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明代王府

导读:陈树威,男,河南开封市人,1958年出生,实力派瓷器鉴定专家。现为中国瓷器鉴定研究会会员,《海内收藏网》瓷器鉴定首席专家,洛阳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洛阳民办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洛阳电视台《华夏瑰宝》节目鉴宝专家,洛阳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中拓河南拍卖公司艺术顾问,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馆长。陈树威通过自己近30年的淘宝与收藏,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创办了古瓷器专题性博物馆,在《收藏》、《文物鉴定与鉴赏》、《文化收藏》等杂志和报刊发表瓷器鉴定、鉴赏和收藏研究文章100多篇,在各地收藏家协会、企业和部队等作瓷器收藏、鉴赏讲座80多场次,多次参加文物部门、电视台等组织的鉴宝活动。

周王府是明代藩室后嗣最为昌盛的一支,就藩河南开封。

明代王府

开封城多次经黄河水的洗礼,所剩古迹不多,除高大或是敦实的建筑物外,其余均被埋没于淤泥下。从1981年到1986年,开封考古队对潘湖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周王府城内数座大型门址、廊房基址、房址以及花坛、亭子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瓷器。这些瓷器大多是生活用品,佐证了明代王府一级所用瓷器的品级和面貌。

开封周王府是在宋金故宫遗址上建造的,大约在洪武十二年下半年或十三年初春动工兴建,十四年基本完成。由内外两座城垣组成。萧墙“高二丈许,蜈蚣木镇压,上覆琉璃瓦”,周围九里三十步,“向南是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后宰门”。实际上这是宋金皇城的范围。其南墙,东起今南京巷南口,向西经东大街、西大街、新街口、前营门街(新街口、前营门街现为西门大街的一段),至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墙,即大兴街南口;其东墙,南起南京巷南口,向北经磨盘街等,直至现市28中学;其西墙,南起大兴街南口,向北直至原开封渔场;北墙位于今开封市人民体育场南部东西一线。

内城即紫禁城(这名儿霸气),墙高五丈,上有垛口,四周有城壕环绕,四面有门,“南门曰端礼门,北门曰承智门,东门曰礼仁门,西门曰遵义门”。依据现场发掘、现存地上资料及文献记载估计,紫禁城周围五里左右,其范围在今龙亭公园一带,公园大道为其中轴线。东墙南起今市图书馆北围墙附近,向北止于原豆制品厂北侧;西墙在今杨家湖断桥南北一线;南墙西起市麻刀厂西墙附近,向东止于图书馆北墙附近;北墙东起豆制品厂北部,经龙亭大殿后墙处,止于公园西墙附近,大抵为宋宫城的范围。这比洪武十一年的规定要大出许多,而其建筑、布局也与一些王府不同,实为明代为数不多的几个“高等级”王府之一。

明代周王府世袭表:

第一代 周定王 朱 橚 明太祖第五子

第二代 周宪王 朱有炖 周定王嫡一子

第三代 周简王 朱有爝 周定王庶四子,原封祥符王

第四代 周靖王 朱子垕 周简王庶一子

第五代 周懿王 朱子埅 周简王庶二子,初封通许王

第六代 周惠王 朱同镳 周懿王庶一子,初封睢阳王

周悼王 朱安,周惠王庶二子,追封

第七代 周恭王 朱睦柛 周悼王庶一子

周康王 朱勤熄 周恭王嫡一子,追封

第八代 周庄王 朱朝堈 周康王嫡一子

第九代 周敬王 朱在铤 周庄王嫡一子

第十代 周端王 朱肃溱 周敬王嫡一子

第十一代 朱恭枵 周端王嫡一子,因起义军而南走

第十二代 朱伦奎 周王朱恭枵孙,南走后第一代

第十三代 朱伦? 不明,南走后第二代

周王府内才子多

始封王周定王朱橚少年时好学多才,有远大的抱负,常想着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传名后世。政治上比较开明,到开封以后,执行恢复农业生产的经济政策,兴修水利,减租减税,发放种子,做了一些有益于生产发展的事。此外他还对本草有着浓厚的兴趣,曾著有《救荒本草》一书,书中描述植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后来还作了《元宫词》百章。

第二代周宪王朱有炖,中国明代杂剧作家,号诚斋。为避祸他远离政治,专意戏曲和戏曲创作。作有杂剧31种,均存。内容多宣扬神仙道化及封建伦理观念,思想平庸消极。

周王府仅有遗存:午门石狮(周王府正门前石狮,据说为北宋皇宫遗物)

周王府内后花园小山(原本宋皇宫内没有,周王增建)

龙亭(原宋皇宫正殿,明周王府正殿)

周王府洪水过后遭劫难:

如今进入龙亭公园,两个大湖映入眼帘,不禁起疑惑:皇宫王府内怎能有如此大湖呢?这两个大湖分别被百姓叫做潘家湖、杨家湖。据当地一个老人说这是开封经过洪水后,百姓全来此地刨金,结果愣是挖出了两个深坑,便成了湖,原本没有这两个湖。从1981年到1986年宋城考古队对潘湖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周王府紫禁城内的数座大型门址、廊房基址、房址以及花坛、亭子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琉璃瓦件及其他建筑构件等。潘湖发掘是开封城市考古史上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的一次,且因明周王府位于宋皇宫基础上,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备受广大民众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 若有侵权请联系典藏君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guwan1998

明代大同代王府考析 明代王府

明代大同代王府考析

《文物世界》 2010年03期 丰驰

大同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扼晋、冀、蒙之咽喉。西界黄河、北控沙漠、东连倒马、紫荆三关,南据雁门、宁武之险[1],长城界其北,雁门塞峙其南,西望朔漠,东瞻白登。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许多天然关塞,在军事上进有依托,守有退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北方锁匙。

大同古城汉代为平城县故治[2],北魏在这里建都将近百年,辽、金两朝作为西京陪都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山环采凉,水抱桑干。明代的大同城就位于大同盆地北部边缘、御河西岸,其城址是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3]。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同古城的历史遗存非常丰富。本文重点探讨明王朝封藩后的大同代王朱桂的府邸—代王府。

一、代王府的建设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移民屯边的措施;同时在军事上建立卫所制,以抵御元蒙侵扰。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大同镇”,派大将镇守,并修筑大同古城;还在大同镇周边布置了13个卫所,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最多时士兵人数达到十余万,军事上起着屏藩京师的作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度,把皇子封藩全国。代王朱桂就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初四改封来到大同的。

(一)代王府的建设时间

据《明史》、《山西通志》和《大同县志》记载,代王朱桂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由惠妃郭氏生于洪武七年七月十八日,即公元1374年8月25日即。洪武十四年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四改封为代王,成为明初九藩王之一。他于1392年九月二十五日到达大同就藩,并上表以谢皇恩图。进驻大同稍作休整后,便带领随从依靠当地百姓和富户人家大规模兴建王府。

而据明正德十年刻印的《大同府志》记载∶"代王府在大同府城内东,洪武二十五年以辽、金西京国子监改建。”而清代乾隆版《大同府志》又载:“辽西京国子监在府城阳和街,明洪武八年建府学于此,二十九年改为代府,武宗幸大同,尝驻辟焉。”按两朝府志记,代王府是在辽、金国子监的原址上改建,但建筑时间一为洪武二十五年,是公元1932年;一为洪武二十九年,即公元1396年,相差四年之久。按照“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的原则判断,明代《大同府志》距洪武年间的时间最近,应该是准确的。

按照志书记载的代王府的建筑规模,结合现存的原代王府门前的九龙照壁分析,我们以为,仅五彩琉璃的设计、烧制到兴建和竣工,在短短一年内是无论如何完不成的。如此庞大的皇家工程,应该是从洪武二十四年,一直延续到洪武二十九年完工才是合理的。

(二)代王府的建设规模

代王朱桂的的身份较为特殊,先是皇子,又为皇叔,再为皇弟,又有岳父是中山王徐达的背景,其妻姊还是后来的永乐皇帝之皇后。

考明正德《大同府志》卷首第三图“代王府图”,王府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周以高大的围墙圈界,开东南西北四个门,整个建筑沿三条轴线铺开。中轴线上,前有九龙壁在阳和街之南,进裕门(正门)后,依次为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后门)。东、西两侧的建筑物,沿另两条辅助轴线排列分布;东面的中轴线由南向北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依次为广瞻仓、长春宫、望亲楼、清署殿、宗庙、燕居之殿、后殿等;西面的建筑物依次为:沿轴线进入乾门,左有社稷坛,右有风云雷雨山川坛,接着进入大成之殿(左右均有配殿),过穿廊为谨德殿及后殿等。此外,府内还设有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仪卫司等单位,另有掌理府事的长史司设在王府的西面。作为构筑物,府中还建有许多牌坊,其中门东面有“钦承上命世守代邦坊”,门西面有“天璜宗帝亲藩坊”,牌坊高大雄伟,显示了王府的威严。整个建筑群廊庭联接,屋宇错落,前堂后寝,两厢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亲王府邸。

考察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我们实地的调查,代王府的四至为:东至现在的大有仓、仓巷,南至大东街,西至大北街,北至仁和美街,南北长656米,东西宽264米,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约合256亩。包括今天的皇城街、东华门、正殿街、钱局巷、广盛巷、后宰门以及过去的西华门、聚宝巷、聚财巷等。现在的东华门、西华门、皇城口就是当年代王府的四门遗址。

二、代王府的使用及毁坏

代王朱桂于正统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亡故,谥号“代简王”。其一生共生育儿子11人,其长子逊端袭封代王位,余下十子均封为郡王。其宗室从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至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延续了252年,传11辈。所以代王的家族庞大,宗支繁多。在这些人群中,国家必须为承袭王位的法定继承人盖造殿字,安排房屋供其居住生活;而且地方政府还要为王子王孙兴建王府,天顺三年都察院左金都御史王俭奏折中就有:“今大同城中见有代府十三府,将军、仪司宾宅第三十余处,仍有十一所未完。”导致公私耗竭,军民困惫,民不聊生。

代王府从洪武二十九年即公元1396年,开始使用一直到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毁坏,直到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彻底消亡,共经历了252年的时间。

按清乾隆《大同府》九龙壁条下有“代王府,崇祯末毁于兵火”的记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入大同后,代王王府便与朱家后代同归于尽。考《云中郡志逆变》记载:“崇祯十七年甲申春,闯难陡发,伪兵西来,二月二十九日镇城主将迎降,在城内留住六日,杀明宗室殆尽。”大同总兵姜瓖在大顺起义军兵临城下时,开门迎闯王入城,代府被攻,最后一位代王被杀。大顺军队驻代王府休整六日后,继续向北京进发,大同地区留下了以张天琳为首的军队一万余人,在此后的两月里对朱传琦等明朝宗室“杀戮凶暴”,代府内二百余口家属被全部杀,同时又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全部没收。这段记载确与我们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相吻合。从“传“字辈后,在大同及周遍地区再未见到朱家的坟墓、墓志和碑文。大同代王府也就是这个时候被焚,民间传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光照红了整个大同古城,使一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代王府变成一片废墟。

综上所述,史籍中“崇祯末毁于兵火”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但是否完全被毁,仍值得考证。

关于“屠城”。由于张天琳、张黑脸在大同的两个月“杀戮凶暴”,严厉打击了大地主集团的利益,从而引起边关地主集团姜瓖等人的极大恐慌,在两个月后当多尔衮定京师,李自成归陕西时,姜瓖就乘机进入大同杀掉了张天琳和张黑脸,向清廷奉表投诚,清廷接受姜瓖并任为征西前将军。顺治五年即1648年姜瓖叛清朝。清廷派重兵将大同城团团围住,摄政王多尔衮亲自督战。由于城池坚固,清军九个多月也没有攻下大同。1649年8月28日姜瓖部将杨震威等23人,设计将姜瓖和兄长姜琳、弟姜有斩首,投降清军。清廷在九月除杨震威等23人及其家属和600士兵外,其余官吏兵民尽行诛戮,并将大同城垣撤去五尺,姜瓖和其他将军的府衙等许多建筑全部烧毁,掘地三尺。清兵进入大同后,进行最野蛮的报复性“屠城”,代王府随之也彻底成为瓦砾废墟。

三、代王府遗物考证

近年来,我们配合市区基本建设,已发现广灵王、宣化王、昌化王、饶阳王府等的家族墓地,出土了不少文物和资料。

(一)代王府范围内的遗存

目前遗存的代王府院墙,位于今天的大同市仁和美街,现残存墙体东西长约50余米,高约4米,厚度约1.5米,夯层为20厘米。从夯层分析,完全符合明代的特点。由于大同古城的城市地面高度从解放初期到如今,已经提高了有2米之多,显然代王府院墙原来的高度应该在6米以上。经探铲探查,东西两侧仍有府墙的基础延长,由于受地面现存建筑阻挡,无法续探。

1998年大同市旧城改造时,在大北街原代王府范围的中轴线西侧,挖地基发现了大量的建筑构件,主要有琉璃瓦片、砖、柱础和鸱吻。由于建设单位在挖沟时使用大型机械,导致挖出的鸱吻碎裂,经过笔者比对拼接后,虽然其原样已不完整,但其基本原貌犹存。鸱吻残高160厘米,残宽80厘米,瓷胎残厚12厘米。外表琉璃色彩鲜艳,笔者认为,如此大体量的古建筑构件即便在明代也非普通百姓或低级署衙建筑所能装配。碎裂鸱吻出土的地方,位于现在的正殿街之西侧,极有可能是原来的“承运殿”位置。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烧成灰的粗木椽檩残迹。由于当时受各种因素限制,未能全面地对该处遗迹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发掘,十分可惜。2004年我们在代王府东南侧配合施工单位作业时,搞了面积300平方米的探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的明代建筑物构件和残片甚多,尤其以琉璃瓦和砖为众。在北侧灰坑中有不规则的粗木燃烧后形成的炭灰清晰可辨,经过测量其直径约为1米左右。在后来的皇城街城市管道改造和小型工程作业过程中,笔者在九龙壁正北侧也陆续见到过挖出的被燃烧过的木料炭灰土。

朱桂代王府门前照壁,即今位于大同大东街的九龙壁。已经成为明代大同城和代王府遗址研究的坐标,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昂首矗立,向人们讲述着代王府曾经的繁荣与兴衰。

清代以后,人们为了祈雨、酬龙、献戏,在代王府中轴线崇信门的遗址上盖起了皇城戏台。

代王府后裔遗物考证。代王朱桂后代的墓葬,葬型均为大型砖室墓。墓葬全部按照主人生前的住宅布局和建筑风格砌制。墓顶外檐柱廊与斗栱,以及浮绘雕刻可以看出墓葬的平面布局。木梁柱屋架,四阿式九脊屋顶、鸱尾、筒瓦等基本都是明代流行的建筑形式。墓碑,碑文详尽地介绍了明代代王后裔每一辈份的具体官职、功绩、王孙人数等。但遗憾的是,所出土的墓葬均被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盗墓者盗掘一空。代王后裔家族墓葬无论是墓葬外形或是墓内布局情况基本相同,最明显的是根据记载年代的早晚逐渐由繁到简,这说明了代王的后代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也逐渐地衰落了。

四、代王府研究意义

明代王府延续使用了近250多年,完整地记载了明王朝后裔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情况,对我们认识并解读代王府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积极意义考虑,一是代王府的建设与明代的藩王规制一样,在建筑布局和形制上完全沿用并完善了中国古建筑的中轴线理念,形成了建筑中心论;而且两侧双辅助线出现,既烘托了中心建筑的政治地位,又表现了主从关系,客观上体现了封建社会君臣的主仆关系的建筑理念和文化意识。二是代王府设在大同古城,有利于当时巩固边防,符合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历代的代王以藩王的身份居住在此,在心理上会给军队保持一定的威慑力,有利于保持军队战斗力。三是代王府建设,为后人留下了在我国古建筑有着重要意义的九龙壁。而九龙壁体现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消极层面理解,代王府的建设,首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北魏、隋唐及辽金延续下来的大同古城原有的平面布局和里坊格局,由于其占地面积在辽金国子监及元代府学的基础上扩大数十倍,隔断了原有道路。就此意义上讲,代王府对大同古城的历史传承是一个缺憾;其次,建设代王府,将元代府学(包括文庙)迁址于云路坊对面的原来"云中驿"的位置,使元代的建筑群风貌受到了完全破坏。然而,另一层面分析,它确实是历史的真实,记载了明王朝分封制度的完整延续。

明代周王府煤山究竟有多高 明代王府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其五子朱橚为周王,建藩开封,拉开了周王府大规模建设的序幕。周王府总体布局四重城垣,颇像明南京之制。其中,还用宋代艮岳遗址的奇石,在王府内后花园堆起一座假山名曰煤山。宋代艮岳主峰史籍有明确记载,高九十步(约合136米),但煤山的高度却未见史籍记载(也或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不曾翻阅到)。

明末一场特大洪水突袭开封,周王府房倒屋塌、毁于一旦,从此天下第一王府灰飞烟灭。当洪水过后,除了部分被埋,煤山仍然耸立在原位。没有了王府宏伟的建筑群,煤山反而更加显得高大壮观,像一个坐标点,引导着后来的挖宝大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可是经过这次洪水,更增加了煤山高度探究的难度。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到了清雍正十年(1732年),河南总督王世俊为了献媚雍正皇帝,不惜巨资,历时两年将明代周王府煤山用青砖白灰包裹填实,形成一个高大的基座,在上面建起了龙亭大殿,从此煤山究竟有多高成了历史之谜。

到了1981年春,在龙亭东湖清淤工程中,发现明代周王府遗迹(见图①,杜长河供图),从而拉开了周王府遗址考古的序幕。经过我市考古工作者数年的努力,初步探明了周王府萧墙和紫禁城遗址的位置、形制、范围和部分门址等,同时也探明了各朝代文化地层之间的关系(见图②,杜长河供图),煤山地坪也有了精准的参照。从图②可以看出明代文化层有两米厚,那么煤山是明初所建,就取其两米,煤山地坪距今地坪8米至9米,我们取平均数8.5米。

无巧不成书。到了1994年夏,某天夜间龙亭大殿后墙突然滑坡坍塌,抢修清理土方时露出了煤山山峰(见图③,龙亭公园古建工程师王东图供图),从这张照片看,与工人的头部大致平齐的面就是龙亭大殿内的地面,厚约0.5米,工人左边就是露出来的煤山山峰,几乎顶着大殿地坪。按大殿地坪减去厚度0.5米,向下实际测量直到现在地面,高是13.5米,再加上现在地面到明代地面高度8.5米,煤山总高约为22米,这个数据基本上准确。不过,这并不能排除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洪水突袭开封后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这50年间存在人为破坏、降低部分高度的可能。笔者一家之言,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杜长河,企退工程师,现任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开封分会常务理事,从事北宋艮岳文化研究和艮岳遗石收藏30余年。

[责任编辑: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64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