认“最佳”。此说为多数人所认同。

豆腐的制法,原是手工,现为机械所替代。村民相传,机械生产出来的豆腐味道不如手工生产出来的豆腐有味。过去豆腐手篮可提,现在的韧性则不如从前。村里的豆腐好吃虽然是指水豆腐,但村里生产的榨干豆腐与油榨豆腐的味道也是不错的。

磨豆腐用的原始工具

民间传说中,寿佛爷也是常去桥渡拿水豆腐吃的。有人认为此传说虽然反衬桥渡村的豆腐比较好吃,但故事本身可能是传闻。原因是,谢氏在桥渡建村是宋代,此时唐代的寿佛爷已经仙逝了。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即谢氏来桥渡村前,原来的居民已经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豆腐了。若这样,寿佛爷去桥渡村拿水豆腐吃就不足为奇了。

2、过年吃素的民俗

大年三十日过年不喝酒,不吃肉,在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这一习俗竟相沿数百年。说起其原因,还涉及到一桩历史案件。明代崇祯末年,村里有个谢良珩,博览群书,素有侠气。十八年中秀才后,被 堂兄、官太常寺卿的谢良瑾带在身边,交了很多朋友,其中一 位就是桂林靖江王府的王子。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吊死,谢良珩痛 哭数天,欲以身殉难为家人所阻。随后清兵入关,靖江王子逃到谢良珩家中住了将近一年。 不久,吴三桂叛乱。作为旧臣民,且父亲谢日新也是崇祯朝举人,谢良珩便想趁机起事,以为外援。但想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便与族兄谢允复商量。谢允复字子贞,号文山,崇祯6年(1633)举人,在明末担任过 河间府景州知州,分巡河东汝南兵备道。这职务相当今军分区司令。不想 清政府不久便平定了吴三桂之乱,并向全国发出通令:“有私藏前明皇族 者死无赦,投首者受上赏。”谢允复闻说心动,与良珩商量要献明王子以邀功讨赏。谢良珩正色道:“始事之而终弃之,忠臣义士尚不忍为,何况 比抛弃更过份的检举呢,怎么做得?”第二天便给明王子一笔路费,让他 逃走了。事发之后,谢允复很不甘心,便向良珩索赂,说如果能借万金则 可以免罪,否则,是生是死,性命就捏在手里。谢良珩非常愤慨,答道: “与其改节贪生求荣于世,不如追随文天祥、谢叠山后尘于地下。死有重 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古人早就说过了。”这文天祥,谢叠山都是南宋末 年不愿做元朝的官,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典范,其中谢叠山还是桥渡谢 氏的远祖。最后的结果是谢良珩被锒当入狱,腊月三十日死在牢中。而谢允复则被清皇朝任命为陕西布政使,官职仅次于一省的巡抚。 自谢良珩慷慨赴义之后,他的后人每逢除夕,均素食,以示纪念。笔者在撰写此文时,桥渡森房古稀老人谢敦元亲口告知笔者,他的家族解放 初期过年都以萝卜为食。谢允复仅生一子,名孝莲,但早夭,只好过继弟弟允谦的次子为后。而谢良珩却有五子,且两个成秀才,两个中举人, 清代两百六十多年间,桥渡谢氏几修其谱,谢允复也算族中显贵,却不让他入谱。谱中几篇文章涉及到谢允复,则冠以“族恶”二字。到了辛 亥革命的第三年,桥渡重修族谱,有个叫谢以度的老先生,则秉笔直书, 把这件近300年前卖亲求荣之事,写进族谱,以示扬善惩恶。而1995年桥渡再修族谱时,也不为恶者讳,照录入书,此事足见人间正气常在,桥渡古风犹存。

3石臼出米的传说

古时,猪头山有一处道观。因为是起雷之处,道观叫雷兴观。相传很久以前,这洞里住着一户人家,一个娘带着一个儿子讨米要饭(乞丐)。 龙兴观前有一石臼,不管这对娘儿能否讨得了米,总有神仙作法,让它每天生出一些米来。但米不多,它不会让这娘儿俩有多余的拿出去卖,也不会让这娘儿俩饿死。有一天,孩子起床发现娘不见了,便起来寻娘,但寻了一天没找着。夜里,她母亲托梦给他,说她因为做了好事已经被神接上了天上。娘吩咐已经长大的他,要勤劳做事,尽快成家立业,早日摆脱对石臼的依赖。但这男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品性,他不是按他娘的意思勤劳做事,而是聪明地以为他想出了一个发财的窍门!他想,石臼能出米,这是苍天恩赐他的法宝,但石臼太少,生出来的米不多,何不弄来一把凿子,将石臼凿大一些,这样,出的米多,自己吃不完,可以拿出去卖,岂不妙哉?说干就干,他便借来一把凿子,将石臼凿大,满以为这样第二天石臼便会生出许多米来。岂料,他第二天一看,石臼里已经生不出米了。原来,神仙嫌他好吃懒做太贪心,已经让那石臼失去了法力。结果,这个好吃懒做的男子,因为没有想办法靠自己的能耐谋生,就活活地饿死了!

传说中的石臼

这个故事还在这里代代相传。它告诉人们,做人,一是要靠自己的勤劳,二是凡事不要太过于贪心,否则,反而不美!

4仙人下棋的传说

桥渡村山后有一景点,称为仙人下棋。相传,很久以前,当地村里有位青年人上山砍柴,见山上有两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下棋,青年也是位棋手,对此也有兴致,便在旁边观看。结果回家时,村里的人都认不得他。而村里的变化也非常这大,原来他虽然只看别人下了几盘棋,但人间已经过去了几代人了。

通过大家商谈,才知这青年是在看仙人下棋才有此奇事!

鸣谢:在此稿写作过程中,蒋钦挥先生提供了大量资料。廖文丽和许多桥渡村的朋友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探秘桂北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走进广西的贡院:历史上开科取士的地方

刘祟龟巧擒杀人犯(历史人物)

全州县历史上的第一位解元,原来就是广西唯一的宰相!

村庄赏析|郁桥村——时裳小镇的古老村落

喜大!普奔!

重大!喜讯!

全城欢呼

为我们的大江阴疯狂打call!!!

江阴

成功了!

成功了!

成功了!

江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提到新桥,大家一定不陌生

它是一座给世界创造美的时裳都市

它是一座充满艺术文化气息的新城

它是一座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的花园

而就是在这么一座美丽、现代化、有活力的小镇里,还存在这么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着许多古老建筑的村庄——郁桥村。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这个村庄

转一转~

郁桥村位于新桥镇西,在泰清河畔依水而建。“古树新宫读六百华章,小桥流水赏万千气象”。郁桥村历史悠久,乡贤辈出,古桥、古街、古树、古寺,彰显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桥

在元末社会动荡时期,江阴郁氏先祖郁彦良为避乱自常熟迁到此,到了明代此处已经成市集。后来郁氏也逐渐富裕,明嘉靖五年(1526)由郁芹、郁藻在泰清河及支浜上分别建造顺湖、应塘两桥,方便两岸群众交通。

古街

郁家桥既是桥名,又是地名,由于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郁家桥一度人口稠密,商业繁华,历来是新桥沟通外界的枢纽、商贾云集的宝地,是新桥历史上颇负盛名的三大集市之一。然而1937年郁家桥老街面临灾难:1937年,日军调来飞机对郁家桥进行轮番轰炸,郁家桥繁华集市200余间房屋被夷为平地。

为传承历史文化,保留乡愁乡情,如今在泰清河畔原址重建的明清特色老街即将再现历史风貌。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底竣工。

古树

古树是一棵银杏树,已经经历了数个世纪。上世纪70年代,古树腰围一抱之多,高约17米,主杆约8米,是棵雄性银杏。清朝初期银杏古树遭遇雷击被劈掉半边,在顶端飞鸟经常在此啄食,粪便中将树果实漏到了银杏树缝隙中而发芽生长,时间长了,在银杏树一侧枝干上竟然附生了白檀一棵,乡民们称炮子子树,两棵树相偎相依,枝桠交错,实为少见。

古寺

据史料记载,初为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郁庭所建,名为“紫竹禅院”,内供灵山大士,“广延名僧,皈依者云集”;城隍庙中塑关圣君像,前植银杏树。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紫竹禅院毁于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城隍庙旧址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办“自求学堂”,后为郁桥小学校址。2015年,在紫竹禅院、城隍庙遗址重建神华寺,预计11月底竣工,建成后将成为周边信众礼佛敬香的佛教圣地。

郁桥村除了把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部分村落和建筑保留下来,还对村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整治建设。

整齐划一的楼房,苍翠碧绿的草坪,整洁干净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塘,现代化的健身场所,精雕细琢的河上小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美生态环境村。

斑驳的石板路、石拱桥留给人们对历史的无限追忆,不断提升的村庄面貌又在提醒人们时代的进步,郁桥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部分照片来源于乡愁江阴、暨阳论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662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